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71章 相见不如怀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听于秀波唱着,白客和吕光也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
    最后,连木讷笨拙的孟繁明也跟着动起嘴巴。
    于秀波学习成绩一般。
    上一世的时候,她到了中学后更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但无论如何,于秀波给人的感觉都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学生。
    加上她的父母不是干部就是知识分子。
    举止修养看起来也颇为优雅。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到了中学后期,她竟然和学校的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混到了一起,最后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小马子。
    若干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两劳释放人员,在个体服装大厦靠贩卖服装为生。
    不管人家是放飞自我,还是自甘堕落,那都是她自己选择的人生。
    吕光则是一个让小男生们都有些害怕的彪悍女生。
    因为她长得人高马大,又经常欺负小男生们。
    所以,大家私下里就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毛驴”。
    白客上中学后跟她再没有交集。
    可高中毕业后,有一天在街上碰到了吕光,白客这才发现吕光其实就是个身高一米六四,身材苗条的文静女孩儿。
    所以说,真实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所需要的起承转合,充满了各种意外和出人意料,充满了各种不俗套。
    孟繁明臂膀有力,在前面闷着头奋力划着,白客则在后面不太费力地跟着划水,不知不觉就划到边界上了。
    所谓的边界就是用几个大浮筒还有一些玻璃球串在一起拦起来的一道绳子。
    绳子下面挂着所谓的防鲨网,至于真有鲨鱼假有鲨鱼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要是拨开玻璃球和绳索的话,就可以继续向深海挺进。
    但白客他们小学生,哪敢干这种事,触了网,赶紧往回转。
    这会儿,90分钟的时间才消耗掉半个小时,回去太不划算。
    孟繁明和白客只好把船头拨向一边,继续划着大圈迟迟不肯上岸。
    直到时间快到了,才奋力划回岸上。
    等四个人回到岸上时,正好是中午了。
    同学们聚在一起吃午餐。
    就是面包香肠汽水之类的,虽然简单,但大家在一起吃,也一样吃得不亦乐乎。
    吃完午饭稍事休息之后,白客和几名班干部又组织各种活动。
    比如钓瓶子、打气球、寻宝等等。
    然后再自由活动。
    等到下午三点钟的时候,这一次集体活动就算正式结束了。
    大家坐上车子,一路唱着歌儿往回赶。
    白客贪婪地看着这一张张欢快稚嫩的小脸,极力地记住他们,期待有一天在街上碰到某个人时可以一下叫出他的名字。
    根据上一世的记忆,小学的同学们升入中学后,有一半儿的都再也没有见到过了。
    一些人没能升入同一所中学,没有机缘碰到。
    一些人搬到了外地,也没有机会再见。
    还有一些人长破相了,即便在街头碰到也擦肩而过。
    黑石公园旅游回来后,白客他们这一届的同学们都纷纷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再有一个月就将面临小学升中学的考试了。
    不过期末的紧张复习也意味着白客可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了。
    他可以抽出更多时间来操劳自己的生意,操劳家人的琐事。
    奉天那边,杨医生的外甥关剑办事还算麻利,白宗离开一个多星期后,关剑就把营业执照办下来了,房子也找到了。
    当然,像往常一样,白宗也是买下了房子。
    奉天的房子比小县城贵了很多,买一套大宅院花掉了1500多块钱。
    简单收拾之后,就开始从县城往奉天铺货了,电子产品和中药材样样都不少。
    然后,关剑就开始四处跑销售。
    在小县城本部,三表姐凤琴也四处跑销售,当然很多关系都是白客提前联络好的。
    与此同时,韩盛的玉米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
    在东北转了一个多月后,韩盛又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小县城,来白家吃饭。
    吃着吃着,秦咏梅压低声音说:“韩大哥,你那个,给你找到了啊,要不要去看看?”
    韩盛一听就知道说的是啥,顿时激动地筷子都拿不住了。
    韩盛肯定是想见一眼自己的那个儿子的,但嘴里还是磨磨唧唧:“不会打扰别人的生活吧?”
    “怎么会呢,你偷看几眼就好了,那你还想咋样啊?”
    “对,对我就老远地看几眼。”
    秦咏梅一抬眼看到白客还在一旁,腆着脸目不转睛地听着。
    连忙挥挥手:“行了老儿,大人说说话啊……”
    白客涎皮赖脸地坐着不动:“俺就听一会儿嘛,或许可以帮上大大的忙呢。”
    韩盛也在一旁说:“对,对,小白客说不定认识他。”
    秦咏梅拿起小本子:“他在光明小学读四年级,名叫夏仲江。”
    白客连忙说:“光明小学我很熟悉,四年级也有好多认识的同学。”
    秦咏梅撇嘴:“净吹牛,你在红旗小学上学,怎么会认识光明小学的人。”
    “人家才没吹牛呢!人家是大队长,各个学校之间经常参加活动,当然认识的人多了。”
    韩盛笑了,摸摸白客的脑袋:“小白客不吹牛!做事很有分寸的。”
    第二天中午,白客就跑到光明小学让孙媛帮着打探一番。
    孙媛虽然不是大队长,但也是班干部,偶尔也会参加全年级的活动,所以跟其它班级的班干部也挺熟的。
    没用多长时间,孙媛就打听到夏仲江在哪个班级了。
    可怎么让韩盛跟他这个隐秘儿子见面呢?
    韩盛不想吓着孩子,只能偷偷见面。
    可偷偷见面也不容易。
    孩子们很敏感,一个莫名其妙的歪脖子的大人突然出现在校园里,大家都会多看两眼,甚至议论纷纷。
    想来想去,白客决定编点小瞎话。
    让韩盛冒充体校的人,来学校选拔苗子。
    当然不能大张旗鼓地选拔,不然容易被人戳穿。
    只需要单独把夏仲江叫到一边照几张相就可以了。
    白客把这主意说给韩盛听,他倒是觉得不错,可让他出动又有些紧张兮兮。
    白客好一顿动员,才算把他说动了。
    两天后的中午,白客领着韩盛来到光明小学。
    白客来到夏仲江他们的教室门前,等着他们班级的同学们都放学了,堵住了夏仲江。
    “喂,伙计,我是红旗小学白大队。”
    “白大队好!你找我有啥事儿?”
    “体校一个家伙觉得你身体条件不错,想给你照几张相。”
    “好啊,好啊。”
    白客领着夏仲江走向校园一角。
    这夏仲江从小在海边长大,海鲜当零食吃,蛋白质摄取十分充足,个头儿块儿头都要比同龄人高大很多。
    再加上韩盛本身就是个大个子,基因也得到了传承。
    这夏仲江虽然比白客小一岁,但个头却比白客还高几公分。
    一看这外形,还真是个干体育的苗子。
    韩盛看到儿子过来,手脚哆嗦着,连话都不会说了,镜头盖儿都没拿下来,就要给夏仲江照相。
    白客连忙过来帮忙,让韩盛照几张相。
    然后替韩盛说几句话。
    “叔叔问你有多高,生日是什么时候?”
    “一米六四,1969年7月23日。”
    韩盛手抖得更厉害了,照相机都端不住了。
    夏仲江忍不住多看几眼。
    白客连忙打圆场:“叔叔觉得你是个好苗子,所以很激动。”
    “是吗?俺爹也说俺是干体育的料儿。”
    “对了,你会游泳是吧?”
    “是啊,俺比很多大人都游得快。”
    “行了,这位叔叔已经知道了,是吧?”
    韩盛这会儿不抖了,但还是不敢直视夏仲江的眼睛,就像个犯了罪的人,低着头不停地点头:“是,是。”
    白客怕露馅,拍拍夏仲江:“合适的话,我会替叔叔回来叫你的。”
    “好!谢谢叔叔!谢谢白大队!”
    夏仲江鞠躬然后小跑着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韩盛一会儿笑,一会儿叹息。
    白客安慰他:“以后还有机会来看他。再说你照相机里不也有他的照片了吗?没事可以看一看。”
    韩盛叹口气:“见这一面我也心满意足了。”
    白客心说:鬼才信!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
    但还是告诉韩盛说:“以后夏仲江的情况,我也会随时告诉你的。”
    “谢谢你了小白客!”
    韩盛当年那个又一春,秦咏梅也帮他打听到了。
    眼下,那位叫茹志英的女子在市邮电局担任中层干部。
    不过,这个人物更不好见,只能偷着见,不要被对方看到。
    对此,韩盛更是扭扭捏捏。
    白策、秦咏梅和白客心里都清楚。
    这伙计嘴上说不要,但这个心结还是很难放下的。
    最后,还是白客说服了老家伙,带着他一起到市邮电局来。
    眼下,邮电局是一个很气派的单位。
    他们的办公大楼是日俄时期留下的一栋超级豪华,有如宫殿般的石头建筑。
    到了门口,韩盛又怂了,不肯进去,怕突然撞见老情人。
    白客说:“大叔,你这么聪明不明白这个道理吗?大隐隐于市。你要想藏起来就躲在人堆里。站在门口,她出来的话,一眼就看到你了。”
    韩盛这才跟着白客走进大厅,然后低着头扎在人群里了。
    白客直接到卖邮票的柜台前先买几张邮票,然后捎带着向营业员打听。
    没想到营业员竟然不认识茹志英。
    想了下白客才明白。
    眼下的邮电局跟后世的邮局可不一样,它包括了电报电信之类内容,机构相当庞大。
    白客只好来到打电话、发电报的柜台前打听,结果一下就打听到了。
    茹志英正坐在电报柜台里面,靠最里面的一张大桌子前。
    白客回到韩盛身边,把情况说给他听。
    这一回,韩盛没有忸怩,而是很冷静地想了想问:“她看起来怎么样?”
    “挺好的啊,比大多数同龄人都要年轻,听说是个干部。”
    韩盛点点头:“那就这样吧。”
    说着,转身向门口走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