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7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好。”徐陵光也有眼力,看出这玩意儿是加强版,当下在众山魈面前打了几个响指,吸引它们注意力,而后交代任务。
    他说一句,猴子们就点一下头,像煞人类。
    千岁附在燕三郎耳边笑道:“原来能听懂人话,我还以为他们交流也靠叽叽叫唤。”
    其实她声音不算小,刘怜玉就站在边上,听得一清二楚,这时就板着脸道:“行动罢,你们有一刻钟时间。”
    她接过震山雷,摁在掌心揉搓一遍,就给每只山魈发了两粒。这些震山雷通过相互挤压就会爆炸,区别在于揉捏的力度决定爆炸的时间。
    以她的手法,这些震山雷会在一刻钟后炸开。
    她往崖上一指,这七八只山魈就奔去山壁,手足并用,飞也似地往上爬。
    对于人类来说,这种山崖几乎没有落足点,堪称绝命之所;小山魈攀起来却如履平地,几乎不费什么力气。
    二三十丈高的山崖,它们只用十息就爬到指定位置,而后将震山雷塞进石缝。
    有两只还伸指头按了按,以确保塞好。
    这会儿天还没亮,山中雾汽飘荡,山魈毛皮的颜色和土黄的岩壁相差无几。于是地面打生打死的铎军多半没留意到,有这么几个东西悄悄在自己头上动土了。
    倒是几个弓手觉出不对,抬弓来射。有只小山魈中箭落下,被刘怜玉亲自奔去接住。
    它的同伴倒是都安全着陆,返回各自主人身边。
    “撤退。”左迁、徐陵光与乌瑞同时下令,“后退五十步!”
    当下,正在攻击隘口的联军收手,并开始缓慢后退。
    铎人在隘口后方集结,并打算趁势反攻。
    千岁待在一边的矮坡上,忽然对燕三郎道:“看铎军后方,仿佛有争议。”
    他们站得高也就看得远,顺着千岁所指方向,果然铎军大后方似乎发生一些冲突。
    但冲突很快平息,铎军的反扑攻势也减缓了。
    直到联军退回隘口后方,只有少部分铎人冲过来挑衅,大部队则缩回隘口另一侧,缓缓远离。
    “时间差不多了。”刘怜玉深吸一口气。
    她最后两字被埋在“轰隆隆”接连几记连环爆炸当中。
    两侧山崖被炸开了花,数以万吨巨石、泥土倾泻而下,瞬间将隘口给堵得严严实实。
    人惊马嘶,都在后退。
    纵使自己这一方是始作俑者,刘怜玉也为这几次爆炸的威力吃了一惊,而后就是大喜。
    第1272章 借来的人手
    这震山雷的效用,果然惊人。
    铎军大部队都在隘口另一侧,没有冒险前冲,因此爆炸落下的山石也没砸死几个人。千岁看得撇了撇嘴,道一声:“真可惜。”
    方才已经冲过来的急先锋,现在个个成了瓮中鳖,被青云宗快速缴拿,并没费太大力气。
    隘口烟尘滚滚,灰霾遮天蔽日,久久都不能散。
    前路已断,联军这才掉转马头,打道回府,顺便一路收尸。
    隘口被数以万万斤巨石填塞,铎人短时间内是过不来了。
    此路已然不通,青云宗人可以放心回去。
    燕三郎行出百丈再回头,恰见一轮红日从断塌的山崖上跃出,霞光穿透灰霾,照到了众人身上。
    千岁已经变成红烟,缩回木铃铛中。青骢马被燕三郎接手过来,翻身骑上。
    突然又换个骑客,青骢马待要撒泼,耳中却听见千岁一声清叱:“咄,不许动,乖乖让他骑!”
    马儿打了个响鼻。
    这时辟水金睛兽也变回狮子狗体型,跳在马股上趴伏下来。
    但它放出来的凶威可没收回去。
    后背上趴着一只凶兽,青骢马没当场暴走就算定力十足了,但它同样有点儿走不动。燕三郎拍拍它的脖子,亲手喂它吃了颗糖:“听话,它就不吃你。”
    打一棒子就得给个胡萝卜。他没胡萝卜,就用甜糖代替吧。
    燕三郎早看出这马儿能听懂人话。
    青骢马啪嗒着嘴把蜜糖吃掉了,模样有些儿委屈,但还是迈开步子往前走了,也不抗拒他的骑乘。
    金羽从后方追来,把书箱递给他。
    方才三军混战,流矢无情,燕三郎不敢把芊芊带上战场。
    少年掀开书箱盖子,对小金道:“歇着吧。”有这猛兽在,青骢马的情绪波动太大。
    没良心的家伙,利用完之后就想把它踢回去了?小金艾怨地看他一眼,乖乖跳回书箱,和白猫作伴去了。
    宠物们都趴在书箱边缘,朝着外界探头探脑。
    两位青云宗长老和乌瑞策马向他走来,刘怜玉满面凝重,问燕三郎:“你们到底何方神圣?”
    这里强手如云,左迁、铁太傅都曾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可刘怜玉偏偏就能看出,来者以眼前这个年方弱冠的男子为尊,众将把他围在正中。
    青云宗人都把好奇的目光投注在他们身上。从天而降的救兵,到底是什么来头?
    “这位是卫国清乐伯。”铁太傅声音宏亮,“受颜山长临终之托,为青云宗解厄。”
    青云众终于动容。
    ¥¥¥¥¥
    次日午后,燕三郎行至青云山下。
    联军当中,夷陵道的乡兵和千渡城的守军已经返回原籍,乌瑞随刘怜玉去往青云宗复命;能走到山下的,除了青云宗本身的三百弟子,只有燕三郎带来的两千人马。
    现在这两千人暂时憩在山下的县城。
    这支队伍是那高个细眼的汉子带来的,其名为施恩光。
    燕三郎在卫国无官无衔,散人一个,手下有商会、商队,但就是没有军队。这支队伍自然也不是他的,而是桃源暂时借给他调配的人手。
    送颜同奕回桃源时,燕三郎就“挟恩”向得胜王提了一个要求:
    今后或有借兵请求,望得胜王届时能允。
    得回孙儿的得胜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那个时候莫说只是借兵,就是把桃源守护者的位置让出来,得胜王都甘之如饴。
    其实首铜山离青云山真不远,说起来两大山脉还是同一发端,甚至望桑湖的水也能顺着溪河再流去首铜山中。桃源向世间开放之后,尤其得胜王修路通往外界,就有商人在这两地来回走动。
    能通商,自然也能行军。
    燕三郎前些日子放出红隼,就是向得胜王借兵。后者接讯,也就指派施恩光领两千骑兵,飞速来援。
    不是他吝啬人手,而是燕三郎就要求这么多。毕竟是长途驰援,机动性的轻骑兵最好,另外人数太多则后勤不好打理,这两千来号人在马背上负着干粮就往西走,前后才几天功夫,困难都可以克服。
    这一路上遇到的最大问题,也就是军队的入境报批。这么兵甲鲜明的一只队伍,青云宗边境怎么能放行?
    不过燕三郎早就打听过了,青云宗东境边防比起西边、北边要松懈很多。桃源没有开放之前,那里就是十万大山,除了野兽和猎户,谁也不会从那里翻过来。
    而桃源开放之后,就有商人开始往来桃源和青云山两地。这里有个小秘密——为避路税,他们很快就钻营出一条野生小路,可以凭其避过边防哨站。
    施恩光今次带队,就是走上这条小路,才绕了个弯、避过边关进入青云境内。其后基本走的都是山路,并未和正经城池有交集。
    这也是燕三郎选择红童子岭作为诱进铎人之地的原因。这种山区地广人稀,也方便桃源军的行动。
    带队的施恩光是从前陪着得胜王转战南北,最后兵败毒龙山的铁杆追随者,与金羽、左迁等人熟识,只不过没有出来闯荡的心思,而选择留守桃源。
    这支两千人的队伍留在县城休息补给时,燕三郎也把左迁等人留了下来,与施恩光叙旧。
    左迁多少有些不放心:“少爷不要我们跟上山么?”
    燕三郎冲他露出个笑容,宽慰道:“不用,人少更好。”
    他们才多少人,青云山上有多少人?就算左迁这几人陪他上山,也不能改变时局。
    左迁也想得开,既然少爷不需他们陪护,他转头就把着施恩光的臂膀:“走,喝酒去!”
    两三年没见面了,老友叙旧怎少得了酒?
    ¥¥¥¥¥
    颜府书房。
    颜庆放下手中信纸,满脸凝重。
    他的得力干将乌瑞传来飞讯,铎人将刘怜玉、徐陵光的队伍困在夷陵道,原本可以围而灭之,哪知半路上杀出一支队伍,不仅救起青云众,还截断了夷陵道,令铎人前进无路。
    这支队伍里出现了宣国太傅铁师宁,但首领却是卫国来的少年燕时初。
    第1273章 青云山
    据说此人受颜山长之托,护送铁师宁上青云山。
    颜庆当然认得铁师宁,这是童渊王廷中的老臣,两次陪着颜烈上过青云山。可以说,铁家与王室的渊源匪浅,连颜烈疑心病那么重的人,对铁师宁都信任有加。
    这个人突然出现在助青云宗抗铎的队伍里,颜庆第一个念头就是:
    不妙。
    铁师宁来得突兀,必定和颜山长有关罢?
    这个节骨眼上,任何牵涉到颜烈的人、事,对颜庆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信中还道,刘、徐二人对千渡城军非常不满,认为他们回护不及,致主力军险些被铎人所灭,因此命令乌瑞同返青云宗接受质询。
    颜庆看到这里,心中浮躁。
    乌瑞是他的手下,原本只该听命于他。不过副山长文庚指定刘怜玉为主帅,统领本次大战,余众都要服从。军中铁令如山,乌瑞也不能违抗。
    现在刘、徐二人已经察觉不对,想在乌瑞那里问个水落石出。颜庆对此倒没有太大担忧,乌瑞忠心耿耿,只要一口咬定是自己指挥失当,青云宗那帮软蛋能奈之何?
    顶多治其一个协军不力,罪不至死,也不牵连到千渡城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