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62章 金陵王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哪里跑?我们之间的事一定要说清楚。”
    我大叫道,不敢摘下面具,生怕摘下后错失了小蝶。
    “这人是谁呀,怎么带了个面具跑?”
    “是不是变态呀!光天化日之下跑什么跑,在哪里买的面具,好难看。”
    “不会是拍电影的吧,看这样子不像。”
    周围游客议论纷纷。
    我全然不顾,猛追小蝶。
    哎呦!
    脚下踩了圆滚滚的东西,猛的一滑,身子瞬间飞出去。
    在空中滑翔两三米,扑倒在地,青铜面具也被甩落一旁。
    “你妹的,这什么玩意儿?”
    我气得鼻子都歪了,这一点摔的不轻,浑身酸痛,顾不得疼不疼,咬牙站起来,再一看小蝶已经消失不见。
    重新戴上青铜面具,古怪的香气也消失,再看不到小蝶身影。
    “这家伙不会是个幽灵吧!”
    我气呼呼的说道,一看脚下,圆滚滚的东西不是什么黄豆绿豆,而是几粒珍珠。
    珍珠粒大饱满,洁白如玉,看上去十分可爱。
    但我此时却十分厌恶,飞起一脚,狠狠把这些珍珠踢到一旁。
    “果然是个有钱人的小姐,珍珠都可以乱丢,不过现在小爷有钱,不在乎这个,要是乱丢金条或者宝玉,或许还可以考虑。”
    我为这次没抓到小蝶懊恼不已。
    “吴为,怎么回事儿?在楼上看风景好好的,突然跑下来,跟中邪似的。”
    姜若水跑得有点喘,问道。
    我看到她眼神之中有一丝关切之色,心中一软,说道,
    “别提了,真是撞鬼,刚才明明看到小蝶,没时间和你们解释就跑下来捉,可脚下被这些珍珠一绊,摔了个不亦乐乎,人也没有捉到。
    我觉得她真的有可能是鬼,或者说是千年狐狸精,尽管我相信科学,不相信鬼神之类的存在。”
    “你会不会看花眼了?”
    二胖问道。
    “绝无可能,我能分辨什么是幻觉,什么是真实,到了现在这个程度,天底下能让我花眼的东西不多。”
    我自信满满的说道。
    “看来这小蝶绝不简单。”
    姜若水捡起地上的两粒珍珠,仔细观看,
    “这珍珠是淡水珍珠,质地是最上乘的那一种,绝对是天然形成,而不是仿制的,也不是养殖的。
    这样的珍珠价值不菲,小蝶随手就是十来粒,一看就是富家小姐,我对她倒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小蝶不知道是人是妖,是鬼还是粽子,不会看上你了吧,从成都一直追到武汉,够痴情。”
    二胖嘿嘿一笑,说道。
    姜若水和小茶的脸色,很快变得有些不好。
    “别胡说八道了,这小蝶肯定有什么目的,没准对咱们整个小队不利,她的相貌与蝶妃十分相似,说不两者有密切联系,不能大意。
    想想以蝶妃的本领,一旦恢复,谁能够治她?”
    我一本正经的说道。
    “有道理,这事儿还真不能掉以轻心,不过咱们有九龙铜剑,是克制蝶妃的利器,不用太过于紧张。”
    姜若水想了想,说道。
    我没捉到小蝶,闷闷不乐,游玩的兴致也大减,决定回酒店休息。
    二胖吵着要去吃饭喝酒。
    经过这么一折腾,众人觉得玩儿差不多了,商量了一下,便去吃酒。
    武汉美食很多,我们抱着及时享乐的想法,不在乎花钱,山珍海味一顿上。
    美酒自然少不了。
    我和二胖就够能喝,姜若水和我们两差不多。
    喝到高兴时候,连拼了很多杯,谁都不服谁。
    不过最令人惊奇的是小茶,简直是千杯不醉,喝酒跟喝饮料似的,一杯再一杯,喝完面不改色。
    二胖昨天和小茶拼酒,结果拼到桌子底下。
    从那以后谁也不敢和小茶拼酒,毕竟活了千年,消化能力定然极强。
    我们五个人开喝,喝的是啤酒,小茶自己先要了五瓶白酒,一杯一杯喝。
    “难道小茶肚子里有酒虫?”
    我忽然说道。
    众人大惑不解,我便给大家讲酒虫的故事。
    这故事出自《聊斋》,说山东长山有个姓刘的人,体型肥胖,比二胖还要胖很多,爱好饮酒,一次就喝一大坛子。
    这人很富有,算是个财主,城外有三百多亩良田,为了喝酒,粮食一半都用来酿酒。
    有一天,一个和尚来了,说他有病,刘某说没有,你才有病呢,和尚说你是不是没喝醉过,刘某说,对。
    和尚说这是肚里有酒虫,刘某就想医治。
    和尚让他在太阳底下俯卧,绑住手足;离头半尺多的地方,放置一盆好酒。
    时间一长,刘某又热又渴,自然想饮酒。鼻子闻到酒的香味,更是难受,突然喉咙一痒,吐出一条三寸多的红虫子,有嘴有眼。
    刘某震惊,想要银子答谢,和尚不要,只要酒虫,说这东西是酒之精,坛子里装满水,虫子放进去一搅,就成了好酒。
    当下一试,果然如此。
    刘某从此嫉酒如仇,不再饮酒,身子逐渐变瘦,家境越来越贫困,最后饭都吃不上了。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那到底酒虫是好,还是不好,听这意思,吐出酒虫反倒不好了。”
    小茶眨着眼睛,十分好奇地问道。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或许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顺其自然最好。”
    我笑着说道。
    众人边吃边聊,气氛很融洽。
    接下来我准备守株待兔,在黄鹤楼附近潜伏,然后以身作饵,让其他人在附近埋伏,一旦小蝶现身,就抓住问个究竟。
    我的建议得到大家认可,毕竟这个小蝶实在太古怪。
    一连3天,小蝶没有动静,
    忽然觉得这样下去索然无味,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女子牵着鼻子走,实在有负3000年最强盗墓组合的威名。
    就算小蝶浑身是铁能碾几个钉,还是能变成千年大粽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把我们吃掉?
    既然都不是,也没什么可怕的。
    众人解开心结,决定不去理会,加上武汉玩的差不多了,便向长江下游进发。
    下一站是南京。
    南京又称金陵,虎踞龙盘,六朝古都,金陵王气所在,对于风水盗墓之人,关于金陵王气的争论一直没有停过。
    如今小队正好有时间放松,怎么能错过这里?
    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东有“龙盘”紫金山,西有“虎踞”清凉山,北有玄武湖,南有雨花台,山水环抱,形势极为险要,正所谓“天险悠悠地险长,金陵王气映瑶光。”
    按照寻龙定穴,长江是中国最大水脉,流程越远,所挟带的地气也就越旺盛,南京“襟带长江而为天下都会”,为大龙脉所在。
    战国时楚灭越后,在此铸城,但风水先生观测,认为此处有“王气”,恐怕会损害楚国国运。
    经过众多风水高人研究,利用五行相克原理,“火克金”,利用古扬州火属性克制金陵金,从而消弱古南京地气。
    最后弄出一个方案,“埋金以镇之”,也就是在石头山下埋藏黄金,取名“金陵”。
    然而金陵城110年后,也就公元前223年,楚国走到了尽头。两年后,秦始皇席卷天下,一扫六合,建立大秦朝。
    传闻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阳看到东南方向华光飘忽,是天子之气,一问之下,知道了金陵王气。
    秦皇下令把“金陵”改为“秣陵”,并命令在城内开凿一条通往长江的河道,这就是最著名的秦淮河。
    正所谓“气见水止”,开凿秦淮河,可以从根本上破坏古南京地区的地气。
    后定都于此的六个王朝,都短命,东吴69年,东晋103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明初定都于此,一世而终,仅仅53年。
    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维持了11年。
    尽管一直有争议,但更多风水大家认为,是秦始皇开凿烟水明艳,软玉温香,阴柔浮华,脂粉气浓郁的秦淮河,从而斩断地脉,断了龙气。
    然而,金陵王气实在太盛,纵有秦淮河宣泄,依然令人惊叹,阴阳大家,古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察看金陵古城时,不禁失声惊叫:“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话,又加上刘备建议,迁都南京。
    据《明太祖实录》载,朱元璋也说过南京:“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胜之地,真足以立国。”
    清乾隆皇帝下诏编纂的《日下旧闻考》引明代《杨文敏集》称:“天下山川形势,雄伟壮丽,可为京都,莫过金陵。”
    后面说了一大堆,大意为:南京风水胜过西安、洛阳等古都,只有北京可望其项背。
    现在来到南京,按理说最有兴趣看风水的自然是摸金校尉姜若水,不过姜若水摇了摇头,说帝王之都的风水,已经超过她能力范围,不如不看。
    这样也好,六人可以专心致志的游玩。
    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淮河,也是我上大学时最想游玩的地方之一。
    秦淮河是金陵古老文明的摇篮,母亲河,极富盛名,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白天我们游览了夫子庙,包括乌衣巷,感受了那种庄严的文化底蕴。
    到了晚上,包了一个豪华画舫,夜游秦淮。
    三千多块钱,对我们这种盗墓精英来说,简直如同毛毛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