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0章 不是同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长祥也在后悔。
    他就该坚持只报名不来书院呆着的。
    他已经被当成猴子一样围着问了祖宗八代了。
    当然,他不会傻的什么都告诉他们,只说自己家道中落,前些年在守孝耽误了考功名。
    再看着自己的粗布棉麻的衣裳,这些人眼里明显的是看不起。
    用他们的话说来琼林书院上学的人无不是家境殷实前境光明的。
    但是,一个个谈起朝事却颇有忌讳,唯恐落人把柄。
    李长祥也不想和他们议论,毕竟,人各有志,人不同命各异,话不投机半句多。
    不到一天,书院传出了他不团结同窗的闲言话语。
    先生出的题每每又要照顾这个新来的先答,次次也能答对,让柳先生心里高兴。
    杨先生对他高兴,同窗们就不高兴了。
    一来就抢风头,这让他们怎么混。
    面对各种挑剔,李长祥就是不理。
    这一下直接引起了众怒,大家都说他不团结人。
    众口铄金,传到了柳先生那里。
    第一天,他对这个学子的才学还是很喜欢的,只不过,做人过于木讷迂腐,就算是当了官出没什么出息。
    出于惜才,他好心提醒要圆滑,要和同窗们打成一遍。
    要知道,他们大多是有了秀才的功名,而你还是从头做起的人,更要谦虚。
    “先生,秋闱是后天入场吧?”李长祥不想辩解什么,越解释越掩饰越描越黑简直是浪费口舌:“先生,学生得回家好好温习,认真面对考试,明天就不来书院。”
    “你……”柳先生对这个茅坑里的石头简直一点办法都没有,却又不能生气,显得自己没有涵养一般。
    罢了,各人的缘法吧!
    都知道琼林书院束修贵,但凡有条件有才学的都想削尖了脑袋往这儿钻。
    为什么?
    那是因为这儿出能人啊,学子几乎都能考功名,秀才举人遍地是,同窗多了路好走,相互有照拂,春闱之后,同样是人,差别可就大了去了。
    这个李长祥,看来是守孝给守傻了吧,居然连同窗关系都无法处理,回头做了官与怎么与同僚与上司相处。
    读书读傻了的话他不愿意说,那是有侮读书人的!
    见李长祥要回自己家去温习,柳先生也就不想再谈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
    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傍晚时分,李长祥带着周空回来了。
    周漫青瞪大了眼睛,不是说好了在书院住下去考秀才吗,这又是出了什么篓子?
    “书院人多嘴杂,没法静下心看书,后天我直接进场考试。”李长祥想着书院的那些人和事心里烦得很,直接说累了要休息。
    周空自然是忙前忙后的伺候着他。
    读书确实是一件辛苦的事。
    可是,这世上好像就没有一件比读书来得简单的事啊!
    对了,要下场了,是不是要准备些什么。
    “我也不知道要考多久要准备什么。”李长祥摇了摇头:“大约不用准备吧!”
    开什么国际玩笑,据周漫青有限的科考知识,据说下场的人都要脱一层皮,要不然范进中了举怎么会发疯呢。
    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之下,不发疯才怪。
    周漫青对李长祥这个读书人的无知也是无语了,你说要准备参加比赛,可是连之前的考级流程都不熟悉,闹的是哪样啊。
    “那你一共要考多少门功课。?”换一种方式问好像更好理解一些。
    “不知道。”李长祥的回答彻底让周漫青哑火。
    哪有上战场了还不知道怎么个死法的。
    估计着,上下五千来都找不出一个这么淡定的考生。
    他究竟是无视呢还是无畏?
    周漫青没有办法了,只好去问人。
    问谁呢,自然是任掌柜。
    任掌柜饶是见多识广,还是被这个问题吓了一跳。
    “在下无功名在身,不过听人说大约是五场考试,每场天未亮就得进去点名。”任掌柜努力将自己知道的考场细节都告诉了周漫青:“考篮里记得装好考试用品,一律不得抄袭挟带。另外,太太可为李爷准备一些可口的干粮,进去就是一天,天黑的时候才能出来,可准备一点零钱,考场之中有热水供应,只不过有点贵。”
    贵是怎么个贵法?“寻常在外面两文钱一碗的热水,在考场里至少也是这个数。”任掌柜伸出四根手指头。
    “四文钱?”翻一翻,毕竟是垄断生意,贵也能理解的。
    “不,至少是四十文,有时候估计还要多一些。”任掌柜笑道:“谁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是谁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多谢任掌柜。”这种事怎么说呢,有关系就该赚银子啊,外人谁还能走进去卖开水,那不都是衙门里主考官的亲信之类的人。
    这也幸好是自己有点银子了,要是一个普通的穷书生连饭都吃不起,哪来钱买开水。
    难怪以前的人都不容易中秀才,渴的!
    任掌柜说的和自己知道相差不大。
    只不过,她想着这可口的干粮就有点难办了。
    太干了难予下咽啊,冷的吃了拉肚子怎么办?
    好不容易得来的考功名的机会,要是受了一顿饭的影响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一路上,回到小院,李长祥还坐在她的屋子里,这是临走前交待了他不要离人的,这人倒是一个听话的。
    其实,有钱了也麻烦,都不敢离开,钱居然居了累赘。
    “二爷,你进场考试的时候想要吃点什么东西?”最后周漫青决定将主动权交给他本人。喜欢爱好的就是最好的。
    “随便吧。”李长祥无所谓的说道:“这些年我的吃食不都是你在打点吗,你做啥我吃啥,可没有挑剔。”
    还真是一个好孩子!
    周漫青想了想,决定做好后勤工作,变着花样的填饱他的肚子。
    第一天,鸡蛋煎饼。
    考篮里装了笔墨缺纸有砚,再就是六张煎饼。
    以李长祥的胃口吃四张足亦,周漫青却坚持给他烙了六张,因为李老太说六即是顺,顺顺利利的考个功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