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26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嗷——”泰公公痛叫出声,喷出一口黑血,生生弯成了一只虾米。
    “大胆!”这是侍卫的训斥。
    “住手!”李校尉也反应过来了,赶紧喝止。这小兵打得好啊,打出了风格又打出了水平,他看着也觉解气得很,要是能多打掉狗太监两颗牙就好了……咳,可这毕竟以下犯上不是?侯爷追究下来,小子要吃军法的。
    “抓住他!”泰公公气急,嘴角还挂着血丝,“好个小**子,吃了熊心豹胆敢来打我!”
    泰公公的侍卫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一个箭步就来反拧燕三郎肩膀。韩昭一把架住了他的胳膊,沉声道:“慢着!”
    泰公公大怒,可惜先前笑太久了,说起话来声若蚊蚋,缺了气势:“侯爷这是什么意思!小狗敢来打我,幕后必定有人主使!”
    韩昭振臂将侍卫推开,看了站在原地不动的燕三郎一眼,心平气和:“泰公公不笑了么?”
    “呃……”泰公公一怔,这才发现自己出气顺畅,不再大喘气,脸部肌肉也不再扭曲。
    大笑之症,居然好了大半?
    “这?”泰公公愣了愣,“倒似好转不少。”
    韩昭不再理他,反去问燕三郎:“你那一拳打在他胸膈,是为疏散理气?”他修行多年,燕三郎这一出手,他就能基本弄清原理了。
    燕三郎伸手挠了挠后脑勺,笑得胸无城府:“大概吧,我看郎中当时就是这样动手。”
    韩昭紧盯着他:“打人两记耳光,这又算是什么道理?”
    第462章 镇北侯的八百两
    “哦,那郎中当年说过,打一拳之前要先吓人一跳,把心脏吓缩了。”燕三郎的表情很老实,有问必答,“否则这一拳直接打在心尖上,会把人打死打残的。”
    谁中了勾心一拳,都不会好受的。
    “他说,癔症无非心疾。”燕三郎又补充一句,“药石不起效,只有用上非常手段。”
    在场的人听懂了大半,泰公公在下午的乱战中受了惊吓,才害此惊惧之症。燕三郎用的法子是以毒攻毒、以惊压惊,反有奇效。
    泰公公也能听懂,急急道:“我这便是好了?”
    话才说完,脸上肌肉不受控制又抽抽两下,表情滑稽。
    “没有这样快。”燕三郎眨了眨眼,“最好休息上两三个时辰,剩下的毛病,大夫应该都能治了。”
    军医很是配合:“监军大人受苦良久,面部需要舒缓,否则会遗下毛病,今后容易抽痉。待我施上几针,您再服些安神药物,睡上几觉也就没事了。”
    他亲口给了诊断,泰公公这才安心。先前他难过得天昏地暗,这会儿心神放松,立刻就觉困意上涌,恨不得倒头就睡。他打了个呵欠,勉强谢了镇北侯两句,眼皮就要耷拉上了。
    就在这当口上,他听见李校尉道:“徐虎救治监军有功,侯爷是不是该厚赏啊?”
    徐虎是李校尉的兵,既然治好泰公公,他就想给自己人邀功。
    泰公公瞌睡虫上脑,没几息就睡着了,但他陷入黑甜之前犹有些忿忿。那个小兵虽然治好他的病,可用的手段太糟糕,居然是当众打脸!他堂堂御派监军,今午被褐军那帮泥腿子拽来抢去,已经失了颜面,晚上更被一个小兵啪啪掌嘴,那是把他面子丢去了地上,再伸脚踩个稀巴烂!
    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想弄死这个小兵!
    可这些事儿吧,要等他睡醒以后再从长计议。他实在太困了……
    才过数十息,泰公公就起酣声。韩昭和李校尉往外走,燕三郎自然随同。
    这里没他们什么事了。
    走出屋外,抬头就见星斗满天。
    夜已深沉。
    方才燕三郎又打又掴,众人惊呆,目光都集中在他左拳。屋子里光线很暗,连韩昭都未留意到一缕红烟从燕三郎垂落的右手指缝里钻出,顺势溜进泰公公袖子里去了。
    韩昭走在小园里,一路沉默。
    他不吭声,李校尉和燕三郎自然也不敢说话。
    待走过月门,韩昭才突然出声:“在你的老家,郎中也是掌掴妇人?”
    “那倒没有。”燕三郎侧了侧头,声音甚至有些赧然,“郎中拿银针扎她;我不会,只能打耳光,想来效果一样。”
    李校尉愕然,忍不住笑出声来。韩昭嘴角也扬起一点弧度,心情甚好。
    这孩子,有意思。
    “你救起监军有功,想要什么?”韩昭温声,自有一股威严。
    走进这栋大宅之前,燕三郎就排好了腹稿:“我听说城里的醉红楼名气很大,想去那里吃顿好料的,再住进一个晚上,洗个热水澡。”
    醉红楼是青苓城里数一数二的大酒楼,恰好就在这宅院边上。随着千岁修为逐渐恢复,她能够离开木铃铛的距离也在逐渐拉远,但燕三郎暗测过,最多四十丈。
    醉红楼就在这个距离内,他不能远离泰公公,这才方便千岁对大太监动手。
    他的语气,活脱脱就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没见过世面。韩昭纵是满腹心事,也被他逗笑了:“好办。李校尉,他的愿望交给你了。”
    “好嘞!”李校尉应得很痛快,“我这就带他过去。”
    韩昭却又接着道:“赏罚要分明。你功劳大,不能这么糊弄过去;但赏得厚了,又恐泰公公不悦,于你今后有碍。“毕竟这少年掴飞了泰公公的脸面。他沉吟了一小会儿,”这样罢,我个人私下再赠你白银八百两,这就不要外传了。”
    然后他就看到,少年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回答也很响亮:“多谢侯爷!”
    身为春明城有名的小富翁,燕三郎自然不缺这八百两。不过韩昭赏罚有据,让他对这位镇北侯的好感又有加深。
    韩昭从怀里取了银票给他,这才指了指大门:“去吧。”
    他杂务缠身,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燕三郎临走前看了他一眼,镇北侯眼角涨着血丝,眉心还有一抹倦色,但隐藏得很好。
    守护青苓城的重任,乃至平遏叛军的重任都压在他身上。过去这些天,他也不好受。
    ……
    李校尉执行镇北侯的命令很到位,果然将燕三郎直接带去了醉红楼,叫了满满一桌子好菜,又掏钱要了一间上房给他。
    看着燕三郎抓起酒肉就往嘴里塞,活脱脱八百年没吃过肉的可怜模样,李校尉笑骂一声:“吃慢点,也不怕丢人!这又没人跟你争抢。”
    这小家伙今天给他好大惊喜,不过军中还有事,李校尉只得随意问了两句,又交代燕三郎好吃好睡、明晨归队,这就匆匆离开了。
    待他走后,燕三郎才放缓了吃喝的速度。
    老实说,醉红楼的饭食不咋滴。倒不是说大厨手艺不行,而是青苓城被围困这么久,粮食早就拮据,又要优先供应军队,这会儿哪还能剩下什么珍馐食材?
    反倒是这里的酒水不错,燕三郎斟了两杯,就觉这味道必得千岁喜欢。
    于是他又要了整整两瓮。有韩昭买单,他不需要客气。
    酒足饭饱,他才回屋脱下军装,洗了个热水澡。
    热气袅袅中,燕三郎闭目靠在桶沿,回想今日种种。
    为了取信于李校尉、韩昭,他谎称自己出身圆山大别沟。谎言中的细节越多,旁人对他的怀疑就越少,燕三郎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当然,天黑以后,千岁要从其他小兵记忆里弄到这点讯息不难。
    至于泰公公狂笑不止,当然不是什么笑癔症,而是千岁调制的药物使然。燕三郎在下午的乱战中借机靠近泰公公,将药物打进他手背。
    第463章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当时泰公公惊惶失措,根本不在意这点微不足道的疼痛。
    走不出几步,药物就起效了。
    昔日这药物还在试验阶段,就被黄大偷去暗算地痞,结果不慎波及数十凡人,连风大将军都不小心中了招,事后还查不出缘故。只因这东西根本不是毒物,只不过专效于中枢神经,能引起人情绪高涨,大夫也查不出什么来。
    后来他送给泰公公两记耳光、一记兜心拳,那都只是演戏,自有千岁去解掉药效。
    制造出这么大动静,无非就是要让这女魔头安静从容地问取苍吾石的下落罢了。
    燕三郎也明白,青苓城非久留之地。
    他今日胆敢找上李校尉自荐医方,其实还要倚赖于城中此时的混乱状况。大战刚刚结束,青苓城内外挤进了多路人马,有来自中部的友军,有青苓城本身的守军,当然还有镇北军。大规模协同作战胜利过后,各家队伍就少不了摩擦和交集,再说人员伤亡统计还未出来,燕三郎得韩昭特批今晚又不用回营,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曝露冒牌货身份。
    但好景不长,以镇北军的效率,至多在四十个时辰内就会把军队重新整顿好。在那之前,燕三郎必须尽早退场。
    他正思忖间,窗缝里飘进一缕红烟,千岁不满的声音响起:“喂,我辛辛苦苦诱供太监,你倒是舒舒服服在这里泡澡!”
    燕三郎睁眼,哗啦一声在水里坐直,伸手抓起边上的里衣,绑去自己腰间。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洗澡都要关紧门窗,不让猫儿自由出入了。
    好像真能拦得住她似的,千岁对此嗤之以鼻。
    他才刚绑好,红衣女郎已在木桶边显出人形,安坐椅上。
    燕三郎注意到,她板着脸,微微噘唇。
    这说明,千岁大人很不爽。
    她的袖子滑落肘间,露出粉嫩嫩一截藕臂,但是谁也没在意。燕三郎只问她:“问到了?”
    “嗯哼。”她懒洋洋道,“本大人出马,还有失手的时候么?不过回来路上费了点劲儿。韩昭手下的异士也太多了些,留守的七八人很有几分本事,我险些就被发现。”
    燕三郎顿时想起一句话,贼不走空。
    “无恙?”他有些紧张,目光在她全身逡巡。能被千岁称作是“有几分本事”的,那必定神通了得。
    是了,镇北侯经营多年,本就有不少异士为他效力。北方梁国得胜王兵败身亡,其麾下又有许多异士投奔韩昭。
    恐怕此刻韩昭手下的异士,数量不比盛邑少,千岁在他地盘上活动,其实危险极大。
    “似有所觉,不过他们没见着我的真身。”
    燕三郎暗暗松了口气,对方没见着她的真身,自不可能对她造成伤害。“泰公公果然知道?”
    “当然了,他是照料君王起居的内侍,这些事拎得门儿清。”
    燕三郎侧了侧头:“那你为什么不高兴?”
    “不好办呢。原本嵌有苍吾石的王冠是祖传的宝物,放在卫国的太庙当中。那儿不在王宫里,相对好下手。”千岁没好气道,“哪知十多年前有人潜入太庙偷取苍吾石,没能得手,从那以后,国君就命人把这东西撬起来,安到自己常戴的顶冠上,言亲护祖宗宝物。再说,此物确有静心宁神之效,使人不受外惑。”
    难度的确增大不少:“这顶帽子平时收在哪里?”
    “这是常冠,也就是说,除了上朝、祭坛和其他重大庆典要戴上专门的冠帽之外,卫王都可能戴着它。”千岁耸了耸肩,“当然,卫王的常冠有好几顶,哪一天戴哪一顶,视其心情而定了。”
    “也就是说,这帽子几乎跟着他走了?”
    “对。”千岁轻轻呼出一口气,“如果帽子是固定放置,我们还能尝试再度潜入;但既是卫王随身所用,那就麻烦了,我们能瞒得过定星盘一时,瞒不过它一整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