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15章 听爸爸讲拿过去的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好容易放个暑假,白客却忙得昏头涨脑。
    白宗说:“老弟还是别念书了,都当上老总了,再念书又能怎样?”
    秦咏梅黑着脸训斥:“少胡说八道!干个体还能干一辈子啊。”
    “咋不能呢?难不成我只能干半辈子啊。”
    “谁让你念书不好了,想找铁饭碗也找不到。”
    白宁在一旁说:“俺老弟哪是个体户,他这叫企业家。”
    秦咏梅撇嘴:“啥企业家,你姥爷当年还是大老板呢……”
    刚说完,秦咏梅才觉得不对。
    因为姥爷在一旁还没吃完饭呢。
    秦咏梅虽然在白策以及儿女面前称王称霸。
    但还是有点怕姥爷。
    大家也替秦咏梅捏了一把汗。
    没想到姥爷抿了抿嘴,嘟哝着:“嗯,倒腾……牲口……”
    说完自己先眉开眼笑了。
    大家都跟着笑了。
    姥爷以前是牲口贩子。
    说起来跟当下的汽车经销商差不多。
    虽然白宗和白宁都鼓动白客退学当职业老板。
    老爸也不再坚持让他刻着脑尖儿考大学。
    但白客自己还是很想拼一把。
    反正小目标已经快达成了,大目标何不试一试呢?
    白策说:“又要顾学业,又要顾事业,确实够辛苦。”
    白宁得意地接过话茬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其实我早就……”
    何止人上人,早就肉中肉了。
    “不如咱爷俩到海边儿转转,散散心。”
    “好啊!”
    白客这段时间也感觉有些身心疲惫,正想出门散散心。
    “到海边儿?哪个海边儿?”
    秦咏梅狐疑地皱起眉头。
    “就是那个,前关那边儿呗。”
    “前关?”
    秦咏梅略微想了下,突然恍然大悟,怒目圆睁:“你个老东西!跟你说多少次了!你还老惦记!”
    白宗、白宁、白客在一旁听着都莫名其妙。
    白策讪讪地说:“报纸广播都说了多少遍了,已经完全没有传染性了。”
    “怎么能没有传染性?你看他们一个个那鬼样子。简直是癞蛤蟆跳脚背,不咬人膈应人!”
    “你,你这是歧视!”
    白客突然想起来了,老爸说的是麻风岛。
    前关是县城十几个乡镇下面的一个,三面环海一面连接大陆。
    在它的东北角方向有一个小岛,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这个岛离岸上很近,不到两公里远。
    而且跟岸上有一条隐约相连的通道。
    退大潮的时候都可以挽着裤腿儿走上去。
    从50年代末开始,这座岛屿就与世隔绝了。
    用来隔离(关押)麻风病人。
    靠近岛屿这边的岸上本来还有个村子。
    麻风病人被送到岛上来以后,村民们纷纷跑掉了。
    这个村子只好跟其它村子合并了。
    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麻风病已经基本绝迹了。
    而那些麻风病人实际上也完全被治愈了。
    根本不携带麻风病毒。
    退一万步讲,就算有麻风病毒。
    它的传染性比艾滋病还小。
    罹患艾滋病的人可以大摇大摆地在人群中生活。
    得了麻风病的人却只能离群索居、自生自灭。
    只是因为他们长得丑陋。
    当然,秦咏梅对麻风病心怀恐惧。
    除了麻风病人的恐怖外貌以外,还因为相关知识宣传普及不够。
    作为过来人,作为科学小能手。
    白客怎么可能被吓住呢?
    “妈,麻风病没那么可怕,现在科学技术已经能完全能治愈麻风病。”
    “我管它治愈不治愈,反正不许你们去!”
    “哎呀,我们就在岸边看一看老战友嘛!都二十多年没见了。”
    白客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老爸这么着急。
    老爸这是要去看他的老战友郑耀祖。
    郑耀祖的事,白客听老爸说过好多次。
    只是不知道他的最终下落是跑到麻风岛了。
    白策是抗美援朝的兵。
    但实际上只沾了点边儿,根本就没到前线去。
    韩盛是真正上过前线的人。
    经历过尿裤子,也经历过战友的生离死别。
    所以,他想开了,一门心思捞钱。
    郑耀祖是另一个真正上过前线的战友。
    与韩盛年龄相当。
    但他却是被动当兵。
    郑耀祖是齐鲁人。
    50年代初,妇女主任到他家来动员他当兵。
    把郑耀祖堵在热炕头上苦口婆心劝说。
    郑耀祖屁股都快被烫胡了,妇女主任死活不肯放过他。
    “你倒是说嘛,有什么要求尽管向组织提。”
    “我,我,哎妈呀,烫死我了……”
    “说嘛,尽管说嘛。”
    “俺,俺还没娶媳妇呢。”
    妇女主任说到做到,立刻就给郑耀祖介绍了一个年轻姑娘。
    郑耀祖见面一看。
    咦,还可以嘛,拿得出手。
    于是,连拜堂入洞房都来不及,就直接上前线了。
    等九死一生,从战场上回来。
    成了大军官后,郑耀祖再回来看这姑娘却看不上了。
    一来确实是眼光高了。
    二来,稍一接触发现,这姑娘让人太难以下咽了。
    姑娘姓年,外号年彪子。
    她不会做饭,不会收拾家。
    而且埋汰。
    埋汰到什么程度?
    来例假了,就直接往墙上抹。
    郑耀祖死活不想要这姑娘了。
    但没办法,组织定下的婚姻,哪能反悔啊。
    他只能死拖着,扔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哪怕他的级别已经可以办理家属随军了,他也坚决不办。
    后来,索性连家都不回了,常年待在部队里。
    有外出搞拉练啥的,都第一个报名。
    换了一般的农村姑娘,早灰溜溜自己撤了。
    可年姑娘很执著,依然勤勤恳恳地照顾(祸害)郑的父母。
    郑的父母都屈服了。
    苦劝儿子:“儿啊,你就从了人家吧,好歹也比老母猪强啊。”
    转眼到了灾荒年了,乡下人日子难熬。
    年姑娘就漂洋过海来找郑耀祖。
    来到部队上后,郑耀祖给了她来回路费赶她回去。
    她却不肯走,就躲在部队附近。
    没事就钻进食堂捡剩饭剩菜吃。
    弄得跟叫花子似得。
    司令员听说了,把郑耀祖叫来狠狠训斥了一顿。
    强令他领年姑娘回家。
    郑耀祖把年姑娘领回家后,把自己的床让给她。
    自己要么睡办公室,要么睡外屋的沙发。
    年姑娘倒也不客气,每天睡到日上三杆儿。
    怕年姑娘又跑到食堂捡东西吃。
    郑耀祖还得经常做饭给她吃。
    碰到好吃的菜。
    年姑娘是做一盘吃一盘,做两盘吃一双。
    等郑耀祖炒完菜进屋时,桌上就剩几个空盘子了。
    郑耀祖气急了。
    再炒菜时,就偷偷往菜里倒耗子药。
    这个年姑娘其实既不是精神病,也不是弱智。
    甚至很有警觉。
    她吃着菜不是味儿,就偷偷抓一把揣到兜儿里。
    出门后,就赶紧来找给她撑腰的司令员。
    司令员找人把菜一化验,顿时勃然大怒:“还有没有王法了!”
    郑耀祖被押送军事法庭,判了7年徒刑。
    离开部队那天,白策、韩盛等战友都来送他。
    年姑娘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在后面追着喊:“耀祖!耀祖!你要好好改造啊!俺等你!”
    郑耀祖像是吃了一口耗子药一样,回头怒骂:“去你麻辣隔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