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松鼠文与鲤鱼青[娱乐圈]
    作者:一只天羽
    本书又名《文艺男子搞基实录》
    文艺版文案:
    他曾在江城码头见到一个奔赴大海的旅人,在一座小城里见到一个男人收到了三年前寄出的情书,在一座小屋里见到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斗智斗勇,在川藏线上见到两个男人浪迹天涯
    ps:谨以此文献给滕滕!
    内容标签: 强强 都市情缘 励志人生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宋书文,黎宇青 ┃ 配角:老许,周源山 ┃ 其它:无
    一句话简介:文艺男子搞基实录
    立意:我们各自努力,在最高处见。
    第1章 江城码头(1)
    松鼠文,我记得你本科是学兽医的,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下养什么宠物比较好?最好是那种毛茸茸的,不用费心去喂,也不用给他铲屎的那种。
    宋书文挠了挠头,给自家经纪人老许回复:
    那养个猕猴桃吧,完美满足你的需求。
    两年前,宋书文因为一档民生栏目的采访视频在网上刷了一波热度。当时他正在某宠物医院实习,在导师的指导下照顾一只十分善于模仿的鹦鹉,结果宠物主人把鹦鹉接回去之后没几天就找上门来,要求宋书文进行赔偿
    宋书文那时候有点咽炎的毛病,时常咳嗽,结果这只鹦鹉被宋书文照顾了几天之后,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如何模仿人类咳嗽。在家里成天咳嗽个不停,让宠物主人烦不胜烦。
    这档民生节目本来就十分有名,这个案例还足够沙雕,所以话题度立刻拉满。再加上宋书文出众的皮相,更是让他的采访视频冲上了热搜榜。观众们在留下了一串哈哈哈之后,也记住了那个五官经得住民生采访栏目死亡角度镜头考验,身材颀长的年轻人。
    而这件事也成了宋书文人生的拐点。
    经纪人老许也看了这档节目,愣是打听到了宋书文的联系方式,问他有没有兴趣进军娱乐圈。让宋书文一度以为自己遇见了骗子。但老许却干脆利落地给他的支付软件里打了笔路费,让他来到江城这边的某影视文化公司。
    当时的宋书文正被鹦鹉赔偿的事情折腾得身心俱疲,正是想换工作的时候,所以在确认对方不是骗子后,没怎么犹豫就在合同上签了字。对于他而言,当兽医还是演戏都是换个工作而已。
    而老许却在当晚请宋书文喝了顿酒,席间借着酒劲给自己和宋书文都画了一张大饼,要让宋书文在两年内出名,自己也要成为富有的经纪人。
    只可惜两年过去了,两人的现状用罗隐的诗来形容就是:
    我未成名君未富,可能俱是不如人。
    但宋书文对现在的生活也挺满意,虽说没能出名,但偶尔也能在一些剧里跑个龙套打打酱油,生活只要节俭点,活得也挺滋润。
    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是真的很喜欢演戏。
    在拍戏的过程中,宋书文见过很多怀揣着一戏成名梦想的男男女女,他们或她们都无一例外地想要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
    而宋书文对自己的定位很简单,他就想当个演员。
    宋书文刚回完消息没多久,手机又阴魂不散地响了起来,他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来电提示经纪人老许,深吸了一口气,按下了接听。
    书文呐,你
    对老许足够了解的宋书文听到他说话,顿时感到一阵头疼,他太了解自己的经纪人了,如果老许叫他书文而不是松鼠文,多半意味着老许又给宋书文联系了一个烂活。
    上一次老许喊了他一声书文,他就被坑去拍了部名为《变种人大战新能源汽车人》的诡异网大。
    更不靠谱的是,在那部戏里他演新能源,连脸都没露。
    但这一次,老许的声音里却透露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你想拍电影吗?你听好了,不是网大,是正儿八经的电影,能拿龙标,上院线的电影。
    在那一瞬间,宋书文觉得自己幻听了。
    老许,你别开玩笑。宋书文干巴巴地说道。
    不开玩笑,你待会儿来我定位发给你的茶馆这边。
    老许根本没给宋书文回话的机会,直接挂了电话,接着发来了江城这边影视城的位置信息,外加一句尽快赶到。
    当宋书文打车过来的时候,老许正坐在影视城里的仿古风茶摊上喝茶,见宋书文来了便嗯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接着大致给宋书文讲了讲关于电影的事:
    这部电影的导演叫周源山,对,就是圈里特有名的,那个四处给自己的电影拉赞助的周源山。他本来是个广告导演,前几年自己写了个偏文艺片类型的剧本。但你知道,这些年市场普遍商业化,哪有几家公司愿意投拍文艺片,所以他的电影在资金上始终有个窟窿。但周导也是够狠,他今年愣是把房子卖了,摆明了破釜沉舟也要把这部戏拍出来
    宋书文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在圈里待了两年,听到的多是某某演员身价多少,某某大导演又拉到了几个亿的投资,在这个圈子里呆久了,听到的某某捞钱的功绩,哪里听说过导演把房子卖了也要拍戏的故事。
    老许看他发愣,神神秘秘道:据说,仅仅是据说啊。周导花了不少心思请了某挺有名的演员,对面也答应了,而周导也实在,合同还没签就把剧组给安排起来了,还找了自己之前拍广告的御用男演员,演另一个主角。结果挺有名那位突然接了另一个大ip改编的戏,趁着还没和周导这边签约,扭头就跑路了。
    虽然某挺有名的演员看不上这戏,但也有不少混得比你好的十七线小明星要跟你一起试镜,为的就是刷个上过大荧幕的逼格。但你也不用紧张,你许哥我在周导那边有认识人,肯定给你安排好了。
    宋书文帮他续上茶水,自动忽略掉老许的最后一句话。
    果然,一个多小时之后老许才接到条消息说试镜开始了,等他拉着宋书文来到周源山剧组那边时,已经有不少人试完镜准备离开了。
    老许见状气得直拍大腿:完了,我认识那人不靠谱。我让他多给我点消息,再帮我安排个靠前的试镜名额,结果这孙子压根儿没给安排上。
    他说周导怎么试镜了吗?宋书文问道。
    就每个人发一页剧本,然后对几句台词。其他有用的这孙子一句话没说!
    老许还想再抱怨几句,但已经有工作人员喊道:宋书文试镜!
    宋书文应了一声,走了进去。
    有点出乎宋书文预料的是,房间里面只坐着两个人。一个皮肤黝黑,头发白了一半,正疲倦地揉着眼睛的男人是导演周源山。而他旁边则站着一名看上去刚二十岁的小伙子,估摸着就是周源山的御用男演员。这人身形高瘦,一眼看过去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双眼睛,总是透着一股灵动。
    宋书文本来还想跟周源山走一遍圈内见面礼仪,但后者却一直看着宋书文,接着又看了看身边的年轻人,调侃道:你俩的名字还挺搭的,一个宋书文,一个黎宇青,谐音就是松鼠文和鲤鱼青,都是动物。
    黎宇青也笑了,友好地冲宋书文打了个招呼,还乖巧地喊了一声宋哥。他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清越,笑容更是显得灵气四溢,确实像是一条灵动的青色鲤鱼。
    宋书文连忙回应了一声,接着准备按规矩自我介绍。周源山本来也想递剧本的,但他之前试镜的几个演员都带着科班出身的刻板演技,这让他更像看看眼前这人的灵性。
    于是他想了想,说道:现在开始,你想象一下自己在船上远行,然后用你的方式展现出来。
    听到周源山的安排,宋书文本能地觉得有点奇怪。虽然他不是影视学院出身,但这两年上了不少表演培训班的他也学了不少表演技巧,对无实物表演倒是不怵。只是周源山的要求太宽泛,让他一时难以取舍具体的表演方式。
    他垂头思考了半响,接着抬眼道:不好意思,能不能借我一件外套,要皱一点的。
    行,我去拿。
    黎宇青说着便跑去外面,把自己的外套拎了过来,黑色的布夹克,款式简单。他眼见着衣服达不到宋书文皱的要求,还特意揉搓了几下。
    谢谢。
    宋书文把里面的衬衫袖子挽起来,接过来布夹克披上,又把梳得很整齐的头发打散,这造型一拗,对面两人都是眼睛一亮。
    就见他抬脚,落步,在屋子里慢慢的走,往前数米,最终停在了窗前。
    他看着窗外,外面是影视城紧紧挨着的建筑,是按着不同年代排列的景观,是繁华人世,但他的表现就是在看远处,看旅途。
    宋书文的眼神逐渐发散,同时身子有节奏的轻轻摇晃,像是站在船上被浪潮颠着一样,东一下,西一下,始终寻不得方向,像一只偏离了航迹,独自远行的野鸟。
    之前宋书文在上表演课的时候,老师给他讲过表演有三个基础体验,相信,想象。
    而宋书文的优势在于,他充满了独特的想象力,而且能把观者带入其中。
    他在船上远行,你就跟着他在远行。
    周源山对他很满意,没有客套地让他回去等消息,直接取出一份完整的剧本,笑道:你时间有限,要抓紧揣摩,合约和拍摄计划另有人联系你。要不你现在就翻翻剧本,有什么想问的就先找黎宇青。
    宋书文先是一怔,心里涌上来的是止不住的兴奋,忙躬身道:谢谢!谢谢!
    不用谢,你用自己表现换来的。
    周源山做事很干脆,选定了宋书文之后就出去通知试镜结束。一时间房间里只剩下宋书文和黎宇青两人,前者正认真地看着剧本,后者则时不时地看一眼宋书文。
    在宋书文看来,砸锅卖铁也要拍电影的周源山肯定是个挺标准的文艺男子,充满了理想主义,而他写的剧本《江城码头》也是如此。
    这剧本很薄,宋书文很快就看完了一遍,但没能看懂周源山在剧本里标注的,想要回忆在时代变迁中江城码头区的普通小人物的简单故事是什么意思,甚至对本子里那两个主角之间的关系都模模糊糊的。他总觉得戏里的徐春树和江路除了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之外,似乎还有一种被导演用春秋笔法遮住的特殊关系。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想演这部戏。
    演那个电影世界里的徐春树。
    作者有话要说:
    很长时间没发文了,写第一本《拳手》的时候我正在考研,故事刚写到一半就到了考研复习重要的时间,于是只能断更。考完初试之后总算是填了《拳手》的坑,还开了后续的《勉为其男[娱乐圈]》。
    开那本书的时候压根儿没想过自己能考上,结果等《勉为其男[娱乐圈]》写了个开头之后,突然被告知你初试过了,安心准备复试吧。于是《勉为其男》这本就只能继续断更。
    复试非常顺利,所以我还想着复试结束之后本来准备立刻填坑的,结果中间忙着办手续,准备毕业论文啥的,折腾了一六十三招。等我再打开晋江的时候,我突然懵了
    这本书,是我写的吗?
    后来为了写一篇新文,和滕滕聊了好久好久,中途出现了很多很多特别棒的灵感,但碍于我自己的菜鸡写作水平,暂时还没法写出来。ps:在这里一定要感谢滕滕!陪我折腾了超级久!
    最后还是定下了《松鼠文和鲤鱼青》这本书,这书不苏不爽但有点甜,就是想聊聊文艺向的电影,简单地讲讲宋书文和黎宇青这两个人的故事。
    第2章 江城码头(2)
    周源山和别的导演不一样,他文艺十足,他看重感觉。
    宋书文刚进组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周源山就拉着剧组的所有人到楚江边坐轮渡,为的就是培养出他想要的那些感觉。
    曾经的楚江不仅催生了大半个古代江城,也为近代江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越来越发达的空运和陆运背景下,楚江上的渡船却在逐渐减少。
    现在会乘坐轮渡的多半是本地老人,他们等船的时候都操着地道的江城方言聊天。宋书文不是本地人,因为签约了影视公司才住在江城,而且在居住圈这边接触的都是普通话,还真是第一次进入这样地道的语言环境中。
    这边风景还行吧。
    周源山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宋书文身边,扶着渡船的栏杆和他主动聊了起来:我是江城本地人,是听着老人们的时代记忆和各种江城奇谈长大的。
    他伸出手,指着岸上正在建设的高楼工地,指着正在聊天的老人们,指着好奇往这里张望的孩子,说道:这座城市有将近一千一百万的人口,几年前提出江城,每天不一样的口号之后,到处都在拆了盖。我在外面飘了几年回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属于老一辈的记忆却正在慢慢消失。所以我没别的野心,就是想拍个电影,把镜头对准当年的那些人,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
    周源山似乎聊出了感觉,转头把黎宇青也叫了过来,要给他们两个一起讲戏。
    宋书文之前拍的网剧几乎没有导演讲戏这个环节,本想好好听听周源山对这部戏的见解。结果。周源山却说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觉,你们只要懂了这种感觉,自然就懂了这个故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