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55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又行出十余丈,前面已经没有路了,只有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红色石块。
    燕三郎随手从地上抓起红岩看了看:“塌方留下的产物。”
    很明显,这是一次猛烈坍塌造成山体破裂,滑落下来的岩砾对地面形成冲击,导致红石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这个细节,也照应赵长老对四人说过的桃源闭合传说。
    白苓仰头,望着前方喃喃道:“这就是鹤壁?”
    正前方一堵峭壁,几乎平滑如刀削,就那么拔地而起,直插天际。四人举头眺望,都看不到山尖。
    或许,就在云深不知处吧?
    长老说,“鹤壁”就是昔年的通道所在,两人走到这里,自然明白为何没人可以逃出桃源境了。
    传说仙鹤都飞不过这座高山,人想攀越过去,更不可能。
    吴城主也在仰头观望,好一会儿才道:“我们来过这里。当初想找出去的路。”
    第943章 隐蔽的入口
    “没发现端倪?”相处两日有余,燕三郎对吴城主有粗浅认识,更何况现在也知道他真实身份。连这人铩羽而归,那么出路是真不好找了。
    吴城主摇头:“一无所获。”
    燕三郎不往上看,反往下瞅,两人前方的鹤壁分作上下两种颜色:近地面是褚红色,这与流散红路上的碎石色泽一致。
    一丈以上,就是普通的花岗岩层。
    白苓左顾右盼:“我没看到通道的痕迹在哪。”
    吴城主指着石壁和地面的交缝处:“它沉下去了。”说罢苦笑一声,“赵家村的长老没说错,这通道无法清理重开。”
    “哈?”白苓一怔,仔细看了看地表,好半晌才领会了话里的含义,“你是说,这整座大山都、都……”
    “对,都下沉了。”吴城主淡淡道,“以我们人力,断然无法重新打洞出去,这座山也不知有多厚。我们还试过向上攀援。”
    “然后?”白苓明知道结果,还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一山还有一山高,无止无尽。”金羽代答,“我花了整整七天时间想爬出去,不成,又花了十天时间才爬回来。山间除了顽石什么都没有,连土壤和草木都看不见。若非带着干粮,人都能活活饿死。”
    “这幻境实在强大。”燕三郎都不得不感叹一句,“这里是桃源的屏障,正常情况下是走不出去的……你们试过雷雨天外逃么?”
    两人摇头。
    吴城主语气奇异:“从我进入桃源至今,这里的天气就是光刮风下雨不打雷。”
    金羽补充一句:“就连风都没有狂风的,基本都是斜风细雨,偶尔有几次大暴雨。”
    白苓奇道:“前几天暴风骤雨,我们才进入桃源。那时你们不逃么?”
    “你们从哪个方向进来的?”
    “西边……映日峰方向。”
    “我们去了北边。”金羽摇头,“幻境被击出的破口却在西边,你们能进来也是运气太好。”
    燕三郎隔着衣裳捏了捏木铃铛。
    赵大召带着四人沿着鹤壁继续前进。
    严格来说,是沿着山石往下行走。
    从坡后拐出,白苓目视前方,忽然惊呼出声:
    “看!”
    燕三郎同样停住脚步,瞳孔微缩。
    之前群山延绵遮挡视线,可是翻过坡道之后,眼前豁然开朗:
    底下一条大河奔涌,水面开阔,河谷平缓,更衬得远山缥缈巍峨,起伏的山峰立在云深不知处。
    更重要的是,这一组群山的山势、山形,燕三郎分明是认得的。
    拢沙宗的宗主申叔桓创作的《弥留》画卷,主角就是这一组群山!
    甚至他和白苓在首铜山看见的半空蜃景,也是这一组群山的幻象!那时两人都认为,世人孜孜寻求的弥留之境就在群山之中。
    可是现在他知道了,事实正好相反!
    吴城主也顺着白苓的指向眺望远山。他和金羽都有些莫名:“怎么?”
    山就是山,有什么好惊讶的?
    “我们从前得到的弥留之境线索,都和这组群山有关。”燕三郎给他们答疑,“拢沙宗的开山祖师从弥留之境出来后就将它绘成画卷。此后,这画一直挂在拢沙宗的山堂里,不知多少人都见过了。”
    吴城主听完,脸色一言难尽。别人千方百计都找不到的地方,他误打误撞进来了,却削尖了脑袋想逃出去。
    这便是围城之恼啊。
    见到申叔桓画中群山,众人精神一振,知道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脚步也越发轻快,这会儿反倒嫌赵大召走得慢了。
    好在下行不久,五人就走到一处深潭。
    潭子承接高山流水,清泉沿山形蜿蜒至此。前几天刚下过雨,这一路上高高低低,就错落成多处瀑布,白练一般打在潭里,飞珠溅玉,甚是灵美。
    潭很深,因为水质虽然清澈,众人却望不着底,只见深处一片幽绿。
    赵大召指着深潭道:“你们会游水吗?”
    众人都道“会”,只有白苓不自在地拂了拂秀发。
    “请下水跟我来吧。”赵大召本想顺手脱掉上衣,目光一扫白苓,又不好意思了,穿着衣服就跳进水潭里。
    众人纷纷入水。
    水底清澈,能见游鱼在身边游动。
    赵大召下水以后就往深处游去。光线越来越暗,千岁不待燕三郎示意,就自行召唤出琉璃灯为他照明。
    赵大召还是头一次见到能在水里燃亮的灯,好奇不已,可惜现在口不能言。
    水潭看着面积不大,竟然深达八丈(二十五米)左右。水性差一些的,根本潜不下去。
    这时众人也明白赵长老为何专派水性好的孙子来带路了。
    潜到潭底,在琉璃灯的照明下,大家就看见石壁上一条不规则缝隙。赵大召做了个手势,当先游了进去。
    众人连忙跟上。
    因为角度缘故,这缝隙初看很窄,进去之后却越游越宽。
    燕三郎能觉出,自己几乎是沿着坡道斜向上游去,那么应该距离水面越来越近了。
    果然十几息后,众人哗啦一下冒出水面。
    白苓连连吸气,才觉自己缓了过来。再看左右,自己居然在山腹之中,触目所及都是森岩。
    最古怪的是,这里并不黑暗。
    这儿是个巨大的天坑,底下有水,上面有巨大的豁口,天光照下来,不需要琉璃灯照明了。
    能游进来的人,对这里只有四字评价:
    别有洞天。
    赵大召领着众人上岸,踢踢跶跶往深处走去,一边道:“从前这里是连接外界的通道,天神关闭通道之后就成这样了,外人几乎不知。”
    “外人”吴城主深以为然。他们自诩踏遍桃源每个角落,但这种犄角旮旯若是没有本地人带路,压根儿就找不到。
    其他人也听明白了,他们走了这么久,还没离开鹤壁,只是从水潭潜进了山腹里。无数年前大山下沉改变了地貌,但通道还有一点残余,就是众人眼下所走的小路。
    尽管它已经不再连接外界。
    因为走到了背光面,小路又是越走越暗,到后面快要伸手不见五指。
    第944章 照影壁
    这段路很长,又是螺旋型向上,仿佛在山腹里行走,若非异士眼力极好,这时就不知道被大石磕拌几次了。
    赵大召终于站定:“我们到了!”
    到了?到哪了?
    众人也停下脚步,东张西望。
    这又是一处岩窟,空间很宽,众人右手边就是一整面石壁,平滑如削。
    而左边么……
    左边是黑沉沉的山壁,只有离地两丈处开着一个西瓜大的孔洞,外头的微光就从那里打进来。
    一向最沉得住气的燕三郎也开口问了:“这有什么?”
    不就是一个山洞么,和之前走过的有甚不一样?
    “等着。”赵大召却指着右边平滑的石壁道,“快了,快了。”
    “快什么?”
    “快要日出了。”少年满脸认真,“等太阳出来,你们就能看见了。”
    从众人进入同悦客栈到现在,只过去了半个时辰。
    的确,快到日出时分了。
    也就是数十息后,忽然有一道明光穿透岩孔,照了进来!
    那光芒和煦而温暖,一下就驱散了山洞的阴沉,正正儿打在了众人右手边的山壁上。
    这一刻,白苓失声惊呼:
    “倒悬之山!”
    今日第一缕阳光照进孔洞,居然将群山的身影映在了平滑如幕布的山壁上!
    众人都看得分明,山影是倒着的,峰峦朝下,山体在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