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44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其二,关于张涵的处理,可好可坏。翠萧宓是看在燕三郎面子上,才将她放走,也算还燕三郎一个小小人情。
    燕三郎领了情,他们的关系才会更融洽。
    温室之中,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待燕三郎把这三年来的经历说完,天色向晚,也到了日暮时分。萧宓看一眼天色,默默计算时间。
    天黑了,那她……?
    这时,燕三郎才有空询问萧宓的近况。
    “尚好。”少年君王言简意赅,“这几年忙于平叛,国情已经稳定。去年无灾无祸,中部和南部的良田大丰收,国库终于不再枯耗。”说到这里,轻轻吁出一口气。
    燕三郎知道,他肩上的担子很重。卫国前后经历十余年战争,已经耗得民穷财尽。萧宓接过父兄的王位,看起来风光无俩,其实是接过了一个空壳子。
    这几年,想必他也是殚精竭虑了。相比之下,燕三郎的日子可算悠闲。
    萧宓显然也是这样想的,盯紧了燕三郎道:“时初来帮孤吧。护国公虽然了得,但他长于战事外务。至于内政,孤还需要好手。”
    燕三郎沉默。
    萧宓再接再励:“连容生的弟子出师,大小势力都抢着要;你案头的邀请已经摞得很高吧?”
    第770章 期待和招揽
    燕三郎不禁莞尔:“嗯。”
    “那就到孤这里来。”萧宓目光炯炯,“你不想一展抱负所学么?”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燕三郎其实并不确定这是自己的目标。
    “再说,迷藏幽魂神出鬼没,你都想不到他们还会想出什么法子报复你。别忘了,你现在是众矢之的,多少人都想从你身上发一笔大财。”萧宓苦口婆心,“这些东西还能兴风作浪,说明他们在陆地也有势力。你再单打独斗下去,危矣!”
    他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只要在卫国任职,有强国给你撑腰,即可无惧那些魑魅魍魉。”
    是啊,迷藏国幽魂散播谣言,说燕三郎搬走了整个富贵乡的财富。现在外间不知多少人都视他作移动宝库,恨不得杀而夺之。
    少年还未开口,已经有个悦耳的女声接了话:“都说小三身上有宝,你就不觊觎么?”
    萧宓闻声大喜。
    他们就坐在兰花园的小榭之中,红衣女郎笑吟吟绕过山石而来,明珠灯暖,国色无双。
    满园芳菲,竟不及她一人佚丽。
    她一眼扫过来,萧宓竟生手足无措之感。他捏紧了眼前的桌板,才能笑道:“待三郎真正富可敌国,我再考虑考虑。”
    这么说就显示了肚量。他是一国之君,怎会羡慕常人的财富?
    他羡慕的是……
    萧宓看了千岁一眼,暗自叹气,同时又看了一眼天色。
    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样啊。
    “听说今晚有御膳可用?”千岁拍了拍燕三郎肩膀,老实不客气,“我饿了。”
    两个男人自无异议,所以一刻钟后,美点佳肴流水价一般送进了荟赏楼,这是邀景园主人家的饭厅。
    厨子是御膳房派来的,出手自然不同凡响。其中一道“九转大肠”,千岁挟一块入口,凤眼就欢喜地眯了起来:“走南闯北,真没尝过这样好吃的下水!”
    燕三郎扬了扬眉:“迷藏国的安康鱼肝呢?”在水晶岛的住处,她好像也捧着那个不放呢。就连他也不得不承认,那物脂香浓郁、入口即化,确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唔。”千岁眼都不眨一下就改口了,“除了安康鱼肝!”
    “你若喜欢,孤把厨子留下。”萧宓笑了,“他们都擅长化平庸为美味。”
    平庸?千岁看席上,味道佳矣,可是的确没有山珍海味,莫说熊掌驼峰了,最贵的野味大概就是一盘烧鹿筋。“我还以为你这里要提供龙肝凤髓的。”
    萧宓认真道:“你喜欢吃那些?”
    燕三郎挟起一块鹿筋:“她什么都能吃。”
    千岁瞪了他一眼,想起自己在黟城苏醒时,这小子都塞给她什么难吃的玩意儿!粗饼、红薯,大猪蹄子……嗯好吧,猪脚其实炆烂也挺不错的。
    萧宓无视两人之间的小动作,苦笑一声:“实不相瞒,如今国库不盈,百姓生活还不丰足,王廷上下也要带头表率,尚俭崇朴。等过上几年,千岁小姐想吃山珍海味都不在话下了。”
    千岁汲了一口果酒:“说起来,我们才刚到盛邑,你就给我们惹来不少麻烦。”
    萧宓一愣:“谁敢来找你们麻烦?”
    “你在邀景园呆了一下午加大半个晚上,这消息最多到明天午后就会传遍盛邑的权贵圈子。”千岁没好气道,“我们后面想得清静都难了。”
    谁有这么大面子,能让国君上门亲访?燕三郎还没个一官半职就先在盛邑打响了名声。
    萧宓忍不住笑出声来:“你们劳苦功高,旁人不知而已。就算后面门庭若市,那也是名至实归。”
    燕三郎却明白,这必然是萧宓有意为之,一是以示诚意,二是迫他表态。
    毕竟,一国之君都亲自上门,足见求贤若渴。作为被“求”的人,他怎么好意思拒绝?
    萧宓慢慢收敛笑容:“赤弩山一战之后,王廷出现大量空缺。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近几年虽然选贤提干,可是缺口依然很大。孤需要可信、可靠、可用之才。”他深深吸了口气,“三郎,在孤认得的人当中,你最机敏、最沉稳,也最有办法。”
    前卫王曾带着大量权贵向西逃亡,结果在赤弩山全军覆没。萧宓接手卫王宝座后,由于老牌的贵族都死得七七八八,难以形成合力跟他、跟护国公抗衡,所以萧宓的王位越坐越是稳固;但凡事有利有弊,大量门阀、官僚的的缺失,也让王廷变得空荡起来,许多政令无人可以执行,许多规划找不到合适的施政人才。
    还是那句老话,怕死的未必无才,忠心的说不定庸政。
    萧宓盛意拳拳,一时难却,燕三郎也觉出头疼。千岁看看他,再看看萧宓,忽然岔开话题:“这都过了三年,你和韩昭还未能收八方归服?”萧宓上位至今可称国泰民安,但根据她和燕小三掌握的情报,萧宓还未能高枕无忧。
    至少,卫国境内还有人不服。
    “是。”萧宓长长吐出一口气,“西南的异姓王怀王,以及中部大将徐明海都是国戚,表面上归服于我,但依旧拥兵自重、不肯交出兵权。廷中也时常有人替他们辩护。”
    “这两人当中,必有一个私通外国。”他顿了一顿,接下去道,“护国公说,迟则生变。原本苦无证据,孤一直未想到对付他们的好办法。”
    他幼时懵懂,以为帝王必然威风凛凛;待真正坐上这个宝座,才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千岁以手支颐:“想让这两人消失,至少有上百种办法。”
    “要让平民看得心服口服呢?”萧宓问她,“有几种?”
    千岁耸了耸肩,不答。这个问题轮不到她来烧脑细胞。
    “任职卫廷亦无不可,但我时常有事外出,难以在此长留。这与廷官制度不符。”燕三郎缓缓道,“譬如迷藏海国之行,海上历时一个月,来回路程花费五个月,前后加起来耗时半年有余。这还不算内外时间流速差比。”
    第771章 风光和落寞
    在卫廷为官可比不得从前随意,每天卯时(清晨5-7点)就要入廷,俗称“点卯”,申正或申初才散值下班。一个月休浴(放假)两天,其他时候不得无故早退,请假一律要递条待批。
    这么庞杂的一个系统,自然需要规章来保障它合理高效运转。问题在于,木铃铛时常派发任务,燕三郎需要大量自由时间才能完成。
    对他来说,当官不啻于给自己身上加了一把锁。
    “这个么……”萧宓沉吟。就算是自己招来的贤才,一年里面有大半年不在王廷,也会引人诟病,说王厚此薄彼。“那你也无须任职,孤封你一个伯爵当当,许你可以直接向孤谏议,如何?”
    燕三郎看他神色坚决,料想这是他的底限,也只得应了一声好。
    哪个国家承平已久,都有大量闲散贵族继承了先辈的爵位,但没有一官半职在身也就领不到薪俸。
    不领钱,别人哪来的意见?
    “所以此事再议吧。”千岁酒足饭饱,掩口打了个呵欠,“你和暄平公主相处如何?”
    萧宓脸色微红,方才的干练抛去九霄云外:“一般般。”
    “你不喜欢美人?”
    这问题实在太刁钻,萧宓更不知如何作答。
    连燕三郎都瞧出来,他在千岁面前经常词穷。
    他轻咳一声,给年轻的卫王解围:“为何要娶这位公主?”
    “护国公与我商量过,联姻是最佳方式,原本他属意宣国。那是大卫北境线上的最强国,与我们常年都有商贸往来,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就是它盛产的天河骏马。你也知道的,大卫东北方有草原部族,有好马才能守得住门户。”
    萧宓给自己灌了口酒,眼角余光扫过千岁,心头更添闷堵,“就在这时,攸王发来了联姻的请求。说得难听些,恐怕他也不久于人世。他缔下的条约,后代未必尽心执行。护国公说,还要以联姻保证两国睦邻、友好长存。”
    暄平公主很得长兄宠爱。等到老攸王去世之后,新上任的国君就是萧宓的大舅子。两边王室结了亲家,交恶的可能性就进一步降低。
    当然,只是降低,并非消失。
    燕三郎举酒,默默同他干了一杯,也不知该从何安慰起。
    他不喜言辞,而萧宓是心里郁闷,两个男人埋头喝闷酒,倒好似比拼谁喝得快一样。这局面实是无趣已极,千岁坐了一会儿就待不住了,找了个由头离开。
    待她都快要走出厅门,萧宓才抬头望了望她窈窕的背影:“你呢?”
    燕三郎没听明白:“什么?”
    “你还没有成婚的打算吗?”
    少年摇了摇头:“没有。”哪怕他的身体相比几年前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可是奇特的体质依旧让他不能亲近异性。
    “那……”萧宓迟疑了几息,“你和千岁?”到底是什么关系?“她已经陪在你身边好多年了吧?”
    燕三郎放下酒杯,定定看着年轻的君王,一句“我们不是那种关系”已到嘴边,突然又咽了回去。
    他忽然有一丝危机感。
    “嗯。”他点了点头。
    萧宓一仰脖子,就把杯中残酒喝了个精光。他拍了拍燕三郎肩膀:“孤先回去了,还有几个会见。”
    燕三郎将他送去正大门外,于是萧宓又被一群人簇拥着离开了。
    明明是前呼后拥,风光无俩,燕三郎却从他背影中看到了一点落寞。
    ……
    不出千岁所料,从次日午后起,燕三郎接到的拜帖和请柬多如云片。
    邀景园主人刚到盛邑,就蒙王上登门亲见的消息,长了翅膀一般在盛邑传播开来。
    他才十六岁,并无官职在身。
    这两点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大写的“谜”字。
    “你打算怎么办?”燕三郎抽出纸柬一张一张察看,千岁就在边上啃着肉脯,一脸坏笑,“要翻谁的牌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