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66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可是铁扇谷的军队,根本没有颓败到这等地步,几个将领一死三伤,活下来的异口同声:这两天来根本没见到柱国本人!
    也就是说,颜焘是前往铁扇谷途中遇害的。
    颜烈对弟弟的战力了然于心,若是真刀真枪正面硬刚,自己都不是颜焘对手。那么,杀害他的会是谁呢?
    他强捺心头痛楚,伸手检查颜焘的颈伤。
    颜焘共有五十九处伤口,都是斧钺加身,但真正取他性命的,正是这割喉一刀。
    使刀的人下手干脆利落、力量强悍,可见心性之冷酷。并且伤口里还验出了见血封喉的剧毒,和颜焘身上其他两道刀伤里的毒性吻合。医官推断,颜焘很可能在毒发之后更加虚弱,这才战败身亡。
    凶手已经这样强大,却没有一点光明磊落的风范。
    这群人是恰好与颜焘狭路相逢,还是特地在那里等着他呢?
    颜烈站直身体。他记得当天弟弟原本被自己派去铁扇谷领军,但中途先去了一趟太傅府接回玉太妃,而后又追击端木景,直到徐世昌赶到才转身前往铁扇谷。
    凶手如是尾随他,直到铁扇谷才出手加害,那么安涞城前日发生的六一道口之乱,他们必定也在场!
    这时,外头又有人来报:
    金平巷民宅的柴房里头发现两具尸首,已经死了两天。
    民宅空置多日,主人家也是有事回去,才发现了尸首。
    这种民间凶杀由署衙负责,原本不会上达天听。可问题在于,死者之一身穿青金皮甲,这就是颜焘随身亲卫的标志。
    第1116章 雷霆震怒
    经过辨认,这人姓马,的确是柱国亲随。
    而另一名死者则是平民装扮,全身都有被严刑拷问过的伤痕,死亡时双手被缚背后。
    两人都是被一刀割喉。
    颜烈心中一动,特地去停尸间观察两人喉间的伤痕——
    与颜焘如出一辙!
    颜烈突然就想起铁太傅说过的话:
    颜烈曾经命亲兵押送一名俘虏进宫,让摄政王亲自审听供词。
    显然这两人没能走进宫里,因为凶手出手拦截了。
    显然,凶手也清楚俘虏的供词不利于己,否则怎会半路灭口?
    颜烈心里砰砰直跳,来回踱了两步才出声:“来人,传铁太傅和章御医进宫!”他要把当天的情况再复盘一遍,看看哪儿有遗漏。
    侍卫领命去了。
    颜烈来回踱了几步,心头无比烦躁。此时却有个嫩声嫩气的嗓音响了起来:“摄政王哥哥!”
    他回头一看,奕儿来了,身后还跟着七八个侍卫和宫人。
    非常时期,奕儿的警护力量得以加强。
    男娃子穿一身灰鼠皮小袄,脸蛋白里透红,是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
    “奕儿来了。”颜烈立刻收起满身躁气,伸手将孩子抱起,掂了掂,“怎么轻了,没有好好吃饭,嗯?”
    最后一声向宫人发出,几个侍女吓得一下子跪倒。
    奕儿摇头:“我要母妃。摄政王哥哥,我母妃呢?”
    “她出宫了,过些时日才会回来。”颜烈脑门儿开始疼了,这娃娃要娘亲,他怎么解决?
    奕儿嘴一扁,眼睛红了:“你昨天就这么说!我要母妃,现在就要!”最后两声嚷了起来。
    小孩子开始蛮不讲理,颜烈本就憋着一肚子火气,这时终忍不住喝斥一声:“别闹,再哭就没有母妃了!”
    他从不曾对孩子声色俱厉,奕儿吓得打了个嗝,又不敢哭。这一憋气,嗝就打得越发厉害了。
    颜烈只觉怀里的娃越发烫手了。
    他朝宫女一瞪眼:“接过去好好哄啊,都傻了吗?”
    从前玉太妃手下的大宫女直接将孩子抱了下去,至远处才小声哄劝。
    颜烈按了按眉头,只觉身心如遭炙烤,心急火燎地。
    以前每到这种时候,他都会去玉华殿坐一坐。那个女人根本算不得解语花,可是他在那里过一晚上,次日火气总能消掉不少。
    现在他一烦心,腿还想往那里抬,可是才迈开两步,就会记起玉华殿已经没人了。
    到底是谁掳走了玉太妃?
    她是被迫,还是自愿的呢?
    前天,颜焘本要护送她回宫救治,结果中途遇上叛党端木景等人,玉太妃被人趁乱带走。
    那么,带走她的人和铎人有关系么?
    颜烈脑海里,回荡着无穷无尽的疑问。
    但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恐怕,他再也见不到她了。
    ……
    外头山崩地裂,明月楼里也不是风平浪静。
    次日一早,就有官兵凶神恶煞进来,挨间客房搜查,还要比对客人身份。但凡对方有一句话答不上来,锁链加身,栲走!
    燕三郎亲眼看见两个住店客人只是支吾两声,然后就被直接拉走,后面没再回来。
    他受到外宾身份护持,官差对他还客气一些,听说他刚刚从西城署衙回来,也就没再多问。燕三郎就趁机打听:“差爷,外头发生了何事?”
    官差一瞪眼:“不该你问的,别多问。”
    这时外头响起慌乱的脚步声,有人撒腿狂奔,好像沿路还乒里乓啷撞倒不少东西,而后燕三郎等人就听见呼喝声:“拦下反贼,别让他跑了!”
    待官差走后,白猫嚯嚯磨爪:“看来,宣王廷终于接到消息了。”
    这样的审查,接下去几天又来三轮,燕三郎等依旧是平安过关。
    除了这点波折,他还算静心养了三天的伤,身体好转不少。
    金羽和傅小义等人偶尔出去市集买东西,发现安涞城到处风声鹤唳,街上都是巡卫和官差板着脸大步来去,三不五时就有人被揪出来拖走。
    街道原本的繁忙变成了萧瑟,人们走路缩着脑袋,连打闹蹦跳的孩子都少了。
    不安、惊疑和恐惧,在国都里快速传播。燕三郎就算不出门,也在空气中嗅见了它们的气味。
    有关宣王暴毙、青芝镇大败的流言,悄悄在市井之中不胫而走。
    当然,这样的传言再度引来王廷震怒,官家大肆搜捕,抓起来的人更多。
    据说几个城区的监牢人满为患,都塞不下了。
    安涞城惶惶。
    至第六天,王廷才出了安民告示,称安涞城内奸细已被拘捕,青芝镇已被攻破,百姓仍可安居,云云。
    字很少,引人遐想的空间就很大。
    何况安涞居民见识了这些天的动荡不安,看完告示之后疑问不减反增。
    可是高危态势之下,谁敢再公开非议?都只在私下里窃窃。
    端方的想法大概与燕三郎相类,也是老实趴在明月楼里,直到第七天风声稍微宽松,才开始外出。
    少年知道他在宣王廷有众多同门,耳目远比常人灵通,于是向他问起青芝镇的消息。
    端方小心布下隔音结界,才苦笑一声:“摄政王接获颜焘死讯,雷霆震怒,当场就遣将调兵,要不惜代价打下青芝镇。据说,这几天铁扇谷血流成河。”
    “打下来了?”
    “嗯,昨天打下来了。”端方摇头叹息,“摄政王下了屠镇令,鸡犬不留。现在青芝镇已经是一片死地,连房屋都烧光了。”
    燕三郎想起自己初至青芝镇时,天上还飘着雪,街上行人少,但他还看见一个小娃娃举灯笼追着雪片跑……
    显然,这些都不复存在了。他低声道:“屠灭青芝镇,恐激民忿。”
    端方呵呵一笑:“你道摄政王还顾忌这些?”
    燕三郎轻轻叹了口气。手足遇害,颜烈没有当廷发狂就算是定力了得,哪还顾得了这许多。
    再说,童渊人本就恨铎人奸细入骨,他是断然不会手软。
    第1117章 想开了就好
    “对了,端木景已死,那么吉利商会呢?”
    “查抄了,商会上下所有人一律收监,连守门人都不例外。”端方按了按自己指节,“端木景还未及撤走的家人和心腹都被指作奸细,严刑拷问,据说姬妾已被打死三个,都丢去了乱葬岗。”
    听到这里,燕三郎忽然明白端木景所说“太早了”是什么意思——
    宣王身上的毒性发作太快,让他来不及妥善撤退。莫说吉利商会那么多家当,就是家里人都来不及送走几个。
    “端木景的故旧友人、来往宾客,统统都要清算。”端方又道,“这几天王廷正在抓人呢。”
    燕三郎动容:“端木景交游广阔,扯得上关系的人也不知有多少!”
    “可不是么。”端方摇头,“摄政王这么大抓特抓,牵连太广。现在不仅是民间,就连王廷里也是人人自危,惟恐自家突然就遭破门而入。听说昨日廷议上,铁师宁铁太傅当场呵斥摄政王滥杀无辜。”
    燕三郎想起铁太傅其人,都想替他捏一把冷汗:“他没事罢?”
    “他是两朝元老,铁家又是王室拥趸,摄政王也没拿他怎样。”端方摸了摸鼻子,“但听说铁太傅今日就托病,不上廷了。”
    燕三郎点了点头。
    这天晚些时候,金羽给他捎了个消息回来,说燕三郎住在清水园时的邻居郎使节也被扣押了,监禁两天两夜还没放出来,理由是有人举报他与端木景“过从甚密”。
    不过燕三郎明白,像他那样的小国使节在宣国首都活动,少不得要与端木景这样的精通往来买办的大臣打交道。
    只能说,这位郎特使的运气是真不好,希望他能活着出来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