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7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传香掾堂主檀闻道立刻站起,大步往殿后奔去,只留下一句话:“我去找金魈。”他和那些巨兽关系最好、走得最近。
    燕三郎舍了钱老二,奔去方才被扣押的刘洞主身边,目光炯炯:“指使你杀人灭口的,是不是颜城主?”
    刘洞主咬牙不答。
    燕三郎继续劝说:“你替他杀人,他却趁机跑了。看看四周——”他侧开身,让刘洞主看清台众人的神情,“他寒了青云众之心,你以为他还能回来争山长之位,还能回来救你?”
    徐陵光也赶了过来,满眼怒色,却叹息道:“老实交代罢。坦白从宽,我还能替你在谢长老那里美言几句。”
    谢冶光铁面无私,门人想起他的手段都要打个寒噤。徐陵光说这话时,就特意去看谢冶光。后者脸色铁青,心不甘情不愿地哼了一声。
    这即是同意了。他坚守原则,却不是不知变通之人。眼下情形诡谲,宜从速处理,否则两千门人今日看热闹真要看舒服了。
    刘洞主喉结动了动,终于不再挣扎,垂首道:“是。”
    就这一个字,在台下引爆阵阵惊呼!
    饱受门人爱戴的颜城主居然使凶杀人!
    并且还是为了灭口。
    谢冶光冷冷道:“说清楚,他是怎么要求的!”
    “今日下午他来寻我,让我在庆功会上盯住他和那个老头子,必要时接他指令下手——”刘洞主指了指燕三郎,“那个老头子没出现,就剩这位燕伯爷了。”
    第1291章 岂有此理
    燕三郎指着自己鼻子:“他最开始想杀的人是我?”
    这位颜城主嗅觉还是很灵敏啊,一下就嗅出了不祥的味道,想提前扼杀危险吧?
    千岁也道:“先下手为强,这位颜城主真是大丈夫。”
    无毒不丈夫。
    “是。”纹心火光下,刘洞主的额头布满冷汗,“但他一直没发令,反而是钱老二上台之后,颜城主指示要杀掉此人。”
    燕三郎恍然。显然刘洞主就是颜庆布下的后手了。这人弄走铁太傅还不满足,还怕有所遗漏,就要刘洞主留在现场做候补一击。
    “铁太傅呢?”他干脆问了出来,“颜庆将他弄去哪里了?”
    这问题让所有长老为之侧目,而刘洞主则是面露茫然:“我,我不知道。”
    刘怜玉声音都提高了三度:“铁太傅失踪,也跟颜城主有关么!”
    “或许。”燕三郎面色凝重,对钱老二道,“继续,黄龙商会和颜家二公子颜凌?”
    “也不知怎地,黄龙商会傍上颜二公子这棵大树,后面很多买卖都好做了。”钱老二乖觉得很,知道现在风向转了,也就知无不言,“就拿我这生意,每做一份路引,颜二公子要抽二十两银子。”
    “颜家抽大头?好得很。”杜时素怒容满面,“黄龙商会其他买卖呢?”
    这种灰黑色收入根本不进公账,吃肥的只有黄龙商会和颜家而已。
    “那我就不清楚了。”钱老二低了低头,“我只在渡口干活啊。”
    文庚叹了口气:“颜庆说,钱老二前不久失踪是畏罪潜逃。”
    “没,没有啊!”钱老二立刻叫起撞天屈,“我是被燕公子的人带走了!”这些天都被困在暗无天日的小房子里,由一个黄毛小崽看管。
    现在众人都明白了,颜庆在这件事上撒了大谎。
    燕三郎问钱老二:“铎人由何家渡登船潜入宣国,也是在你这里办理?”
    钱老二嗫嚅,刘怜玉斥他一声,他才道:“或、或许吧。”
    但他又飞快补充:“黄龙商会负责拉生意,我只负责办理文书。商队每五十人才需要一张路引子,每天都有人要办加急,我、我真不知道里面混有铎人!”
    他紧接着向文庚等人哀声叫唤:“小人也是被胁迫,我不干这活计也有别人干,不想同流合污的要倒大楣。各位长老开恩,我上有老下有小……”
    谢冶光听得心烦,长眉一轩:“带下去,候审!”
    两名门徒上前,不容分说将钱老二拖了下去。刘洞主也被一并带下,燕三郎还能听见其他长老问他:“你为何替颜庆杀人!”
    声音远远去了,终不可闻。
    文庚看看众长老脸色,再看看台下,五味杂陈。好好一个庆功会,搞成了这副模样。他长叹一声:“今日大会就到这里……”
    话未说完,燕三郎忽然打断了他:“文副山长,你道颜城主为何匆忙离开?”这句话用上真力,每个字都传遍全场,“只因何家渡一点贪腐么?”
    他看出文庚想要散会,然后聚长老们私聊了。有些事儿还是不要公开讨论最好。
    燕三郎当然不会让他那么快就收场,重头戏还没上呢。
    “假公济私捞肥水,哪里没有?颜庆犯得着为这点小事逃命?”千岁往下接话,“除非大势已去。”
    颜庆位列青云宗七大长老,掌握宗内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就算牵连进贪腐窝案,最多就是品行有瑕疵,只要厚着脸皮顶上一段时间,非议声自然就小了。他这么一逃也太显心虚了,倒好似把自己退路都断了。
    众长老阴沉着脸:“还有?”
    刘怜玉想了想,脸上显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你说的该不会是,夷陵道……?”
    夷陵道大战,乌瑞领着千渡城军一度失踪,徒留刘徐二人被铎军团团围困。这个疑团始终在刘怜玉心头盘旋不去,听千岁话里有话,她立刻想起这一茬了。
    颜庆不在这里,燕三郎也不兜圈子,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递给文庚:“文副山长自己看罢。”
    这封信,自然就是颜庆写给铎人的飞讯了,末尾还加盖了攒金印。
    上面字句不多,文庚扫了两眼,脸色大变,气得手都有些发抖。但他镇定功夫过硬,定了定神就转交其他长老传阅。
    谢冶光一眼扫过,怒气勃发,一掌劈碎了身边的茶案:“岂有此理!”
    这一声咆哮回荡在同心台,闻者无不身躯一颤,不晓得信上又有什么惊天奇闻,让这位嫉恶如仇的谢长老气怒至此。
    燕三郎振声道:“颜城主勾结西铎拥兵自立,又引铎人入境,这封亲笔信就是铁证!”
    余音绕林,久久不歇。
    “哗啦”一声,这句话就像清水滴入了滚油锅,台下立刻炸开。
    有人惊呼,有人错愕,有人不信,有人茫然。
    颜城主居然早就投敌了?
    为什么?
    青云宗许多弟子对颜庆满怀崇景,再听燕三郎所言犹在梦中,一时难辨真假,可是再看台上长老们的神情都是暴怒,却未出声反驳。
    燕三郎神情坦然:“山上如有颜城主笔迹,可以拿来对比。”
    这份证据可不怕验笔记,真的假不了。假货早送到铎人那里去了。
    “再说罢。”文庚摇了摇头,“当务之急,是把颜庆找回来。”
    事已至此,他心底透亮:如果颜庆清白,何必急匆匆下山?这人大概猜出燕三郎手里还有置他于死地的罪证,才提前溜了。
    当下他指派众位长老带领门徒分头去找。在场两千余人就有两千多双眼睛,基本都被各自长辈催去搜查,今晚的瓜吃到这里就结束了。
    一时间人员四散如风吹雨打。这一场庆功会高高兴兴开头,却以漫山遍野的大搜查结尾。
    青云宗七位长老,还留在殿前的只有文庚和杜时素了。
    文庚向杜时素和燕三郎、千岁招手:“请随我来吧。”
    数人同进殿中,小金也站了起来,跟在千岁身后亦步亦趋。
    殿内可不像外头那样寒凉。侍立一边的童子给众人都斟上热茶,文庚才招呼大家:“坐。”
    第1292章 好大一个难题
    这里的灯火没有外头纹心火明亮,映得他额上的纹路仿佛更深,一脸疲惫。
    各人徐徐饮茶,都不开口。最后还是文庚问道:“今晚这一场对质,燕伯爷筹谋已久了吧?”
    他问得直接。今晚燕三郎的表现咄咄逼人,连削带打,让青云宗上下都措手不及,谁都看得出他是有备而来。
    对于他的“奇袭”,青云宗长老们很是不满。
    燕三郎答得坦然:“不敢轻敌,也别无他法。”
    他在青云宗毫无根基,只有一个素未谋面的同门师兄,要借势无势,要借力无力。想在这里成功拿下山长之位,那他就只好自己造势、自己出力,手段也就显得刚猛了些,把众长老的脸面都按在地板摩擦。
    这也是无奈之举,他没有慢火熬药的基础。
    他反问文庚,“长老们可知,颜庆为何反叛?”
    文庚和杜时素互看一眼,均是摇头:“说不通。”
    千渡城如同宗中之国,颜庆拥有完全统辖权,他在那里尽可以呼风唤雨,只须定时向青云宗交钱即可。日子过得这样舒坦自在,他们实在想不通,颜庆有什么反叛的理由。
    燕三郎试着提问:“为了山长之位?”
    “颜庆在宗内人气很高,前次长老会上推选得票,与杜长老五五对开,打了个平手。”文庚摇头,“他想当上山长,也不该与外人联手。”
    千岁喝了口茶:“那么就反过来说罢,指不定他为了和铎人联手,才要拿下山长之位。”
    这位千夫人也太能异想天开了。两位长老暗中吐槽:荒谬!
    杜时素皱眉:“这也太匪夷所思。”
    “不像么?”千岁耸了耸肩,“不然他为何指使乌瑞在夷陵道暗害刘徐二位长老?还不是为了削减反对势力?唔,我若没猜错,这两位在推举时投票给杜长老了吧?”
    两人互视一眼,文庚轻咳一声:“投票不计名,但我认得笔迹……刘怜玉长老的确投给了杜长老,徐长老可就未必,他平时和颜城主关系不错。当时有一张票是空白,算作弃权。”
    所以七位长老有六张有效票,三对三,杜时素和颜庆打了个平手。
    “那么颜庆一定很不甘心,如果徐长老投给他,他就稳赢了。”千岁笑道,“若我是颜庆,我也要灭了他。反水的队友比敌人更可恨哪。颜庆原本发给铎人的情报上写着‘十五日’,那即是说,他有把握当上山长,到时直接官宣青云宗结盟西铎,即可让铎人正大光明使用何家渡。”
    是这样么?文庚摇了摇头,反正逮住颜庆之后就有机会问起了。
    “原本?”他抓住千岁话中关键,转向燕三郎:“燕伯爷,情报上写着入侵路径是白塘关,时间是‘十五日’,可是铎人最后从夷陵道入侵,并且还提早了数日,这个?”
    “是我。”燕三郎承认了,“我拦下飞讯之后,偷换了时间地点,将假信送给铎人,原件被我截留收存。”
    他正色道:“提前时间,让颜庆措手不及;地点改去夷陵道,方便我援军就近。”
    文庚和杜时素沉默良久,才问道:“燕伯爷何以知道颜城主反叛?”
    “颜山长临终前,特意交代我留意颜城主,说这人太不安分。”他微微一笑,“只要留心,总有蛛丝马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