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41章特别卖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但如此,任达兵的来信中,还告诉黄流强,说他已经有女儿啦。黄流强看到这里,还奇怪了一下,好像他们的女儿出生得有点早?
    继续往下看才知道,原来他们这个女儿是早产。所以还取名叫茵茵,表示绿草如茵,生命力旺盛的意思,如今都已经满两个月了!
    当黄流强看到,任达兵他们第一个女儿早产了,还曾有点替小丫头担心,毕竟他也听说过,早产的婴孩能活下来可不容易。
    如今她既然已经满两个月了,那就证明她已经没什么危险了,可以健康成长了,黄流强很为他们感到高兴。
    他也是马上就高高兴兴地,给任达兵写起了回信。他本来就想写信给他的了,只是最近还有点忙,如今就趁热打铁了。
    他告诉任达兵,政委一个月前就已经跟大家说过了,他们目前挖出来的每一批矿石,拿去检验出的铀含量浓度都符合要求。
    上级已经批准大量开采,而且兵改工政策也落实了,所有士兵们都很高兴,部队与hgy主管部门的交接仪式,将在一个月后进行。
    届时他们就不再是军人,而是国家正式的工人了,也可以说都是复员军人。
    只是他们的复员有点特别,不需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而是直接留在曾经的军营,当然它从此也不再叫军营,而叫某某矿区了。
    任达兵也被政委再次点名表扬,因为正是有了他出事时的那一次爆炸,才保证了后面的挖矿工作能安全进行!
    某些人的安宁,是某些人用鲜血换来的,这一点都没说错!
    曾经为此献出了鲜血的任达兵看到这里,除了为昔日的战友感到高兴,也觉得他所承受的一切都值得了!
    因为即使他不能继续在现场挖矿,可也间接地,一直在为祖国伟大的hgy事业作贡献呢!
    黄流强的信中,还告诉了任达兵,说他半个月前回去相亲了。那个女孩叫杨燕群,双方都比较满意对方。
    所以不出什么状况的话,他会在年底的时候,就提前几天回去结婚。
    他还说现在他们想请探亲假,也不能那么随便了,要等年底挖矿任务完成后,准备放年假时才会批。
    任达兵看过信后,又写了封回信恭喜黄流强,并祝他爱情甜蜜,事业顺利。还让黄流强也早点生个女儿,说女儿好可爱的。
    其实自从黄流强送了任达兵复员回家,他再重新回到部队后,便下定决心要顶替任达兵的位置,从此干什么活都特别卖命。
    之后的一年时间,兵改工完全落实到位,各种工种的编制都完成了,矿井也正常运转起来,黄流强还当上了矿区采掘队的队长。
    自此他为矿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管理下的矿区采掘队,每年都是超额完成上级的挖掘任务。
    所以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并不是好士兵。只要你想当,你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你肯定就能当得上!
    话说回头,这一带各个村子都是一样,上半季水稻收完后,生产队便会分谷子,并把上半年收到的钱,也分给各户家庭。
    说到分谷子的事,不得不说一下,任达兵村里这次分谷子的情况。
    在大家排队装好大部分好谷子时,队长任伟民考虑到,任达兵是受伤复员回来的,而当初又是他动员他去参军的,所以还想让他家,第一个多装一些好谷子。
    他才开口问了第一句话,“大家听我说一句,我还是想让任达兵家,优先再装一些好谷子可以吗?”
    好些村民却大有意见,纷纷表示不同意。
    “这怎么可以呢?说不过去的!反正我第一个不同意!”
    “我也不同意!他既然已经复员回到家乡了,就不再是什么光荣的军人,凭什么还能得到这种优待?”
    “是啊是啊,再说他又没出过工……”
    任伟民听到这里,反驳一句,“如果他能出工,他就不必复员回来了。只是让他们家先装,又不会多给他们家半粒谷子,你们这些人,怎么就不能……”
    “队长,我们知道你觉得自己亏欠了他,可其实他当初去当兵,你又没用枪押着他去,都是他自愿去的好吧?所以我们不明白,你凭什么还要给他这种特殊的待遇?”
    大家议论纷纷的,这次还是任达云和农小妹两个,一起来参加分谷子,农小妹便提高声音开口说了句。
    “队长,我替我家达兵谢谢你的关照!我也理解大家的想法,不就是先装和后装的问题吗?我们家也不稀罕能先装,你就按平时谁最积极,就让谁先多装一些好谷子吧。”
    这就是按工分多少来叫名字了,任伟民也不好太逆村民的意,否则他这个队长,分分钟会被要求换下来,他只得暗叹一声,然后照办。
    知道各个村子都分完钱了,农母想着要钱得趁早,这天早上特意不去出工,跟农大明他们说,她要去看看农小妹。
    农二明在旁边听到,还不明所以地问道:“我大姐一切好好的,你这会儿去看她干什么?”
    大家都还不知道,农母已经托过六姑,让她替农二明找老婆的事。
    农大明也问道:“是啊,阿妈,现在虽然最忙的时候过去了,可你们妇女们,不是又要去锄大豆草了吗?你要去跟她聊天,还不如过些时日,等锄完大豆草再去。”
    “你们懂什么?我自有我的打算!我做什么事情,还轮不到你们教我。”末了农母还是透露了一下,“这不二明马上就要满十八岁了,他也该娶老婆啦。”
    农二明这人,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汉子,对于娶媳妇的事,平时虽然也会想一想,可真正好事临头了,又会觉得害羞。
    他听后脸上不由得一红,“我哪有满十八岁?阿妈你是怎么算的?我不是才满十七岁吗?还不用急着娶老婆。”说到最后,他还害羞的低下了头。
    农母却笑道:“我这当阿妈的哪里还会记错?我算的是虚岁!大明不也是虚岁十八岁结婚吗?”
    农大明和农二明听到这里,心里虽各有想法,倒也管不了农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