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5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风暴乍起,海神使就手执魂石跳进了风眼之中,她的手下纷纷跟随。
    燕三郎等人透过强劲的风圈,隐隐能看见正中透出淡蓝色的光芒。
    看来有这魂石庇护,他们能在风圈中安然无恙啊。
    很快,龙卷风就朝着府墙扫去,并且迅速撕开一个缺口,奔往远方。
    莫看它没有腿,但速度快逾奔马,眨眼间就在数十余丈开外。
    城主府今晚的动静太大,早有许多人奔出来看热闹。不幸挡在龙卷风行进路线上的,还来不及惊叫两声就被卷了进去。
    好奇么,有时候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更多人惊惶避让,冲向城主府求救,因为潘涂沟的军队也赶向这里集结。
    眼看风暴冲向大山,吴城主奔出十余丈就放弃了,返身挡住了燕三郎的去路:“站住。你是谁?”
    少年本来悄悄离退,打算趁乱溜掉,这时却不得不停了下来。
    “外来者,跟你一样。”燕三郎往龙卷风远去的方向眺望,心里盘算。对方人多,手里的法器还层出不穷,吴城主要是不追的话,光他一个人撵上去太冒险。
    吴城主闻言眯起了眼:“你进来做什么?”
    “寻找弥留之境。”燕三郎清声道,“跟海神使一样。”
    “海神使?”吴城主听到一个新名词。
    “就是领头的女人。”燕三郎往龙卷风刮去的方向呶了呶下巴,“他们是迷藏国的神使和信察,来这里寻找弥留之境的入口。”
    “迷藏国?”吴城主的脸色变得有点古怪,“是‘海上有仙山’的迷藏海国?”
    “对。”原来他也听说过。但燕三郎很快记起,吴城主掉入桃源不过几年,而迷藏国存在的时间却更久远得多。
    “迷藏国人为什么要找弥留之境?”
    燕三郎言简意赅:“迷藏国前往人间的通道已经关闭,他们来求一条生路。”
    吴城主问得简扼,少年也答得飞快,几乎不假思索。陌生人之间打交道,有限的实话是拉近关系、建立沟通的最好办法。
    果然吴城主的脸色和缓下来,头朝城主府一偏:“进去叙一叙?”敌人的敌人,或许就是朋友。
    或许。
    燕三郎摇头,随手指着街上一家酒馆:“这里最好。”
    他可不想再进城主府,那里阵法太多,要么堵人出路,要么禁绝遁术。他也不傻,不想成为第二只瓮中的鳖。
    这时吴城主手下的异士来报:“那只怪物不见了。”
    只听这称呼,燕三郎就知道吴城主从未把奈罗当成桃源的守护神。
    “顺着血迹去找。”
    奈罗被海神使捅瞎了一只眼,鲜血淋漓,狂性大发。方才众人忙着追击海神使,把它落在后头了,结果城主手下想起时,它已经不知所踪。
    这人领命而去。
    两人进了酒馆,守店的小二早被对面的动静惊醒,这时慌忙来迎,却被吴城主打发出去。
    吴城主随便扯了张椅子,大马金刀坐下来,定定看着燕三郎道:“你戴了面具?”
    居然被他看出来了,这厮眼睛好毒。
    燕三郎顺手摘下了面具,反正海神使已经认出他了。这吴城主看起来倒像是可以团结的对象,他也要显示一点诚意。
    吴城主微现讶色,没料到闯入者这么年轻。他仔细打量着燕三郎:
    “贵姓,何方人氏?”
    两人都来自人间,在这地方算是老乡,见面本该亲切才是。若非他这几年经历太多,说不定还想浮一大白。
    第900章 互换消息
    “免贵姓燕。”少年也在窗坐下,与他隔桌相望,“梁人,现居于大卫。”
    “梁人?”吴城主却一下动容,连身体都微微坐正,“你是梁人?”
    “是。”燕三郎仔细观察他的表情,对方的确显出了惊讶,为什么?
    吴城主却问得更加具体:“梁国……哪儿?”
    “黟城。”
    他生命的头九年住在梁国的边陲小城,连许多梁人都不清楚其位置。可是吴城主却长长哦了一声:“我知道。再往北走五十里,就到梁国北部边境。”
    他说得一点儿没错,燕三郎点头:“城主对梁国,知之甚深。”
    “深么?未必。”吴城主却叹了口气,“我都进来五年了……梁国如今可好,国君还是吴骁吗?”
    “蒸蒸日上,君泰民安。”
    听燕三郎一言以概之,吴城主怔怔出神,眼里的锐气消褪下去,哪有对战海神使之时的生猛?
    燕三郎也不出声打断,只在心底算盘。
    好一会儿,这位吴城主才长长吐出一口气:“也好。”
    他的声音里饱含许多苦涩,若是燕三郎没辨错的话,还有浓浓的失落。
    “城主对梁国的感情很深。”
    “故国仍在,物是人非也。”吴城主站了起来,在酒馆里搜出一瓮老酒,又找了两个陶碗,提起酒瓮哗哗倒满两碗:“先干为敬。”
    他一仰脖子,就倒干了一整碗。
    燕三郎不须抬碗就能闻出,酒味儿辛辣,入喉当如火烧。可是吴城主喝得又急又猛,倒有一小半都顺腮而下,流到身上。
    他喝酒,燕三郎倒觉得他喝的是苦闷二字,不觉道:“既念故国,何不回去看看?”
    “你当我不想?”吴城主瞪他一眼,“这里能进不能出,我试过几次了。”
    “雷暴天气也出不去么?”这种天气能进来,也应当能出去才是。
    “首先,映日峰、桃源地几乎不打雷。”吴城主坐直了身体,“更不用说雷暴天气。”
    燕三郎有些诧异:“山里不打雷么?”他走过多少深山大川,深知山中天气反复无常,前一秒日炎炎,后一秒狂风暴雨都是常态。
    “偏偏这里很少,长年都未见一两次。”吴城主淡淡道,“无论谁把桃源境隐蔽于此,都充分考虑了这个特点。”
    有理,燕三郎点了点头。的确,神通术法的克星便是惊雷,映日峰少雷霆和强对流天气,始作俑者的手段就不容易露馅。
    “这五年里我只经历过两次电闪雷鸣,但不极端,却没法子趁机逃出去。也不知是变天不够猛烈,还是找不着出口。”吴城主沉着脸道,“几天前闪过两次雷暴,我整整试了一宿,找不到出路。”
    说到这里,他问燕在郎:“你从哪里进来?”
    “萍乡西南方向的大山。我翻过峭壁就到了。”
    “萍乡?”吴城主回忆这地方在哪,而后道,“上一次剧烈的雷霆天气在两年前,有人从桃源东边进来的。后来也摸到了城主府,想找我套消息,但手段和方才那群人一样不友好,我只好把他剁了喂狗。你听明白了吧?”
    燕三郎想了想:“我进来时并未看到迷藏幽魂,他们应该从其他路径进来。也即是说这地方像个漏斗,进来容易出去难……”
    吴城主目光深注:“幽魂?怎么,他们不是人?”
    “不是,甚至非人间产物。”燕三郎三言两语说清了来龙去脉,“迷藏海国遭遇灭世之劫,史前住民只能以幽魂形式留存下来,再从我们的世界诱入人类作为皮囊。但两年前迷藏国的圣树被炸毁,幽魂们没有容身之地,也不能再更换皮囊,才一举冲进了这个世界。”
    “迷藏国好大的名头,我从前还派人去过,原来金山银海竟是弥天骗局?”吴城主大奇,“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圣树是被我和同伴炸毁的。”
    燕三郎说得平铺直叙,吴城主却把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了。
    好半晌,他才大笑出声:“是你,原来是你!难怪那女人看你的眼神就像淬了毒,恨不得把你剥皮抽筋。”
    燕三郎苦笑:“若有机会,她会的。”如果可以,他也不想结下这种敌人。他话锋一转,“你也派人去过迷藏买东西么?”
    迷藏国曾是万宝齐聚之地,人间的权贵富豪或亲往、或派人,仿佛没去过就少了一大谈资。
    人就是这样,力图证明自己握有越稀有、越罕见的资源,才能彰显地位。
    “是啊。”吴城主自斟自饮,又是一碗,“你可听过,有样宝贝唤作‘福生子’?”
    何止听过?燕三郎心头微震,但面色如常:“传说中助长运势的奇虫?”
    吴城主也有些惊讶:“瞧不出你年纪轻轻,见识颇丰。”既炸毁了海外奇国的圣树,又能准确说出福生子的用途,“我那几年太需要好运气了,于是派人搜罗天下奇物,但凡对我有些帮助都行。迷藏国还未开放,我就听闻小道消息,说那里或要出售福生子,我也打算差人前往。”
    “迷藏国两年前开放。”燕三郎一算,时间对不上呢,“你掉进桃源是五年前?”
    “对,我没能坚持到迷藏国开放,就被仇家打败了,一路逃到这里来,掉进桃源境。”吴城主意兴阑珊,“我连寻找福生子的运气都没有,呸!”
    他又去搜出一大把带皮花生,放到桌面上一个一个剥开来吃:“那这些幽魂……想找弥留之地做什么?”
    “找到活下去的办法吧。”燕三郎摆手拒绝了花生,此人还是敌我难辨,食水莫要轻碰。如果贺小鸢在这里,轻轻松松就能毒死他们一百次。“他们在人间不能轻易更换皮囊。皮囊死,他们也得陪葬。找到弥留之境,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能解决么?”
    少年摇头摇得很诚实:“不知道。”
    吴城主沉吟:“也就是说,他们寻到弥留之境的心意坚决。”
    “手段和把握都很大。”燕三郎补充,“关于弥留之境,你还有其他头绪么?”
    第901章 求生的出路
    “呃,没有。”吴城主答得很干脆,“否则我早出去了,你们以为我在这里当劳什子城主当得很舒爽么?”
    燕三郎挑了挑眉,没被他绕进去:“那所谓‘守护者’,也没有线索么?”
    “只有那头怪物。”吴城主想了想,“我跟踪过它,但它有隐身的本事,跟不出几里就会跟丢;我也设过陷阱抓它,有一回当真抓住了,但不知怎地居然被它逃走。事后它纠集了几十只双头狼来围攻我们,让我折损了好些手下。后来我也不去惹它了。”
    “慢着。”燕三郎抬手打断他,“几十头?”
    “要是我没数错脑袋的话,至少应该是几十头。怎么?”
    “我们在映日峰遇袭,被一大群奈罗……也就是双头狼攻击。”燕三郎强调,“在进入桃源之前。”
    “看来,这些东西果然可以自由进出桃源?”吴城主喃喃道,“桃源的百姓也知道我在捕狼,一大波乡老苦口婆心劝我,双头狼在这里就是守护神,只要它出现在战场上,数万人的队伍也要胆颤心惊,士气低靡。”
    “数万人的……队伍?”燕三郎失笑,“夸大了吧,我虽初至桃源境,但看这里居民最多是二十余万,哪来的数万人队伍?”假设人口二十万,去掉老弱妇孺,再去掉残病,能扛着武器上战场的青壮年数量最多不到三四万,那还是整个桃源境的统计,单独一支队伍哪能有这么多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