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3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只是欢迎么?”燕三郎总觉得哪里怪怪的。窗子已经打开,从他这角度看出去,中庭花草繁茂,景致幽深,仿佛是个精致的丛林小世界。他也发现了,迷藏国的园艺与人间格外不同,后者讲究意境悠远,前者却喜欢花团锦簇,将哪里都布置得如同热带雨林最好。
    “那是什么?”他抬手一指。两丛怒放的杜鹃花簇拥着一根石柱,比他还高。柱心被掏空,置一火盆,而柱身呈不规则形,上面绘着奇特的图案和纹路。
    千岁站在他身后,随意瞥去一眼:“不是个装饰柱?”
    “不是。”燕三郎让开两步,不再挡着她的视线,“谁会给装饰柱上供?”
    他这么一侧身,千岁才看见柱子前头安放精致石案,案上摆着美酒和瓜果。显然这是个供桌,那么这柱子是……“图腾柱?”
    “天神可真是深得人心。好了——”千岁一把挽起他的胳膊,“想这么多作甚,陪我出去玩耍!”
    从早到晚都是个人,都不用变成猫!这日子也太爽了。
    两人退掉茶室,招来尚女长询问。后者恭恭敬敬道,迷藏欢迎客人四处游玩,饱览海国风光,只要去码头上召唤一声,就有船夫驾着小船听候差遣。水晶岛上的藏宝阁、海上的金银岛不向外客开放,除此之外,各处都可去得。
    听到这里,千岁就抓着燕三郎出海玩耍了。
    迷藏海国的夜晚不似外界那么黝黑,就算到了半夜,天幕的亮度也和太阳下山以后差不多,但这里别有一番趣味。两人乘坐的小船随着水波越划越远,再回头看去,夜色中的水晶岛居然闪着幽蓝的光,如梦似幻。
    “水晶自己不会发光。”千岁手搭凉棚看过去,“海面上有什么东西?”
    船夫道:“那是甲藻,大量聚焦在水晶岛附近。夜里就会发光。”这种光倒映在通透的水晶上,把整座岛都衬得如同仙境。
    第640章 珠宝如土
    千岁伸手一划,掬起一捧海水,其中也有莹蓝点点,仿佛天上星辰。偶尔两条大鱼从船底游过,就像嵌了一道蓝色光边,无所遁形。
    她悠悠笑道:“迷藏国也真花了心思吸引人来。”
    船夫应道:“我们祖祖辈辈都能看见发光的水藻,它们天生就在水晶岛下,不独为旁人布置。”
    这人不服气了。
    燕三郎抬眼看去:“你的祖先是迷藏人还是外来海客?”
    这人挺起胸膛,自豪道:“我家世代都生活在此。”
    “原来是本地人。”小船平稳驶过几个小岛,天不黑,以千岁的目力不难看清岛上的景物。多数岛上都住人了,因为房屋点缀在绿树之中,有些区域还很密集。“你平时靠捕鱼为生?”
    “务农为主,偶尔出海打鱼。”
    千岁指着不远处的小岛:“路过几个岛,你们这里的村子怎么不挂渔网?”
    这一路东行,燕三郎路过几条江河,最后抵达海边,靠水吃水的村落一般都会在沙滩上晾晒海货和渔网。
    可是千岁在这里看不见一张渔网。
    “每年只有一月和二月可以捕鱼,其他时候都休海。”船夫答道,“神使说,要使鱼群休养生息。”
    千岁一竖大拇指:“有道理!”转头凑在燕三郎耳畔,“这片海很安静,鱼少。”
    鱼少不够打捞,才会谈什么休养生息。
    燕三郎微微后倾,不让她在自己耳边吹气,一边问船夫:“现在是几月份来着?”
    “九月了。”
    “那水晶岛上供应的鱼肉来自哪里?”
    船夫一怔:“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燕三郎想起初上水晶岛遇见的夫妻,忽然问他:“你有几个孩子?”
    “三个。”提起自家孩子,船夫咧嘴一笑,“老大已经十二岁了,老二和老三去年出生,是双胞胎。”
    “年轻有为啊。”这船夫看起来也不过是二十五、六岁。千岁趴在舷边,手托香腮,“我们可以上岛走走么?”
    船夫笑道:“自然可以,我住的索济岛就在前方,那是人口最多的海岛,面积在迷藏国排位第二,有许多美味食物。”
    当下船头微调,往索济岛而去。
    海水平静如缎,鸥鸟起落不停,岛屿如画中明珠。千岁深吸一口气,只觉肺里都是海风的潮润:“要能在这里长住也不错。”
    燕三郎还未答话,船夫已经跟道:“的确有外来的海客留下来不走了呢。”
    “现在,他们还在这个世界里?”
    “还有几位吧。对我们来说,雾墙每过五年就会开放一回。”船夫轻叹一声,“不过只有经过了点化的外客才能留下。”
    外来者只有被点化过,才能留下?燕三郎若有所思。
    谈话间,索济岛到了。
    在迷藏国的大小岛屿中,它的地理位置优越,是多条航道的必经之地,并且东边就是迷藏国最大的渔场。因此这里居民数量最多,整个迷藏国四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索济岛上。
    此刻海面上轻舟如梭,往来穿行,过半船只都坐着黑袍人。海客从人间进入这里,免不了生出好奇游玩之心。
    索济岛边缘很少有悬崖峭壁,反而软沙地较多,适宜船只泊靠。岛上林木茂密,比水晶岛还要温暖。船夫领着两人沿海走了一刻多钟,回到自己居住的村落。
    村子不大,只有四十余户。因为捕渔期早就结束,所以渔网都被村民收了起来,等待来年再用。
    有陌生人到来,并且还是传说中神秘而尊贵的海客,村子里男女老少都出来看热闹。但多数人都不敢靠近,只是友好地招手和微笑——就连原先满地乱跑的孩子,见到陌生人都保持着好奇但拘谨的态度。
    燕三郎甚至从他们眼中发现一点敬畏。
    他和千岁初来乍到,岛民害怕的当然不会是他们个人,而是他们的身份——外来海客。
    划重点:天神请来的。
    船夫的妻子也带着三个孩子迎了上来,经由丈夫介绍,笑容满面向两人问好,并且热情邀请他们到家中作客。
    燕三郎礼貌地拒绝了,毕竟时间宝贵,但他不忘从储物戒中取出一盒糕点,赠予船夫一家。这是一盒糖栗酥,外皮香脆、内馅软糯,是他和千岁在横沙滨买来的特产。
    这一家人眼睛都亮了。
    迷藏国也有栗树,但食用方式比较简单,不外乎水煮或者下锅焖炒。至于将它制成这样精致的糕点,那只有信察以上的尊者,以及水晶岛的贵客可以尝到。
    隔壁家的孩子看得口水长流,所以邻居不一会儿就踱了过来,小心翼翼问燕三郎:“贵宾能不能、能不能也卖我一盒,哦不,也卖我家两块糕饼?”
    他手里捧着一块奇特而硕大的宝石,居然是红宝石和蓝宝石的连生体。燕三郎在云城也见过,体积不到这块一半,却被四海商行供在水晶柜里当作镇店之宝展示,称“鸳鸯宝石”。
    它在横沙滨能买下成千上万盒糖栗酥;但在这里……
    千岁接过来对光照了两下,不消燕三郎开声,就从鳄皮手鼓里掏出一盒点心递了过去。宝石的品相很好,这笔买卖净赚不赔!
    货银两讫,皆大欢喜。双方都是眉开眼笑,看对方的眼神像看大傻子。
    对于岛上的村民来说,这东西真不难拣,用它换一盒自己从未尝过的好物,划算。
    燕三郎格外好奇:“金银在这里都不值钱,你们用什么来买卖?”
    没有货币,怎么计量价值,怎么买卖物品?
    船夫耸了耸,只说了一个字:
    “糖。”
    自然界的糖很少,在海岛上想弄到糖尤其不容易,可以榨糖的植物都由官方统一种植,市场上不允许甜菜种子自由买卖,普通百姓的地头上如果出现甜菜就会被重罚。
    在这里,一两白糖可以购买二十斤盐。
    听到这里,千岁也明白了糖栗酥被他们视为珍品的原因。
    船夫心情极好,还带着他们去往海边的盐场。
    村子紧邻一望无际的硬石滩,这里没有软沙,只有黑色而古怪的坚岩。
    求月票,1月倒数最后2天啦!
    第641章 迷藏风物
    它们就像一排又一排插在海上的黑箸,每一根大小和块头都差不多,只有高低错乱之分。放眼望去,坚岩成壁、森严林立,充满了既凌乱又整齐的矛盾美感。
    船夫介绍道:“这是天神之篦,是天神力量的无尽体现。”
    燕三郎点了点头:“很形象。”他这么一说,这片古怪的石滩还真像是被篦子或钉耙给刨过的模样。
    千岁“咭”地一声笑,凑在他耳边道:“这不是天神的力量,这是火山喷发的力量。”她和燕三郎都经过赤弩峰,在那里就见到过这种类型的岩石,因此知道这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岩态之一。
    不过细看这些黑色的石柱,颜色也从原来的黝黑变成了青白花几色,那是经年累月有海洋生物附著过的痕迹。可见火山喷发已经是久远的往事。
    离村边最近、最大的石柱,被雕出了古怪的纹路,并且中间凿空,放入火盆。
    这个造型,实在有些眼熟,并且石柱前还摆着一道长案,上面供奉着果菜。千岁指了指它:“这是什么?”
    “哎呀,不能抬手去指,太不恭敬!”船夫赶紧纠正她,“这是神柱,上面绘造了天神的丰功!”
    燕三郎凑近了细看,上面的符号像文字也像图画,形象与抽象并举,但整体上的确可以用幅、帧来划区,可见它们带有叙事功能。
    显然千岁也没看懂:“上面说了什么?”
    与此同时,燕三郎也问了一句:“你识字?”
    “不识。但神柱上的圣画和涵义,我们从小都懂。你们随意在岛上找个孩子去问,无人不知。”船夫下意识整了整衣摆,“我们的世界曾经毁灭,但天神保护迷藏人幸存下来,重新建造家园,又指引我们生存之道。”
    千岁眯起了眼:“世界是怎么毁灭的,天神又是怎么保护你们活下来?”
    船夫指着石柱上的图案,一幅一幅讲解:“火焰从地下升起,吞噬万物,连大海都被蒸发。”他提醒两人,“不要看得太仔细,后退两步。”
    这话说得很怪,但燕三郎依言照办以后,却一下子恍然。
    这种文字极其古怪,本身并不独立,而是与图案互相结合来形成画面、传达讯息。如果他按照原本的阅读习惯逐字观察,反而不明其意,这就是所谓“因小失大”;只有将整个图案看作一个完整的叙事单元来揣摩,倒是可以看出一点似是而非。
    经过船夫说明,他的确觉得画面里面有太阳、有火山喷发,还有奔逃的人类……
    嗯,看来这个世界曾经毁灭于地火。
    千岁早他一步看懂了:“然后呢?”
    “天神预见悲惨,提早种下了生命之树,引导我们的祖先到树洞当中躲避。火焰也吞噬了大树,但在灾难结束以后,大树的树干和树根仍然活着。我们的祖先历劫余生,走出树洞,在灾后的世界重新立足。”
    “有意思。”千岁抚着下巴,开始感兴趣了。
    “这不叫‘有意思’!”船夫满脸严肃纠正她,“这叫伟大!”
    “好,好。”她也不着恼,从善如流改了口,“那么伟大的天神接下来又做了什么?”
    “灾后的世界一无所有,人们又饥又渴,无以存活。”船夫指向第三幅画面,“是天神令雨水流落地面,让人有清水可喝;而后天神打通了前往你们世界的大门,让海洋连通迷藏,也把丰富的物资带了过来。从此,人又有了食物、衣物和一切生活必需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