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78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时城防校尉常松信来见。颜庆问过了粮食、武械的情况,才道:“做好战前动员。从现在算起,我们至少要再坚持七天,铎军就能赶到。那时,千渡城就可转危为安。”
    对方应下。
    颜庆又道:“我让你摸底青云门下在城内任职情况,办得如何了?”
    “城主府内两人,署衙二十一人,行会三百六十九人,城防军里也有六人。”
    近四百人?千渡城是青云境内最好的城池,人往高处走,来这里任职的青云子弟当然最多。颜庆点了点头,听他接着往下道:“除了任职城防军的,其他都是文职,碰不着兵权;家人在城内的,有二百三十五人,其中有三十六人成对结成夫妻。”
    “将那六人调离岗位。”颜庆指示,“未成家的百余人都要监控,防止他们作乱。”家人都在城内的,还能安分些,毕竟投鼠忌器。
    校尉离开以后,颜庆站起来负手踱步,眉心的结始终没有松开。
    管家劝他:“老爷宽心。只要坚持七日,援军自来,后头您再也不用看青云宗脸色行事,也不用供养青云山那两千多号人了。”
    青云山上人数只有两千,论消耗却是个无底洞。千渡城是玄门的钱袋子,十年前每年收入只要上交两成,现在却要交到三成以上。
    其他地市欠收或者招灾,玄门要从千渡城这里挪去平补;但凡重大节庆或者活动,青云宗还要从千渡城这里掏钱。
    这一点,千渡城也是怨气十足,青云境内明明有七八个城池,为何只认准它一个薅?
    第1298章 夜里的蹊跷
    是都安排好了。”颜庆叹了口气,“但我心底总有不安。”
    按理说千渡城早被他经营得固若金汤,就是青云宗真来攻打,双方人数并不悬殊,他又占地利人和,莫说守个七八天,就是一两个月都没问题。
    更何况他今晨接到铎人飞讯,援军已在路上。
    到时双方汇合,青云宗要么怏怏回去,要么力战双军,一定比千渡城的军民更艰难。
    可是颜庆也说不上为何,总觉不祥。
    到底哪里还有差池呢?
    ……
    夜深人静,胡秋睡得正香。
    他最近都宿在少年邱茂时家里。这是个居民数量刚过二百的渔村,唯一的优点是离蝇河很近,从村子走三十丈就到河边;而最大的缺点也是离河太近,村人又喜欢在岸边晾晒河鲜,只要风从河上吹来,捎带过来的那种气味简直要腥上天。
    邱茂时是栋小破屋子,四面招风那种,夏天倒是凉快。胡秋出身行伍,也不计较薄衾如铁,照样呼呼大睡。
    河边人没什么娱乐,入夜不久就熄灯睡觉,家家如此。
    不过今晚胡秋却被邱茂时摇醒了:“胡大哥起来,有状况!”
    胡秋听见“状况”二字,当即警醒,坐起来披衣:“什么事?”
    另外两名弟兄也醒了,正在揉眼睛。
    邱茂时急急道:“住咱村里的陈老大三兄弟,刚刚被人叫走了。这会儿应该快到村外了。”
    “走,去看看。”
    外头一片黑灯瞎火,只有狗吠得厉害。大概是狗主人出来揍狗一顿,吠声很快也消失了。邱茂时领着胡秋三人穿梭在屋子的阴影下,以免被人发觉。
    他们矮身在鸡舍篱笆边缘停下,邱茂时一指村口:“瞧!”
    胡秋定睛一看,果然村口有五六人正往外走,其中三个是村民打扮,大概就是邱茂时所说的陈老大三兄弟。他们居然还背着铺盖。
    另外三人,从衣著看却不像平民。
    胡秋此时才悄声问少年:“这三人有甚特别?”
    “陈老大是开大船的,能载三百人的大船。”邱茂时小心观顾四周,“这种大船一个人开不动,得三兄弟一起上。”
    胡秋听得眼睛一亮,摸了摸他的脑袋:“这个村子里,只有陈老大一家是开大船的?”
    “对,其他人家里都是小船。”邱茂时道,“陈老大家里赚得最好,去年才添置的大船。我们这里人有钱了都会买大船,载三五十人过渡是载,载二三百人也是载。载客越多越赚钱。”
    那么陈家三兄弟为何会被半夜带走?瞧他们模样也是呵欠连天,显然同样刚从被窝里被人揪出来。
    看起来就不像自愿的。
    邱茂时又道:“陈家渔船泊去跃龙湾了,这十天都不让出。渡口每天都给点钱,但哪里有自己出船赚得多?我听陈老大抱怨好些天了。”
    胡秋听到这里,当机立断:“跟上去!”
    燕三郎留他们在何家渡,就是监视这里的风吹草动。本地生活枯燥无味,三人在这里憋了好些天正觉无趣,好不容易撞见一回异常,都抖擞起了精神。
    当下四人趁着夜色悄悄溜出村子,在摇曳树影的掩护下跟踪陈老大一行。
    夜路不好走,今晚月光黯淡。幸好胡秋最近频繁进出村落,路都熟了,这才没有踢出声响。
    这样一前一后走了小半个时辰,邱茂时才道:“这是往跃龙湾去。”
    所有大船都停在跃龙湾。
    胡秋皱起眉头:是河舶司想整什么幺蛾子?
    果然再往前走上二百多丈,地势越来越低,前方出现了河湾。
    胡秋来这里侦察好些次了,知道跃龙湾的地形,也知道这里泊着八十多条大船,现在一看,不由得“哎哟”一声:
    “这么多人?”
    他们躲在半坡的树丛里往下望,河面上灯光点点。
    许多渔民有以船为家的习惯,平时也住在船上,罕登陆地,夜里点灯不稀奇。胡秋夜里曾来看过,那灯光只是稀稀拉拉。毕竟渔船一旦闲置十天半月,多数人就上岸休息,比如陈家兄弟。
    可是四人眼前的跃龙湾,灯光却有上百盏之多!
    那几乎是每条船都亮灯了,有些还亮起两三盏。
    什么情况?
    此时后头陆续又有人赶来,顺坡而下。
    邱茂时顺手一指,低声道:“那个胖子我认得,是河舶司的人。”
    “那么今晚带船老大过来的,的确是河舶司。”胡秋想了想,对邱茂时道,“你躲在这里,莫让人寻见,我们去前头看看。”
    他三人轻身功夫极好,这时又有夜色掩护,悄悄就靠近河湾石滩。
    这里泊着好几条大船。
    胡秋隐在灌木里眺望,见船上的渔民忙忙碌碌,竟是在做开船前的准备。有一条船已经解缆起锚,竟然离岸向着湾口驶去。
    方才陈家三兄弟也带着铺盖过来,看样子都要走?
    胡秋心里一跳,拍拍一个兄弟肩膀:“你回邱小子家里,等我们消息。”说罢,跟另一人猫着腰偷偷入水,各选一艘趴在船舷上。
    水声汩汩,掩盖了他们发出的声响,无人发觉。
    岸上,河舶司的人过来催促了。
    半个时辰内,他们附著的船只先后开动,在这个悄无人知的夜晚离开跃龙湾,静静划向河心。
    大船驶出去数百丈,胡秋才攀上船去,缩进客舱里安静等候。
    这些船内部空间都很大,船家又没料过舱中有人,也未进来检查,他也就脱下衣裳,从容拧干。
    约莫是一个时辰之后,胡秋才觉出船身微微一震,碰上了实体。
    靠岸了。
    到地方了?胡秋振作起来,悄悄溜出船舱,往外看了两眼。
    这是哪儿?
    趁着船家都在忙碌,他一个翻身就下了船。
    ……
    次日天不亮,邱茂时就起床烙了几个面饼、煮了一锅稀粥。
    有客人借住家中,出手又大方,邱家的日子一下好过得多,他摊面饼时甚至加了几个鸡蛋哩。
    娘亲吃过饭就出门了,邱茂时却坐在桌边发呆。那两人怎么还未回来,该不会发生意外了?
    第1299章 也没打算求他们同意
    胡秋留下的伙伴名为仇元希,个子矮,皮肤黑糙,和当地人也差不了多少。他从外头进来,见邱茂时神情就笑了:“莫怕,他们必定无事。”
    邱茂时见他肩膀上停着一只鸟儿,钩嘴锐眼,不由得好奇:“这是鹞子?”
    “是隼。”仇元希还未张嘴,外头已经有个声音代答。
    见到两人走进来,邱茂时长长松了口气:“回来就好!我娘亲还问呢,客人怎么半夜走了两个。”
    何家渡附近的渔村,也深深为赶渡的客人提供住宿。在当地,客租可是很重要的一笔收入。是以胡秋等人借住于此,并没有引起其他村人的注意。
    进屋的正是胡秋两人。
    他们在桌边坐下,邱茂时很有眼力见地打了两碗米粥上桌,又把饼子端来,都是热乎乎地。
    胡秋一仰脖子,咕嘟咕嘟两大口喝光一海碗粥,紧接着却打了个喷嚏:“水边可真冷!”
    他们一路从下船地点摸索回来,走到湿衣服都干透,受够了无尽海风。就算这是夏天,脸也被吹得像橘子皮那么干巴。
    热粥下肚,他地望见仇元希肩膀上的红隼:“咦,何时飞来的?”
    “就刚才。”仇元英看了看红隼的爪子,空无一物,“你带来了少爷的口讯?”
    红隼很不满,冲他低下头去:“喂,看清楚点。”
    这只红隼会说话,竟然还是女声!邱茂时吃了一惊,而仇元英定睛一看,红隼背上居然驮着一个小小的包袱。
    他解下包袱,鸟儿立刻跳到门边,对邱茂时道:“渴死了,你给我弄点水喝。”
    长途飞行后的禽鸟都口渴。
    邱茂时赶紧应了一声,抬脚出屋,红隼也跟了出去。
    在它喝水时,胡秋拆开包袱,里面放着一张薄薄字条,一个小小的甲片。他打开字条看了两眼,不由得变色:“要打仗了。”
    “嗯?”另外两人赶紧靠过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