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6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随端方前往,才没有争议。
    燕三郎转头对金羽道:“你带这两位去办入住,都要天字房,账挂在我们这里。”
    第1056章 风水宝地
    端方也不谦让,大笑道:“难得今晚是这样的好天气,我去整治酒菜,一会儿叙叙旧如何?”
    “好。”严格来说,两人从前并没有深交,甚至还曾互相斗智,并且端方欠燕三郎的人情也还上了。不过少年还是微笑道,“正有此意。”
    端方随金羽去前厅时,千岁戳了戳燕三郎的肩膀:“记得,今晚你还喝豆汁儿。”
    ¥¥¥¥¥
    不到寅时,众人就出发了。
    燕三郎等人乘着宣国派来接人的民车,从四周一片黑沉走到启明星高挂,终于离开北城门、进入北郊腹地。
    不可避免地,他和裘娇娇同乘一车。后者听说他只是卫国的小小伯爵,连官职都没有,本来冷眼相待。
    她虽然不曾出语相轻,但那种不屑和冷漠不言自明,甚至毫不掩饰。
    不过端方随后就介绍,这是连容生的得意高徒。裘娇娇脸上的冷漠立刻就化掉了一大半。
    连容生的金字招牌,果然在哪里都好使。裘娇娇这三十多年都待在拢沙宗,两耳不闻窗外事,眼界也越来越高,但连容生的大名还是如雷贯耳。
    千岁藏身木铃铛里,对燕三郎笑道:“这位裘长老果然很单纯。”
    单纯地认人只看身份。
    等到端方再提起迷藏海国,提起窦芽,裘娇娇才终于动容,居然还挤出一丝微笑:“原来是窦芽的朋友,不错。我听说你们大闹迷藏海国的事迹了。”
    端方向燕三郎挤了挤眼:“裘长老是窦芽师叔,平时可宠着她了。”
    燕三郎恍然,原来如此。窦芽那样的小姑娘,向来很有长辈缘。再说她自己出身又好,能跟端方搭上话的,也都不是普通人。
    少年自谦道:“能逃回来也是运气罢了。”
    裘娇娇哼了一声:“迷藏海国尽是一群死灵作怪,还要到人间兴风作浪,其心可诛!你做得很好。”
    燕三郎从迷藏海国回来这么久,除了连容生之外,也只有裘娇娇这般褒奖他,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千岁在木铃铛里笑得直打跌:“燕小三你做得很好,听到没有哇?”这样居高临下的夸奖也是够了。
    不过话由打开就好了,后面谈起来就顺畅许多。
    裘娇娇在车上只字未提布吉伦之事。这是家丑,她绝不在小辈面前说起。
    寅时末,马车终于停下,回龙坳到了。
    燕三郎随众人下车观望,发现这里为群山环抱,回龙坳却是好平坦的一块腹地,有利于藏风聚气。
    而回龙坳前方就有大小两条长河,冬季也不结冰,河水照样活泼。
    宣国祖祠就修在回龙坳内,祠外好大一片空地,应是特地平整出来,做为祭天和各项仪式之用。
    天还没亮,广场就站满了十之六七。
    燕三郎一眼看出,其实嘉宾数量不多,毕竟祭天大典办得仓促,各地政要都来不及赶回,邻国也没机会派人过来观礼。
    来来去去,都是衣甲鲜明、持戈耽耽的军队。
    宣王和摄政王将戍畿部队都布置到这里了,那就是决心要保证祭天大典万无一失,绝不能被敌对势力破坏。
    进出人员的身份筛查也非常严格,燕三郎就亲眼见到不少自行前来的外使被拦截在外。好在他是跟着端方和裘娇娇一起来的,拢沙宗在宣国地位非凡,端方出声保他,这才带他和金羽平安通关。
    走出数十丈,金羽就对燕三郎道:“少爷,你的选择是对的。”
    这话没头没脑,别人听不出原委。燕三郎嗯了一声,暗自摇头。
    只看今天这番阵仗,他们想带走玉太妃也太难了。
    观礼的位次都已经排好,即有内侍领着端方和燕三郎前往。
    排给拢沙宗的位置很靠前,也不被遮挡,可以将广场一览无余。
    因为宣王每年都有九日时间要居住于此,因此这里有整整一个宫殿群,错落有致,恢宏壮观。从体量来说,这里和行宫相差无几。
    端方长叹一声:“真是风水宝地。”可不止是背山望水那么简单。
    他指着前方山岭向裘娇娇道:“看这处地形,恰如五龙聚首,而童渊族的祖祠就建在龙头位置,有‘天下居中’的福气。”再指两条河流,“山龙聚首,水龙嬉戏。这叫双龙戏珠,不止于左右逢源。”
    裘娇娇看他一眼:“真那么好?”
    “真那么好。”答话的是燕三郎。相术是连容生的弱项,也正因如此,少年反而喜欢找这类书籍来仔细研读。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相术是所谓的玄而又玄,泥沙俱下,真假存疑。
    裘娇娇却不轻易买账:“要真那么好,铎国人为什么不把宗祠修在这里?”安涞城原本是铎国的首都吧?他们不精通相学么?
    端方笑道:“铎国宗祠的位置也很好,在城西郊。颜枭夺下安涞城之后心存厚道,没把铎国的宗祠刨开,自己占位,而是命人在安涞城附近重新勘察地形,后来就发现了这里。”
    他指向正北:“五龙聚首的地形并非天然形成,那里原本有座天生桥,将双龙连在一起,又阻隔了河水。有高人向颜枭建议打断天生桥,将一龙剖为双龙,如此五龙就可以聚首,河水亦可流入山谷,成就洞天福地,荫庇后世子孙。这便是回龙坳的由来了。”
    “原来如此。”裘娇娇听完了却摇头,“我不信有什么子孙基业。你看哪一个王国宗祠不建于福地?可是哪一个王国也没有万年长青。”
    端方和燕三郎互视一眼,都不与她再辩,只道:“时运会变,裘长老说得很对。”
    卯时初,礼乐声起。
    祭天专用的供桌已从殿内搬出,置于广场正东方向,供桌前方的燔炉也烧起烟火。
    年少而文弱的宣王在摄政王搀扶下,先跪拜上天,再跪拜祖宗。
    而后,就是献玉帛、献五牲。
    宣王开始念祷文了。
    燕三郎站在观礼的人群当中,目光却被供桌前那一口大鼎吸引。
    黄铜大鼎,鼎身上还有双龙浮雕,哪个部位看起来都十足眼熟。
    第1057章 紫气东来
    我肯定、确定,这鼎一定就是龙夏鼎!”换作千岁斩铁截铁了,“放在这里还挺气派的。”
    祷文不过短短二百五六十字,简述宣国的治理乃是奉天守义,有文成武德之功,今日再设龙夏鼎,保千里河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云云。
    准备时间虽短,但今日祭天大典的每一个程序都要严控时间。就连宣王诵念祷文的语速都事先演练过了,要控制在四十息内。
    因为,天要亮了。
    他诵文期间,头顶上的晴空万里忽然就被不知哪里飘来的云朵覆盖,一层一层。
    只有东边,干干净净,一丝不染。
    这等异象,也引得人群中起了一点骚动。
    宣王念完最后一字,就面向东方,行三跪九叩大礼。
    最后一次磕头完毕,东方群山正中的缺口刚好探出今日第一缕阳光,轻柔而坚决地照在广场东边的龙夏鼎上!
    所有人都看见了,鼎身当即有紫气氤氲,浓郁得肉眼可见。
    “快。”摄政王低声催促。
    宣王当即起立,快步上前,将双手贴在了鼎身上。
    这是龙夏鼎使用手则中最重要的一步——掌权者以手捧之,沟通天地,大鼎才能生效。
    一息过去了。
    两息过去了。
    鼎身的紫气照旧,未见任何异常。
    观礼人群静悄悄,都在屏息以待。
    裘娇娇把声音压到极低,问端方:“就是这样么?”
    端方耸了耸肩,以示自己不知,但眉头皱了起来。
    什么表象也没有,不该是这样吧?
    众目睽睽之下,宣王鼻尖冒汗。尽管是寒风凛冽的时节,他后背也是一下就湿了。
    为什么不灵,为什么没有迹象?
    他原本体弱,这时又感压力倍增,一口腥气从喉间涌上,忍不住就躬身咳了起来。
    这儿连官员、外宾、军队在内,可有近万人观礼!
    更糟糕的是,紫气东来的时刻也不过就这么区区几息!
    颜烈暗自焦急,不顾宣王捂嘴咳嗽,一把抓着他的手按在了铜鼎上,低喝一声:“平心静气!”
    宣王哪里忍得住?
    不过这么一按之下,鼎身上的紫气忽然一收,化作一条小龙!
    它虽由紫气构成,但身体异常凝实,有首有尾有四肢,脑袋上还长了角。
    像燕三郎这样目力极好的,甚至能看见龙身上的鳞片也是清晰可见。
    这小龙在鼎身上盘旋一圈就扶摇而起,笔直上天。
    与此同时,它的体积也是见风就长,初时不过两掌长度,上升至十丈已有小半人高。
    等到了半空中,它的体积就长到了惊人的五十丈!(一百六十米)
    头角峥嵘、神威凛然。
    而后,它就发出一声清脆的龙吟。
    观礼的百官和将士,闻声都跪了下去。
    紫气化成的长龙在高空中也是游弋一个来回,而后向上冲入云海。
    众人只见厚厚的云层里透出紫光,照出了龙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