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0章谢谢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感谢学士虚竹的打赏!回到乡里后,张高武专门召集二级班以上干部为刘思宇接风洗尘,在酒席上,张高武对刘思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对那个写信的人进行了一顿怒骂,孙继堂在一边听着,心里悔得要死,脸上却没有一点表露,好在他和赵坤平商量好死不认帐。
    其余的人都边表示对诬告者的遣责,边争着向他敬酒,以示心意。
    刘思宇终是寡不敌众,最后被几个乡干部抬回了住处。
    第二天,凌风等几人又在黑河酒家为他接风,这几人相聚,酒到是没有喝多少,更多的时间是谈论刘思宇回来的事,他们望向刘思宇,眼睛里就多了一份尊重,毕竟,不是谁被双规都会惊动市委书记的,从这件事上,他们看出了刘思宇不会是池之物,早晚有一天要离开黑河乡,跟着他绝对没错。
    黎树是刘思宇回到黑河乡的第四天才到乡里的,战友相逢,自是少不了一番亲热,刘思宇把凌风、杜清平、田勇找来,好好陪他喝了一顿酒,两人回到屋里又谈到半夜,第二天,黎树这才离去。
    临离开时,他把刘思宇那一百万元的收入证明交给了他。
    苏县扶贫办截留了扶贫款,导致农业局的技术人员相继撤离,黑河乡几个村的农民在闹补助,就把县扶贫办主任曹建叫过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曹建一直紧跟着**,对苏书记交待的工作,向来是能推就推,这次就是有了**的暗示,才敢把这扶贫资金捏在手里,没想到由于一封举报信,引出了一大堆的麻烦,连自己的靠山张县长都有点自身难保,所以面对苏书记的批评,一边连声诺诺,一边不住的擦拭脸上的冷汗。
    从苏书记的办公室出来,他立马叫来扶贫办的会计,让他把那笔扶贫资金拨到黑河乡财政所的帐上,不过三百万却早让**县长用去了五十万。
    现在急切之间,**也没有地方弄钱来填这个窟隆,最后被市委以挪用扶贫资金的过错调到了市化局任局长。
    有这二百五十万到帐,黑河乡的万亩茶园项目又热火朝天地搞起来,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全部回到乡里,整日在田地里忙着作技术指导,全乡干部也分片包干,整日整日地泡在土地上。
    刘思宇安排好一切,和张高武书记商量了一下,就带着杜清平到全省各地去考察茶的加工生产。
    张高武通过刘思宇被双规的事后,知道这刘思宇的背后并不是那么简单,也就不再摆书记的架,只要是刘思宇提出的事,他都大力支持,有他做榜样,全乡干部一时间空前团结。
    县委的班由于**调走,李成达被移送司法机关,在一番不见硝烟的明争暗斗之后,终于落下了围幕,不过周承德和郭玉生都没有得到县长这个位,还是原地不动,市委办副主任王天成调到红山县,任县委副书记,并被提名为县长人选,童彪改任县纪委书记,林均凡任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
    十一月日,红山县人大主席团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王天成县长的任命。
    红山县的这场官场小地震才算最终尘埃落地。
    刘思宇带着杜清平和乡企业办公室的钱程万,到几个重点产茶区去参观了几家制茶厂,回到乡里后,对制茶厂的事心里有了一定的底。
    这天,乡党委班开会,专门研究制茶厂的事。
    会议刚开始,张高武就笑着让刘思宇介绍考察的情况,对这个情况,刘思宇回来后就专门向张书记作了汇报,听到张书记点名,他把面前的笔记本放在桌上,扫视了大家一眼,笑着说道:“既然张书记点将了,好,我就将我们这次考察的情况向各位汇报一下。”
    几个委员都笑着向他点了一下头。
    “这次和乡企业办的钱程万主任、财政所副所长杜清平同志考察了山南市的茶业公司和石河市的一家茶业公司,这三家茶业公司各有特点,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
    山南市的两家茶业公司,一家叫四季春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业,有茶基地五千亩,不过他们实行的是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农民负责茶林的管理和茶的采摘,公司负责收购新鲜茶,进行加工、包装和销售。
    知名品牌就是四季春。
    另一家公司是台湾老板投资建立的独资企业,公司没有固定的茶基地,靠收购当地小制茶厂粗加工的茶进行再加工,主要生产花茶和茶砖。
    石河市的那家茶业公司则是一家国有企业,不但规模很大,而且有自己的茶基地三千亩,职工上千人,是一家老牌茶业公司,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刘思宇说到这里,停住话头,端起自己的太空杯,喝了一口茶。
    看到众人没有言,张高武笑道:“刚才刘乡长介绍了这次考察的情况,大家都表一下看法,我们的茶园已基本成形,只等明年移栽茶苗了,但我们的制茶厂还没有拿出方案来,昨天王县长和苏书记都打来电话过问这件事。”
    张高武刚说完,顾季堂接过话题说道:“刚才听了刘乡长的介绍,我先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我觉得既然乡里已确定把展茶产业当成乡里的主要产业,万亩茶园也基本完成了茶园建设,这制茶的问题,就要好好研究,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从刘乡长的考察来看,要解决制茶问题,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引资建厂,乡里只管鲜的生产,不管制作,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成立茶业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至于哪一种方式更好,还是听听大家的看法。”
    刘思宇没想到这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顾季堂,这次却第一个言对自己表示了支持,就用异样的眼光看了他一眼,却见顾季堂仍是不动声色地低头看笔记。
    张高武看到大家都在低头看自己的笔记本,就又笑着对刘思宇说道:“刘乡长,对于这个万亩茶园项目,可以说是你一手搞起来的,你最有言权,你谈一下你的设想。”
    “张书记这样说,我可不敢当,这万亩茶园项目能落在我们黑河乡,离不开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张书记你的具体把关,更离不开在座的各位和全乡干部的大力支持,我只不过是在张书记的领导下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份内的一点小事,不足挂齿。
    不过说到这制茶的问题,我也有点为难,如果搞招商引资,优点是乡政府可以把制茶和销售这两块甩出去,集精力搞茶园建设和其他事情,缺点是先不说能不能招到商引到资,就算有老板来投资建厂,到时会不会给我们的鲜销售造成麻烦,比如价格、数量等。
    毕竟那样我们的鲜销售要受制于人。
    如果自己组建茶业公司,先不说那些建厂资金,就是那生产和销售,都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不过我想就算前面是火焰山,只要我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张书记的领导下,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山。”
    说到最后,刘思宇重重地捧了张高武一下。
    随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觉得还是自己组建茶公司好,这样虽然困难大一点,但从长远利益来看,还是利大于弊。
    不过这茶业公司是县属企业还是乡镇企业,还得上报县委县府才能定下来。
    会后,张高武和刘思宇专门到县里向分管扶贫的康副县长作了汇报,康副县长觉得这事太大,又亲自带着二人向王县长作了汇报。
    王县长白晰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给人一种斯的感觉,不过如果你真把他当成白脸书生你就大错特错了,只看他眼镜后面不时闪动的精光,就知道这是一个很有心智的人。
    他坐在椅上静静地听了张高武的汇报,思考了一下,说道:“这件事你们还是先向苏书记汇报一下吧,他是这个扶贫项目领导小组的组长。
    先听听苏书记的意见再说。”
    苏书记听了他们的汇报后,表扬了张高武和刘思宇工作做得不错,至于这个事,还得召开常委会研究一下,毕竟这个事涉及到上千万的扶贫项目。
    刘思宇接到费清云的电话,让他周末到省里去一趟,星期五下午,他把乡里的工作交待了一下,就开着车往省城而去,李竹馨要回宾州,顺便就上了刘思宇的车。
    李竹馨到黑河乡这近一年来,变得越来越干练了,刘思宇知道上次自己被双规的事,这李竹馨在外面四处奔走,出了不少力,自己一直都没有表示谢意。
    车刚出了黑河乡,刘思宇双目注视着前方,嘴里说道:“竹馨,上次的事谢谢你。”
    “谢我什么?”“谢谢你为了我的事,找人帮忙。”
    李竹馨的脸色便暗淡下来,“可惜我也没有帮上什么忙。”
    “不,要不是你,不是李副市长,我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出来。
    我是真是谢谢你。
    代我向李市长问好。”
    刘思宇真诚地说道。
    其实他到现在,都没有想通余书记为什么会亲自到红山县让纪委放了自己,难道是省里的费副书记打的招呼?不然就是邓副书记和李副市长说动了余书记?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
    更为蹊跷的事,这事都过去一个多月了,邓副书记不说了,林志司令也没有和自己细谈这件事。
    自己上次去考察回来,本来想找林司令喝酒,打听一下那次的详情,不巧的是他竟然到省里开会去了。
    这次临离开黑河乡时,刘思宇专门给林志打了一个电话,林志得知他要到省里,就叫他回来时喝酒,却没有说更多的事,看来很多谜都要等见到费三哥和林司令时才能知道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