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4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上电梯的时候,轿厢内安静得犹如外太空。
    楼觅在心里鄙夷自己,为这种事生气,也太小心眼。
    而且池凛一个小孩,不喜欢被拉娘配,正常到不能再正常了好么
    干嘛凶她?
    楼觅想道歉,但她属于极难将道歉的话说出口的人。
    特别是对自己年纪小的人说对不起,她需要一点儿时间做心理建设。
    电梯的门开了,楼觅率先走出去,池凛依旧默默跟在她身后。
    楼觅要去按门铃的时候,感觉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拉。
    姐姐。池凛眼神清澈,又带着点儿委屈,小手一大半都藏在了羽绒服的袖子里,露出粉色的指尖,轻轻揪着她衣角,小小声道,
    别生我气了,好不好。我不该抢你手机,更不该乱看。我错了。
    楼觅:
    以后你不让我做的事,我不做了。
    楼觅严肃地点了点头,抚摸她的小脑袋,正色道:
    其实我也没生你的气,好了没事了,咱们进去吧。
    池凛甜甜一笑。
    对着池凛,楼觅俨然一副长辈的庄严模样,一转过头去,立即在心里咆哮
    敲里吗太可爱了!
    小混蛋怎么能这样!
    明明不是她的错还主动道歉,是要谁的心脏爆炸?
    池凛已经拿出了看家本事在求原谅,楼觅看上去还是不太开心。
    楼觅比陛下还要难哄。
    池凛跟着楼觅进屋,心里盘算着该从什么方向再做点什么,消减楼觅的不悦。
    这一切都是发自她内心,并非冲着什么目的去。
    池凛甚至没有思考自己为什么在意楼觅的心情。
    依旧是奶奶开的门。
    门一开,楼觅照旧扑上去亲她:
    奶奶,觅觅想死您了!您有没有想觅觅?
    想,想啊。奶奶随手呼噜了楼觅一把之后,立即将注意力投向了她身后的池凛,张开双臂一把将池凛紧紧抱住,
    凛凛也来啦!这么冷的天就穿这么点衣服冷不冷啊?哎哟,你看这个小脸蛋都冻红了。赶紧进来暖和暖和!
    楼觅:奶奶你就对我说了三个字,对池凛说了三十个字都不止
    奶奶一手抱着池凛,一手去打楼觅:你这孩子,这有什么好比较的?都是咱们家的孩子。来来都进来。
    楼力行穿着一件黑色的毛衣,无论春夏秋冬都光着脚不穿鞋,听见她们的声音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擀面杖:
    等你们俩好久了,怎么这么慢?本来还想着你们早点来能一起帮着包饺子呢。
    楼觅看到他拿的擀面杖和满手面粉,也觉得稀奇:你居然会包饺子?
    楼力行:那可不么,两小时就学会了。
    奶奶:就这还骄傲呢?你们这代人啊,包括觅觅她们,全都被人工智能带懒了,连水饺都不会包,还能称得上是华夏人么?
    楼觅笑嘻嘻地给她捏肩膀:没关系,咱们华夏人不会包,可是华夏制造的机器人会包就行了。
    奶奶依旧揽着池凛不撒手,仿佛她手一松池凛就会跑了似的。
    奶奶哎哟一声:冷冰冰的机器人包起水饺哪里好吃!去去去,觅觅你别捣乱,上沙发上坐着去,等着吃饭就行了。
    见奶奶在驱赶自己,却没有放开池凛的意思,楼觅问:
    您要带池凛去哪儿?
    我还能带凛凛到哪里去,先给她暖和暖和呀。你说你这个当姐姐的,也不提醒一下妹妹。穿这么少,冻生病了怎么办。马上就要高三了。
    奶奶的亲孙女是楼觅,当她自己人,所以向着池凛说话。
    楼觅懂奶奶的心思,哟呵了一声,开玩笑道:
    不就陪你们唱了一段丹州剧么,凛凛都成了全家人的心头肉了。
    池凛刚刚得罪了楼觅,这会儿奶奶还这样偏爱她,池凛只觉得自己又凉了一层。
    小心翼翼地去看楼觅,正好对上楼觅的斜眼。
    坏事了。
    池凛心想,楼觅为了她闯进三中,众目睽睽之下保护她,甚至以一人之力力战老旗和教导主任。
    她该报恩才是,却在无意间恩将仇报?
    不该如此。
    完全不知道池凛心中的想法,其实挺开心的楼觅去厨房了,看楼力行和彭梓媛在爷爷的鞭策下笨手笨脚地连擀带包。
    楼力行擀着擀着皮飞出去,彭梓媛包着包着水饺炸了。
    爷爷一边看着一边叹气:谁能想到包水饺这么简单又传统的事情,居然会葬送在你们这代手中更不要说丹州剧这种好东西了。哎,想想看真是难受。
    楼力行插一嘴:买个AI陪您唱,从早唱到晚,您累厥过去了人家AI顶多耗半格电。
    爷爷眉毛都要竖起来了,拿着另一根擀面杖对着儿子的屁股就打:
    AI!成天就知道AI!机器人和人能一样吗?!
    楼力行嘶了一长声,不满道:爸,这都看着呢你怎么能说打就打?
    你是我儿子,我还打不得你了?
    楼觅看着特开心:打得好打得好。老爸,您这嘴皮子特有我小时候的风范。
    楼力行被老爹和女儿前后夹击,手又被擀面杖全掌滚过,脸色如土。
    好不容易将水饺煮好,陆陆续续端了好几大盆出来。
    池凛看着水饺,倍感亲切。
    在大原,这种食物被称为扁食,包法和馅料与这个时代的水饺一模一样。
    楼觅问她要吃几个,池凛抓紧时间讨好:
    姐姐给我多少,我就吃多少。
    楼觅忍不住捏她鼻子:这么可爱做什么,少不了你的。
    池凛挨上去,小声道:不生气了吧?
    楼觅反应过来了,原来小傻子以为自己还生气呢?
    看池凛真心实意牵挂自己情绪的样子,楼觅恨不得她一直误会下去。
    你说我生不生气?
    楼觅抛出了个反问。
    池凛拥有丰富的哄人经验,迅速接上:
    姐姐自然舍不得生我的气。
    我怎么还舍不得起来了?
    池凛看她面上带笑,知道她心结已解,跟着一块儿笑。
    笑着笑着想到了陛下。
    陛下尚未找到,她不仅夸了别的女人,现在还开始哄了
    我怎么能这样太罪过了。
    陛下若知道我对他人这般殷勤,该多难过。
    池凛沉下脸,失魂落魄地端了一碗水饺坐到楼觅正对面的位置上。
    将一切看在眼里的楼觅:阴晴不定什么鬼。青春期激素水平失常?
    水饺都上好,楼觅手机狂震,不用看也知道是微信群在热闹。
    以谢不虞为首的八卦小分队肯定在群里狂轰滥炸,她这会儿要是现身,肯定被拖着说一整晚她和池凛的事。
    楼觅索性把手机放到包里,专心吃饭。
    楼力行和彭梓媛一盆一盆地往外端饺子,大冬天在暖气房里就穿薄薄的一件衣服,都给他们热出了汗。
    楼觅本来以为大概三四盆饺子就足够了,家里吃饭主力军就她和楼力行,剩下的都是小鸟胃。
    可是眼前饺子山饺子海的,是高看谁呢?
    爸,今晚你们从牛那儿借了几个胃啊?这么多饺子得通宵吃。
    楼力行看向爷爷,爷爷神神秘秘地一笑。
    有阴谋。
    叮咚叮咚
    门铃响了,爷爷让楼力行赶紧开门去。
    来了来了,今晚该热闹了。奶奶笑得眼睛都快找不着了,一边说一边看着池凛。
    池凛本能地和楼觅对视,用眼神询问她怎么回事。
    楼觅耸耸肩:我也不知道。
    门一开,洪亮的声音立即涌了进来,笑的声音打招呼的声音闹成一片,感觉门口蹲了一整个旅行团。
    好久不见了啊小楼,还是这么帅。
    这是小楼?小楼不是快50岁了吗?
    就是力行啊,看他保养得多好。
    不说我以为是哪个电影明星呢,呵呵呵呵
    楼力行对着叔叔阿姨笑得憨厚,一边帮忙拿拖鞋一边还要接受他们的评头论足。
    楼觅和彭梓媛过来帮忙。
    楼觅认出了这群老头老太们是爷爷奶奶的老朋友老同事老邻居,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票友。
    他们全都是丹州剧的狂热发烧友。
    楼觅吐槽楼力行:看看,您多久没来我爷奶这边了?大伙儿都不认不出你了。爷爷奶奶们好,穿拖鞋穿拖鞋,天冷注意保暖。
    心里豁然明白了今晚爷奶叫她和池凛过来是什么意思。
    难怪从头到尾奶奶的眼里就只有池凛。
    爷爷奶奶的票友们的确和楼力行不太熟,但见着楼觅就跟见到自己亲孙女一样热情,聊东聊西的,看得出来经常见面。
    楼力行愧疚,自己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女儿。
    彭梓媛倒了热茶过来招呼票友们,大伙儿一一向她道谢。
    一屋子坐满了老头老太,能有13、4个人。
    本来觉得这客厅挺大,瞬间被塞了个满满当当。
    大家早就看到了池凛,双眼发光盯着她:
    老楼,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丹州剧小天才,小凛?
    池凛一一向长辈们行礼,一瞬间梦回幼年时期。
    她小时候家里也常常来客人,每位到访的贵宾都听闻池府有一事事精通的神童。
    其他事情可以不聊,但是神童是一定要见的。
    所以每每池凛都被父亲带出来展现一番才华,无论是对对子还是当场写诗,甚至是来一曲高难度舞蹈,她全都做过。
    在她的字典里,展示才华这四个字等同于表演杂技。
    没想到穿越到几百年后,依旧逃脱不了被家长拎出来表演的命运。
    第43章
    爷爷站在池凛身边, 腰杆子挺得忒直, 用满怀骄傲的语气介绍道:
    没错,就是她,咱们家小凛。别看小凛年纪不大,唱起丹州剧来那可是一绝!别说我老头子夸大其词, 在座的各位真不一定有人能接得住的。
    池凛听爷爷这么说, 尬笑的表情都快撑不住了。
    楼觅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还附和爷爷:
    真的, 我听过,这事儿我也能打包票。
    一位70多岁,依旧满头浓密黑发的闫爷爷哈哈笑, 听这笑声就知道他一开嗓声音能传到对面三栋楼。
    闫爷爷打量了池凛一番,笑着摇头道:
    不是我这糟老头子不信,瞧瞧这位小同学,看着气质卓越, 可丹州剧到底是反映民众疾苦的戏, 说到底那都是悲剧。没点年纪和阅历在这儿压着, 都只是会唱, 很难体悟丹州剧的精髓。
    另一边何奶奶也赞同闫爷爷的话:
    我明白老闫的意思。为什么现在能懂会唱丹州剧的人越来越少?还是因为它的门槛高。年轻人根本不愿意花精力在迈这道门槛上面。她们有那么多轻松的娱乐,何必花心思和咱们这些糟老太太糟老头子折腾那些苦大仇深。
    闫爷爷重重地哎了一声:小孩儿会唱, 也就是唱个皮。更何况这戏里面还有戏, 得吃得透彻了才能唱得好。像我孙子,听了几次丹州剧之后他也会跟着唱点儿,还改成说唱的方式。
    他说完大家都笑了。
    闫爷爷跟着笑了会儿, 继续道:那都不叫丹州剧,那叫凑热闹。别说小孩了,就是到了我这年龄,都不敢说自己真的会唱丹州剧。
    今儿来的这群票友都是被楼爷爷一位位请来的,噱头就是家有小票友,可以与大家一聚,把丹州剧发展壮大。
    而且都有日子没见了,大家都退休在家,可是帮忙带孙子的带孙子,积极养病的养病。还能走动的去国外旅游,一去个把月。
    想要将大伙儿凑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楼爷爷早就跃跃欲试想要弄个大聚会,上回和池凛酣畅淋漓地唱完之后,心里更痒了。
    他跟奶奶一块儿联系了这么多日,总算将大部分票友都约到。
    一方面能够过个瘾,一方面内心深处也有个想法,就是想要秀一秀他们家的小天才。
    即便楼力行和彭梓媛还没结婚,真的说起来,池凛还不算是他们家的孩子,可爷爷奶奶已经憋不住想要炫宝。
    以往老头老太太们一块唱戏的时候,都苦于没有年轻人融入他们,总是抱怨丹州剧快要失传。
    尤其是闫爷爷,但凡聚会就没听他断过怨念。
    楼爷爷楼奶奶挖掘出了池凛这位超级新秀,本以为大家会特别开心,没想到老闫听都没听一句,一上来就有点否定的意思。
    之前心心念念着年轻人能够喜欢丹州剧,现在年轻人真的来了,他怎么还开始抗拒了?
    何奶奶跟闫爷爷关系一直都挺好,总是捧他的场,两人一唱一和,气氛渐渐凝固。
    闫爷爷对老楼和池凛说:
    我不是针对你们啊,我是说现在普遍现象,也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丹州剧的内涵。小姑娘唱的我还没听过,但就冲着你对丹州剧感兴趣,老头子就要给你点个赞。
    楼爷爷看着池凛干笑。
    一屋子人都被闫爷爷的话弄得很尴尬。
    楼觅本来还急着池凛莫名其妙不搭理她的仇,这回儿全忘了。
    她站起来去添热水,抱着热水壶回来的时候笑道:
    闫爷爷,唱这丹州剧还分年龄呢?
    闫爷爷喝了一声:可不。
    我对丹州剧是不太懂,也唱不来,估计就算到了您这年纪也就是个爱好者,登不了大雅之堂。可艺术这种事还是讲究天赋的,人和人不一样。前段时间新闻不是还报道了吗?有位10岁的神童画的画拍出了千万美元的天价,人家都没学过。据说那神童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会画画了。这都不是老天爷赏饭吃,是老天爷喂饭吃。而有些人画一辈子,送人人都嫌占地方。有灵性的人练三年估计能赶上凡夫俗子练一辈子,您说是不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