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3章 不负所望,万分欣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令明卿被易欢抱在怀里,心中忽然有一瞬间的茫然,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这样被一个女子抱过。
    师父冷情惯了,除了教给她一切可以谋生的方法之外,其他的一概没有管过,所以这算是她第一次被类似于母亲这一类身份的人抱着。
    心间忽然一片柔软。
    原来这就是家人的感觉吗?
    令明卿伸出手,拍了拍易欢的背,然后笑道,“欢姨,我回来了。”
    易欢听到这话,眼眶一下子红了,她哽咽着想说什么,令明卿道,“欢姨,您想说的,我都懂,但是眼下先把这件事处理完,我们再叙旧好吗?”
    易欢笑着松开了她的手,退至一旁,等着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
    首座之上,皇帝也悄悄拭了拭眼角的泪,随即道,“当日我被那贼女所骗,误将真正的郡主认作他人,眼下既然真相大白,那么这门亲事依旧不作废了,你们看是今日成婚比较好还是……”
    话还没说完,令明卿便抬眸望去,“陛下,明卿当日之言并非心血来潮,虽然这件事已真相大白,但是您当日拟这道旨意的时候,朝阳的确是那位女子,而并非明卿。”
    话说到这一步,其中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确了,皇帝闻言,身子一僵,半晌后问道,“朝阳,你是不愿原谅朕吗?”
    令明卿笑了一下,随即道,“我知道那件事并非陛下您的本意,所以谈不上怪罪,自然也没有原谅一说,而且朝阳这个名号竟然已经被他人用了,那么明卿便不再与他人抢夺这一封号。”
    “明卿生于江湖,长于江湖,长这么大从未学习过宫中礼仪,此生也不想在宫中度过,更不想成为两国之间和亲的筹码,令明卿终此一生,只能是令明卿。”
    皇帝听后,面色间显示出了几分焦急,“名号朕可以再封,待你成为郡主后,朕会再命人前去教你礼仪,补给你之前所有失去的东西,你会是宣国最尊贵的郡主,朕更不会将你派去和亲,明卿……回来好不好?”
    令明卿失笑,“陛下,您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明卿是江湖中人,恐怕不适合成为郡主,就像不久前明卿在乾清宫内说的一样,我生性爱自由,不喜束缚。”
    皇帝这次的语气中已经带了几分哀求,“明卿,你是不是还在气我将你认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朕向你道个歉好吗?”
    这话一出,不说令明卿一怔,便是殿内所有人都一呆,皇帝作为整个宣国的最高领导人,手握杀伐大权,这么多年来无数人俯伏在其脚下,哪里见过他这般低声下气的模样?
    令明卿叹了口气,正想再说什么,却忽然看到易欢站出来道,“陛下圣明,易欢理解陛下对于明卿的怜惜爱护之情,但是明卿漂泊在外这么多年,一时之前难以接受也是有的,陛下您看这样好吗?”
    “先让明卿在我那边住几天,我多劝劝她,若是她愿意,您再昭告天下,重拟名号,恢复明卿的身份,但若是明卿执意不愿,那么我们就放她自由,可好?”
    上方,皇帝的面色好像一下子苍老了十来岁,他眉眼低垂,场下没人知道那一刻,那位宣国的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只是半晌后,他极为疲惫又充满妥协的声音传来,“既然如此,便按易欢说的办吧,只是明卿——”
    他将目光重新落在令明卿身上,“只要有一天你想回来了,那么皇宫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令明卿目光一闪,片刻后谢恩,“明卿多谢陛下垂怜。”
    这场婚礼便已这样一个结局落下了帷幕,场内众人纷纷感叹不已,当然,有不少人已经心中有谱,只这一场闹剧般的事件,有人又对帝京中的各项势力有了新的认知。
    先不说别的,只一个令明卿,怕是将来就要在帝京中的身份水涨船高,而且看皇帝的态度来看,令明卿的重要性怕远不止于此。
    若是能与她取得联系,那么对于日后……
    有人思及此,默默看向令明卿。
    当然,有人欢喜便有人愁,席位间,大多数人都已起身起来,唯有角落里依旧坐着一个青衣男子,那人眉眼开朗,视线似有若无地掠过令明卿,手中拿着只酒杯,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有宫女上前询问道,“穆王爷,奴婢们要开始打扫了,您是去乾清宫里找陛下呢还是出宫呢?”
    承弃之放下酒杯,轻轻道,“就走了,你接着打扫吧。”
    令明卿踏出万安宫后不久,便听到身后有人在唤她。她回过身看去,发现是易欢。
    易欢笑道,“刚才我在殿上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若是不想回来,还有你欢姨在呢,欢姨便是拼了这条命,也定不让你回宫受委屈。”
    令明卿心中一酸,半晌后道,“欢姨……”
    话还没出口,鼻尖已经有酸涩感传来,易欢是她自来帝京后第一个对她这样说的人。
    易欢摸上她的手,叹道,“我与你母亲情同姐妹,当年你还未出生时,我与你母亲天天幻想你出生后该是多让人欢喜,朝阳这个名字中有你母亲对你的期许,她希望你啊,活得像个小太阳。”
    “可是欢姨也看的出来,这么多年你在江湖上闯荡,怕是早已把心练得如铜墙铁壁一般,对此欢姨并不想说什么,欢姨只是希望你记得,不管日后发生了什么,在欢姨这里,你永远都是个孩子,欢姨在的地方,就是你的家。”
    令明卿上前轻轻拥住了她,半晌后,易欢只觉一阵湿润打湿了自己的肩膀,只是她并未多说什么,只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像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她,欢姨一直都在。
    出了宫后,令明卿并未去言家,也并未前往客栈,她跟着易欢回到了安景寺。安景寺是当年那场宫乱之后,易欢命人修建起来的,不为别的,只为能让那些逝去的灵魂有个安歇的地方。
    她有时会在安景寺住一段时间,为亡灵亲手点起油灯,也会亲手抄写佛经,那么多年来,她靠这些看起来没什么用处的小事支撑着自己活了下来。
    眼下,她亲自带令明卿前往安景寺,为她一一介绍。
    “你娘啊,是言太傅的嫡女,当然言太傅不是言煜的那个言家啊,先帝在时,这帝京的两个言家几乎垄断了朝堂内所有的文官队伍。”
    “言太傅才华横溢,他的女儿自然也承了其风范,豆蔻年华时已闻名整个帝京,前去言家求娶的人最低也是三品大员的子弟,再或者就是皇亲贵胄。”
    “你娘啊,是个真正的美人坯子,性格也有些孤傲,只是这依然挡不住京中世家公子对她的喜爱,这其中,三位皇子更是当中的翘楚。”
    令明卿眉轻轻挑起,三位皇子?
    易欢轻轻笑了一下,“对,你没想错,就是现在的皇帝,穆王爷还有你父亲景王。”
    “先帝极爱诗文,所以也经常在宫中举办一些书会,当年你母亲以一篇《洛神赋》拔得头筹,那篇赋既有对朝中各种局势的分析,又有诗文中的风花雪月,你母亲将这两者十分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当年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京中人人效仿。”
    “当日你母亲的妆容以及衣裙更是被竞相模仿,一时间也是一段佳话。直至今日,若是你去街头的说书地盘中去,依旧能听到那篇《洛神赋》。”
    “那场书会之上,让你娘大放异彩,同样也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其中便有三位皇子。”
    “你娘当年可是有传言在外,此生不嫁皇族之人,但是架不住那三位皇子的猛烈追求,又加上言太傅的一旁游说,于是只好重新打量起那三位皇子。”
    “当年,大皇子性格沉稳,做事也细心稳妥,样貌偏清秀俊逸,二皇子则不太受先帝喜爱,在外行走较少,而那位最小的皇子则受尽了世人的宠爱,是为及其明媚的少年,相貌更是京中一绝,说是京中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也不为过。”
    “你娘在于那三位皇子的接触中,渐渐与三皇子情投意合,既是如此,圣旨也很快传遍了整个帝京城,当时两方都身份尊贵,郎才女貌,当时世人都说,真是没见过比这更合适的一对了。”
    “当然,更有传言,京中无数少男少女一夜失梦,那两人的婚约简直伤碎了一众人的心。”说到这里,易欢的眼中浮起一抹笑意,好似回到了当年那个人声喧闹的帝京,重新听到了京中那些充满惊艳的赞叹声。
    令明卿继续听到她说,“后来你父亲赢得了你娘的芳心后,两人很快便成婚了,你父亲其实不愿做皇帝,所以自愿向先帝请旨,先帝特意封了他为景王,为他封了地。”
    “大皇子在先帝逝去后便成为了新帝。后来新帝即位没几年,宣国便爆发了一场疟疾,整个宣国上下人心惶惶,恰巧其余三国来犯,朝中无人,你父亲作为皇帝的臣弟,自愿请旨前去平乱。”
    “没想到后来成功逼退三国后,也死在了那个战场之上。你娘在你父亲走后不久便被查出了有孕,后来直到你出生时,宫内又爆发了一场内乱,我抱着你虽逃了出去,可是再醒时早已不见了你的身影。”
    “这就是那几年发生的所有事。”说到这里,易欢微微抬起头,目光也不知落在哪里,只是带着些微不可见的悲伤与疼痛。
    令明卿顿了顿,问道,“当年我娘难产,有没有宫里人做的手脚?”
    易欢心中一惊,随即悄悄牵住了她的手,微微摇了摇头,道,“明卿,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应该向前看,至于那些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好吗?”
    令明卿对上她投过来的视线,语气虽淡但是却异常坚定地道,“您不说我也知道,我娘自幼身体康健,并未有什么异常,只是生个孩子,怎么会把命都搭进去?除了有人做了手脚,我想不出别的可能性。”
    易欢的目光往四周的一个方向微微停了停,随即按住令明卿的那只手悄悄写道,“我们安景寺内说。”
    令明卿反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好。
    进了安景寺后,令明卿好奇地问道,“进了寺之后便安全了吗?”
    易欢自信一笑,“真当我这么多年在安景寺里都白待了吗?今日我既然说了要护你周全,自然也有我的手段。”
    令明卿一笑,没再说话。
    母亲身边的人都已如此聪慧,也不知当年到底发生了何事,竟让母亲那般聪颖的人都命丧宫中,只匆忙间保了她与欢姨的性命。
    欢姨走至寺内的大殿,对着中间的那几个牌位点了盏油灯后,出声道,“当年你母亲确实是为人迫害,我查了这么多年,只敢确定这其中必有皇后的影子。”
    “至于别的……我隐约觉得皇后背后应该还有个更大的势力,但我到底势单力薄,只能查到皇后,至于她身后的那个人却是怎么都查不到。”
    易欢回过身,“所以我说,在我们还没有确定之前,万万不可打草惊蛇,我既欣喜你的聪慧,又隐隐感到担忧,当年你娘就是命丧这些人的手里,我再不敢让你深陷那样的漩涡之中。”
    令明卿轻轻笑了一下,语气似宽慰又似劝解,“欢姨,我行走江湖这么些年,别的不敢说,若是论及势力范围,若是真的有一天与人对上,想必也不会落于下风。”
    易欢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欢喜,笑道,“你真的长成了我和你母亲当年希望的样子,强大又聪慧,心间柔软但是带着微微锋芒,澄澈心境外加那般好的样貌,除了欢喜,我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令明卿抬起双眸,目光落在前方不远处的两个牌匾上,轻轻道,“不负所望,万分欣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