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9章 风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此时扶桑,仰慕汉唐文化,各种制度、度量衡,也参考唐朝。
    土地不按面积划分,而以实际开垦出来的粮食产出为基准,一石大约是150斤,折合黄金约一两。
    通常情况下,是八公二农,也有稍微放宽些的,六公四农,对农民的盘剥,很是严重。
    五千石的领地,是世代传承的土地,能开出这种赏格,足见诚意。
    当下,林正阳已经动心,略一思忖,就提笔在一方白绢上,涂涂写写,随后风干笔墨,交到一名侍女手中。
    那名侍女默默地鞠躬,然后退下。
    场上,二三十名侍女,在桌案之间走来走去。
    无论是与不是,去与不去,大抵上,都不是在场诸人可以一言而决的。
    “大江山鬼王,麾下百鬼,数目很多,盘踞在京都附近,早已成为祸患。”
    “如果是那么能轻易讨伐的,也等不到今天了。”
    以己度人,林正阳就知道最后的结果了。
    “单独某一家,或者某一道场,根本不可能清剿大江山,除非有大阴阳师级别的人物,缠住酒吞童子,才有几分胜算。”
    大阴阳师,是位于阴阳师之上的某个阶层。
    起初只是一个荣誉称呼,那如同流星一般,照亮平安时代的安倍晴明,曾被赞誉为大阴阳师。
    后来渐渐就演变成为一个实力的划分,指的是在阴阳道上的修行,抵达一般阴阳师终极一生都无法企及的地步,这种人,就是大阴阳师了。
    “神仙方术,道教秘法,巫蛊之术,传到扶桑就变了味道,大阴阳师太偏重于道性修持,以及法术应用,而不涉及武家之道,实际上已经跟道门区分开来。”
    不知道为什么,东方那个古国的东西,传到扶桑这地方,总是会发生诡异的变化。
    明明是性命双修的道术,到这里就演变成了武家与阴阳道两脉。
    阴阳师纯用术数,绝不涉及武家,而身体孱弱,不堪为载道之基。
    过于偏向道性修持的后果,就是阴阳道几乎不可能脱离固有藩篱,只能沦为神道的附庸。
    到进无可进之后,也只能选择转入神道。
    “大阴阳师,差不多是阴阳道的巅峰,各家都不可能存在太多。”
    “从族里的几位惊才绝艳的前辈手札来看,他们之中也有登上这个层次的,只是各个都语焉不详,可见都是偶然间抵达这个境地,本身也是懵懵懂懂,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明悟真种,抚育真灵,可能在成就路数上与本土大阴阳师不太雷同,但是层次上应当相差不远。”
    他仔细对照着,分析了下。
    “大阴阳师,应该有几个共通标准。”
    “其一:灵力,或者说法力,其质量、总量,都有明显提升。过去十几份的灵力,仅仅只能转化为蜕变后的法力的一份甚至半份;蜕变之后的法力总量,大抵上会扩展到最初的八倍乃至于十几倍·······按照质量和总量计算,需要蜕变之前的一百五六十乃至于二百多倍的法力,才能填满大阴阳师的灵池。”
    “按照即将濒临极限的阴阳师灵池总体为10计算,打破极限后,走到大阴阳师,瞬间扩容到110到150都有可能,而这10的法力可能提纯后仅仅只剩下1。”
    “大阴阳师继续修持,灵池是成指数倍数地提升,可能最终可以走到400或者五百。”
    “正式阴阳师,灵力设定为1,质量是未曾蜕变的,要低一等。”
    “阴阳师的巅峰,灵力约为10,实际上各家有所不同,可能有秘法能在这个阶段抵达30,是普通阴阳师新人的数十倍。”
    “初入大阴阳师,灵池填满,姑且取中,为120,这是蜕变后的法力,按照12:1的转化比例计算,就是1440,是阴阳师新人的1440倍数。”
    大阴阳师,光是在力量总量上,就是普通阴阳师的上千倍。
    这种人物,放到哪一家,都是不折不扣的大人物了。
    实际上在阴阳道发展还不完善的现在,这种人物屈指可数。
    “我修的法,大量参考了花开院流阴阳道,以及后世的内丹术,到如今修成鬼仙之后,灵池有三尺三寸,正在形成真灵,和符合这样标准。”
    “大阴阳师的第二个标准:低等术法,俯拾皆是,无需结印念咒,念动即咒成。”
    “这是因为对于阴阳术的研习抵达了新的境界,或者说本身力量足够,可以免去繁琐的仪式,直接引动外界相应,这一点,我也符合。”
    “第三点,就是大阴阳师,都有各自的独门术法,凝聚了他们毕生的道路精华,比如晴明的《占事略决》,就是他在占卜之术上的造诣所成。”
    “我到这境地,是花费了六年时光,苦读道书上百卷,参悟道理,结合一点至诚超脱之意,培养出这似真似假的真种,划分两重阴阳,在灵池之中,精心打磨而出。”
    “上个世界的宝具,蕴含有法则道韵,英灵之躯,本身集合了概念,恰含生死之秘,这些经由主神大能,都化为了我的资粮,为我凝聚道种,省去了自己揣摩生死的功夫·······换成本土的阴阳师,想参悟生死之秘,,明白这内外两重阴阳的道理,哪怕天资过人,要是运数不行,一辈子钻研也未必能成。”
    “就算如族里那些前辈一般,恰巧摸到关窍,也是偶尔为之,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在手札里,含糊不清地用一句参悟道理,豁然开朗代指。”
    “从这里看,阴阳道的发展,还是处于相当不完善的地步,较之东方古国那边已经渐渐系统化的内丹仙术,又等而下之了。”
    想到了这些,林正阳的心情好了不少。
    至少就各方面而言,他如今的鬼仙法门,相较于本土阴阳道的大阴阳师,并没有劣势。
    “大阴阳师的地位,不是普通阴阳师能比,我回去之后,就跟族里摊牌。”
    “按照规矩,我就是下一任家主,有资格研习式神破军,家族藏书也不限制参阅。”
    这时,忽然想起一事。
    “族里出过大阴阳师?”
    他皱着眉,仔细回想着。
    “我印象里······有些冲突啊!”
    “记得族里最大的战绩,不是封印了土蜘蛛吗?如果族里出过大阴阳师层次的人物,怎么没有别的拿得出手的战绩?”
    “这也是世界线变动后的影响?”
    世界线变动后,花开院家与芦屋道满搭上了关系。
    “是了,只有我还保留着原先的记忆,在这个世界,花开院家阴阳道传承于播磨流阴阳师芦屋道满,自然战绩斐然,后代出几个大阴阳师是正常的。”
    “毕竟,能在京都与晴明的子孙竞争,没有底气怎么可能?”
    宴席上,渐渐起了歌舞,林正阳心情颇为不错。
    尽管那些脸上铅粉扑朔扑朔往下掉的公卿,让他很是倒了胃口。
    然而那些自幼训教而出的舞女,歌喉婉转,姿态妖娆,容貌都算是上等,用着汉话,唱着汉歌,确实很有一些意思。
    很快,就上了菜。
    他的桌上,有水煮鱼、盐渍梅子、海苔、海带、腌萝卜,以及一些特色的菜肴。
    特点是分量少,而且味道淡。
    尽管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好些年,林正阳依旧是对此很无力。
    既营养不良,又吃不饱,而且淡而无味,菜色还少·······
    更令人奇怪的是,明明这里海鱼很多,又不贵,偏偏很少出现全鱼宴。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这些公卿短命的缘故,也跟饮食有关系。
    此时的扶桑,本身的草文,已经被外来的汉语汉字彻底击溃。
    民间也就罢了,在京都,说汉语、用汉字,已经是一种必须。
    各地方大名,都以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汉语官话为荣。
    公文、诗歌、文献,纵然还保留着部分本土草文,但是也都必用汉字重录一份。
    每一名京都贵族,都能欣赏唐诗,甚至能做唐诗········
    歌舞之后,来了兴致的公卿,偶尔诗兴大发,就即兴作诗。
    水平如何不提,至少韵脚都是符合规制,可见真的是下了点功夫的。
    也有些酒水,不过很浅。
    是米酒酿制的,酒精度数不高,当成饮品来喝。
    浅尝辄止后,又应付了那群年轻的阴阳师,混了个脸熟。
    渐渐,就到了午后。
    宴席散去。
    缓缓步行着,谢绝了几位同龄人的邀请,他顺着人流,来到停放车马的地方。
    早前见到的那家少女的车架,已经离去。
    “应该跟我们不是在同一处。”
    那少女应该是因为旁事而来。
    找到了自家的马车,村上已经等在那里。
    看得出来,他也已经用过了饭。
    藤原家的招待很周到,他们这些主家在里面赴宴,外面的的下人其实也有招待。
    当然,宴席不可能,只是饭团什么的总是有些的。
    见到他,村上拍了拍身上的树叶,从靠着的树荫下走出,迎了上来。
    “大人,我已经打听到了。”
    “那就说说。”
    “是庄司家的姬君,拜访藤原家的两位姬君。”
    “庄司家?”
    林正阳想到了一人。
    “就是小名清姬的那位?”
    “这个·····”
    村上讪笑了下。
    “藤原家还有庄司家的人都口风很紧。”
    “罢了,这事先不急,先回去。”
    左右那清姬也不是他的谁,只是偶有兴致,才关注到而已。
    现在心里装着事情,已经没有那个兴致了。
    马车缓缓驶出,在宽敞的大道上行着,两边都是茂密的竹林
    一阵寒风吹来,竹海涛涛,哗哗作响。
    “起风了啊。”
    他感叹着。
    “今日之后,京都又要动荡了。”
    “不知道这次,又有多少人,要埋骨荒山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