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一百零四章 五世轮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你从我的天眼里,真的看到了过去?”我有气无力看着他。
    他笑了笑点点头,突然叹息道:“真是没想到啊,兄弟,你前世可了不得啊,乃是几千万年前的那个上古文明时期,带领人族决胜了‘天民’入侵的四个统领大帝之一啊……”
    “四个统领大帝?都是哪四大……”我趴在石桌子上看着他。
    “就是青龙大帝、白虎大帝、灵雀大帝和玄蛇大帝,在那个波澜壮阔的修炼文明末期,你们四大统领带领最后的光族战士,和女神一起战胜了残留在‘大地’上的‘天民’,从此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浩劫,只不过,你们连带女神,最后却和那些‘天民’一起同归于尽了,唉!可惜啊可惜!”
    “青龙大帝?光族?同归于尽?秦大哥,你是说你看到的我第一世,是在一个叫‘光文明’的时代吗?”
    他点点头,轻轻叹息了一声,却又看向我天眼处笑起来道:“其实,你已经轮回过五次。你的第一世便是在‘光文明’时代的青龙大帝,陨落之后你的元神却没有消散,便又连续经历了五次轮回!第一次轮回是在几百万年之前,那时候‘光人’绝灭,新人类还没有诞生,故此你又以元神形势飘荡在世间,直到第二次轮回,便是在几十万年之前!”
    “几十万年之前?”
    他看向我,目光里眼神很复杂,惨然的笑道:“其实,我该叫你‘先祖’才是。虽然你天眼里前面几世轮回的记忆都是断断续续,但你的第三世,也就是第二次轮回之后,应该就是几十万年之前的人类启迪先祖,如果我猜测没错,你的第三世就是‘火祖’燧人氏!三皇五帝之首,现代人类的鼻祖,第一个运用天火和发明钻木取火的人啊!”
    我惊讶看着他:“这,你都在我天眼里看见的吗?”
    他摇摇头:“虽然你天眼中没有记载,但想来应该不会错。文明的诞生何其艰难?否则如今地球上千万种生命,为何只有人类诞生了智慧,能利用工具,还组建出文明?文明的诞生,就如同生命的诞生和海洋生物登陆一样,是生命进化的第二次大超越!其实,不瞒兄弟,兄台不才,这些年在修道和行医途中,自创了一套生命等级系统,可将世间万般生命,皆一一划分。”
    “那个,秦大哥,我第三世、第四世都是谁啊?”我看着他,什么“生命等级系统”,我还不想知道,现在我急切的想知道自己的前几世都是谁。
    “你的第三次转世,也就是第四世,是以阴灵身份,化为人世间的铁笔判官,也就是崔钰崔府君,一手统管阴阳,以一根铁笔判断两界冤假错案,主持天下正道的地君!”
    果然,没想到当崔府君时,竟不是我的第一世,白胡子老头给我说时,好像也的确是没说清楚,原来是我一直误解了。
    “那我的第四世呢?啊不,第五世!”我道,第五世就是第四次转世后,而我现在应该是第六世,也就是第五次转世。
    “兄弟第五世,是清代的一代文人,也就是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不过你这一生除了写作从文之外,科举屡试不中,终年七十六岁,倒也算是寿终正寝。只不过,现世之人,皆为凡人,除你之外,当世无人知晓天下竟真有阴灵一说。”
    “蒲……蒲松龄?我上一世,是蒲松龄?写了《聊斋志异》?”我笑道,这,真的是完全没想到。
    而且,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根本不会想到,我上一世“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中的鬼啊精啊这些,竟然真的存在!
    “那,难道说《聊斋志异》中的那些故事,不会都是真事吧?”
    “这……秦大哥我就不知道了,呵呵”,他笑道,看着我,又看了看我额头,“不过,我刚才看你天眼时,发现你天眼中的‘光能量’,似乎非常淡薄,这却是怎么回事?”
    “我之前遇到个老头,他说是什么‘运师’,说我每转一世,天眼里的‘纯阳之气’就会变弱一成,现在只剩下五成了”,我看着他说道。
    白胡子老头虽然和我最后一次见面后就人间蒸发,但并没有给我说不可以把他的事情告诉别人,所以我想现在对秦大哥说说也无妨。
    “运师?可是天、地、命、运、气五大易学宗师中的运师?”他看着我,显然有点吃惊。
    我点点头:“是,不过,易学宗师?他倒没给我说这个,什么‘易学宗师’啊?”我看着他。
    他笑了笑,站起来说道:“这天地间元气早已稀薄如丝,上古封印解除之前,就是那铺天盖地的黑云出现之前,咱们地球上的元气已是所剩无几,所以我们这些新人类想要借助元气修仙练道,自然是难上加难,古往今来,可能一个人也没有成功。所以就有人另求他路,便有《易经》、《道经》、《佛经》等各派经书相继问世,故千百年来,世间修者便大可分为易修、道修、佛修等各派修者。”
    “而这三大修派,虽苦苦寻道,上下探索,亦大多无果。易修入世,便是城乡中时时所见的算命卦运之辈;道修入山,主张清修,终生不问世事;佛修遁入空门,吃斋念佛,多苦而无果。这‘天、地、命、运、气’,便是易修学派的划分,分称‘天师、地师、命师、运师、气师’,十之八九,乃为谎骗之徒。不过兄弟所遇见的这个老头,看来是个真正学有所成的宗师,这样的高人,真是百年难得一见啊!”
    我笑道:“秦大哥,其实我觉得你也挺厉害的啊。你是属于‘道修’吗?”
    他点点头又坐下来,笑道:“秦大哥不才,在天门山修道三十余年,如今也算小有成就,所以才下山历练,如今入世,也已有二十余载了。”
    “三十年,二十年?那秦大哥你……你现在都五十多岁了?”我惊讶的看着他,他现在的样子,完全就跟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壮年没什么区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