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9章 繁复周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周芸看着周围的太监和宫女,抹了一下眼泪,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和失落打起精神,配合封后仪式,她心中还是喜欢着方浩,心中根本无法恨起来。
    …………
    御书房,方浩的办公之所。
    “什么,居然封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方浩拿起几天前的奏折,看着里面批准的字样苦笑。
    方浩想起了周芸,心中闪过复杂的感觉,觉得对不起她。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因为朝廷的册封仪式已经准完全备好了,只差自己这个皇帝去迎皇后大婚。
    “不知道周芸能不能接受这个结果,这个郑以德也是,非要弄什么周礼,我恐怕是历史上第一位完全按照周礼来大婚的人吧。”方浩想道,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内心却有一种难言的兴奋。
    三千后宫哪个男人不想,方浩相信很多人就曾经想过,说不想的只能说这人太虚伪,当然不排除对女人没兴趣的人,那种人想必是极少数。
    不光男人,有些女人也是一样的想法,不过道德的约束让使这种想法受到抑制,但是,在母系社会之时,这种情况非常正常。
    是不是阻止大肆封妃呢?方浩寻思良久,最后打消了这个念头,如果这样的做的话,势必会引起很多波澜,毕竟自己是篡位上台,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尤其是自己其实也很想这样做。
    爱丽丝、海兰珠这两个他生命中有过肌肤之亲的女人,方浩觉得要利用这一次机会解决彼此之间的纠缠了。
    “只能以后更加疼爱她了。”方浩心中暗道,和周芸结婚这么久,他很了解这个女人,虽然表面坚强,但是心思非常敏感,属于外刚内柔的类型。
    不提方浩的胡思乱想,大婚的事情依旧顺利地向前推进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目标也在渐渐推进。
    皇帝大婚的程序为:纳采礼,大征礼,册立礼,奉迎礼,合卺礼,庆贺礼,赐宴。
    首先是纳彩礼,所谓纳彩便是男方向女方赠送礼物,现代社会女方会向男方要车要房,这个风俗自古以来便有,在古代想要结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彩礼钱就是第一大难关。
    订婚送彩礼,是人之常情,也是中国古代流行习俗,到今天也未见取消。但区别还是有的,古代上门提亲,要女方的八字,至订婚时,正常礼物是雁,即所谓婚礼纳彩用雁。
    后时兴送金送银,现在敬送的贵重金属饰物则更高档,要白金什么的,据统计,光绪皇帝大婚花了五百五十万两白银,也就是说,皇帝都出不起彩礼,现代社会的普通人出不起彩礼是正常的。
    不过想要皇上的彩礼没那么容易,首先要通过秀女选拔,然后还要被皇上看上,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第二步便是大征礼,大征礼为皇帝给皇后的礼物和给皇后家人的赐物,皇帝给皇后的礼物规定有:黄金二百两、银万两、金茶桶一具、银茶桶二具、银盆二、缎千匹、文马二十匹、闲马四十匹,驮甲二十副。
    在这些仪式中,最为隆重的是“册立礼”和“奉迎礼”。
    册立皇后这一天,举国上下都要穿上节庆盛服,张灯结彩,宫中御道上都要铺设红毯,门神、对联焕然一新;午门内各宫门、殿门都要红灯高挂;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都要悬挂双喜字彩绸。
    皇帝大婚的时间终于来临,对于皇帝的大婚,寻常百姓一般是新郎带着迎亲队伍,去岳父家中接新娘。
    到了皇帝身上,由于地位至尊,于是改成派一个有儿有女的大臣,做代表去迎亲,皇宫中早已张灯结彩,各主要宫殿都备足了鞭炮、红色烫金双喜字儿大蜡烛,御路上都铺了红毡子。
    周芸虽然在这个世界无依无靠,但是方浩早就做好了准备,利用机器人组成了一个家庭。
    仪仗队、鼓乐队在迎亲队伍前,迎亲使者居中,后面跟着迎亲官员、太监、侍卫,出午门,会同皇后仪仗,抬上大批的礼品,直周府,皇后全家老少,在大门口跪接迎亲队伍,迎亲使者高声宣诏。
    周芸着皇后礼服,戴凤冠霞帔,跪受金册、金宝,吉时到后,一行人吹吹打打回到紫禁城,皇后被送到坤宁宫。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便是皇后的册封仪式,册封仪式起源于汉灵帝册封宋美人,此后演变为固定的一种礼仪制度,明朝的册封礼仪大体参见唐宋的册封制度。
    当皇帝册立皇后的制文一下,礼部尚书就会立刻来到内阁制作册封文书,并选择吉日,为大婚做各项准备。
    接着,礼部和工部会联合起来制作册宝,然后送到内阁镌制册文、宝文。届时礼部奏请皇帝,任命大学士、尚书各一人当做册立正副使。
    册封仪式很严肃。
    册封前三日斋戒沐浴,册封前一日,官员告祭天、地、太庙,皇帝或遣官或亲自到奉先殿行礼,告诉上天册立皇后的事情。
    侍仪司在奉天殿御座前设立册封宝案,东西两侧设置奉节官位,掌节人位于左后方位,承制官位位于右后方位,南面设置正副使位,面北而立,北面设置承制官位,东北面设置奉节官位,面北而立。
    天刚亮,皇后的銮驾到了太和殿外,皇后仪驾于宫阶下及宫门外;乐部在太和殿外奏乐;礼部鸿胪寺官设节案于太和殿内,内监设皇后祭拜位于门外。
    “咚!咚!咚!”一切备好后,负责册封的使者,敲响三次钟鼓,百官与身着“衮冕服”的皇帝开始进入奉天殿。
    礼部官员为皇帝奉上册封书,册封书和皇后宝玺放于事先备好的案桌上面,百官按照上朝时候的顺序站位,站在各自的位置。
    “啪!啪!啪!”
    方浩被上百大臣和太监宫女簇拥着,銮仪卫官赞开始“鸣鞭”,一共三次。
    接着宫廷大乐队也奏起古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着,在鸿胪寺鸣赞官的带引和口令下,正副使、文武各官排班立,并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礼毕乐止。
    “皇上,是否开始册封大典?”承制官向方浩问道。
    方浩环顾了一眼众人,内心复杂地说道:“开始册封!”
    “新历元年丙己月卯已日,钦奉皇上圣旨,册立周芸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承制官其从中门走出,走下台阶到达宣读册封圣旨的位置,高声叫道。
    随后便是一整天的时间,执行繁琐的周礼,至此,册立皇后礼成。
    册封皇后如此复杂,原因在于皇后的地位崇高,在封建社会,皇后和个皇帝在王法中地位平等,但是没有皇帝那么大的权利。
    册封礼完成之后,奉迎礼,合卺礼,庆贺礼,都需要隆重地进行。
    奉迎礼也就是迎皇后入宫,皇帝大婚与臣庶婚礼最大的不同,是臣庶在举行了婚前礼以后,须由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所以称此礼为“亲迎礼”;
    而皇帝则必须派遣使节先到后邸对皇后进行册立,然后再把皇后迎入宫中。
    贵为天子的皇帝,绝对不可能屈尊前去迎接,必须由使节奉命迎接,因而称“奉迎礼”。
    册立奉迎礼,这是皇帝大婚礼中最为隆重的礼节,实际上是两个相连续的礼仪,册立礼就是向“准皇后”授予象征皇后地位的由黄金制作的金册与金宝,它们就如同皇后的“身份证”一样。
    合卺礼也就是普通百姓的传统婚礼,皇帝也要经历这个过程,而且更加繁琐,能够和皇帝进行合卺礼的只有皇后才有资格。
    庆贺礼就是庆祝喜事,不过皇帝显然动静更大,这一天普天同庆,大赦天下,各地大员都会入京庆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