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69章 最后的美好时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徐老师还有些尴尬:“怎么好意思让您破费呢?”
    “没事儿,这是我应该的。就当是我对学校谆谆教诲的回报嘛。”
    身为知识分子的徐老师还有些抹不开面子。
    “唉,这,这怎么好……”
    正在磨磨唧唧着,旁边一个中年男老师走了过来。
    “这位白客同学不愧是我们学校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啊!”
    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也纷纷点头:“是啊,像白客这么品学兼优的学生简直是百年难遇啊!”
    一位年长一点的老师还说:“白客在这里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他将来是个人才啊,果然没看错。”
    尼玛!
    上一世白客是个尿裤包的时候,就是这个老师一看到白客就捏着鼻子,一脸的嫌弃。
    徐老师连忙起身介绍那位中年男老师:“这是我们教务室主任贺老师。”
    白客起身跟他握手:“贺主任好!”
    贺主任点点头:“坐,坐。”
    他自己先拖了把椅子在白客和徐老师面前坐下。
    白客赶紧坐下了。
    贺主任一字一板地说:“这个,您想为母校贡献爱心,这个心情我们能够理解。我们要是不接受呢,恐怕不太合适。”
    “对,对,”白客点头。
    徐老师在一旁微微皱起眉头。
    “可我们平白无故拿你的赞助更不合适。”
    “没啥不合适的,学生回馈母校,这是好事嘛。”
    “这样吧。我们的建设图纸已经出来了,主楼旁边有一座配楼,是用来当实验室的,正好需要命名。不如就用你的名字来命名。”
    白客心里乐开了花,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呵呵,这个,不太好吧。”
    “没啥不好的。你是我们学校的骄傲。能用你的名字命名教学楼,那是我们的荣幸呢。”
    徐老师也在一旁说:“对啊,小白客,你就不用客气了。”
    “这个,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呵呵!”
    “正好校长这会儿还在,我们这就跟他谈谈吧。”
    三个人一起来到校长室。
    跟校长商谈了一会儿。
    初步确定赞助意向。
    小配楼不仅要以白客的名字命名。
    而且白客还要签字,然后制成铭牌,挂在楼体上。
    这,这是要名垂青史的节奏吗?
    与此同时,校长和贺主任死活要给白客举办赞助仪式。
    白客有意拒绝,但想了想,这是学校趁机宣传他们自己的大好时机,哪能坏人好事呢?
    推辞几下便答应了。
    谈妥之后,校长看看表。
    “时候不早了,中午咱们就一起吃个饭吧。”
    “不了,我这次来,还要探望一位小同学。”
    “哦?他在哪个班级?”
    “就在我们徐老师的班级。”
    徐老师笑了:“我说嘛,你就不是来看我的。”
    “顺便看大家嘛。”
    几个人都笑了。
    校长说:“那就不勉强你了。不过,赞助仪式那天无论如何得一起吃个饭哦。”
    “没问题。”
    白客离开校长办公室没一会儿,就到了放学的时候。
    小葛走出教室看到白客时吃了一惊:“您还真来了!”
    “那当然了,我说话算话吧?”
    “嗯,比我爸说话算话。”
    “你爸经常骗你是不是。”
    “是啊,老爱骗人。”
    “哈哈。”
    “中午你这是回家吃饭吗?”
    “是啊。”
    “怎么回去呢?”
    “跑回去。”
    “来,我载你吧。”
    走在路上,白客问小葛。
    “小葛,你不喜欢住楼房吗?”
    “怎么不喜欢啊?住楼房多舒服啊。”
    “那你爸怎么不喜欢呢?”
    “他不是不喜欢,主要因为住楼房的话,他就挣不到钱了。”
    原来,老葛两口子都没有正式工作。
    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出租院子里的一间偏厦子。
    每月能从租房客,一个南方修鞋匠那里赚到四五十块钱。
    同时,老葛还可以到西街附近的木材公司干一干苦力赚点钱。
    要是搬家了,他这两份儿收入恐怕都要泡汤了。
    “我要是给你老爸找一份工作,他会不会答应搬迁呢?”
    “一定会的,住楼房多舒服啊。”
    路过市场的时候,白客和小葛又下车买点吃的。
    路边有人排着队在买热气腾腾的白馒头。
    小葛看着直咽口水。
    这会儿的馒头虽然不如多年以后蓬松。
    但面味儿很地道。
    白客排了一会儿就轮到他了。
    “你一顿是不是能吃两个?”
    小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那你爸呢?”
    “他能吃三个。我妈和我妹只能吃一个。”
    “那咱们多买点,吃不了留着你们晚上吃。”
    买了十个大馒头,又买了些猪头肉和炸小黄鱼。
    来到葛家时,小葛的妈妈有些尴尬。
    “上一回真对不住。这怎么?又让您破费……”
    “没啥破费的,来您家吃个饭。”
    “可我们家,这也没准备啥……”
    小葛妈妈难为情地让白客进屋。
    屋子里的小桌子上,饭菜已经摆好了。
    一个小女孩儿正坐在桌子前。
    小葛的妈妈连忙吩咐:“赶紧过来叫叔叔!”
    “叔叔好!”小女孩儿过来打招呼。
    穷人家习惯把人抬高辈分儿。
    叫高不叫低。
    但他们不知道有钱人喜欢老黄瓜涂绿漆装嫩。
    他们宁愿你把他的辈分儿叫低一点。
    那样显得他们比较年轻。
    但白客不在乎,至少眼下不在乎。
    本来就年轻,还需要别人的称谓来确定吗?
    再看桌子上。
    中央摆着一大盘杂拌儿鱼,旁边摆着萝卜干儿、野菜、发糕、红薯。
    沿着桌沿儿则摆着三个大碗,里面盛着热气腾腾的棒子粥。
    白客咽了咽口水:“挺好的啊,我就喜欢吃这些东西。”
    “真的啊!”小葛妈妈惊喜不已,“那我给你盛一碗!”
    小葛还得意地指一指白客买来的食物:“大哥哥还买了这些……”
    小葛妈妈板起脸,一把夺过来:“行了。”
    她钻进厨房没一会儿,陆续把棒子粥、馒头、猪头肉和炸黄花鱼端了出来。
    白客喝了一口棒子粥,忍不住赞叹:“火候刚刚好啊!”
    这棒子粥是一整粒一整粒的苞米。
    很费火候,也很考验功力。
    小葛妈妈挺高兴:“我从早上一直熬到现在呢,烂糊了吧?”
    “刚刚好呢,真好吃!”
    “好吃您就多吃点。”
    白客吃了几口棒子粥,又夹起杂拌儿鱼吃。
    “嗯,这个也好吃。”
    “我用蒜瓣儿炖的,酱油也是俺娘家乡下自己做的。”
    这或许是八十年代最后的美好时光了。
    在这个东北沿海地区,穷人家吃不起新鲜蔬菜。
    但却吃的起海鲜。
    除了海参鲍鱼扇贝一直都比较贵。
    其它的像大海蛎子、杂拌儿鱼等等都极其便宜。
    就像四十年代末的尚海一样。
    虽然是万恶的旧社会,可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传说的那么悲惨。
    至少大闸蟹可以可劲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