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8章 红军传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里的动静直接就传到包围圈里面,因为涉及到黄雁声本书,大家都自觉让开一条道来,让那位游客和他面对面。
    那游客也没想到随口一句,会引发这么大的后果,一时惊慌失措,不敢面对,还往后退了一步。
    众人:“……”
    你这么怂,也好意思编排我们县委书记?
    叶继安上前,走到那人面前,开始跟他讲道理:“自黄书记到我们麓丰县上任以来,一直在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他推广麓丰县桃走向全国,他给下河村通电,给我们青石村修路,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他大力推广乡村卫生所,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得起病。”
    “他注重教育,新建梧桐小学,给长林中学改校门。”
    “这每一桩每一件事情,都切切实实办好了摆在那里,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
    “如果非要说谁跟县委书记有亲戚关系,政府才会给谁办事,那我们整个麓丰县的贫困百姓,都是黄书记的亲戚。”
    围观众人发出一阵善意的大笑。
    方才提出质疑的那位外地游客涨红着脸,十分羞愧道:“我,我就是随口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没有诋毁你们县委书记的意思。”
    吴兴看了他一眼,道:“黄书记是我们麓丰县百姓的父母官,和麓丰县的百姓亲如一家,这么算起来麓丰县每个百姓都和我们县委黄书记沾亲带故,他给麓丰县的百姓办事,四舍五入也算是给亲戚办事。”
    人群里又是一阵哄笑,陆陆续续有声音传来:“我们黄书记可是个好官!”
    “要不是县委书记,我们哪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眼看大家又想挤上前和黄雁声握手打招呼,丁诚、吴兴几人连忙拦住,生怕人太多,发生拥挤踩踏。
    吴兴大声道:“大家不要挤,都不要往前挤,都安静,不要挤,站在原地,请黄书记给我们大家说几句。”
    黄书记的名头在青石村村民面前十分好用,听了吴兴的话,人群往前挤的动作果然停了下来,青石村的村民不但自己停下脚步,还连拦带劝地把身边的游客也劝停。
    喧闹的人群开始变得有序,紧接着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黄雁声对众人抬手做了个往下压的动作,掌声停下,喧嚣声渐小。
    黄雁声说:“大家好,我是黄雁声,现任麓丰县县委书记。”
    “首先感谢大家支持青石村的旅游事业,也欢迎各地朋友到青石村来旅游,今天和大家在青石村偶遇,趁这个机会,我就简单说几句。”
    “我们青石村,风景优美,特产丰富,村民更是勤劳、质朴、善良。一直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造成青石村村民深度贫困,种好的东西卖不出去,外面的项目引不进来,辛勤的汗水在给这片土地白流。”
    “自古以来,经济畅通都离不开交通畅通,要想富,先修路。”
    “县委县政府了解到青石村的实际困难,决定由财政出资给青石村修路。”
    “除了修路,我们政府的多个部门,根据青石村的情况,因地制宜,定下农村生态旅游开发项目。”
    “所以才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青石村,大家才有机会站在这里,领略农村原始生态之美。”
    “但这一切,并不都是县委县政府的功劳。”
    “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是帮助百姓解决困难,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但老百姓想过上好日子,仅靠党和政府使力是不行的,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勤劳致富。”
    “青石村能有今天,固然是因为政府给了他们支持,同时也是村民们肯下功夫,自己努力,才能发展得这么好。”
    “所以,我想说,不管大家处在多么困难的境地里,都不要忘记努力,这样,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抓住。”
    人群响起热烈的掌声。
    “黄书记说得真好,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中午,黄雁声和丁诚在叶继安家里吃饭。
    这还是叶继安动作快,青石村的村民个个都想招待县委书记,可惜没能“抢”过叶继安。
    能够招待县委书记在自己家里吃饭,简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叶继安家里恨不得杀鸡宰鸭,做个四盘八碗出来,被黄雁声拦住了。
    “小叶啊,腐败主义要不得,你要是这么招待起来,明天纪委就该找我喝茶了。”
    叶继安道:“这哪能呢!”
    “就算是家里亲戚来了,也得做两个好菜招待不是?书记在我家里吃顿饭,总不能就让书记吃青菜萝卜豆腐,这不是不近人情嘛。”
    黄雁声坚决道:“这绝对不行。”
    “小叶你要是这么搞,这顿饭我就不在你家吃了,现在才十二点,县里的食堂两点钟关,我和小丁开车回县里,估计还能赶得上。”
    眼看黄雁声说着就要走,叶继安连忙道:“别别别,书记别走,我们就随便吃点,随便吃点。”
    黄雁声道:“这就对了,你们吃什么我吃什么,不能搞特殊啊。”
    叶继安心想,幸亏如今日子过得好,家里每天都有鱼有肉,不然可真要让县委书记吃白菜豆腐了。
    黄雁声临走的时候,一定要给餐费。
    叶继安不收,黄雁声一定要给。
    “这是红军传统,这个钱你必须得收。”
    结果,一人四十的餐费,黄雁声非不可给了两百。
    叶继安推辞不过,忍不住道:“黄书记,您可真是一点也不像当官的。”
    黄雁声道:“我本来就是农民。”
    麓丰县所有的贫困村,全都找到属于自己的脱贫方式。
    有种麓丰黄桃致富的,有像青石村这样,做乡村生态旅游的,也有如同下河村那般,村民从大山深处搬迁出来,进行劳动力转移就业,从而脱贫的。
    因为在脱贫路上,很多有文化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创造出看得见的财富,从而影响了村子里很大一批人。
    以往很多人家,听说把孩子送去读书,只觉得是花冤枉钱。
    “读书有个啥用?读了书回来,还不是种田,做牛做马?”
    “就是,花么子多钱去读书,不划算,还不如早几年出去打工,还能多赚点钱!”
    但是现在,同样提种黄桃,汪成贵家里,在省城读过大学的女儿回家直播卖桃子,一年净收入十万!
    我滴个老天爷,那可是十万块!他们一家人十年都回来的钱,现在汪成贵家的闺女,一天都赚回来了!
    谁说读书没用的?谁还敢说读书没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