文学五一

全职国医 第109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方寒这会儿刚到内科,是廖云生打的电话。
    到了内科病房区,方寒就看到了吴磊。
    “方寒!”
    吴磊看到方寒,笑着打了声招呼:“廖主任在病房等你呢。”
    “嗯!”
    方寒点了点头,然后跟着吴磊向病房走去。
    算起来,方寒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过吴磊了,不在一个科室的话,医生们真的是很难照面的,再加上吴磊现在也还在规培阶段,平常急诊科这边邀请内科会诊,内科也不会派一位规培医过去。
    要是吃饭再碰不上的话,那是真的很难见到的。
    方寒又忙,前一阵又去了一趟丰州,大概算下来,至少两三个月没怎么见过吴磊了,之前哪怕见,也只是吃饭的时候打个招呼。
    “小方来了!”
    方寒走进病房,廖云生就笑着招呼,病房是单间病房,病房里面除了廖云生,还有一位三十来岁的青年和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
    “廖主任!”
    方寒向廖云生打了声招呼。
    廖云生笑着招手:“来,小方,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龚向学龚老,龚老曾担任过江州医科大的校长……是咱们江州省医疗界的前辈……”
    “龚老好!”
    方寒急忙打了声招呼。
    龚向学方寒还是听说过的,方寒上高中那会儿,龚向学就是江州医科大的校长,那时候陈国中还只是副校长。
    因为老爷子的关系,方寒还在上高中,准确的说刚上高一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确定自己将来要考什么大学了,肯定是医科类的,将来当医生。
    很多学生,其实在考高之前都不是很确定将来自己要干什么,最多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给自己制定目标,是靠清大还是考燕大,是考一本,还是考二本。
    因为确定自己要考医科大,方寒也了解过国内的几所医科大学,因而他是知道龚向学的。
    “客气了,客气了。”
    龚向学呵呵笑了笑,道:“我今天就是患者家属,早就听说小方水平高,今天可算是见到了。”
    “患者是龚老的孙女,患病有四五天了,被诊断为小而舞蹈病……”
    客套过后,廖云生就开始向方寒介绍病情。
    病床上是一位十岁左右的小女孩,长相清秀,眼睛很大,很漂亮。
    方寒其实进了病房,就一直注意着病床上的小女孩,小女孩躺在病床上,脑袋不停的摇晃,时不时的吐舌头砸吧嘴巴,四肢也不停的摇晃。
    刚才廖云生没介绍之前,方寒就在猜测这个小女孩的病症,有些类似于癫痫一类,没想到是小儿舞蹈病。
    小儿舞蹈病是西医的说法,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疾病,常为急性风湿病的一种表现,临床特征为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小舞蹈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颤证的范畴。
    临床认为小舞蹈病与风湿病密切相关,这种病往往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主要病理改变为基底节、大脑皮质、脑干、小脑等处散在动脉炎和神经细胞变性。
    在临床上,这种病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女性多于男性,在成年人中主要见于孕妇或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多为小舞蹈病的复发。
    一般来说,这种病大多数患者3~10周后可自行恢复,少部分患者会间隔不定的时间后再次复发,间歇期可经数周、数月至数年不等。
    只不过发病的时候非常痛苦,患者头部不停摇动,吐舌,喉部也跟着舞蹈节凑抽搐,吃饭呛饭,喝水呛水,而且对孩童来说,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孩子前几天在医附院那边治疗的,诊断为舞蹈病,治疗没什么起色,我就想着送来江中院看看。”龚向学插了句嘴,然后还把在医附院治疗的病历递给了方寒。
    方寒接过看了一下,然后走上前给孩子做了一个检查。
    “发病之前发热感冒?”
    方寒看过病历,做了检查,这才问询道。
    “前几天江中下了两天雨,气温降了一些,没怎么注意感冒了。”龚向学道。
    孩子生病差不多四五天了,当时江中下雨降温方寒并不在江中,倒是不知道这个事,不过结合这个情况,他也有了判断。
    “既然是降温感冒引起,而病症又从发热而来,那么应该是温邪久羁,销灼肝肾真阴,故而内风妄动……肾之经脉络舍本,肾阴亏耗不能上程于舍,因而舍短难言,并且肝肾同源,肾精匮乏不能滋荣甘密,故而阳无所制而风动……”
    龚向学也是懂医的,虽然精通的是西医,可对中医的一些东西也是知道一些的,道:“天气骤降,不是外感风寒吗,怎么是温邪久羁?”
    方寒解释道:“所谓温病是指因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又称温热病,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虽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都属于温病的范畴,如今正是夏秋交替,温热秋燥,骤然降雨,却也不至于感染风寒……从症状看,还是温病的范畴……”
    “受教了!”
    龚向学就像是比较严谨的老学究,方寒解释过后,他还细细的想了想,然后郑重的回了一句。
    “龚老客气了。”
    方寒回了一句,然后走到边上开了一个方子,递给龚向学,道:“患者既然是神经匮乏不能滋荣干木,导致阳无所制而风动,那就用大定风珠滋肾柔肝而熄内风。”
    龚向学伸手接过药方,先看到的就是一手好字,不由的在心中赞了一句,这才细细看向药方。
    看过之后,龚向学把药方又递给方寒:“那就这么用药吧,麻烦你了小方。”
    “龚老客气了。”
    方寒然后把药方交给廖云生,客套了几句,就告辞出了病房。
    “少年英才啊。”
    等方寒出了病房,龚向学这才笑着向廖云生赞了一句。
    “小方能得龚老如此赞誉,也值得自傲了。”廖云生笑着道。
    “不!”
    龚向学摇了摇头:“我这不过是实事求是,如此年纪,又有如此水平,如此品性,真的是难能可贵了,比起阮家的那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龚老是说阮云飞?”廖云生问。
    “现在中医年轻一辈中出色的不错,阮家的小子算一位,小方也算一位,相应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小方。”龚向学点着头。
    阮家的阮云飞也算是杏林界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今年不过三十五岁,名气不比一些名家小,水平也高,只不过在龚向学看来,阮云飞有些太傲了,没有方寒给人的感觉稳。
    病房外面,方寒一边走一边和吴磊聊着天。
    “最近怎么样,看上去胖了些。”
    “还行吧,学了一些东西,有时候廖主任或者刘医生坐门诊也会带着我,让我上上手。”
    吴磊笑了笑:“我和你是没法比的,慢慢来吧。”
    最初吴磊选择内科,不愿意待在急诊科,其实还是因为心中有着几分不服气的,他和方寒是同学,舍友,也算是知根知底,在他看来方寒能一飞冲天,他也不见得就比方寒差多少,现在他算是彻底服气了,见了方寒也坦然了很多。
    总归他能留在江中院是占了方寒的光了,要是继续留在急诊科的话,或许……算了,不想了。
    第1246章 好事
    “方医生!”
    方寒回到骨伤分区,江枫就急忙给方寒转达:“方主任刚才来过了,说您回来了去一趟他的办公室。”
    “知道了。”
    方寒应了一声,转身又向方浩洋的办公室而去。
    到了门口,方寒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而入:“方主任!”
    方浩洋不知道正在办公室忙着什么,看到方寒,急忙停下,然后笑着招呼:“坐吧,听说你刚才去了内科?”
    “嗯,廖主任打的电话,患者是龚向学龚老的孙女,小儿舞蹈病!”方寒点了点头。
    “小儿舞蹈病,这可是相当麻烦的病症,属于颤证,怪不得内科吃不动。”
    方浩洋笑了笑,也没有深究,相对来说,江中院的各大科室毕竟是以内科为主的,哪怕划分了儿科、内科、针灸推拿,事实上还是以内科为主,没有外科的话,其实就少了很多利益方面的竞争。
    自从国家取消以药养医的政策之后,对医生来说能够获取利益最大的地方其实就是各种耗材了,这也是为什么骨伤科往往都富得流油的原因了。
    特别是关节置换,一个人工关节,动不动都是上万块,这里面的利润可是相当可观的,哪怕是肝外都比不了,除了骨伤科,西医的话,心外和心内那都是让人眼红的科室,特别是需要置换的手术,人工瓣膜,人工键索,支架,等等,别看东西不大,那可都是钱。
    中医医院的话,就没有这么多东西了,没有这些东西,什么领域,什么侵占,其实就显得不是那么激烈了。
    “方主任您找我有事?”方寒问。
    “普霍金斯医院那边近期打算送一批患者过来,你看这个事怎么安排?”方浩洋问。
    江中院和普霍金斯医院达成合作已经有一阵子了,研究院这边近期可能就会动工,而普霍金斯医院这边近期也会送来第一批患者。
    双方医生交流,患者输出,这是当初协议里面规定好的,江中院这边可以不定期的给普霍金斯医院输送患者,而普霍金斯医院也可以给江中院送患者。
    只是这个患者送来之后怎么安排,方浩洋还有些拿不准。
    “来了就治病呗,什么怎么安排?”方寒一愣,有些不是很明白。
    “当然是治病。”
    方浩洋很无语,和方寒说话有时候是真费劲,医术上的事情这小子是举一反三,可生活上有时候就略显小白了。
    “这次普霍金斯医院那边一次送来至少五位患者,到时候是分散到各个科室呢还是单独隔离出来一个病区呢,是专门的病房呢还是我们的普通病房呢?”
    方浩洋道:“我了解过,普霍金斯医院的条件是相当好的,按照人家普霍金斯医院的条件,咱们至少要拿出特需病房,可这么做的话,特需病房压根是不够用的。”
    这才是方浩洋考虑的问题。
    “还有,国外患者的话,如果不区分开,会不会和国内的患者闹矛盾什么的?”
    之前江中院可以说几乎是不存在外籍患者的,国人尚且都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医,更别说外籍患者了,哪怕是汉药相当发达的r国,中医其实也不怎么受欢迎的。
    在r国,中医药和中医其实是分离状态的,中医是中医,中医药制剂是中医药制剂,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制剂,却并不认可中医。
    中药制剂可以说是现代化技术的一种产物,一些人认为中药制剂是科学的,中医却依旧不科学。
    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方浩洋就想的有点多。
    “可以腾出专门的病房,病区就没必要了吧,也不需要搞什么特殊化,毕竟我们的收费标准和普霍金斯医院是完全不同的,而且这也是国内的实际情况,没必要专门打造一个贵宾区出来,影响不好。”
    方寒想了想道。
    国人的话是很双标的,给别人一个标准,给自己一个标准,特殊化的话是很容易闹出一些舆论的。
    就说对待歪果仁,在面对歪果仁的时候,国人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不愿意去轻易得罪,一方面又讨厌歪果仁在国内享受一些便利,因而遇到区分对待的话,都会不爽的。
    方寒又是年轻人,他自己也是不喜欢这一点的,既然是患者,一视同仁就好,当然,毕竟生活习惯不同,一个病房既有华夏人又有歪果仁的话可能会有一些纠纷,那么就专门一个病房就好了,专门的病区,没必要的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