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44章会干活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八姑继续开展她的巧舌如簧,给六姑洗脑。当然下面这些话,秦母也还没跟她说过,是她自己出的主意,想着先斩后奏也无妨。
    “秦母也跟我表过态了,她说你可以跟男方的家人,说她女儿有点怪僻什么的,比如不爱见生人、不爱说话等等,所以才不容易嫁出去。如今为了能把她嫁出去,聘礼方面可以随便给就行。”
    六姑也比较了解农母这个人了,现在知道女方家里不要求聘礼,那农母恐怕是求之不得的!
    只要是个年轻女人她都会愿意,更别说这个女人长得还很不错。又以农母的大条脑子,她才不可能会想到点什么。
    于是她笑了笑,“好吧,我先回去跟男方母亲说一说,成不成,可能还要男女双方见了人再定。”
    “行行行,我们又不急,你问过男方母亲同意后,就直接带男方来看人,如果双方没什么意见,马上把女方接走就是了!”
    “结婚这样的事,可能还是得按程序走比较好,这么急着把人送走,要是农家人起疑心了,还不得说我瞒着他们家了?”
    “这事哪能怪得了你和我?要怪也是怪女方的家人瞒着我们!难道不是么?呵呵呵!我们能知道点什么?都只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
    八姑这些话也不假,村里人怀疑那个小女孩,就是秦媚静的女儿,这本来就是村民们,捕风捉影悄悄传出来的。
    可说到底,也没谁见过她大着肚子的时候,除了接生婆一个人。她大着肚子那段时间,一直在家里“卧床不起”呢。
    “呵呵呵,八姑你说得也对。的确这路程也有点远,可能直接把女方接走,也是一个好办法,免得又要费力来回走一整天。”
    六姑从这个村子回去后,次日一早在家吃过粥,就去找农母。
    农母今天洗好衣服回到家,就叫农三明帮忙晾衣服,她想吃完粥后就出工去。
    她一看到六姑走进来,立马端着粥碗,笑容满面迎上去,“哎呦,六姑啊,我可把你盼来了,是有好消息了吗?”
    “对对对!终于有好消息了。我就知道你们也等急了,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啊,现在男女托媒的要求,不知是变高了还是咋的,我们说媒是越来越难了喽。”六姑进门就先诉了诉苦。
    “不会吧?据我所知,我们村子有男孩的母亲,想法还是差不多的,只要姑娘比较能干,不要求太高的聘礼就可以了。”
    “那是你们男方的父母,可女方的父母就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好些父母说,女儿愿意见就见,好些父母又说,听说现在开始流行,要三大件做聘礼了,什么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样,一件都不能少。”
    “六姑,你这些话是什么意思?难道现在有钱人家,每个儿子都要有这三样东西做聘礼么?在我们村里,有些人家里能有其中一样东西,几个儿子就已经不愁娶了呀!”
    “咱们这些穷苦的山村,倒还没这么讲究。要不然啊,你家这么多个儿子,可去哪里弄来这好几个的三大件?哈哈哈,是吧?”
    “咳,我家的情况就别说了,一件都难有呢,还说三大件,更不可能每个儿子都有三大件了。”
    “可不是么?晓英啊,我跟你也算比较熟悉了,我悄悄告诉你吧,你这次也是捡到大便宜了。那个女孩是在一处,比你家大媳妇娘家,更远一些的村子里面的,长得可俊俏了,跟你们家小妹有得一比。”
    “是吗?那她怎么愿意见我们这样的人家?”农母倒也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他们家比较贫穷。
    “她是个不爱见生人的女孩,总是不愿意出去相亲,可把她母亲急坏了,放出话来说,只要哪个男孩能把她带走,直接带走就成,聘礼可以不要,吉时吉日也可以不管呢!”
    农母的眼睛果然即时就亮了,但她也没有高兴过了头,还知道问一问关键点,“那个女孩会干活么?”
    六姑立马答道:“会会会!当然会了,她还是个闷声葫芦,只知道低头干活,却不爱说话的人呢,呵呵呵!”
    “只要能干活,身体没啥毛病,人不爱说话有啥呢?我们家不嫌弃她,六姑,你可要尽快把我家二明,带过去和她相见。”
    要是去晚了,农母还担心会被别村的人捷足先登呢。
    六姑故意说道:“咳,不是你们家嫌不嫌弃的问题,而是人家那个姑娘,肯不肯跟你家二明走的问题。”
    “那就带我们家二明去试试呗,如果她愿意跟着二明走,我家二明也愿意娶她,那不就皆大欢喜了么?”
    “正是这个话!那我们就趁热打铁,今天我就带二明去试试。”
    “成成成!二明肯定还在晒谷地上集合,我这就去把他叫回来,你先在我家坐着等我们!”农母粥也先不吃了,丢下碗就匆匆往外走。
    她找到农二明时,农二明听说女方家里,比他大哥的媳妇还远。本来有点不愿意去的,可听到农母说,女方比他大姐还俊俏时,不禁又蠢蠢欲动。
    “她长得比我大姐还俊俏,可不是有很多男孩抢着上门相亲么?那她怎么会看得上我?阿妈,我就算去了,恐怕也是白走一趟。”
    “那可不一定,听六姑说,她那个人不爱见生人,说不定就和你有眼缘,看上了你呢。”
    农二明一想,反正也只是多走几步路去看个姑娘,今天还不用去出工,便答应了。
    他们回到家后,农母虽然想到女方母亲说,可以不要聘礼的,倒也封了两个一块钱的红包,让农二明随身带过去。
    说是要是这事能成,就给对方父母一人一个见面礼,算是好事成双的意思,一是图个吉利,二是也算给了对方一些聘礼。
    农二明跟着六姑走啊走,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这才听到六姑说,他们已经快到达那姑娘家门前了。
    八姑今天就不用出面了,她之前已经把六姑,带过去认识了女方及秦母,随后又去跟秦母通了通气,如今只由六姑带着男方去便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