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7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每走一步,地上便荡开一圈银色涟漪,太微很快便要与你举行合籍大典。
    谢微言努力让自己不被动摇,清流元君不愧为一道掌教,自己的孩子,想堕便堕。如此轻描淡写,真叫人心寒。
    谢微言,你别拿话激我,你明知这是最好的选择。清流叹了一声,这孩子什么来路,你我心知肚明。别拿你那套话来骗我,我不是太微。
    谢微言脑海一片空白。
    过来。清流伸出手,唇色淡道,寒霜池里有我积攒了数百年的帝流浆,你在池中拿掉他,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疼痛。
    谢微言摇头后退,脸色苍白,我再想想,让我再想想。他将手抚上微微凸起的小腹,他已经这么大了,小手小脚都长了出来。我不会痛,可他会痛。
    清流长袖一挥,直接将他打横抱在怀里,长痛不如短痛。你想想太微,想想你们的合籍大典,今日的痛便不算什么。
    他若长在你身上,你可还会如此风轻云淡!
    谢微言用力推他,恨声道,当初若不是你,我又怎么会怀上孩子!
    前生受他累,今生才有这果,虽说一切皆咎由自取,但清流如此轻描淡写的要堕掉他腹中骨肉,谢微言心头便如刀生剜。
    那你要如何?生下他?清流心底却远不如面上那般平静,太微怎么办?
    谢微言低着头不说话。正此时,殿外忽然传来道童的声音,元君,太微道君来访。
    谢微言眼睛睁大,浑身僵住,我不见他,我现在不能见他。
    他如今这副模样,已然瞒不住,若是叫太微知晓,必要闹个天翻地覆。
    清流将他放下,挥袖将一池帝流浆封住,也罢,你今夜好好想想,明日我再来看你。
    谢微言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跌坐在池边久久不语。
    云海上金光万道,飞鹤盘旋其中。仙游宫大殿外,道场中,一俊美剑修立于崖边,神情冰冷。
    师弟。清流元君姗姗来迟。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买错票,还好及时发现。
    还有一更,大概很晚。
    第130章 .53 魔道太疏
    游廊之外紫藤花开, 金光升于空,又落入云海,似与飞鹤嬉闹。云头尽处,远远的看见几座巍峨冰冷的宫殿,殿外白雾围拢, 铁索穿梭于云海中。
    太微站在仙游宫道场上, 与隔了数座浮山的青华长乐妙严宫遥遥相望。
    清流来时, 见他站在崖边, 负剑而立。太微清冷的身形落在云端里, 衣袍广袖猎猎作响,仿佛随时乘风而去。
    师弟。一道沉冷的声音传来。
    太微转过身,抬手行礼,见过师兄。
    隔了一座浮桥的对崖上,雾气散去,清流神色平静的站在那里。他身后的紫藤花如云盛开, 比之漫山梨花还要惹眼几分。
    你的伤, 可养好了?
    紫藤树下, 陡峭崖壁旁,凿有数千石阶。清流沿着这些青苔石阶, 一步步走到太微面前。
    我的伤不要紧。不知师兄的事可处理完了?太微神色不变。
    清流与他并肩而立, 任长袖飞舞,想清楚了?你若执意与他结为道侣,太虚灵境怕是留不下你。他意有所指。
    太微回道,若能同他在一起, 即便是做个魔修,我亦心甘情愿。
    清流拜入前任道宗门下时,太微堪堪出生。两人不仅修为学识不同,习的术法也天差地别。而修士闭关数十数百年亦是常事,因此二人虽为师兄弟,感情却一直淡薄。
    自前任道宗飞升后,清流就接任了太虚掌教的位置,他生性淡薄,不喜与人交谈,便寻了个由头闭关,常常数百年才出关一次。
    太微天生剑骨,修此剑道之人冷心无情,他本应顺应天意,去悟无情之道,可曾想天意弄人,让他遇上了谢微言。
    清流思及此,心知太微已然为那魔修痴迷,当下心中一叹。他转过身,淡道,明日溯夜,门中弟子需回门守夜。师弟,此事交由你打理。
    太微见他袖中长剑争鸣,似要御剑而去,目光一沉,师兄既知我来,为何不让他出来见我。
    清流将剑取出,往浮桥上走,明日你再来,我让他随你回去。
    寝宫外仙气萦绕,时常有飞鹤盘旋落下,与园中灵草相伴。
    谢微言坐在云床上,衣衫长发皆散落下来,铺满周围。他神情时而恍惚,时而柔和,好似魔怔一般。
    伺候他的道童小心翼翼的捧着汤药进来,道君,您的汤药。
    谢微言似没有听见。
    道童心头一跳,将手中汤药奉上,小修告退。
    殿门重重关上,将殿里殿外隔绝成两个世界。殿外漫山梨花,美不胜收,殿内阴暗寂冷,没有一丝光亮。
    谢微言怔怔的坐在床上,连清流是什么时候进殿的也不知道,仿佛失魂落魄一般。
    清流拂开层层鲛纱,在他面前停了下来,可想清楚了?他冰冷的嗓音令谢微言浑身一颤。
    我让我再想想。
    清流看着他,忽然将纱帐掀开,你何时变得这么优柔寡断了?他在床边坐下。
    谢微言下意识的远离他,那是我的孩子,长在我身上的肉。你说剜便剜,怎知我不会心疼?
    明日,太微便来接你。清流神情冷淡,你尽快做决定。
    谢微言伸手抚上自己微微凸起的小腹,怔怔道,我舍不得。
    清流长睫微颤,为何舍不得?他并非你与太微的骨肉。
    谢微言手指发紧,泪如珠连,你是他生父,也嫌弃他?
    桌上的汤药热气腾腾,清流将它端过来,递给谢微言,哭什么?
    哭他可怜,是个没人要的孩子。
    清流哪里知道他心如刀绞,听了这话只蹙眉,生下亦是麻烦,不如不生。
    谢微言咎由自取,痛不敢言。一面是与道侣的两情相悦,一面是腹中成型的骨肉,不论如何舍取,于他而言都无异于剜心头之肉。
    殿中火光熄灭,卷起淡淡青烟。
    清流站在云床前,挥袖将鲛纱落下,方将目光落到一旁的紫檀木香炉上。
    外面天色昏暗,点点荧光自灵草花丛中飘出。道童推开殿门,恭敬的捧着一盒丹药进来。他走到清流面前,抬手奉上,元君,这梅落香已是最后一颗,可要去天秀峰再拿几瓶?
    不必。
    清流冷道,他打开锦匣,将躺在里面的一颗琉璃色丹药捏在指尖,在淡淡月色中打量起来。
    此事还有谁知道?
    道童恭敬道,天秀峰峰主倒有问过一二。
    夜空中繁星如海,清流走到窗前,负手而立,你去一趟天秀峰,办不好,就别回来了。
    道童称是,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
    殿门吱呀一声关上,遮挡住外面明亮的月色。清流转过身,走到香炉前,将仅剩的一颗梅落香捏碎。丹药碎成粉末,落进炉中明明灭灭的炭火中,很快散发出一种清冷的梅香来。
    而层层鲛纱里,躺在被褥中的谢微言神色痛苦起来。他缩卷着身体,冷汗如雨。
    清流在他喝的汤药中动了手脚,让心事重重夜不能眠的谢微言沉沉昏睡起来。
    殿中冷香愈发浓郁,清流坐在谢微言身旁,今夜之事,是我对不住你。
    他伸出手,指尖落在谢微言眉间敇纹上,将一点银光融了进去。
    清流在搜他的识海。
    谢微言的识海里没有什么东西,唯有青翠的一片绿。青山绿水,瀑布长流。
    清流一怔,力量便减弱下来。他的神识从识海分裂,顺着灵力的游动,来到谢微言暗淡无光的金丹前。
    金丹摇摇欲坠,布满裂纹,可怖至极。几点银光凭空钻出,拉扯成一缕若隐若现的银线,融入金丹中慢慢修复起来。
    清流沉默良久,道,果真是我的骨肉。
    我以为,你会搜我的神魂。纱影晃动,一道沙哑的声音响起,却是谢微言不知何时醒了过来。
    清流收回手,将他扶起,搜魂之术阴险至极,我怎敢用在你身上。
    谢微言没有说话,只是苍白着脸。
    清流挥袖将一旁明灯点燃,给他捏了捏被角,是我不对。
    第131章 .54 魔道太疏
    灯火将息未息, 流连起窗外明亮的月色。香炉中,梅落香的药效几乎消散殆尽,只余一点明灭的炭火。
    床底光影斑驳。谢微言乌发散开,与素色长袖铺在周围,只一只手撑着竹枕。他面色疲倦, 长睫低垂, 原来, 你仍在怀疑我。
    清流自知理亏, 是我愧对于你。他站起身, 夜深了,睡吧。
    谢微言见他转身欲走,心慌之下伸手去攥他的长袖,你不问吗?
    清流身形一顿,问什么?
    该知道的他已经知道,不该知道的, 谢微言也从不透露半分。他既想隐瞒, 他便不问。
    谢微言低下头, 心绪纷乱苦涩,我知道你一直在猜疑这孩子的由来, 我他说到这里, 忽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清流问,你想说什么?
    谢微言低垂着眼帘,松开了一直攥紧的清流的衣袖,我要睡了。
    纱影晃动, 清流的神色在将息未息的烛火中显得阴暗不明,明日,我等你的答复。
    床榻边垂着层层叠叠的薄纱,谢微言缩卷在床角,纵然盖着暖被,也仿佛身处寒冬。他心如刀绞,却无处发泄。
    溯夜之日,仙气萦绕。
    云端渺渺中,有三千金光散开,飞鹤盘旋。
    仙游宫道场外如星露降临,灵草花丛中枝叶逶迤,荧光点点,衬着浮桥雾崖,好似神仙妙境。
    浮山上松枝翠柏,紫藤如云。数千铁索连环下,登仙梯匿于山水间,若隐若现。
    几只仙鹤自云头一端远远飞来,身姿矫健的落在崖顶雾海中。银光一闪,一白衣猎猎,衣袍飞舞的丹修现身于飞鹤旁,神色清淡的年轻修士一甩拂尘,往前一踏,便见崖顶雾海渐渐退去。
    留步!一飘渺音色自云端传来。
    年轻修士脚步一顿,执着拂尘望去,见一额间火纹,眉目清雅的白衣坤道乘风御剑而来。
    来人眉间敇纹与他同出一辙,丹修神色一紧,抬手行晚辈礼,见过师叔。
    坤道女修执剑落地,眉眼含笑上前,今日溯夜,何须多礼?师侄可是要往太微道君处?
    丹修敬道,道君有令,不敢耽误。
    女修颔首,我亦要往青华长乐妙严宫一趟,师侄若不嫌弃,不如一起?
    丹修心头一惊,师叔严重了。话罢,侧身一让,师叔请。
    两人便往登仙梯而去。登仙梯顾名思义,如云梯直上云霄,途中云海琼墙,飞鹤金光不再赘笔。
    溯日守夜乃太虚灵境数千年的道统,规矩繁多,法会森严。仙门中有境界者,这一日来往如凡人市集,于各大道场交流心得。
    故丹修二人还未到青华长乐妙严宫,便已见云海中御剑而来的修士络绎不绝,浮桥上站满了人。
    崖上漫山梨花,紫藤如云。
    溯夜十年一轮,怪不得如此热闹。坤道女修执拂尘笑道。
    丹修敛眉,据闻上清宗此次亦派了弟子前来。
    上清宗素来不理俗事。坤道女修摇着头往浮桥另一边走,若真派了弟子来,只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丹修心中赞同,见坤道女修身形几晃,消失在人海中,拂尘一甩也跟了上去。
    隔着云海相望,对崖边壮丽巍峨的宫殿,其妙境之姿难以言喻。仿佛花海簇拥,金光聚拢。
    青华长乐妙严宫里,端坐于殿中的俊美剑修一手执着经书,一手握笔,正神色冷淡的在宣纸上抄录着《太渊通元录》。
    冰绢丝勾勒而成的围屏遮住他清冷的身影,太微抄录片刻,搁下笔,指尖于宣纸上一拂,将其化作点点荧光消融。
    什么时辰了?
    道童高捧柬书立于殿中,不敢抬头,回道君,已是巳时了。
    太微站起身,握着一卷经书走到殿前。朱红色殿门大开,渺渺雾气中,似有凛凛剑意破开薄雾,将金光自云端送来。
    仙鹤盘旋之下,古松翠柏旁,道场上正立着数位清雅端正,英姿飒爽的少年修士。小修们年岁尚轻,正是灵动如水葱的模样,即便穿着繁琐的道服,束着长长乌发,也如朝霞般美好。
    太微将经书置于袖中乾坤,收回落在道场外的视线,问道,陆堰何在?
    师兄前日去了太疏幻府,还未回宫。道童恭声回答。
    太微唇色淡淡,往后江家的子弟,一律送去外门,不必再来我妙严宫。
    是。道童不敢多问,弟子这就叫人送回长澜峰。
    说话间,一道沉浮飘渺的声音自宫门外传来,弟子清锁,求见太微道君。
    道童闻得此声,将高捧于掌心中的柬书恭敬递上,道君,天秀峰主亦到了。
    天秀峰乃太虚灵境丹修授法之地,素有仙门圣地之称,修丹者不仅个个端正清雅,一身气质亦是仙气飘飘,仿佛随时乘风而去。
    峰主灵霄子亦是个中翘楚,一身道服也叫他穿出了寡淡无味的模样,门中弟子见了,夸一句仙风道骨;道祖见了,当场甩袖离去。
    可见这人虽在丹途上造诣颇深,但在为人处事上,便如同榆木疙瘩一般。
    金光开路,飞鹤相迎。
    灵霄子跟在清锁身后,在一众江家子弟艳羡的目光中向主殿走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