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皮囊》作者:潭石
    文案:
    在孟钊眼里,从前的陆时琛像裹着一层纸糊的皮囊,远看不动声色,近看面目可憎。于是那会儿人人追捧陆时琛,偏偏孟钊觉得此人假得让他心生厌恶。
    孟钊没想到,有朝一日他还能见着陆时琛,更没想到的是,再次见面陆时琛卷入了一场凶杀案,成为了案件的头号嫌疑人而负责侦破这桩案子的,恰好是刑警孟钊。
    作者:两位,请形容一下对彼此的看法。
    孟钊:极度会伪装的疯狗。
    陆时琛:折腾不死的野狗。
    陆时琛x孟钊:死对头终成眷属。
    (暴脾气的那位是受)
    悬疑,破案,剧情线和感情线一块走
    第一卷 黄雀
    第1章
    进入四月,天亮得一天比一天早。
    早上七点多,孟钊从市局大楼走出来,被日头晃得眯了眯眼。
    孟钊昨晚值班,今天轮休。说是值班,其实就是在值班室里睡了一晚,明潭市近一个月来治安良好,鲜少有刑侦支队半夜出警的情况发生。
    手机震了一下,来了消息:哥,我还有一站就到了,你出发了没?
    消息是孟钊的妹妹孟若姝发来的,孟钊一边往停车场走,一边在屏幕上敲了三个字发过去:晚不了。
    消息发完,他走到自己的车旁边,把车门拉开,手机丢到副驾驶座上。孟钊没急着坐进车里,反而直起身,抬眼看向不远处的一处楼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觉得有一道目光在如影随形地盯着自己。刚刚发着短信走过来的那一小段路上,他又察觉到了那道目光的存在。
    凭感觉判断,那道目光应该就是从那处楼盘的方向看过来的,但因为距离有些远,孟钊无从辨别出具体的方位。
    难道是哪个犯罪分子的同伙企图寻仇?孟钊猜测着这个可能性。他从毕业到现在的七年间,一直在刑侦支队工作,参与破获的大案小案数不胜数,若真是谁找上门寻仇,这个源头可不好排查。
    不过,若真是寻仇,这人也太沉得住气了一些,这目光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来着?具体的时间孟钊记不清楚了,但少说也得有几个月了。
    孟钊受过反跟踪训练,且在这方面天赋一流,对人的目光敏锐度极高,也正因如此,起初这目光让他觉得极其烦躁,如芒刺背,甚至去翻了这些年他参与破获的案件记录,但也没找到什么头绪。到现在,他已经对这道目光有些习以为常了。
    看什么呢?旁边停下一辆车,技侦的同事张潮从车里下来,顺着他的目光朝那楼盘看过去,怎么着?想在那儿买房?
    这话无疑是句调侃,作为本市地段最优、前景最佳的一处高端住宅区,御湖湾小区的房价近几年也一路飙升。依孟钊现在的工资水平,满打满算,他得不吃不喝干到退休才能买下一套房。
    把我卖了能买得起吗?孟钊收回目光,笑了一声。
    能啊,张潮有模有样地上下打量孟钊,就孟队你这身段,一套大平层算什么,看见那别墅区了没,张潮抬手一指,兄弟我给你估个价,拿不到一栋别墅算你亏。
    滚吧,孟钊笑着骂了一句,技侦最近闲出屁了是吧?
    可不是,哎,说真的,张潮锁好了车,过来搭孟钊肩膀,你队长转正之后工资应该能涨一波吧,这老徐都观察你半年了,还不放心啊?
    我哪猜得到他老人家的心思。孟钊矮身坐进车里,发动车子,走了啊,还得去车站接我妹。
    咱妹回来了啊?张潮抬高了声音,冲着孟钊的车屁股喊,许了人家没?
    孟钊没搭腔,车子开远,站在原地的张潮被喷了一脸的汽车尾气。
    正值上班早高峰,十字路口红绿灯处停了长长两排车。
    算起来,怀安区也就近几年才发展成这样,往前数五年,这地儿还算明潭市的边缘地带。自打市政府要迁往怀安的消息传开以后,这地儿就成了明潭市的一块香饽饽,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到去年市政府、市局先后落定之后,此处的房价便一骑绝尘,高高在上地俯瞰着整个明潭市。
    不过,新区发展总伴随着大兴土木,整个怀安区随处可见正在新建的楼盘,还有不少老旧小区已经被划上了拆字,等待着被拆迁的命运随时降临。
    路口处堵了十几辆车等着过红绿灯,孟钊没多少耐性,一打方向盘,右转拐到了小路上,一路抄着曲里拐弯的近道开往高铁站。
    孟钊对明潭市所有路线都了如指掌,这还得归功于两年前他在市交警部门的那段经历。当时孟钊在追捕犯罪分子的过程中,因为下手太猛险些犯错误,陈局一气之下,把他借调到隔壁交管局协助交警维持了一个月的交通秩序。
    在市局所有领导眼里,孟钊什么都好长相标致,身手一流,脑子灵活,就是有一点不好,脾气太爆。
    当年22岁的孟钊刚从公安大学毕业,一进市局,就凭借这副好皮相被不少领导一眼相中,要预定给自家女儿做女婿,可惜后来,随着孟钊逐渐到了适婚年纪,一路升到了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他的真面目也暴露得越发彻底市局前两年精挑细选进来的三个实习生,其中一个被孟钊骂哭过几次,另一个被骂得托关系转到了行政科室,还有一个被训得干脆转业了,自此告别了刑侦事业。
    最看好孟钊做自家女婿的陈局恨铁不成钢,好几次劝孟钊改改脾气,孟钊每次都敷衍应着,但两年前在追捕过程中,一拳打折了一个妄图袭警的强奸犯的两根肋骨,差点涉嫌暴力执法,彻底断了陈局的心思这万一招个有暴力倾向的女婿回家,回头女儿受了委屈找谁说理去?
    于是,当年炙手可热的乘龙快婿人选孟钊,转眼间成了奔三的大龄未婚男青年。
    不仅如此,刑侦支队的队长位置空缺一年多了,按理说没有比孟钊更合适的人选,但陈局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借口要观察孟钊,就是不肯松口让他当上这个名正言顺的支队长。
    车子停至出站口,距离这班高铁到站还有几分钟,孟钊拿出手机消磨时间,浏览当日的新闻。
    刚打开新闻app,手机上方就弹出了一条推送消息:骇人听闻!女主播直播间背景惊现一具女装男尸!
    本市媒体总喜欢用这种耸人听闻的语调,但报道内容往往乏善可陈,不是夸大其辞,就是陈年旧案。这又是主播又是直播的,应该还是那种意图吸引眼球的噱头新闻孟钊点开推送,扫了一眼内容后有些意外没想到这次的案子居然是不久前刚发生的,而且就发生在他方才驶经的一处拆迁区。
    孟钊眉头微锁,两根手指在屏幕上一划,放大了那张现场拍摄的照片。
    媒体说什么女装男尸其实不太准确,死者的确穿了一双红色高跟鞋,但那件红色连衣裙其实是披在尸体身上的。
    也正因此,这副画面的整体视觉冲击力倒也没那么强烈,倒是下面那张死者的面部特写看了让人心惊。受害人脸上被特意化了妆,妆容粗糙,被涂抹得通红的眼皮、脸颊、嘴唇配合青紫肿胀的面色乍一看挺瘆人的。不过,这媒体也够缺德的,受害人的照片就这么不经处理地赤裸裸地放了上来?
    手机震了起来,是支队的实习生程韵打来的电话,孟钊按了接通,心里猜测这通电话可能跟这案子有关。
    果不其然,程韵语气急促地问:钊哥你回家了吗?
    没,高铁站呢。
    你快看我转发给你的那条新闻,今早在御湖湾附近那片拆迁区发现了一具男尸
    看了,孟钊打断她,这案子归我们管?
    按说是该归分局管,但今早那主播一直播,搞得死者照片现在被传得满天飞,加上市政府又刚搬过来没多久,据说上面领导特别重视,刚还打电话过来专门问这事儿,陈局的意思是这案子你来负责
    电话那头正说着话,车窗被敲响了。笃笃笃。
    孟钊记起刚刚忘开车门了,他一侧身,伸长手臂把副驾驶位的车门打开,孟若姝随之拉开车门坐了进来。
    程韵继续在电话那头说:钊哥,我把定位发你手机上啊
    不用,我知道在哪儿。孟钊挂断电话,转过脸看向孟若姝,没带行李箱?
    这一抬眼,正对上孟若姝涂得通红的两抹眼影,孟钊脑中顿时闪过刚刚新闻上死者被化了妆的那张照片,眼角一抽,你眼睛怎么了?
    怎么了?孟若姝立刻从包里拿出小镜子左照右瞧,自觉妆面完美,莫名其妙道,这不挺好吗?
    没事儿把眼睛涂得跟个兔子似的干什么?孟钊觉得无法理解,发动车子,汇入出站的车辆中。
    这是棕红色系眼影好吗?孟若姝把小镜子塞回包里,据理力争,今年最流行的女团妆,直男不要随便对女性的妆容发表见解!
    行吧,孟钊懒得跟她争辩,开着车道,我临时有事儿,一会儿给你放御湖湾附近,你打车回去吧。
    是那个案子吗?孟若姝睁大眼睛,网红那个?
    什么网红?
    不是女装男尸那个案子吗?我室友刚给我发链接来着,说看着像一个音乐博主,她还加了那个博主的粉丝群,听说现在群里都炸了
    音乐博主?这年头,网络上的消息有时候比警方还灵通。
    不过,如果这么快就能确认被害人身份,这案子应该不难侦破。
    孟钊开口道:你跟你室友要一下那博主的主页地址发我。
    回程时孟钊依旧抄小路返回,把车停至御湖湾附近,孟若姝从车上下来,合上车门前说:哥,地址我发你手机上了啊。
    孟钊刚要应,目光扫过后视镜,忽然注意到后视镜上映出的一道人影。
    那人约莫跟他差不多年纪,打眼一看身量挺拔,大概是刚遛完狗回来,穿着一身休闲的运动装,手里牵着一条中型犬,孟钊脑中瞬时闪过一个名字陆时琛?
    见孟钊没什么反应,孟若姝顺着他的目光回过头:看什么呢?
    孟钊这才回过神,收回目光道:没什么,快回去吧。
    那个主页地址,孟若姝用手指点了点手机屏幕,我发你了啊。
    孟钊应一声,倒车掉头的时候,忍不住又朝刚刚那方向看了一眼,那人已经不在他视线范围内了。
    应该不是吧,孟钊心道,陆时琛不是在国外么?何况,那么厌恶狗的一个人,想来也不会一大早悠闲地遛狗。再者说,十多年没见面,他对陆时琛的印象还停留在高中时候,这小区内人来人往的,他不可能一眼认出来。
    在值班室的睡眠质量果然一般,居然一大早出现了这么离谱的幻觉。
    孟钊打开孟若姝发来的主页,粗略看了看,把地址发给市局的同事,让他帮忙查一下这博主的现实身份和近况。
    第2章
    案发地已经围上了一圈警戒线,围观群众正七嘴八舌地讨论这起凶杀案。
    孟钊把车停在路边,一边朝案发地走过去,一边观察周围的摄像头情况。
    这片住宅区建得太早,当时物业的概念还没流行起来,自打建成之后似乎就一直是自生自灭的状态,更别提什么安保措施和保洁服务,一旦哪户房子出了质量问题,都不知找谁说理去。所以这几年,但凡家里有点积蓄的住户,都想方设法搬到别的住处去了。人去楼空,仅剩的几家住户都眼巴巴等着政府下拆迁令,到时好分得一两处新房。
    孟钊打眼看过去,只有前面的一排矮墙上安放了两个摄像头,但看那饱经风吹日晒的沧桑模样,大概只能起个聊胜于无的威慑作用。
    孟钊走到警戒线附近,正要向协助调查的派出所民警掏证件亮身份,不远处翘首以盼的程韵小跑过来:这是我们孟队,赶紧让他进来吧。又给孟钊递了一副塑胶手套,这路上堵着车,我以为您还得一会儿过来呢。
    孟钊穿过警戒线,一边带手套一边朝被害人所处的位置走过去。程韵跟在旁边向他介绍现场情况:发现尸体的是今早两个要上学的初中生,一个想躲起来吓唬另一个,没成想居然在这儿发现了尸体,吓得一嗓子嚎出声,把附近散步的晨跑的人全都叫过来了,其中还包括一个大清早出来找素材的主播,所以等我们接到报警赶过来的时候,现场周围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小区前面,墙皮斑驳的防护矮墙上嵌着一个圆拱门,门不算太高,孟钊微微躬身走了进去,再朝右转,这栋楼的最西侧角落,就是尸体所在的案发地点。
    角落处堆着几个废弃的橱柜,尸体就被掩藏在橱柜和墙体形成的死角范围内。
    孟钊走近被害人,半蹲下来观察现场情况。
    近距离看死者这张被胡乱涂抹了浓妆的一张脸,更是让人觉得触目惊心。死者面部青紫肿胀,脖子上的几道勒痕互相压叠,勒痕处有大片出血,看得出生前有过剧烈挣扎。
    厉锦还堵在路上,正往这边赶。程韵说。厉锦是法医科的扛把子,平常这类案子她都跟着出外勤,今天不巧上班路上接到案件消息,估计这会儿正被堵得插翅难飞。
    嗯。孟钊伸手捏起连衣裙上的吊牌看,标价699,不算便宜货。
    他又小幅度搬动被害人的脚踝,鞋后帮、裤腿处有大片严重磨损,磨损痕迹一直持续到死者的腰背部。
    孟钊把被害人的腿放回原位,用手指捻起裤腿处的一根毛发,灰白色的,大概五厘米长,程韵凑上来看:这看上去不像是人的头发吧?狗毛?
    孟钊跟程韵要了张纸巾,把那根毛发包起来,装到物证袋里:看看那个主播还在不在,我有事要问她。
    哦,知道了!
    程韵快步跑远,孟钊盯着受害人打量,恶意化妆、披连衣裙这象征意味浓厚的手法,凶手是有针对性的仇杀还是无差别的报复社会?
    案发现场观察得差不多了,孟钊站起身,
    手机铃声响起来,先前拜托的那个同事来了消息,孟钊接通电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