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9章 冬天的蔬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一世,全家人的生活状况跟上一世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衣食住行,先说住的方面。
    虽然一家六口人曾经挤在一铺炕上,还住过路边的地震棚。
    但那也就一年的时间而已。
    眼下的宽大舒适的房子,不要跟当下的其他家庭比,在后世也算是不错的。
    再说穿的方面。
    虽然这一世秦咏梅已经不在服装厂上班了,也没时间给白客他们哥几个做衣服了。
    但靠白客和白宗的贴补,一家人总是有新衣服穿。
    不敢说多么的新潮时尚。
    但起码算是衣着光鲜。
    至于吃的方面。
    白客记得上一世最痛苦的是顿顿吃苞米面儿。
    干的是苞米饼子,稀的是苞米粥。
    这一世,经过白客两年的努力。
    他们一家人想顿顿吃大米白面都没问题。
    只是为了不那么嚣张,才在一年中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里。
    吃点豆面儿苞米饼子,或者大碴子粥啥的。
    要知道,这个时期绝大多数家庭都只能在春节期间吃点大米白面。
    很多家庭甚至到初五初六就得重新开始吃苞米饼子了。
    除了主食,其它副食方面也一样。
    一方面由于白客和白宗时常贴补家里,另一方面白策和秦咏梅在白客的鼓捣下,也想开了,愿意在吃的方面做出更大投入。
    因为身体健康才是家人最大的财富。
    每当有应季的海鲜、蔬菜、水果下来时,白策和秦咏梅都毫不吝惜小钱钱,坚决买买买。
    为了补充蛋白质和钙,在白客鼓捣下,家里还订了牛奶,每天3斤。
    这是一个近郊的农户送的。
    他自家养奶牛,每天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驮着两桶奶,挨家挨户送。
    白客知道,他这种奶未经消毒,或许不那么干净。
    但起码是没有添加剂的。
    还有鸡蛋,虽然姥爷养了三只鸡。
    一只公的两只母的。
    但它们还小呢,没到下蛋的时候。
    不过,这个时期,鸡蛋真不是紧俏商品。
    一年四季,到处都有卖的。
    凭白策的文化知识当然知道鸡蛋和牛奶对孩子们身体发育很重要。
    所以,他几乎强迫性地要求四个孩子每天吃两个鸡蛋。
    这年月绝大多数人肚子里都缺油水的。
    因为粮站供应的豆油实在太少。
    要不北方人怎么很少炒菜。
    炖菜的时候,也是在菜快烧好的时候放油。
    油花子飘在上面,中看不中吃。
    但这对白客来说也不算个事儿。
    有中长养猪场这个强大后盾,他愁啥油啊。
    豆油不够吃就用猪油来代替。
    尽管白客这么能折腾,但有一个问题他眼下还是解决不了。
    在这个北方小城里,一年当中有将近半年的时间里,白客一家跟其他绝大多数家庭一样,都吃不上新鲜蔬菜。
    所以,每到入冬之前,各家各户的老爷们儿很焦虑。
    因为买冬储蔬菜,要么有门路,要么有体力。
    有门路的人,比如白客可以直接找胖叔走后门。
    冬储蔬菜下来了,第一时间买回家去了。
    没门路咋办?
    拼体力。
    很多大老爷们儿半夜就起来排队了。
    裹着军大衣嘚嘚瑟瑟。
    碰到心眼子好的门市人员会给这些勤劳的人们一人发一张序列号。
    上面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啥的。
    跟后世到银行排队捡钱一个意思。
    碰到损塞就倒血霉了。
    没人给你发序列号,更没人维持秩序。
    等天一亮,门市窗口刚一打开,突然就窜出几个痞子把队伍冲散了。
    辛辛苦苦大半辈,一夜回到解放前。
    排队的人太多的时候,一些人为了夹塞儿,甚至从人的脑袋上爬过去,挤到窗口前。
    其实,大家抢破头的冬储蔬菜就两样。
    一是大白菜,一是萝卜。
    这两样东西白客都很喜欢吃。
    大白菜几乎是百搭的,可以跟很多东西搭配起来吃。
    可以炒可以炖,可以腌可以蒸。
    哪怕什么都没有,就放几片姜,用猪油炒着吃也一样不错。
    又香又甜,还有股奶油的味道。
    萝卜也很好吃。
    在这个北方小城中,冬储的萝卜统统都是那种绿皮的沙地萝卜。
    也就是后世京都一带所说的水果萝卜。
    后世说它是水果萝卜有点扯淡。
    但在眼下,说它是水果萝卜还真不夸张。
    因为孩子们馋水果的时候,夏天吃西红柿,冬天就吃萝卜。
    不过,这萝卜不像白菜那么百搭。
    白客喜欢的吃法就那么几种。
    最喜欢是萝卜丝丸子,或者萝卜丝汤。
    还有用萝卜丝炒虾皮吃,也有一种甜鲜的味道。
    但是,东西再好吃也不能顿顿吃啊。
    上顿白菜,下顿萝卜,一天三顿饭都打不开点儿。
    可即便白客此时是个万元户了,对此也无能为力。
    一方面此时没有大棚蔬菜。
    另一方面此时的物流还没那么牛掰,南方的蔬菜根本运不过来。
    只能等将来,白客实力雄厚了,同时相关技术也出现了,再搞大棚蔬菜吧。
    期末考试后,白客到同学家窜门,看到他家在发豆芽,顿时灵机一动:豆芽这种蔬菜也不错啊,而且足够新鲜。
    为了让全家人吃上新鲜的豆芽,还没等放寒假,白客就开始鼓捣。
    听同学家人介绍后,白客知道发豆芽的大概流程了。
    先把绿豆泡一天一夜,然后放在篮子里,上面盖上纱布,每天洒三次水。
    白客信心满满地在自己屋子里鼓捣着。
    可五天过去了,打开一看,没几个绿豆发芽,还有一些烂掉了。
    白客蹲在院子里查看时,姥爷拄着拐杖伸头看一看,摇头笑了。
    白客想起姥爷这岁数肯定会发豆芽,连忙请教:“姥爷,我这豆芽为什么没发出来啊?”
    姥爷伸手摸了摸豆子,想了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姥爷虽然发现不了错误所在,却知道正确的办法。
    他指点着白客,先用保温壶里七八十度的开水烫一下绿豆,然后泡上。
    上一次,白客泡了一天一夜。
    按照姥爷的做法,泡一晚上就可以了。
    然后放到篮子里,但不能放太多,只需要把篮子底儿铺平就可以了。
    再在上面盖上几层纱布。
    每天浇几次水。
    三天后,白客到学校听老师布置寒假任务。
    等他回到家里时,姥爷笑嘻嘻地向他招手。
    白客进姥爷屋里一看,豆芽都发出来了。
    芽很长很长,只是没有后世的豆芽那么胖而已。
    当天晚上,白客就动手炒了盘豆芽。
    老爸老妈赞叹不已,没一会儿就吃完了。
    等正式放寒假了,白客又去买了更大的三个平底篮子。
    他照猫画虎,发起了黄豆芽和黑豆芽。
    虽然都是豆芽,也都长得差不多,但味道还真是不一样哦。
    过了几天,白客突然又想起:大蒜也可以发芽啊。
    那东西好像叫蒜苗。
    这蒜苗更简单,直接放在盆里,浇点水,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它就开始发芽了。
    五六天的时间就长到10来公分了。
    最神的是,这蒜苗跟韭菜一样,可以一茬茬割着吃。
    当然,三茬以后就没法吃了。
    总而言之,白客的这个寒假可有的忙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