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六十二章 此事古难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再次低下头,却是看到老道士竭尽全力的想要说什么,忙弯下身子,把耳朵凑到老道士的嘴边,并轻声说道:“老前辈,您还有什么话要交代的,我一定会帮您办妥!”
    “猴子,我……我这辈子做了很多错事……但我……但我在临死前,总算做了一件对的事情……余愿……余愿足矣……因为……因为我不想再做……再做江湖骗子……我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捉鬼天师……咳咳咳……”话说到一半,老道士剧烈的咳嗽起来,一团团血沫自老道士的嘴角流出,继而,他艰难的喘了最后一口气……“猴子,我,我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的……就把我的家传之宝送给……送给你吧……我知道……你小子一直惦记着它,可我想知道,它真正的来历是什么……”
    “你可真是老成精了,居然轻易的便看出了我的心思……”我眼含热泪,哽咽的打趣道。“你的家传至宝,真正的名字是地罗神盘,而且你却一直把它当成伏魔罩来使用,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呜呜呜……”
    “呵呵……”
    老道士的眼眶内,缓缓涌现一抹泪花……“下辈子……我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道门传人……”
    话音落下,老道士浑身一软,生机顿逝……我不禁睁大双眼,狠狠的咬着牙,憋了半天,大声喊道:“老前辈!!”
    天色灰蒙蒙的泛亮,空气湿冷湿冷的,东方天际,缓缓迸射出一缕耀眼的晨曦,破开云层,化开灰雾,温暖的照射在老道士的脸庞上面,他走了……或许他曾经是一个玩世不恭,贪财好利的江湖术士,但他却在临死前幡然醒悟,真正变成了一个捉鬼天师!或许他还有来世,或许他的来世,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道门天师,降妖伏魔,济世救人!
    安葬了老道士,我在老道士坟前的墓牌上,写了四个字……“捉鬼天师”!
    我不知道他的真正名字,但我已无须知道了,在我的心里,他就是一个真正的捉鬼天师!
    恭敬的为老道士敬了三炉香,磕了三个头,我默默的把老道士所赠之物地罗盘拿在手中,并沉声说道:“老前辈,我会好好利用此物,扫尽天下妖魔鬼怪,完成您未完成的遗愿!”
    收拾好行李,我顺势把四个村民的尸体一并埋葬,他们生前皆是苦命的村民,而作恶的,只是那几根邪骨而已,所以,他们的尸体不应该没有个归处。做完一切,一整天的时间便是过去了,我一步步走出芦村,再也没有回头。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承负和因果,但我做不到千足老仙那般的洒脱,也做不到即刻飞升的准备,所以,我只能安心的留在人世间,为天下苍生,荡除一切邪障!
    再次出现在山岭前的茅草屋前,那个带着孙子过活的老头儿战战兢兢的迎了出来,见到我,不禁老泪纵横的捂着脸说道:“都是我的错……不应该欺骗大先生……我不知道大先生能够对付那些妖邪啊!是它们每每要来加害我的孙子,逼迫我引诱外来人进入芦村,我罪孽深重啊!”
    “老人家,那四个邪祟已除,这过阳岭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再闹邪了,所以,你也不必再欺骗外来之人!”我冷冷的回道。“但以往死去的人,你还是有很大的责任!希望你以后能够痛改前非,不要临了临了,落个报应不爽的下场!至于你的孙子,不必将此事告诉他,只要让他长大做个好人,不要像你这样作恶才是!”
    “是是是!我自知罪孽深重,日后定当烧香诵经,忏悔己过,也会教育我的孙子做个正直善良的好人!”老头儿泪流满面的点着头,缓缓跪倒在地上。
    我慌忙把老头儿搀扶起来,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转而离开了过阳岭。
    虽然我责备了昏昧的老头儿,但我的心里,同样深深的自责着我自己,若非我鼓动老道士和我一道前来过阳岭,或许他也不会死,或许他依旧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虽然他可能还会坑蒙拐骗,至少他不会死……但,但这个结果对于老道士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结果,可我心里仍旧像是压着一块大石头,久久的不能放下。
    料理了过阳岭的诸多事宜,我便径直往南赶路。
    经历了不知多少的生死离别,更是不知多少悲欢离合,我发现我再也不是那个冲动无知的少年,我渐渐的有些像师父,变得沉默寡言,变得精勤修炼。
    但自从过阳岭一事后,我发现再难请动师父的法力,思来想去,我不免想到其中的症结,似乎在青罡剑的上面。
    鬼仙前辈说过,青罡剑出鞘一次,虽能克万物,且可破一切邪魔,但却会自损三分修为。这么说来,师父封印在我体内的法力,已经损伤了三成之多,故而我现在无非再借出师父的法力?恍然点了点头,敢情是这么回事,可师父的法力比起我的法力,简直浩瀚之极,如果要恢复师父的三分法力,该等到什么时候?
    幸好这段时间我勤加修练,希望能尽快恢复师父的法力才是。还有就是最近并没有遇到特别大的麻烦事,否则真到用的时候,却是手足无措,不知所从啊!
    鬼仙前辈还说,不到万不得已,切莫动用青罡剑,青罡剑乃是保命的最后一手,这一手就是我最后一张底牌,然而上次为了抵御那四个细妖,我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虽然它们只是细妖,为四根邪骨所化,可也已经达到了妖邪的境界,至少不是鬼邪能够抗衡的。当时为了搭救老道士,又要拼死与它们周旋,我不得不请出青罡剑,相信我这么做也是没有错。
    一个月后,我赶到了江西庐山的山脚下。
    古诗中描述庐山,乃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说,更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说,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乃是华夏十大名山之一,古今有无数文人墨客攀登此山,除了领略此山之雄伟高大,更是欣赏此山的奇异和绝美之色。
    庐山脚下,有一庐下村,刚摆下卦摊,便是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此人三十六七岁,名叫徐厚道,本来在庐下村成了家,也立了业,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可就是有一样,家中的妻子连续生了两个孩子,都是刚出生便夭折,这刚怀上第三胎,他倒是坐不住了,生怕再折损一个孩子,便四处的找人算命解灾。来到我卦摊前,或许已经是病急乱投医,火急火燎的询问道:“道长,求您一定帮我妻子施法保住孩子,我们徐家不能断了香火啊!”
    “徐先生,道家有句话,该来的赶不走,该走的留不住。一切都是缘法造就,当然,我可以帮你画一道安胎符,你回去调水……”
    “不是啊!我找很多人,也都画了很多符咒,但前面两个孩子都没保住,您,您这成吗?”徐厚道苦着脸撇着嘴质疑的问道。
    “我的符,自然是心诚者灵,心不诚自然是灵不得。如果你信不过我,便是另请高明吧!”我见此人说话语无伦次,不禁也失去了信心,这符法之道,在于诚心相求,如若心生质疑,灵验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您请便!”我微笑着伸出手,作了个请的手势。
    “不是,是我说话太鲁莽了,道长不要介意,我也是没办法啊!”徐厚道再次苦着脸赖在卦摊前,任凭旁边的人如何催促,他都不肯离开。“那好吧,只要道长肯帮忙,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似乎徐厚道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只得硬着头皮相求。
    我被徐厚道纠缠得也是生意没得做,只好随手画了一道安胎符,送到徐厚道的跟前,并说道:“此符需调水,让你妻子服下,有退邪、保身、净秽、安胎之效……”但见徐厚道刚欲接符,我手中的符咒刚刚触碰到徐厚道的手指,瞬间嗡嗡颤抖起来,紧跟着,符纸的一端,更是飘出一抹焦糊的味道,像是符纸瞬间便要着起来一样!
    皱了皱眉头,我当即认真的说道:“徐先生,请你伸出双手接符!”
    闻言,徐厚道慌忙伸出双手,恭敬的作出接符的姿势。
    当即,我平整的把符咒放在徐厚道的手掌上面。哪知符咒刚接触到徐厚道,顿时腾的一下蹿起一缕火焰,吓得徐厚道又是叫又是跳的把符咒甩开,并急急的叫道:“道长!您,您的符怎么还会着火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