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00140章栖云老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上面是一个地址和名字,目前局势已经逐渐清晰,红社暂时安定,秦氏也有了喘息之机,那么自己也该给自己打算一下了,因为在一个月之后,就是雇佣兵的考核,届时自己必须用全力的状态重新踏入雇佣兵战场这个圈子。
    纸条上写着ah省hs市栖云山,龚明流
    栖云山?这是一处非常有名的地方,与武当、龙虎、青城、景福并称五大仙山。
    这里是著名的修道圣地,自南宋宝庆年建立圣真武祠开始,这里的香火便是非常旺盛的,;明代嘉靖和万历间,江西龙虎山嗣天师正一派张真人祖师三代奉旨驻留齐云山,建醮祈祷、完善道规、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渐渐成为江南道教活动中心。以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宫"为主体的月华街一带是道士和香客向往圣地。据《栖云山志》记载时有宫、观、殿、院、馆、楼、阁、亭、台等大小道教建筑108处,仿湖北武当山建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乾隆皇帝曾经亲笔题词“天下无双盛景,江南第一名山!”龙大吉有些哑然,难道这龚明流是修道之人?
    倒也不难理解,一般这种传统医术多与传统道家理论结合的多,十道九医就是如此。
    看来得去走一趟了!龙大吉轻轻合上纸条凝望窗外,但愿能有好的收获吧!
    这是一个梅雨季节,天空中飘着雨丝!栖云山绕着一层厚厚的云雾看上去有些仙境的感觉,在这种小雨之中,游客还是不少的,山下的停车场中停满了大巴车。
    龙大吉打着伞从车上走下,凝望这座大山,山很大,有名有姓的道观有几十座,要是一点点寻找怕是很麻烦的。
    山下停车场边上是一个小村子,不过因为旅游搞得好,家家户户建设成了特色民俗旅馆,颇受欢迎的样子。
    看看表,下午一点半,此时上山有些仓促,只怕是晚上得住宿在山中了,山中道观也提供住宿就是偏贵一些,而且你还可以参与一些道教的活动,比如晚课之类的,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
    大多数旅行团为了节省时间都是直接在山上逛一圈然后匆匆下山奔赴另外一个景点的,龙大吉并没有报名旅行团,而是自己孤身背着一个背包装成背包客的样子来到这里。
    停车场边上就是一排小饭馆,此时虽然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但是吃饭的客人还是不少!他径直挑了个最简单的小饭馆走了进去。
    饭馆很小只有八张桌子,左右分开挨着墙壁,墙上贴着菜单与价格,后面一个玻璃工作间,只要点菜,后面厨师就会迅速给你做出来,到是不错!
    店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相非常憨厚,说话质朴带着地方口音。
    龙大吉随意点了两个菜一份米饭,与老板攀谈起来“老板,我想问一下,咱们这个栖云山有多少道观?”
    “这你可真问对人了!”老板颇为健谈,笑吟吟用围巾擦擦手“从古上说,栖云一百单八观,那是数不胜数,其实到了现代,说实话有名有姓的也就十几个罢了,其余都是零星的小道观!”
    “那山上人很多了?”
    “肯定不少,光道士不得三五千?加上香客,估计七八万不止!”
    “这些道士都是本地人吗?”
    “那哪儿知道,有本地的,我知道的咱这里就有七八个在山上的,不过说实话都是混工资,真道士还真说不清来历!”老板端起自己大水杯灌了一口。
    龙大吉点点头“如果年纪大的,懂医术的有多少?”
    “这话说的,道士都多少懂医术,咱这里看病的很多都找山上的老道!”店老板掰着指头“也有是修行的但是不出家的!”
    “额,有个龚明流先生您认识不认识?”
    “龚明流?没听说过,咱们这里的道士大多是叫道号,什么道长,没有叫俗名的!”
    “懂针灸的呢?”
    “那也不少,年纪大的我想想啊!”老板思索一阵随口说出二三十个名字“这些他们都很厉害!”
    “你有没有听说过天针九变?”
    “没有!”老板笑笑摇头,菜炒好了端出来放在龙大吉桌前“咱们这里的菜绝对一流,您尝尝!”
    “多谢!”龙大吉低头正要吃,一个老道士背着一个药篓走入,老板一看恭敬“玄静法师您好!”
    “您好,我想买一些白饭!”老道士面目祥和,老板连声拒绝“这不是开玩笑?送您,我送您,等着!”
    老道士费力从怀中摸出十块钱悄悄放在桌上,店主装了足足一大袋递过去“您要缺什么说一下就行,要不要来几个素菜?”
    “不用,不用!”老道士连声感谢,提着离去!
    老板笑吟吟看着老道士背影“看,玄静大师,他就懂针灸,以前给我孩子看过病的,我儿子脑瘫,老师傅给我孩子治疗了三个月,大有好转呢!”
    “哦?”龙大吉心中一动,这脑瘫可是不好治疗,这老师傅很有水平啊!
    “这不算什么,前几天他给人治好了癫痫,那才是神奇,我亲眼见过,一个一天犯病十几次的,硬生生三天没有犯过一次,啧啧!”
    “这个老师傅在哪个道观?”
    “月华观的!”
    龙大吉匆匆吃了饭付钱,追了出去!
    下雨天台阶有些湿滑,龙大吉举着伞奋力追赶,在上半山腰的时候,碰到了这个老道士!
    “大师请了!”龙大吉很有礼貌,老道士披着一块塑料布正在行走听到一愣转头“哦,您有事?”
    “听说您善于歧黄之术,尤其是针灸,我想请教一下!”龙大吉笑吟吟“能否跟你结伴同行?”
    “哎,相逢就是缘分,同行自然好了,跟我来吧!”老道士丝毫没有什么不愉快笑吟吟“这上山啊,伞要靠前,这么一来山风吹过就避免打湿你的衣服!”
    “哦,谢谢!”龙大吉将伞微微靠向老道士,老道摇头“不用了,山野之人早就习惯了,这也是一种修行,你自便就是!”
    “您问针灸,其实这针灸啊,没有那么神奇,无非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罢了!”老道士颇为健谈而且身体看上去很壮实,背着一筐东西竟然丝毫不比龙大吉慢“人体特定之间有特定的规矩,而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
    说到这里老道士忽的沉吟打量一番龙大吉“我看你好像走路略虚浮,好像经脉是有些问题的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