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89章 红脸和白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穆荣笑了:“你是哪一年的?”
    “我是八二年入伍的,八三年在猫耳洞待了一年。”
    崔春增也笑了,拍拍穆荣的肩膀:“我们这位兄弟是78年的,79年上过前线……”
    苏茂连忙立正敬礼。
    穆荣摆摆手:“行了,只比你多吃了几天军粮而已。你入伍的时候我已经转业了。”
    苏茂还不忘解释一下自己的细皮嫩肉:“我这是天天在屋里待的……不过,业务技能咱从来没丢。”
    “好吧,一块儿去吧。”
    “我再叫一个人行不行?他也很有作战经验。”
    “也上过前线?”
    “参加过武斗。”
    穆荣和崔春增都忍不住笑了。
    “算!那也算!”
    人太多,吉普车肯定是装不下的。
    而且军用吉普跑到乡村里比较扎眼。
    搞不好就会打草惊蛇。
    “你们等会儿,我找辆拉石子儿的农用车,不算太脏。”
    苏茂正准备出去找车子,崔春增有些不好意思:“那个……有没有吃的?”
    苏茂一拍脑门子:“瞧我这脑子,你们来这么早,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吧。走!我带你们到食堂去,俺们这里的伙食可好了。”
    苏茂把穆荣、崔春增他们领到食堂,然后匆忙离开了。
    这个小单位的食堂非常小。
    只有两张桌子。
    但挺干净。
    一个大妈兼任厨师和服务员。
    “你们等会儿啊,俺炒两个菜。”
    崔春增连忙阻止:“不用了,剩菜剩饭热热就行了。”
    “十分钟的事儿。”
    其实不光崔春增、穆荣没吃中饭,其他两名干警应该也没吃踏实。
    小计在拘留所里天天窝头咸菜也吃的倒胃口了。
    所以,剩饭剩菜还不一定够。
    七八分钟后,大妈就把饭菜端上来了。
    两道刚炒好的菜加上剩的菜,也是四菜一汤。
    四个人大口吃着,如同行军打仗一般。
    只有小计在一旁不好意思动筷子。
    穆荣连忙招呼:“吃啊,别客气,一会儿还指望你立功表现呢。”
    崔春增也故意板起脸:“别见外,你现在也是咱们自己人,赶紧多吃点。”
    小计这才端起碗吃起来。
    几个人恨不能多长出几张嘴来,大口吃着,风卷残云一般。
    等苏茂安排好车子回来时,几个人已经吃完饭洗好手了。
    到了外面,农用车车斗儿里已经蹲着个精壮的老汉了,看起来有四十五六岁。
    估计就是参加过武斗的那伙计。
    “老陈!”苏茂介绍说。
    老陈冲大家点点头,继续蹲着。
    副驾驶能坐两个人,苏茂来拉崔春增。
    “走!领导。”
    崔春增却推穆荣:“让他坐前面。”
    穆荣想要争辩,崔春增又说:“他对案情了解更多,你们路上可以交流。”
    穆荣知道领导这是照顾他伤口没好利索。
    但时间紧急,他也不想婆婆妈妈,就赶紧上车了。
    县官不如现管。
    你要是把农村人惹急了,他可不管你什么国家机器。
    身为基层民警的苏茂自然深谙此道,走之前他就跟前店村的村长打好招呼了。
    等车子到了村口,村长就迎了上来。
    事先苏茂并没跟他提悍匪之类的事儿。
    等他看到拉过来一车的警察,却吓了一跳。
    “俺们村子没出什么大事吧?”
    苏茂拍拍村长的肩膀:“外面来的大坏蛋流窜到你们村子了,我们来帮你们。”
    “好,好,赶紧把坏蛋抓走。”
    “那个苏晓华她家是什么情况?”
    “父母都是老实根本人。苏晓华也还不错,就是性子有点烈。”
    一路走着,村长一边向苏茂介绍苏晓华家的情况。
    穆荣和崔春增在一边仔细听着,不时若有所思。
    到了苏晓华家,她的父母还挺高兴。
    以为村长领城里的达官贵人来做客了。
    村长却板起脸:“你们家晓华哪去了?”
    “好像是到县城里了。”
    “什么时候能回来?”
    “估计得个把小时吧。出,出什么事了?”
    “你,你们家晓华惹大麻烦了!你们必须配合我们。否则由此引起严重后果你们担待不起!”
    晓华的妈妈吓得都快哭了。
    晓华的爸爸也吓得点头哈腰:“一定配合!一定配合!”
    崔春增和穆荣在一旁也不阻拦。
    他们都明白基层村干部有自己一套办事方法。
    连唬带吓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穷老百姓们也吃这一套。
    你跟他公事公办反而办不成事儿。
    吓唬完了,村长再向晓华的父母介绍苏茂、崔春增、穆荣他们几个。
    晓华的父母点头哈腰:“领导辛苦了,让你们大老远跑一趟。孩儿她妈赶紧给领导做饭。”
    “别,别,我们刚吃过。”
    崔春增连忙阻拦。
    村长扮红脸,崔春增就得当白脸。
    “两位老乡不要客气,也不要惊慌。这个事儿嘛,您女儿不一定会承担刑事责任。只要她配合我们工作,说不定还会免于刑事处分。”
    “感谢领导!感谢领导啊!您的大恩大德……”
    “行了,行了。您看看这个人……”
    说着,崔春增从怀里拿出邹鹏的照片。
    晓华的父亲接过照片仔细看了一下:“看着有些面熟……”
    晓华的母亲抢过来一看:“这不那个……咱俩还以为他是晓华的对象。一个月前来过一次。”
    “哦,对对,想起来了,高个子,眉毛挺粗的,人挺和气也挺有礼貌,一看就是城里人。不知咱晓华能不能配上人家啊……”
    刚说完,晓华的妈妈就捅了他一下。
    他这才反应过来:“这个人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
    “最近这几天他有没有来过?”崔春增问。
    “没有。”夫妻俩一起摇头。
    “您女儿这段时间是不是有点忙?”
    “是啊,早出晚归的,问她干什么她也不说。”
    “唉,这闺女打小我们两口子就把她惯坏了。”
    崔春增和穆荣轮番询问了两口子一番,然后崔春增叮嘱他们:“你们继续忙你们的,该干嘛干嘛。要是有外人来家了,你们就说是城里的亲戚来串门。”
    “好,我们知道了。”
    崔春增、穆荣、苏茂和两名公安都待在晓华的屋子里,尽量不来回走动。
    因为他们的外貌一看就是城里人。
    村长和老陈本身就是当地人,就让他们分别守在村子的东头和西头。
    一旦看到苏晓华或者邹鹏、葛军的踪迹就立刻回来汇报。
    三四十分钟后,苏晓华回来了。
    这姑娘很机灵,刚走进院子就察觉到异常,转身便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