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十三章 陶家的龙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陶铺村,陶家。
    来到朱门跟前,看着紧闭的门户,我和师父向着四周扫视了一眼,却是不见有什么村民来往此地。要说这陶家所居住的位置,并非偏僻之地,距离前面的闹街也就是十余步而已,但这朱门之外,竟是空无一人。不得不说,这里的村民对陶家的敬畏之心,可见一斑。
    师父命我上前敲门,我立时上前抓起门环撞了三下,不多时,只见一个衣着素净的青年男人将门打开,青年男人打量了我们二人一眼,不禁疑惑的询问:“请问二位是?到我们陶家有何贵干?”
    没等我开口,师父抢先一步说道:“我们是路过此地的行脚道人,刚从你们家祖坟地回来,你们家的新姑爷石柱已经死了。”
    “啊?这这,这事……二位先不要声张!”青年男人闻言顿时急了,当即探头向外面扫视了一眼,随即便是摆手招呼我们道:“两位道长远道而来,若不嫌弃请到家中饮一杯茶水歇歇脚可好?具体实情,还需要道长向我家老爷说明!”
    “好啊!我正想见一见传说中的陶老爷!”
    师父也不客气,随口答应下来,并点头又说道:“烦请带路!”
    青年男人忙作了个邀请的手势,我紧随在师父的身后进入院子。继而,青年男人随手关上大门,便是跑到前面引路。
    要说这个院子比起那阳关道上的沈府,似乎小了很多,前后也就是三进三出的大院子,造型虽古朴,却少了几分阔气。第一道院子为前院,第二道院子为内院,第三道院子为后院。我们直接被引到了内院的厅堂之中,不多时,便是有人端来了茶水和点心伺候左右。而青年男人则是小跑去了后院喊人。
    来者,乃是一个年过五十的半老男人,勉强看起来像个小老头儿,体态肥胖,穿着得体,且满面红光,一看就是富得流油的老财主。不用猜,此人定然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陶老爷了。
    陶老爷随口向那个青年男人询问:“陶三,来的什么人啊?”
    那个叫陶三的青年男人当即回应道:“老爷,来的是两个道士,说是刚从咱们家祖坟地路过,见新姑爷死了,就来到府上告知一声。我担心事情传扬出去对老爷的名声不太好,就压下来了,并邀请他们进屋稍作休息。具体的事由,还要老爷亲自盘问才是,我不敢擅专。”
    “你做得很好,嗯,先到前院守着吧,从现在开始我不见任何人!”陶老爷的前脚迈入厅堂,口中的话语已然交代清楚。但见陶三离去,陶老爷便是抬起头看了看我和师父,继而笑着拱手行礼:“哎呀!两位道长远道而来,我陶家上下真是蓬荜生辉啊!快请坐快请坐,呵呵!”
    师父赶忙抱拳一礼,并客气的笑说:“在下李正功,这是小徒猴子,我们乃是茅山派传人!”
    “原来是茅山派高道,久仰久仰!”
    陶老爷眼睛一亮,当即恭敬的再次还礼。“小老儿陶成安,在此地做了几年的小生意,如今赋闲在家,也常接济穷困人家,为村里修桥补路,为的,便是积个阴德嘛!呵呵!对于茅山派的大名,世人皆知,我曾经走南闯北,也多听说茅山派传人济世救人的事迹,只是无缘得见茅山派高道,今日有幸遇到李道长,真是我陶家祖上积德了啊!”
    “陶老爷行善积德,真乃大善人,日后必有福报啊!”师父赶忙客气的应道。
    “唉!要说福报,我是真不敢想了啊!”哪知说到这里,陶老爷却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一闪即逝。“刚才听说李道长是从我家祖坟地路过,从而找到了我们陶家,相信李道长对于我家发生的事情,定然也了解了一些。唉,我陶家人丁单薄,膝下只有一女而已,奈何几年前小女身染重病,就此夭折啊!”
    “陶老爷还请节哀!”
    师父皱了皱眉头,随口安慰了一声。但师父又看了看陶老爷的面相,不禁错愕的疑问道:“陶老爷的子女宫丰盈而有光泽,乃是再续人丁之相,现如今陶老爷虽是年过半百,想来也应该还有一子延续香火才是,为什么这一子迟迟未至呢?”
    “真的还有一子?我,我陶家还能生个儿子?!”
    陶老爷闻言,顿时惊喜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但随之笑容一滞,换作了满面愁容:“是啊!我都已经五十岁了,但我妻子也才四十出头,按理说,还应该能继续生儿育女才是。可是我女儿都已经夭折许久,而我家那个不下蛋的母鸡却迟迟没有动静。说实话,我也找了很多偏方,但都没有什么用处。今日听到李道长一席话,我确信我们陶家还有希望,李道长,请大发慈悲,救救我们陶家吧!”
    “要别人救,不如自己救自己!”
    师父脸色一肃,淡淡的说道:“俗话说,积善一百,抵不过作恶一分啊!你虽然为富能仁,也慷慨解囊,但你自问就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陶老爷,你可要想清楚再说!”
    “这……”
    陶老爷顿时语塞,一时间左顾右盼,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师父的问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唯唯诺诺的开口说道:“我承认,为了给我死去的闺女结冥婚,间接的害死了好几条人命……那些人原本也不用死,虽说他们是贪图我家的财产,可我明知道他们一旦结了冥婚就必死无疑,却还是不去阻止,任由他们前赴后继,一个接着一个死去。都是我的错,我的错啊!”
    说着说着,陶老爷已经是泪流满面,声音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你如何提前知晓他们必死无疑?难道冥婚的背后,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玄机?”师父冷声向陶老爷质问。
    “这……”陶老爷再次无所适从的支吾起来,迟疑了老半天,陶老爷终于还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的抉择,点头说道:“李道长面前,我也不瞒着了,对着李道长,我愿意把实情相告!”
    “你说吧!”师父端起茶水,微微抿了一口,静静的听着陶老爷将这场冥婚的始末,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说起这场事,恐怕要从源头说起。陶老爷的父亲,当年找了一个远近闻名的风水大师,自从那位风水大师为陶家选了一处龙穴迁葬祖坟之后,陶家的运道那是步步高升啊!
    世人皆知陶家的兴旺,全是因为风水大师帮着找了个龙脉,但却不知道其中的玄机,而陶父也从来不和人细说,只是含糊其辞的推脱过去。就连自己的家人,也从来不说这件缘由。而那个风水大师在看过风水之后,便走了,再也没有回过这陶铺村。从那往后四十年,陶家的家业是越来越大,一直都是顺风顺水,最终陶家成为了十里八村鼎鼎有名的地主老财。
    九年前,陶成安的父亲去世,在陶父临死的时候,才将那龙脉之事全盘托出,仅仅告知了陶成安一人知晓。并且让陶成安严守着这个秘密,一辈子都不能说出去,否则家中必出大祸。
    其实这个秘密也很简单,说到底,就是那个风水龙穴,只能养陶家四十九年,在这四十九年内,陶家能够一直行大运,运道可立于不败之地。但四十九年一旦过去,家中的祖坟必须搬迁到别处去。只不过,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至于为什么,不许陶成安打听,只需要按照嘱咐去做就是了。
    说罢这件事,陶父就去世了。
    但陶成安忽然得到这么个不清不楚的遗嘱,心里也是纳闷的很,什么就四十九年的大运了呢?前面刚过去四十年,那后面轮到自己打拼的时候,岂不是还剩下九年的大运?那这可怎么办啊?总不至于到了下一代,就让子孙受穷吧?
    陶成安为了这个秘密,整日整夜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如果按照陶父的遗嘱,不用问原因,只要在九年后悄悄的把祖坟迁走就是了。这原本是一件非常简单,且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只不过,在陶成安的心里一直酝酿一直发酵,逐渐的让他放不下舍不弃,越不让问,越想弄清楚其中的缘由和玄机。
    于是陶成安找到了一个颇有些名声的阴阳先生,并花了重金,请这位阴阳先生把他家的祖坟地好好的观瞧观瞧,一定要弄出个子丑寅卯出来!
    结果不看还好,一看不得了了。据那位阴阳先生所说,陶家的祖坟地乃是埋在了一个凝聚千年的真龙脉上面。而且所点的龙穴,也正是“双龙献瑞穴”,此龙穴一旦占用,可保陶家七代富贵,而且人丁兴旺发达。
    陶成安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暗骂他的老子陶父在胡搞,明明是上等的真龙脉,居然差点让自己的子孙给错过,还说什么要在四十九年后迁葬,这哪能随便迁啊?指定是要把祖坟一直葬下去啊!而且这双龙献瑞穴还能保人丁兴旺,正巧这家中只有一女,并不能延续香火,若是凭借龙气辅助,能够让陶家再多多的添丁进口,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