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盛夏 第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知道林主任做的肝移植手术出了事,唐采西太想她了,每天给她发的邮件几乎涵盖了所有日常,所以她知道那个人什么时候回家,知道那个人不上班的时候就窝在洗衣房里洗衣服。
    唐采西说,那阵子玻璃房里的衣服都快要晒不下。
    所以她一直很耐心的等,把在也门发生的好玩的事情都写下来告诉他,那个地方,好玩的事情并不多,有时候半夜炮灰砸下来,就像在耳边,很多人都彻夜不敢睡觉,她爸爸刚刚清醒就一个字一个字的让她们母女两个赶紧撤离。
    她搜刮了所有开心的明朗的事发给他,但是他一个字都没回。
    她甚至不知道他有没有读过她的邮件。
    唐采西说,她问了那个人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那个人回答,他不知道。
    唐采西劝她,夏夏要不我们算了吧。
    可盛夏还是坚持不懈的发满了八天邮件,然后祝他前程似锦。
    唯一庆幸的,是那段最难熬的时间里,她一直都和她妈妈在一起,晚上睡觉的时候抱着妈妈,白天孤单的时候去看看爸爸。
    所谓初恋失恋,就这么很平静的过去了。
    她退出了那个四人群,把程凉的手机号码设成了拒接,最后还删掉了程凉的微信。
    房子也没有再租了。
    唐采西在她回国前就处理好了一切,在她接下去要读书的学校附近租了个两室一厅。唐采西做得很绝,房租是按天算给程凉的,精确到分。
    要说那个夏天回想起来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那可能就是唐采西和周弦的感情。
    他们俩并没有因为她和那个人分手断绝联系。
    唐采西那一年仍然热衷搜集各种能给她带来少女心荷尔蒙的男性特征,但是和周弦却一直打打闹闹地没有交恶过。
    后来在2020年,那个所有人都忘不了的年份里,周弦跟唐采西告白了,他说反正都要世界末日了。
    两个医生,告白的时候的台词都奇奇怪怪的,但是唐采西和周弦一起走过了最艰难的2020,她和那个人,只走过了一个夏天。
    上飞机前,盛夏和在新疆负责接机的小师弟再次确认了自己的航班号,合上手机,看到了手机上那个已经掉色成黑白的擎天柱手机链。
    这个钥匙扣,她没有丢。
    同样没有丢的,还有程凉送她的那个铜制的胆囊。
    他从头到尾都渣,连送的东西都是每天都能看得到的,钥匙扣、手机链,她最爱的擎天柱和她切掉的那个胆囊。
    都是她没办法丢掉的东西。
    如果真的那么倒霉在阿苏克遇到程凉,那么她……
    就把这两样东西当着他的面丢到垃圾桶!
    ***
    盛夏的导师在盛夏上飞机前又给她打了个电话,问她那几个设备有没有打包好托运,问她到阿克苏机场几点,跟她说如果飞机晚点让她和小师弟直接在机场附近找个酒店先住着,因为从机场到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还得开五个多小时车。
    盛夏的导师姓丁,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络腮胡,扎辫子。人很艺术,也很细致,是业界很有名的电影学教授,专攻纪录片。
    因为盛夏入学前拍的那个吃夜宵会死的参赛纪录片,盛夏是丁教授主动要过去的学生,他说盛夏的镜头语言虽然稚嫩但是古朴,能让人看到拍摄的人在镜头背后试图传达的思想,是有温度的人。
    但是这部被丁教授看中的纪录片,比赛却没有拿到名次,只有个类似安慰的创意奖,奖励了三百块钱。
    盛夏把那三百块钱分了一半给唐采西,让她给周弦七十五。
    唐采西后来说,周弦帮她转给了那个人。
    那时候那个人已经去了新疆,周弦用的是微信转账,他隔了几个小时才收了,什么话都没说。
    那是他们分手后唯一的一次交集。
    丁教授还在电话那头事无巨细的交代,盛夏收回飘远的思绪。
    “这地方条件艰苦,我们团队就你一个女孩子,跟我们挤一屋子不合适。”丁教授说,“所以你到了以后让你小师弟直接把你带到县医院,他们那边有空宿舍,有个女医生也是一个人住,昨天就帮你把东西都收拾好了。”
    盛夏一顿:“我们在阿克苏主要是拍医院?之前不是说拍扶贫么?”
    “医疗援疆也是扶贫很重要的一部分嘛。”丁教授回她,“我知道你不爱拍医院的东西,但是现在这疫情满天飞,我估计你接下来这五六年想要拍定制的纪录片,都逃不开医院。”
    “好。”盛夏回答。
    很直接。
    她不乐意拍医院是私人理由,私人理由不能成为工作不能做的借口。
    这个定制纪录片对丁教授来说是很重要的项目,主旋律,上头下的指标项目,拍得不好会影响丁教授的职业生涯。
    阿克苏这边,是树典型的地方,预计得拍半年。
    而且阿克苏有那么多医院,不至于真的会碰到那个人。
    盛夏自己安慰自己。
    “哦,对了……”丁教授好像在和旁人说话,捂着话筒过了几分钟才重新开口,“这边医院有从鹿城援边过来的医生,姓程,他说他认识你。”
    盛夏:“……”
    盛夏:“……我不认识什么医生。”
    “这样吗……”丁教授又开始和旁人嘀嘀咕咕。
    盛夏捏着那个已经褪完色的擎天柱手机链,只想买张机票跑回东南亚。
    她宁可去东南亚再测个核酸再隔离十四天!
    “你等下。”丁教授说完,手机里就换了一个人。
    “盛夏。”电话那头男人的声音传来,“我是程凉。”
    盛夏抿起了嘴。
    “你那个小师弟不太认识路,去阿克苏机场的路况也不怎么好。”那个人说,“所以我会和他一起去接你。”
    “这边早晚温差大,晚上只有十几度,你不要把衣服都托运了,留件外套在外面。”他又说。
    “另外万一晚点了也不要急,机场这边就两个航站楼,你到了以后直接去b3出口就可以。”他继续絮絮叨叨。
    然后,沉默。
    盛夏盯着擎天柱。
    登机口已经开始准备登机,很多人站起身开始排队。
    盛夏走到队伍最尾端。
    “抱歉。”她听到自己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您哪位?”
    第四十六章 这种,熟悉的房东感。……
    盛夏在飞机上做了一个梦, 梦里风雨交加,程凉隔着一个空旷大厅远远地看着她。
    这其实是一个静止画面,程凉就那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四周潮水般涌动的黑暗里有风雨声呼啸而过。
    这个梦盛夏这三年里做过很多次, 没有台词,没有动态画面, 程凉就这么站在黑暗里。
    很悲伤的梦。
    每次醒过来,都会觉得呼吸困难眼眶酸涩。
    这对她来说, 是个噩梦。
    飞机还在飞行, 盛夏摘下眼罩打开遮光板,窗外投射进来的阳光让她有一瞬间的恍神。她站起身,进了飞机上的卫生间。
    摘下口罩冷水洗了一把脸,看着镜中的自己。
    这三年她过得很充实,那趟也门之行让她对拍纪录片有了更切实的想法,遇到了好导师,接连拍了两个业界评价还不错的纪录片,研究生在读就已经有几个机构向她投了橄榄枝。
    虽然很累,虽然常年飞来飞去, 但是她大部分时间都很快乐。
    除了偶尔做到这个梦的时候。
    盛夏又低头洗了把脸。
    为了方便她把头发剪得很短,隔离了十四天, 现在又长长了,刘海盖住了半只眼睛,现在湿漉漉的黏在脸上。
    和三年前相比, 她变了很多。
    换成以前她肯定没办法问出您哪位这样嘲讽技能开满的问题,问得电话那端的那个人愣了足足能有一分钟。
    电话是她主动挂掉的,挂掉之后就摘下了手机挂件和钥匙扣,没真的丢垃圾桶, 她把这些东西塞在最近暂时用不到的护照卡里,现在手机上没了装饰,有些空荡荡的。
    出了卫生间,盛夏跑到空乘那边购物车里买了个手机挂件,一架小飞机,上面有这个航空公司的logo。
    挂上之后,又觉得自己是个神经病。
    她很难理解她现在的心情。
    把程凉从自己生活里摘除出去后,她想过他们可能会重逢的场景,尤其是疫情之后,各种定制纪录片都往医疗系统靠拢,那时候她就想过,万一要拍程凉怎么办。
    但是每次想到这里,她就会强迫自己打住。
    他们应该不会重逢,又不是好聚好散的,他用了最恶劣的方式分手,这种一句话不说彻底消失的做法,让他们之间那场半个多月甜蜜契合的恋爱变成了一场笑话。
    既然消失了,他就应该一直消失下去。
    就算重逢,也得装作互不相识。
    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
    可这个人,现在居然连礼貌都不要了!
    ***
    半夜十二点,盛夏乘坐的那班飞机晚点了三个小时终于到了。
    阿克苏机场是4c级军民合用支线机场,并不算很大,就像程凉说的那样,出了机场就能一眼看到出口。
    盛夏为了领走托运过来的那堆比她还重的设备,出来得很晚,出口处已经没什么人了。
    所以,一眼就看到了程凉。
    戴着口罩,身形瘦削,那撮呆毛人群中鹤立鸡群。
    盛夏下意识摁下推车的刹车推把,咔嚓一声,车子里面的箱子惯性往前冲,上百万的设备,盛夏吓得瞬间爆发人类潜能,身体飞快往前,企图用肩膀扛住那堆快要摔下推车的箱子。
    哐得一声,箱子直接砸在了她半边肩膀上,痛倒是没有想象中的痛,就是真的太重了,她整个人往前冲,但是好歹给落地的箱子做了缓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