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7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人喝酒喝上头就开始倒苦水:“这世道,呵,像咱这般正经做生意的可没个活路。你再看看衡西商会,人家是怎么发家的?到现在越做越大,拢沙界里头都有名气了!”
    他同伴低声附和:“是啊,英雄不问出处。”
    “英雄?”客商嘿嘿一笑,“干不过就下黑手杀人,这算英雄?”
    燕三郎听得面不改色。第一条经脉打通大半以后,他的耳力比从前灵敏许多,把这两人说出的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再看他对面的端方,也是笑容如常,不显半点尴尬。
    醉客的同伴,声音里都带出两分紧张:“你喝高了,别说了。”这里是柳沛,衡西商会的大本营,他们这样的小客商,连人家一根腿毛都比不上。
    “你不知道罢?这事儿发生时,我就在柳沛……”客商不依,还在嘟哝,“当时衡西根本干不过鸿远……唔唔!”话未说完,就被同伴堵上了嘴。闪舞
    他这同伴还算清醒,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赶紧唤来伙计结账,然后叉着他离座下楼。
    燕三郎也要去出恭,走在他们后边,这醉客滑倒时,他还顺手扶了一把。
    “谢谢啊。”他的同伴感激道。
    过了不久,燕三郎两人就用完了饭。
    这时天色已经很黑了。眼看端方还要磨迹,燕三郎赶紧告辞。
    这人太热情了,他有点儿受不了。
    ……
    回到住处,燕三郎挑灯去厨房处理鱼头、炖上砂锅。
    在柳沛,千岁并不同时跟他出现于人前,这跟云城不太一样。这是因为他搭着衡西商会的马车走到这里,包括马掌柜在内的许多人都知道他孑然一身。并且千岁的形貌实在有些惹眼,在云城就很是招风。
    端方说得对,柳沛这地方不太平,比不得云城,他想少惹点麻烦。
    燕三郎虽然走了几百里山路才到柳沛,却并不晓得追查春秋笔的胡成礼目前进展到哪里了,是被他误导去了梁国,还是发现上当重新彻查石星兰的“远房亲戚”、那一对儿姐弟?得知衡西商会有拢沙宗背景以后,他就更加小心了。
    毕竟马掌柜都知道他原来住在云城,要是知道点什么风吹草动,会不会联想到他身上?还是务求谨慎的好。
    他这里做饭,千岁从木铃铛里飘了出来,望着咕嘟作响的砂锅一瞬不瞬。燕三郎还以为她饿得厉害,哪知一回头,望见她若有所思的神情。
    “想什么?”
    “你不觉得,端方对你热情过头了么?”
    “嗯。”这人在云城的龙游商会里就很热情。“吃饭就吃饭,还得找理由进来走一圈。”
    “拢沙宗的高徒,为什么单独找你这么一个小账房先生吃饭?”
    “他乡遇故知。”燕三郎用端方的话堵她。
    千岁白了他一眼。这时砂锅上桌了,肥嫩的鱼头扣在奶白的汤水里,咕嘟颤动。
    只有先炸再炖,才能炖出这样的奶白汤汁,很费功夫,燕三郎还加了半个益母果。
    哦,本地唤作柠檬。
    闻着满屋香气,千岁迫不及待举起了箸,再顾不得理他。
    ……
    用过饭,燕三郎照例药浴调息,收工时也就到了后半夜。
    他擦干身子,换过一身衣裳,趁着夜色出了门。“有多远?”
    “二里。”
    这儿离主街不远。柳沛是个四通八达的商县,有些酒馆一直开到天明,以招待来往客人。
    在转进灯火通明的街道之前,他身上窜出一缕红烟,借着黑暗的掩护溜进了巷子口内里第四间的驿馆。
    这家驿馆门面很小,招牌都褪了色,门口一个摇摇晃晃的红灯笼,光线勉强能照亮上面的字:
    都陶馆。
    除了小苍蝇馆子,柳沛遍地都是这种小旅馆,以供来来往往的行商和小生意人落脚。什么天字房、上房是不要想了,里面客房小、条件差,这个都陶馆的楼板还会嘎吱作响,倘若夜里翻个身,所有驿馆里的客人都能听见。
    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
    燕三郎走去对面的酒馆,要了一碟咸水毛豆,一盘卤牛肉,配着一壶果子酒自斟自饮。
    其他行客看见这孩子半夜独上酒馆,都有些惊讶。有一桌上坐着三个男子,其中两个互使了一下眼色,就要上前。
    没有大人陪伴,这点儿大的孩子好下手,或绑架或拐卖,都有去处。
    但他们还未离桌,第三名伙伴就按住了他们的手,声音压到极低:“这个不行。”
    为何?
    “我认得他。这小鬼一个人住在孙家的偏院。那院子半年前才死过人,附近都传是凶宅。”
    那两人脸色都变了,坐回去继续喝酒。独自住在凶宅的小孩子,能是什么好鸟?
    燕三郎有意无意瞄了他们一眼,目光冷淡。
    这三人作贼心虚,再看这小鬼半夜一个人从他住的凶宅溜出来喝酒,怎么想怎么不对劲。
    心里忽然瘆得慌啊。
    ……
    燕三郎把果子露喝完,就结账往回走。路过都陶馆,红烟又飘回他身上的木铃铛里。
    千岁的声音同时飘入耳中:“鬼面巢蛛收回来了。”
    今晚在酒楼里扶醉客时,燕三郎趁机将一只小小的鬼面巢蛛放到那人衣摆上。醉客被同伴扶进驿馆也是倒头便睡,那蜘蛛就成了路标,能指引千岁找到这人下榻之处。
    这人烂醉如泥,千岁毫不费力就潜入梦乡,向他问出许多实话。
    燕三郎回家关上院门,才问千岁:“那人怎说?”他在衡西商会干活,平时看着一切都好,就是进出商会的人员驳杂,以他的眼力,能看出其中许多都不走正道。既然在那里安身,燕三郎觉得,最好对它有所了解。
    第122章 细数当年腌臜
    “衡西商会也是在柳沛起家,但手脚不干净。”
    千岁将她从行商那里听来的消息娓娓道来:
    “你们大东家叫做杨衡西,衡西商会就是以他命名的。他是柳沛本地乡民的儿子,原本这一辈子都应该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过杨衡西自小不甘平庸,逃家而出,从此再没回去,据说他老娘生病,临死前都没能见着他最后一面。后来,也不知他用了甚办法进入拢沙宗,成为韵秀峰峰长梅晶座下的外徒。”她先把背景交代了,“以上这些,你都已经知道了”
    燕三郎点头。除了杨衡西的老娘病死那一段,其它部分倒是都听过。
    账房先生们闲谈时,也会提起商会的两位东家,尤其愿意拿杨衡西来吹一吹牛,毕竟大东家牛气,自己身在衡西商会也感觉到与有荣焉。他在一边听着,把明显的虚假夸大成分刨掉,也能听出一点大概。
    商会创建之初规模太小,掌柜都由东家担任,这传统就保留下来。时至今日,但凡说起掌柜,在衡西商会里就是指东家。
    原本燕三郎就好奇,马东家既然被叫作“三掌柜”,那商会就应该有三位东家才是,怎么看来看去只有两个?
    后来他才晓得,二掌柜和三掌柜原是亲兄弟,可是二掌柜去年秋天突染急疫,不出三天就过世了,杨衡西连去韵秀峰帮他求药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衡西商会从此只剩下两位东家。
    可是衡西商会的发家史,账房里却从来没人提起过。燕三郎问过一嘴,徐管事打个哈哈就应付过去了。当时千岁就揶揄他,这其中必定有些不便启齿之处。
    果然。
    这时千岁想起他是常识小白,还是好心给他科普了一下:“唔,所谓外徒,有别于亲传弟子。后者由梅晶亲自教导、督训,比如端方,那都得是天纵奇材、禀赋出众者才有机会,数量极少;杨衡西这样的外徒,则是由梅峰长的亲传弟子、或者弟子的弟子再去教授,也就是说,他们只能从助教那里学艺。拢沙宗号称弟子三千,像梅晶这样的峰长才三个,通常情况下,他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梅晶的亲自教诲。”
    她微微一哂:“其实各大小玄门里面,普遍都充斥着杨衡西这样的外徒。他们本身资质禀赋并非最佳,却是玄门的重要基石,为玄门贡献心力。”
    什么是基石?基石就是基层,要被建筑的其他部分压在最底下。“以世俗的眼光,拢沙宗的弟子好像都很厉害;可在玄门当中,最注重的还是师统、是传承。那里等级森严,真传弟子和外徒之间,那是云泥之别。”千岁悠悠道,“这位杨衡西杨大东家,拼尽全力也只做到外徒。”
    燕三郎目光微动。他现在半只脚踏入修行路,眼光好过以往,能看出杨衡西步履矫健,气血充盈鼓荡,外练功夫已经很强横了。“这样的人,在拢沙宗只是外徒?”
    “当然。”千岁轻笑,“你看杨衡西,是不是觉得他已经很厉害了?”
    燕三郎点头。
    “他的确勤奋刻苦,但他已经触到了自己的壁垒,再也无法突破。”千岁一针见血,“和多数人一样,他的资质和悟性,就是逾越不过去的壁垒。”
    燕三郎若有所思。如果他能进入玄门,大概也只能混到一个外徒吧?
    千岁轻易看清了他的想法:“那是当然。师门认定你平庸,你就只能平庸。在玄门当中,有没有恩师指导、资源倾斜,几乎就注定了异士未来的成就高低。”
    她接着往下道:“这杨衡西在拢沙宗里呆了二十来年,也知道自己成就到头了,只得出来和马家兄弟组建一个衡西商会。”
    她轻轻一笑:“我看他是打算一边赚世俗的金银,一边攒物资供养自己修行,毕竟有钱了能办的事就多。他处处讨好韵秀峰的峰长,显然从她那里也得了许多指点和资源——这人对于修炼,还是没有完全死心。”
    “这马家兄弟是他从小的玩伴,马大长袖善舞,长于言辞,马二营略有方,有生意头脑。这么两人再加上一个外功强横、武力强大的杨衡西,就把商会的班底搭好了,既做正经的生意买卖,又干些护送押运任务。”
    燕三郎又点了点头。直到今日,衡西商会的主业务也几乎就是这两种,否则哪需要养着庞大的马队?
    想来商会初期,杨衡西的作用就在于此。
    “不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总是加倍艰难。衡西商会初期发展不错,然而过不两年就遇上瓶颈,尤其因为生意客源问题,被本地最大的鸿远商会处处排挤为难。”
    “你要是现在去问柳沛当地人,十年前生意最红火、规模最大的商会是哪家,他们十有七八会告诉你,是鸿远商会。当时这家商会的生意做到了周围的三城七乡,遍布拢沙界东部的十七个县镇,随便拔根腿毛,都比衡西商会的大腿粗。被鸿远商会这么一打压,衡西商会险些原地解散。”
    “不过这三位东家都不是省油的灯,最后还是被他们想出了办法。他们掏出过半家底,找到人牵线搭桥,去梅峰长那里卖乖讨巧、投其所好,又让她入大股,终于取得了韵秀峰的支持。”千岁说到这里,笑了一笑,“这些玄门里面的大能、长老,其实也愿意接受世俗供奉。手里有钱,比什么都好使。”
    “找到靠山以后,衡西商会面前最大的障碍就只剩下一个了。”
    燕三郎低声道:“鸿远商会?”
    “正是。”千岁说得口渴,敲了敲桌面,“给我倒茶!”
    燕三郎回院就开始烧水,这会儿正好水沸。他听得入神,乖乖给她沏了一盏清茶过来。
    “太烫。”她轻抿一口,不满意。
    燕三郎二话不说,接过茶盏就要给她兑凉白开。
    “行了行了,拿过来!”千岁翻个白眼,一把夺过茶盏。他突然这么听话,逗起来可一点都不好玩!
    第123章 勾当
    她清了清嗓子:“柳沛当地人都知道,杨衡西这人素有匪气,既然正经做生意干不过鸿远商会,他就想些不正经的手段去了。”
    燕三郎想了想:“伤人,还是杀人?”
    千岁反问他:“换作你呢?”
    他毫不犹豫:“当然是杀人。”那是最简单粗暴,却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千岁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看来你和他真是一路货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