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十八章心有不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十八章心有不甘
    红衣小孩看着那一只孔明灯,心中暗暗琢磨:“这一只孔明灯为什么突然亮起?”
    琢磨了一会,还是不得要领。
    这个时候,那一只孔明灯也慢慢灭了。
    红衣小孩心中暗道:“刚才自己心中惦念爹爹妈妈,这一只孔明灯才突然亮起,难道是爹爹妈妈也感应到了自己的思念?”
    ……
    黄家湾,黄家院子里面,孔笙和黄月英紧紧相拥。
    孔笙告诉黄月英,等她父亲黄承彦身子安好,他就前来迎娶。
    黄月英满心欢喜。牵着孔笙的手,一路走到屋子里面,给孔笙沏了茶。
    二人对坐,守着一只蜡烛,两杯清茶,慢慢诉说起彼此的思念。
    不知不觉,天色大亮。
    孔笙告诉黄月英,他要去找刘备,然后跟刘备回豫州。
    黄月英告诉孔笙:“她回去找他。”
    孔笙这才道别而去。走出数百米之后,回头看去,只见黄月英笃自站在黄家门口的那一棵柳树之下,静静的看着自己。
    看到孔笙回头,黄月英慢慢抬起手,向孔笙不住挥手。
    孔笙心中一暖,他知道这一辈子一定不会辜负这个女子。
    这个他从未来追到这一世的女子。
    ……
    孔笙找到刘备,答应跟刘备回豫州。
    刘备虽然早已经猜到这个结果,但还是大喜若狂。二人当即骑马,带着几名仆人,回到了豫州。休息月余之后,孔笙得到黄月英托人带来的讯息,黄承彦已经大愈,当下孔笙托刘备为媒人,前去黄家湾再次提亲。
    这一次一切顺利,豫州牧亲自提亲,诸葛孔明又是南阳出名的才子,黄承彦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不日之后,黄月英便和孔笙成了亲,成亲以后,孔笙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在辅佐刘备身上。
    成亲之日,黄月英送给了孔笙一把鹅毛扇。
    扇子上面写了一首诗——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麟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这一首诗乃是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所作,黄月英一见之下,十分喜欢,便央求父亲写在鹅毛扇上,终日手不离扇,其后成亲之日,黄月英便将这一把鹅毛扇送给了孔笙。
    孔笙也是十分喜欢,心中暗道:“自己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里面诸葛孔明手持鹅毛扇,一副胸中百万甲兵,成竹在胸的样子,想不到自己今日也能如此。看来造化弄人,自己是逃不开这一具诸葛亮的肉身了。”
    其后孔笙便带着黄月英一起,跟随刘备,征战天下,几十年倥偬岁月,戎马生涯,终于使得刘备三分天下,得以偏安一隅。
    这对于刘备来说,已然是侥天之幸了,毕竟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卖草鞋的落魄汉子,居然混到如今,成为蜀国的一代君主,这是他从来不敢想的事情。
    蜀国上下,对于孔笙都是顶礼膜拜,刘备更是封他为丞相。
    孔笙在蜀国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只是孔笙还是时常的唏嘘不已。
    黄月英其后便会给孔笙沏一壶茶,陪在孔笙身边,不住劝慰:“相爷,你年纪不小了,不用再胡思乱想了。现今三国鼎立,已然是最好的局面了,就算你想再开疆拓土,恐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知夫者莫若妻,孔笙心中的遗憾,自然逃不过黄月英的眼睛。
    这些日子以来的唏嘘,也自然是因为孔笙觉得自己不能为蜀国一统天下,而甚为遗憾。心中惆怅。
    孔笙苦笑着看着已然头发斑白的黄月英,心中暗道:“莫愁啊莫愁,你有所不知,我自己自信对于三国的全盘已然了如指掌,但却还是未能改变,不能让蜀国再有寸进,这想起来,就是心中郁闷。只是这一份郁闷却是不堪对人言。”
    就算贤惠如黄月英,也不过是知道自己为何苦闷,但内里缘由,却还是一概不知。
    孔笙想要跟黄月英述说这一切,但又恐怕黄月英不相信自己的说辞,当下也就隐忍不发。
    谁知道数日之后,黄月英告诉孔笙,她这几天有些怔忡不定,时常做梦。
    孔笙奇道:“你都做什么梦?说来听听。”
    黄月英闭上眼睛,回忆了一下,这才慢慢睁开眼睛,看着孔笙,告诉他:“我这几天都是做梦梦见一个红衣小孩,只见他坐在一处坟前,手里拿着一只奇怪的灯笼,一句话不说,就是坐在那里。
    那一座坟墓碑上有字,可是就是看不清,那个红衣小孩,也是看不清脸孔,只看到年纪不大,约莫五六岁的样子,孤零零的一个人,看上去十分可怜。”
    孔笙心中一震,对黄月英道:“你等一下——”随即迈步出屋,吩咐手下的人取来一些材料,自己告诉那些手下,如何制造,不一会功夫,便造出了一只灯笼。
    孔笙提着这一只红灯笼进到屋中,将那灯笼递到黄月英的手中,慢慢道:“你梦中看到的是不是跟这个一模一样的灯笼?”
    黄月英喜道:“是啊是啊,你怎么也会做?”
    孔笙心中有些难过,涩声告诉黄月英:“这个叫做孔明灯。”
    黄月英一呆,看着手中的灯笼,皱了皱眉,良久良久这才道:“难道这个灯笼是你发明的?”
    孔笙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过了一会,这才道:“算是吧。”
    黄月英心中隐隐的感到有一些不安,颤声道:“那个我梦里的红衣小孩又是怎么回事?他难道是,是你当年在黄家湾和我说的那一个孩子?”
    孔笙看着黄月英慢慢点了点头。
    黄月英身子一软,向后坐到椅子之中。双眼发直,过了一会,这才颤声问道:“那个孩子真的是我们的儿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