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65章 宋朝来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长安城,政务院。
    朱玉真一步踏入院中,看着远处伏案忙碌的萧凤,还有两侧等待许久的侍从,不觉感到钦佩,暗想:“虽是已经为晋王,但却依旧维持原来模样。看来主公,当真是和他人不同。”
    自当初赤凤军出关,歼灭史天泽余部,逼迫张柔率众倒退,蒙古之中为之震惊,于是便停下了筹备已久的南征之策,朝中之人也因此对大汗贵由颇有愠怒,最终因体弱多病早在多年前病亡,其母乃马真也因难以压制赤凤军疯狂进攻,最终遭到朝中诸位大臣弹劾,也在前些年中就此牺牲。
    其后,于众臣推举之下,蒙哥顺利上位,一切似乎都重新按照历史原来的轨道在行进着。
    只是,又多出了一个参与者罢了。
    而在这十多年之内,萧凤也专注于关中根据地的巩固,除却了兴建众多水利工程,开垦荒田之类的事情,更是兴修大量学堂,设立太学院吸引人才,更在冶铁所之中投入大量人才、物力,以求能够制造出更为精良的火炮。
    可以说在这十年之中,宛如早晨盛开的花朵一样,璀璨夺目、欣欣向荣。
    按住心中所想,朱玉真俯身对着萧凤诉道:“主公。门外有宋朝使者李庭芝前来拜访。”
    “李庭芝?他又来到此地做什么?”萧凤不觉皱眉,暗暗想着,口中亦是吩咐道:“那就让他在养心阁等候。”
    “我知道了,主公。”朱玉真快步离开,准备前去告诉李庭芝。
    萧凤也放下手中之笔,玉臂轻舒伸展一下腰,凤目露出几分思索,对着杨凤还吩咐道:“我去见一下李庭芝。若是有人的话,帮我推脱一下,知道了吗?”说罢,便从座椅之上起来,从政务院之中走出去。
    虽是寒冬时候,但阳光和煦,令人倍感温暖。
    信步走在林间小道之中,萧凤约莫走了半刻钟的时间,方才来到了养心阁之中。
    远处,那李庭芝见到萧凤来此,当机从石凳之上起身,对着萧凤一拜:“这次冒昧前往,还请晋王殿下海涵。”
    “都是老熟人,就不比这么客气了。”萧凤轻笑一声,张口问道:“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是你过来了。说吧,那郑清之要我做什么事情?”
    “晋王说笑了。”
    李庭芝欠身一拜,旋即诉道:“关于孟珙之事,想必晋王早已知晓。如今正是寒冬凌厉之时,那蒙古大军来临在即。却不知晋王有何打算?”
    “能有什么打算?不过是兵来将挡罢了。”萧凤嘴角含笑,随意应道。
    距离当初征讨史天泽已经过去月余,算起时间来,现在也已经是踏入秋冬,尤其是一场寒雨落下,更是令天气陡降三分,非得在外面套件皮袄,才能确保温暖。
    李庭芝苦笑一声,又问:“晋王却是说笑了。而且你也不是不知道,为了能够彻底剿灭我等,蒙古大汗蒙哥依然是御驾亲征,率领众多良将前来,其中便有号称‘东天战神’的郭侃。若是按照时间推算,只怕不日就将到来。”
    “蒙哥,郭侃?原来是这两位!”
    萧凤沉吟片刻,又道:“若是他们两人,那只怕就棘手许多了。”
    当初时候,她于静海一战之中被对方打到濒临死地,便是出于蒙哥之手,故此对此人也是担忧无比。至于那郭侃也是北方地仙第一人,论战功也是名列前茅。
    这两人联袂而来,定然是为了复仇而来的!
    届时赤凤军纵然想要置身事外,也要因过往恩怨,在战场之上走上一遭。
    李庭芝点点头,连忙道:“没错。而且您也知晓。我朝之中已然折损一员大将,若是他们两人齐至,仅凭赵葵一人实在难以抵御,故此恳请晋王也能够助一臂之力。”
    “放心吧。若是尔等陷入危机之中,我等自然会援救的。只是却不知晓你们究竟有何打算?毕竟他们两人麾下并非史天泽、张柔手下的乡野农夫所构成,乃是南征百战的精锐之士,非是常人所能对抗的。”萧凤虽是心有所动,但却不动如山,继续询问对方的心思。
    她自然知晓此番前来的蒙古大军非同小可,更是不可能轻易动兵,以免折损手中可用之力。
    李庭芝眼见萧凤始终未曾开口,更显着急:“晋王陛下。您也应当知晓,那蒙哥、郭侃非同小可,不仅仅其实力冠绝群雄,就算是其手下之内,也是人才济济。仅凭赤凤军一人,实在难以对抗。这一点,晋王也应当知晓。”话语之中,隐隐间透着几分警告。
    “放心吧,对于这一点,我自然明白。只是尔等可曾知晓,他们会走哪条路?”萧凤故作笑容,内心之内却是暗藏算计,想要一探对方对蒙古的了解程度。
    李庭芝一时愣住,旋即回道:“若要来袭,有三条途径。一者乃是自江淮一代南下,但此地有赵葵防守,其后更有郑清之、史嵩之以及我朝列位将士浴血奋战,应当也是无虞。第二,乃是有关中走襄阳,但此地却有晋王坐镇,也是应当无碍。唯有第三却是难堪。”
    “哦?这是为何?”萧凤问道。
    李庭芝甚是担忧的说道:“此地乃是余玠和王坚所镇守。但余玠初入地仙,之前更因听闻孟珙去世,而伤到心神。而王坚虽是宿将,但其修为平平,先前更因为遭人暗算,体内一直存有暗伤。若是对方趁着这个时候,自川蜀一代打开通道,那我等便彻底危险了。”
    “若是这样,那你的意思是,让我入川助阵吗?”
    萧凤眉梢微动,总算露出一丝笑意。
    那四川巴蜀一代,莫不是群山环绕、天险纵横,若要进入里面,就需要在山中修建栈道,方能够开辟出一道通往外界的通道。故此这巴蜀一带,向来都是易守难攻的好去处,甚至有“天下未乱而蜀先乱,天下未定而蜀先定”的断词。
    李庭芝目露无奈,但也知晓唯有此法,才是解除宋朝失去巴蜀的唯一方法,只好颌首回道:“没错。正是如此。只是不知晋王打算什么时候出动?”
    “什么时候?自然是越快越好。”并不愿意浪费时间,萧凤张口便道。
    看到萧凤松口,李庭芝送了一口气,连忙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拜托晋王殿下了。”他虽知这赤凤军包藏祸心,但眼下为了对抗蒙古大军,也唯有如此才能打退对方的进攻。
    既然此事说定,他也从此地离开,准备重新回到前线之前。
    现如今蒙古虽是暂时按兵不动,但并非是毫无任何行动,而他也正要在这个时候回去,好襄助自己的战友共抗敌人,以免这三道防线被彻底击破。
    待到李庭芝离开后,自里面却走出两人来。
    正是许久未见得萧月、萧星两人。
    双眉紧锁,萧月且见李庭芝远远离开,方才诉道:“主公,你莫不是当真打算出兵?”
    “当然。毕竟出兵一事,不是早就已经决定的吗?”萧凤回道。
    “但是主公,你也应当知晓那宋朝官僚的德行。若是对方在行动之中做出诸多牵制,甚至和蒙古勾结起来,只怕我军就有可能陷入危机之中。”萧月甚是担忧的问道,言辞之中对那宋朝也不甚尊重。
    “的确有这个风险。”
    萧凤颌首回道:“但是你等也应当知晓,那川蜀一代对我等甚是重要。昔日秦国便是依赖此地而跃居刘国之首。我欲和蒙古争锋,那就必须得到此地,方能一展赤凤军之能。如今时候,既然有宋朝之人愿意邀请我等进入其中,我自然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萧星亦是担忧,又问:“但是主公。这般做来,是不是太过危险?”
    无论如何,孤军深入都是兵家大忌。
    若是就这么朝里面钻去,只怕赤凤军又会落到和之前和静海一样的处境。
    “此一时彼一时。”萧凤摇摇头,劝道:“当初时候,我等是无奈之下,方才做出这个决定。但现在,那蒙古乃是劳师远征,而且川蜀之中更有王坚、余玠两人坐守。这两人昔日乃是孟珙提拔的,应当乃是忠良之人,无需担心会被出卖。”
    “若是如此倒也罢了。就怕他们两人,也难以支撑下去。毕竟主公你也知晓,那临安城向来无能,本是顺理成章之事,也能弄出诸多歪理来,当真是教人听着厌烦。而且昔日父亲,若非他们无能,又如何会殉城而死?”萧月摇摇头,显然对临安存有莫大的敌意。
    “哈哈!你这话说的,就像是那临安城之中,全都是藏污纳垢之地了。不过我也曾经去看过,奸佞邪徒虽是不少,不过忠良之人也不再少数,更何况我现在也是晋王身份。除非是那官家亲临,我又何须惧怕?”萧凤满是自信,宽慰道。
    “希望如此吧。”
    萧月撇撇嘴,虽是对宋朝充满敌意,但也相信萧凤决定。
    毕竟自起事之时,虽是历经千辛万苦,但赤凤军却始终未曾彻底败亡,自然也是多亏了萧凤引导。
    “当然。而且这一次为了诛杀蒙哥、郭侃,歼灭蒙古诸部。为此,我希望你们两人能够祝我一臂之力。”萧凤微微颌首,复有提出了请求。
    乍闻此话,萧月一脸热切:“真的?”
    当初时候,为了确保根据地稳定,所以便留下了她和萧星在此镇守,确保治下安宁,唯有萧凤一人踏入临安城之中,就连先前攻灭史天泽一部也是如此。
    对于此事,萧月一直都耿耿于怀。
    萧凤点点头,笑道:“自然。毕竟那史天泽已灭,而张柔则有赵葵牵制,根本难以前来。至于蒙古之中,那八思巴、阔端也被王坚、余玠牵制住,其余者虽是不过寥寥,仅靠关中之内的军队便能够将其灭杀,自然无需你们继续留在此地。而那蒙古此番既然派了郭侃、蒙哥等人,更有可能其中还有别的强者,可以说其实力定然是远超之前。正是因此,我打算集中赤凤军全部力量,一举将其彻底诛灭。”
    “如此甚好。”
    萧月一时大喜,目中冷光乍现,喝道:“此次,我定然要那鞑子伏首,一血昔日父亲之仇。”
    萧凤微微一笑,轻轻捏住萧月的手,安抚道:“放心吧,这一次绝不会再阻你的。”
    昔日之痛,一直存于两人心中,纵然今日修成地仙之躯,所求者也不过是为那逝去的双亲,一血昔日之仇。
    而在颠簸了十数年之后,也终于来到了这一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