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73章 喜新不厌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片废弃的厂区很大。
    为了搞活动特意圈出来十分之一。
    但那也不小了,6万平米呢。
    各个厂房之间,到处都是人头攒动。
    白客拉着蒋艺循着音乐声,随着拥挤的人流很快来到舞台前。
    这舞台是背靠一个大房子搭建的。
    此时,几个长毛怪正在舞台上声嘶力竭地吼叫着。
    连蒋艺都感觉到喧嚣和震动,忍不住捂耳朵。
    白客略微驻足片刻就拉着蒋艺走向一边了。
    在一个角落里,一个伙计弹着吉他低声吟唱着。
    这么喧闹的环境估计他自己也听不见。
    应该就是在那里练一练指法吧。
    看着他极具标志性的发型,白客一下认出来了。
    连忙跑过去:“晓力!是你吗?晓力!”
    万晓力放下吉他,谦和地一笑:“您认识我?”
    “是啊,你是大明星呢。”
    “我去,”万晓力苦笑着摇摇头。
    “在我们这些非主流眼里,你就是大明星。”
    “谢谢你!”万晓力双手合十。
    “你现在在哪个酒吧?”
    “不插电。”
    “嗯,有空去看你。”
    “欢迎啊。”
    “你现在怎么样?老婆孩子过来没有?”
    “没呢,还在老家。”
    “那个你……”
    白客本想问问他生活有没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帮助之类的。
    但又张不开嘴。
    这世界总有些人只求衣食无忧,不想大富大贵。
    何必打扰他们呢?
    白客拿出名片递过去:“有什么事儿尽管言语一声。”
    万晓力双手接过名片,低头看一眼:“白总?好的,有空去酒吧玩啊。”
    白客点头:“没问题,我至少欠了你十张门票。”
    “哈哈。”
    是啊,万晓力是这个聒噪年代里的一股清泉。
    他慰籍了多少非主流的心灵。
    离开舞台没一会儿,就看到古董展区了。
    那是一个废弃的厂房,门口有专人把守。
    一个门进一个门出。
    进去参观的人都得进行身份登记。
    平时吊儿郎当的老帽真干起活儿来,也是一丝不苟。
    白客拉着蒋艺悄咪咪地排队。
    排队的只有三分之一是年轻人,剩下的有三四十岁的,还有六七十岁的。
    老外也占了三分之一。
    好多都白发苍苍了。
    登记也很快。
    没一会儿就轮到白客和蒋艺了。
    白客知道老帽会在里面,所以想悄咪咪地转转。
    没想到刚一进大厅就被老帽发现了。
    “嘿嘿,你这个地主老财,不许乱说乱动!”
    “哈哈!老家伙!”
    厂房里转圈排着展柜,白客和老帽这些年收藏的极少部分古董就放在里面展示着。
    参观的人不时猫腰指指点点。
    屋子的各个角落都有表情严肃的保安,严密监视着众人。
    看来,老帽的安保措施做得还算完善。
    “走!我领你们转转,看看你那些老物件儿。”
    白客的收藏活动始于70年代末,结束于90年代初。
    因为白客收藏文物的诀窍是:瞎基霸收。
    什么古董鉴赏、真假辨别,他狗屁都不通。
    就是赶上那个年代了。
    第一,大家没有收藏古董的意识。
    第二,古董还没允许正式交易。
    所以,根本不存在市场。
    很多东西都是捡破烂捡的。
    或者白菜价买的。
    老帽领着白客来到一个柜台前,指着里面的东西。
    “认识这个不?”
    白客低头一看,是个鸟食罐儿。
    不由得嘿嘿笑了。
    “你个小王八蛋!狠狠宰了老子一刀!”
    “啥?我给了你50块,当时是最高的价格了。”
    “50?你明明给了我30!”
    “瞎说!就是50,我记得清清楚楚的!”
    “小王八蛋瞪眼胡说八道!”
    当年,白客和白宗还有刘清涛三人来首都帮刘清涛置办结婚用品。
    顺便到龙潭湖公园溜达。
    结果碰到摆地摊儿的老帽。
    就从老帽的手里买下了这个鸟食罐儿。
    至于花三十块钱,还是花五十块钱买的,两个人就掰扯不清了。
    因为,白客当时买走两个鸟食罐儿后,还没给钱呢。
    城管就来了。
    老帽夹着铺盖卷就跑掉了。
    白客很守信用,第二天又来找他。
    所以,具体价钱就成了一笔糊涂账了。
    但老帽对白客的诚实守信十分敬佩
    二人因此结下了将近二十年的亦师亦友的交情。
    “嘿嘿,不管多少钱,俺可捡了大便宜。”
    “可不是嘛。”
    老帽压低声音:“你知道眼下这一个得多少钱吗?”
    “多少?”
    老帽伸出两根手指。
    “200万?”
    “你大爷的,真不贪啊,去个零。”
    跟着老帽来回转着,看着自己这些年收藏的古董。
    白客不由得感慨万千。
    一下子就明白了人们为什么喜欢古董。
    因为古董有记忆啊。
    它记录着一个人、一群人的生活轨迹。
    在一个展柜前,围观的人尤其多。
    有几个老外,还有几个归国华侨模样的人。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甚至蹲在地上,拿着放大镜看着。
    “记得不?”
    老帽指一指柜台里小声问白客。
    白客看一看里面的东西。
    是些盘子、碗、碟之类瓷器。
    跟一般古董不同。
    它们都十分干净,个个都晶莹剔透,像白玉一般。
    而且上面的花纹无一例外全是梅花。
    “我去,这不7501吗?”
    “你个小王八蛋,这茬儿你当然记得了,20块钱就拿走了人家一筐……简直买大白菜啊!”
    “小声点,你个老东西,嫉妒是不是?”
    “是啊,老子当时都看走眼了。”
    这些7501让白客想起老帽他们那些早期古董客追大筐的日子。
    90年代以前,个人不允许买卖古董。
    古董唯一的流入渠道就是各个区的文物商店。
    所以,首都周边的农民经常用大筐驮着瓷器之类的各种古董卖给文物商店。
    文物商店极其严苛。
    明清时期的200件大瓶三四十块钱就收走了。
    而且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疤痕、残缺。
    一个头一次跟老乡出来卖东西的嘎小子竟然驮了一大筐7501来卖。
    直接就让店员给轰出来了。
    啥叫7501?
    就是75年生产的啊,怎么能算古董呢?
    这不开玩笑一样吗?
    不光店员大为恼火。
    老帽他们这些行家里手也笑掉大牙。
    白客之所以买下来却恰恰因为他是个二百五,不识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