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54章 花生泡开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春节刚过,白客就赶紧去买黄金。
    白客这买黄金可不是一般老百姓买金银首饰。
    老百姓是论克买。
    白客是论公斤买的,比买大白菜还凶猛。
    因为再不下手恐怕就来不及了。
    眼下,市场经济刚刚开始。
    各方面管理还不健全。
    对于金银加工企业购买黄金,有关方面也没什么限制措施。
    听说白客又要用车,凤琴挺着个大肚子又要充当老司机。
    白客皱着眉头拒绝:“你就老实待着吧,俺小外甥要是有什么闪失,看我怎么收拾你。”
    “去!小东西,还跟你姐这么说话。”
    正好延军不忙,而且他也想买一公斤黄金回来加工首饰。
    干脆就让他来开车好了。
    白客这一买就是几百公斤。
    虽然连五十铃皮卡的车斗都装不满。
    但这也太惊险了。
    白客清楚地记得1982年曾经上演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叫《黑十字架》。
    这是那个年代非常罕见的警匪片儿了。
    讲的是一大卡车的黄金被匪徒抢走了。
    然后公安人员追踪侦查的故事。
    彪子在收破烂的时候还收了好几套这个电视剧的小人书。
    白客挑了两套品相好的留了下来。
    虽然只是个故事。
    可眼下还没禁枪,尤其东北地区,相当一部分城乡年轻人手里都有猎枪,甚至还有半自动步枪。
    要是出来一个像林大哥当年那样的愣头青,一人一枪就能把白客这辆五十铃给劫了。
    所以,走得时候,白客把哑巴和孟繁明给带上了。
    而且带上了老哥的五连发。
    买黄金得到矿上去买。
    不是黄金矿场,而是铜矿场。
    因为,黄金一般都是伴生矿。
    在省城的西边有座矿场,叫西华铜矿场。
    这里每年能生产黄铜2万吨,伴生黄金700公斤,白银3万吨。
    这西华铜矿在小鬼子时期就开始开采了,眼下都已经挖到海底下去了。
    往年,铜矿生产的金银铜之类的,统统都被国家收走了。
    这些年,经济搞活了。
    上面允许矿场每年提留一小部分黄金白银。
    变卖之后,用来矿场扩大生产,或者改善福利。
    60年代末,白策曾在这个矿场支左,跟当地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不论当地的村子,还是矿场里面,都有不少的朋友。
    四个人早上七点多钟出发,走了将近三个小时来到西华村。
    村长在村口迎接白客他们。
    老爸曾经当着白客和老妈的面儿,讲过采生折割的故事。
    说村长的儿子在灾荒年的时候被人弄断了双腿,四处流浪乞讨。
    但却因祸得福,在那场全国人民的大浩劫中存活下来。
    白客也是将信将疑的。
    因为老爸有时候比较爱讲故事。
    故事里的很多人物和情节都有点夸张。
    有时候,白客甚至觉得老爸就像好莱坞电影《大鱼》里面的那个老爸。
    偶尔喜欢吹吹牛。
    把现实故事讲成了神话故事或者玄幻故事。
    比如有一次,白客偷偷在老爸老妈房间外听他们说话。
    老爸跟老妈讲了个故事。
    说他们当年挖坑道的时候,有个排长受伤了在海边疗养院疗养。
    有一天,他的未婚妻到病房探望他。
    因为晚上太晚了,就留了下来。
    结果半夜的时候,两人激情澎湃,竟然就在病床上做起爱做的事情来。
    惹得老妈把老爸暴打一顿。
    说他在编瞎话,故意耍流氓。
    白客也觉得太扯淡了。
    在那个保守灰暗的年代,怎么可能发生这么风骚的事情。
    多半是老爸看了海明威的小说,编造出来的。
    至于老爸讲的这个采生折割的故事,白客也觉得有夸张的成分。
    一个没有两条腿的孩子,怎么可能爬回家来?
    可白客看到村口的那个拄着双拐的人时,顿时傻眼了。
    真有这么个人啊!
    等到了近前,白客看到他的双脚,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因为他的两只脚明显是假脚。
    两条裤腿儿的下半截也晃荡着,说明两条小腿也是假的。
    “你,你老爸是以前的村长是吧?”
    “是啊,听你父亲说的吧。”
    “你认识我老爸?”
    “算的上认识吧,20年前见过你父亲。那时候他还很年轻哦,现在怎么样了?身体还好吧。”
    “还好。”
    白客说着打开公文包,拿出全家福,指给他看。
    “能认出不?这是我老爸。”
    村长仔细看着,点点头,叹口气:“岁月不饶人啊,有点老了。”
    “是啊,再有五六年,我老爸都该退休了。不知令尊……”
    “乡下人寿命短,家父已经去世两年了。”
    白客还想问问村长当年采生折割的事,最后还是忍住了。
    对他来说这是他人生的一块儿伤疤。
    何必为了好奇心去揭开呢。
    不过看看村长的神情,他似乎并不在意这些过往。
    村长目光清澈,神情淡定。
    一看就是经历过事儿的人。
    经历过事儿的人,一般分为两种。
    有一种就彻底被黑暗吞没了,变的怨天尤人、愤世嫉俗。
    还有一种则变得睿智了。
    既相信人间的美好,也能看到人性的丑陋。
    村长显然属于后面这种人。
    不然,他一个残疾人怎么会被村民选为村长。
    到了村子里,白客他们四人连忙从车上往下搬东西。
    白客带来了一车斗的礼物。
    都是大米、白面和豆油。
    对这个贫穷的村子来说。
    这些东西才是最实惠的。
    这个村子紧挨着铜矿。
    唯一的好处就是解决了一小部分青壮年的就业问题。
    可村子里的耕地都被矿场侵占了大半。
    留下来的很多也被污染了,根本打不了多少粮食。
    不要说细粮了,连粗粮都不够吃。
    看到白客带来这么多粮油,村长有些感动,又有些欣喜。
    “好不容易来一趟,带这么多东西干嘛?”
    “一点小意思嘛。我们父辈是好朋友,我们也算朋友咯!”
    “是啊。哈哈!走!到屋里喝口水吧。”
    眼下,金银铜都属于贵重物资。
    矿场管理十分严格。
    外地车辆需要办理手续才可以出入。
    正好,白客就先在村子里等一等,等矿场的出入手续送过来再过去。
    白客他们四个人跟着村长走进了屋里。
    刚落座,一个大妈就端过来四碗泡着花生的开水过来。
    这是他们这里招待客人的风俗。
    用花生泡水代替茶水。
    花生是当地仅有的几块儿好地出产的。
    用油炸过,还放了点盐。
    所以,这花生泡水除了有点淡淡的咸味儿,基本没啥其它味道。
    不过,白客还是假装很嗨皮地喝着,吃几口泡水的炸花生。
    刚放下碗,大妈又倒了一小碟花生过来。
    白客笑着摆摆手,大妈识趣地下去了。
    “老齐,你有什么打算?”
    白客问村长。
    这村长一看就是有想法的人。
    齐村长叹口气:“咱们这里土地贫瘠。想靠天吃饭也没得靠。不过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省思靠着矿上的资源干点什么。”
    “想干点什么?”
    “我想干点铜件铸造。”
    “嗯,好主意。红铜、紫铜铸件在各行各业用途很广。”
    “是啊,我再考察考察,看看哪种适合咱们干。”
    “好,等你想好了,就跟我说一声,我给你投资。”
    “谢谢!”
    聊了一会儿,矿上的人终于来了。
    而且一下来了两人。
    一个是保卫科的副科长。
    一个是接待办的主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