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306 以情动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方芸刚刚出场,走到近前,四周将士百姓,全都心里猜测,议论出声。
    他们倒不是奇怪军中怎么会出现女子。
    岳家军有些义士来自四面八方,拖儿戴女的,女人其实不少。
    杀敌不分年龄,也不分性别,岳银瓶麾下就有着许多女兵。
    忠义军中、绿林军中也同样有着不少,甚至,百姓后勤军中也有一些大娘大婶。
    所有人只是疑惑着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公主打扮的少女,而且,看这模样和气度,隐隐有些“眼熟”,不对,是耳熟。
    眉间一粒血痣,似乎在哪里听过。
    “神佑公主。”
    “莫非是神佑公主,不是说她被金兵掳去了吗?十余年没有回来。”
    “据小道消息称,金兵那边有意把公主送回朝堂,做为和谈的条件,还真有可能是神佑公主。”
    前段时间沸沸腾腾的和谈事件,此时终于发酵起来。
    消息灵通之士,看着眼前的公主,再联系一些消息,脑子里自然而然的补充了许多故事。
    岳飞神色迟疑,想了想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看着,等待张南,看他想说什么。
    安抚使宋回眼珠瞪得老大,嘴唇嚅嚅,话到嘴边,没有说出来。
    大太监王承宗,老脸抽搐着,如同见鬼一般,又是懊恼,又是不安。
    他明显察觉到,接下来肯定会出现自己不想看到的局面。
    原则上,他比任何人都害怕,此时出现的是皇家之人。
    太监的权力本来就来自皇权,离开了皇室,什么都不是。
    说白了,王承宗既然身为宦官,无论他的权力多大,终究只是皇室的奴婢,见到皇室中人先天上就矮上一头,在场也数他心里最是为难。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方芸出来之后,眼神哀伤,如玉雕成的面上,在阳光照耀下,如同死物珍宝一般,没有一点儿生气,让人打心眼里就生出疼惜,难过来。
    她一开口就是前朝后蜀被灭之时花蕊夫人的绝唱,竟然十分应景。
    张南也不由为方芸的“演技”暗暗喝彩。
    不愧为主世界破案如麻的“辣手神探”,能文能武,连演戏也会。
    此时情与景融,意合神伤,开口就抓住人心,让人侧目。
    即算是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军士,也能从中听出浓浓的悲哀和不忿,听懂其中意味。
    诗句太直白露骨了。
    这是被骂了,骂他们这些将士们全都是没有卵蛋的货色。
    金兵打来了,不思报国杀敌,反而整天想着求和投降,全无脊梁,真是令人不齿。
    岳飞和宋回两人,说起来是在场文学造诣最深的,一听这句诗,更是整张脸都红得发黑了。
    他们多多少少还讲究一些风骨,被一个女人这样骂,的确是十人难堪,就算这人是公主也一样。
    方芸的说话没停,刚刚的诗句只不过是开场白,她语意轻柔、悲凉,声音偏偏还不小,如同杜鹃啼血,直入人心。
    “当日皇祖父赏赐玉佩之时,我朝千里沃野,富有四海,君臣同心,万民安乐!
    靖康元年,我才四岁,那时每天都是快乐的,总以为这种美好日子能天长地久……一朝天地翻覆,大难临头,当然不能接受……万余宗室嫔妃被凶蛮金兵挟持北迁,一路尸骨遍地,有如人间地狱。
    三个妹妹年幼体弱,不堪风寒,被生生冻死在北迁路上,被扔到路旁零落成泥……
    后来,母妃不堪折辱,吐血身亡,而佛佑姐姐也不堪金人贵族逼迫,投井自尽……”
    四周一片寂静,没人插话,间或能听到压抑低沉的抽泣声。
    听别人的故事,伤自己的心。
    尤其是方芸(其他人眼里的赵神佑)那种淡漠凄凉的语气,说着昔日往事,想着当初的四岁小姑娘,从地狱里一点点的爬出,想着那些金枝玉叶,就此凋零成泥……
    天空阴沉沉的,风意喧嚣,似乎要下雨。
    可比不过人心中的大雨。
    方芸面容微微扭曲着,似乎是想起了记忆中一些不堪的往事。
    她用了好大力气,才克制住自己奔涌的情绪,继续又道:“皇祖父冻饿而亡后,被金兵焚烧尸身熬成灯油,并打烂残骸,埋在沼泥之中。”
    “皇伯父如今还是苦囚之身,再看不到一点光明,开始的时候他还抱有希望,写了几封血书,托忠义之士带往南方,想着有朝一日能回返故土,不再受到折磨。到了后来,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他就渐渐的死心了,被金人贵族欺压凌迫,只是唯唯喏喏,如同马牛……”
    说到这里,方芸再也不能保持平静,两行珠泪滚滚而下,她仰头高呼,“往北千里,全是我大宋子民累累白骨,是金人贵族的血腥牧场。如此屈辱,如此仇恨,你们能放下吗?”
    “不能。”
    轰的一声,无数人齐声高吼,声嘶力竭。
    宋回和王承宗在旁看着,面色立即变了。
    可是,这时群情激昂,他们也做不了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
    人心向来是最古怪的东西,可以柔肠千转,也可以壮怀激烈。
    凡是身处高位的人,就算是最傻的,也能知道,最好不要跟所有人都对着干,只有避其锋锐,击其暮归,才是正确的做法。
    也就是说,等到所有人被煽动起来的情绪落下之后,再来谈撤兵回朝的问题,其实跟以前也没有什么区别。
    那就等一等,且自忍耐。
    张南面色沉肃,心知现在火候其实还是有些不够。
    在场将士百姓,只是赵神佑惨酷的“经历”激起悲悯之心和羞耻之心,并没有切肤之痛。
    这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真的要他们对抗朝廷,还是远远不够……
    当然,这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点了一把火。
    不妨再浇一点油。
    他右手高举,高声喝道:“神佑公主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她逃出金营,刚好遇上选锋营,脱出生天,但是……”
    话音一转,张南声音转厉:“还有千千万万的大宋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之下苦苦挣扎,处于黑暗之中,他们呢,我们能坐视不理吗?”
    “不能!”
    四周的声浪愈发大了些。
    张南还没停歇,继续捅着刀子,捅到所有人的心窝深处。
    “你们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夺回来的土地,全部让给金人,让父母妻儿再次回到金人刀锋之下日夜哀号?甚至盼不到朝廷的一兵一卒救援。你们能够眼睁睁的看着,祖祖辈辈都与金人为奴吗?”
    “不能!”
    萧然痛心疾首,遥指苍天,“皇上和奸臣宁愿做狗,也不愿挺起胸膛做人,把拿下的千里江山,就这么割让给金人,难道你们也愿意跟着一起做狗?”
    “不愿意。”
    四周黑压压的一条条胳膊使劲伸着,一张张赤红的脸,眼里全是血丝。
    张南发现了,忠义军、绿林好汉们,岳家军将近一半的人在那里怒吼着,当然还有些人低着脑袋,脸色纠结,想跟着喊,却也不敢。
    尤其是那些本来身居高位的将领们,包括张宪王贵等人,脸上更是带着些许不满。
    这些人见识更广,能更早的看出张南的意图所在。
    心生寒意的同时,并没有被煽动情绪,并且,已是暗暗起了戒备之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