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3章 胡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蜀中城破,都城残缺。
    高台之上,一众僧道站立其上,各秉法眼,观城中气数变幻。
    台下,胡人王子阿骨打,冷冷地下令:
    “城中许屠城三日,不封刀!”
    此令一下,传令骑兵四处传达军令,不久城中血光冲天。
    一众僧道各怀悲悯之色,然而无可奈何,只是各自念诵圣号,却继续用法眼观看气数。
    中央一道黑紫气柱,盘踞其上,黑龙时隐时现,显然是王者之气象。
    城中原本还有一道残缺的黄色气柱,此时渐渐倾颓,中道催折,随厚断裂消失。
    隐隐可闻,星坠有声。
    远处,一颗斗大晨星,带着青意,忽地黯淡下去。
    见此情景,数个玄门高功,并梵门大和尚,都是空中诵经,念念有词。
    “此间王气已尽,天柱摧折,蜀王已然身死。”
    一名玄门羽客上前恭贺着胡人王子,然而话语未尽,却是禁不住怆然泪下:
    “然则蜀中子民何罪?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一名梵门僧侣,脖颈缠着一串人骨骷髅念珠,腰间挂着一柄骨节锤,冷笑着上前驳道:
    “此言差矣,此间之事,皆因业力所致,按你家之说,就是气数所致,若说有罪,这便是他们的罪过了!”
    “你!”
    这玄门道人当即大怒,掌中发出雷声,就要把这梵门僧侣当场击毙!
    其余几名僧道都是冷眼旁观,正要看两人斗法,就听到这阿骨打含怒喝道:
    “够了!”
    阿骨打冷眼瞧了这几名南国僧侣,心中略有不屑,但安抚人心却一时离不得他们。
    “别忘了请你们来是做什么的!”
    僧道各自归位,行礼之后,念诵真言,施法度化城中冤魂。
    各自经文,在真言念诵下,诞生种种异象。
    空中有天女散花,天音奏响,将一片天空都染上光明,其中诸佛菩萨显现法身之相,或是慈悲,或是严肃。
    另一处,祥云联结,清气丝丝如雨,洋洋洒洒,织就帘幕,重重水光之中,种种祥瑞之气降下,上界神人仙真,纷纷有感,显现身形。
    佛光、道气,都依附于中央一根紫黑色的气柱之上,由这磅礴的气柱供应力量,催生出无可匹敌的道力,超度着城中不断腾起的血光。
    那血光之中,无数新死冤魂,含冤而生,血光在空中不断被佛光击打,被瑞气消减,渐渐被压了下去。
    “恨啊,我恨啊!”
    “杀胡,杀胡!”
    “蜀中城破,我有罪!”
    冤魂都在哭嚎着,齐齐呐喊,声震鬼神界,几乎要形成鬼蜮。
    大凡这类屠城之地,若是事后不镇压冤魂煞气,往往都会形成鬼蜮,引发种种诡异难言之事。
    一路行来,胡人军队也没少制造屠村、屠城之事,为此诞生的冤魂不知其数。
    这些冤魂对上军气饱满的军队自是无可奈何,但少数觉醒了清醒神智的鬼物,却会衔尾追杀落单的胡人士卒。
    这半道上,先后有近千名胡人因此遇害。
    因而,南下之后,阿骨打不得不倚重男人之中的僧道两家,用其术镇压冤魂,打灭其魂魄,使其不能再为难活人。
    “阿弥陀佛,一念怨恨,即堕阿鼻,四大皆空,便生极乐!”
    “·······早消怨恨,安分受死,还可宽恕,不肯受死,都要灰灰!”
    佛光渲染下,悲悯梵音郎朗响起,在一众僧侣主持下,不断消灭城中道道腾起的血光,使得冤魂无处可依,被空中不时出现的黑暗漩涡吸引而入。
    “上帝仁慈,为尔开解,甘霖雨露,化尔冤孽。”
    “·········今生已去,前尘斩断,去往冥土,早托人世。”
    如同碎玉一般清朗的道音响起,道炁横扫当空,削尽亡者怨恨。
    这些冤魂,生前为人屠杀,无力反抗,死后一腔怨恨,本待化作冤魂厉鬼,前去报复,然而再次被镇压。
    不仅如此,在场诸位僧道,都是男人之中的高僧高道,修为高深,大德之士,各自法门都是极其上乘。
    这一应冤魂,能超度化解怨恨的则还罢了,若是冥顽不宁的,自是不懂天时,逆了天道,少不得被当场击碎魂体,落得个魂飞魄散的下场,连鬼都做不得!
    受胡帝敕封,在场诸人,以后都是统领天下玄门佛门的领袖人物,他们背后代表的师门一脉,也纷纷因此得益。
    正因如此,此事他们不敢不尽心尽力。
    “以南人法师,制服南朝之鬼;以南朝军队,攻破南朝之城,此乃以南制南之法,用在此处,正是相宜!”
    阿骨打身边一个心腹胡将咧嘴笑道:
    “王子灭了蜀国,以此大功,谁还能不服呢?”
    阿骨打也是放声大笑,笑得肆意而狰狞。
    城中,蜀王宫中,御道之上,一片松柏之下。
    一具尸首扑倒在地,穿着蟒袍,配着玉带,手中牵着一名穿着缟素的女子。
    两人手牵着手,相对倒在树下,死相凄惨,面上都是带着血污。
    空中无端卷起阵阵狂风,带起风尘,空中更是无端响起雷震之音。
    随即一道漩涡打开,光明乍现,如同明月当空,照在宫城之中。
    一前一后,两道璀璨灵光,伴着虹柱,向下直扑入两具尸首之中。
    城外,一众僧道都瞧见此处异象,面显惊容,瞪大法眼,目视城中。
    一轮明月当空升起,挂在城中上方。
    此时已近晨光,东方之处已有鱼肚之白,却被这轮明月生生盖过。
    月轮光华如水,播洒而下,一应道炁、佛光都被阻挡。
    任凭在场诸位高僧高道如何卖力,都分毫不能寸进。
    “不好,这是何处来的高人,干扰我等行法?”
    茫茫天际之上,陡然出现一颗明亮大星,带着青紫之意,越来越亮,逐渐升上星野,居于北辰之侧。
    紧接着,是晴空响起雷震之音,一道虹桥自天而降,挂在半空,直至穿过城池,贯入宫城之中。
    “这是什么?仙佛托生,在这时,这地?”
    一众僧道都是难以理解。
    “还有这星,分明不在所有星宿之内,这是什么?难道是隐星?”
    “胡扯,隐星无光,只能推算,肉眼难见!此星色泽青紫,又夺北辰之位,自是一颗帝星,主王者之气,方才那分明是一位王者诞生!”
    “你们都是胡说八道,我连云道有辨星秘术,此星分明是一颗新生星宿,主天机将有大变!”
    “够了,你们都别说了!快看城中!看啊!”
    一名老僧,哆哆嗦嗦地,颤抖地指着城中,面色惊怖,似乎见到了极其恐怖之事。
    众人这才停止争辩,各起法眼,向城中望去。
    这一看之下,各自都是心下剧震!
    城中血光凝聚一片,在月轮之下形成一片血云。
    血云之中,数以万计冤魂渐渐汇聚,各自咆哮,遥遥与黑色气柱相对。
    这也还罢了,区区冤魂,纵有数万,也难靠近半分。
    王者天柱已立,就是得了天地人大运,此刻就代表着几分天命。
    然而城中却有一道白色气柱,如有筷子粗细,渐渐盘旋而生,这会儿几乎能有黑柱三分之一之高。
    那血云之中冤魂,正不断靠近这稀薄气柱,拱卫周围,渐渐连成一片。
    “这不可能!蜀龙已死!哪来的龙气!”
    “这不是蜀龙,蜀王龙气是黄龙,这是一条白龙,明显淡薄许多,不是蜀王。”
    “等等,这龙气已成天柱,到底是哪家的王侯!”
    待得辨明之后,在场诸人面色各有不同。
    “各位,王者之气,相隔百里都能望见,却绝无可能白龙鱼服,更无可能瞒过我等所有人耳目以及身后道脉师门!”
    连云道的那名道人,出首打破沉默:
    “趁着那胡人王子不在,我就直言罢!”
    “蜀龙与黑龙相争,已有月余,而今蜀龙崩,而黑龙疲敝·········此时此刻,却有一白龙环伺,诸位当知晓其中意味。”
    意味,意味着什么呢?
    眼下胡人军队都已四散城中,胡人王子身边不过带着几十名亲卫。
    这时只要随便来上一支埋伏的奇兵·······别的不说,这城中分散的五万军队,都得留下。
    就连这胡人王子,能否逃生,还得看运气。
    打仗打到这个程度,就算孙武复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已经散入城中奸淫掳掠的散兵游勇聚集起来。
    一旦遭遇奇袭,只要一千,不,甚至于只要几百,几百骑兵,足以打开局面。
    要是能有他们配合,生擒这胡人王子,全歼此地五万精锐之师,都有八九成把握。
    八九成把握·····足够冒险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