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二百八十三章 死性不改赵仲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有关一男战六女的故事在君山县城里传扬了一段时间,自丁文山离开君山后才渐渐消退,直至终结。
    而早先丁文山一手炮制出来的他与苏青宁的那点子事早就不知道被扔到哪个角落里去了,再无人提及。
    此事尘埃落定后苏青宁发现她又有了别样的烦恼。
    因为没有了丁文山先前造的谣言拦在她前头,被吓退的那些媒婆又成群结队地上门来给她说亲了。
    尽管苏大海和于氏一再告诉她们自家闺女暂时不谈说样的事,但是却也抵挡不住她们那绝好口才的游说。
    苏大海和于氏打起精神来对付了几天,累得已经不想再开门了,苏青宁听说后一阵抑郁,连忙让李耿闭门谢客。
    就说最近庄子里春种忙碌,家里人抽不出时间来见客。
    这才消停一会儿,但想方设法来打探的人还是很多,甚至在葡萄庄这边打不出口子来,有人竟然曲线想辙跑到苏家老宅去打探。
    钱氏和苏老三收礼收到手软,还以为这些媒婆是对他们家哪个儿子上了心,可通过聊天细细一打听才知道人家哪里是看上他们家孙子了,而是看上老大家的闺女苏青宁了。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让他们找机会去跟苏大海说说苏青宁的亲事。
    钱氏听着她们句句话里不离夸赞苏青宁,听得那叫一个火冒三丈。
    可她好歹还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媒婆,在这村里最不能得罪的三姑六婆之一。
    毕竟他们家几个大孙子的亲事还都没有着落。
    她只能强笑着支应她们,然后拐着弯让她们给她那几个大孙子说门好亲事。
    “嘿,那成呀,你只要促成了你们家大孙女跟赵家二公子的事儿,我这就给你找个好姑娘给你当孙媳妇。”周媒婆拍着胸脯打包票。
    她上次给赵家公子提亲被拒绝后,好久都不曾上苏家的门。
    这次还是看到其他村里的媒婆还有县城的都出动了,她这才急了,刚好赵家二公子又悄悄上门来拿了银锭子让她给保媒。
    因为有着两次被拒绝的经历,周媒婆这次学乖了,打起了钱氏和苏老三的主意。
    她不相信这老两口都同意了,苏大海那口子还敢拒绝。
    “你那儿真的有好姑娘?县城里的可有?我家大孙子明富可是读书人,赶明儿是要跟他四叔一般进学考秀才的。”
    “好说好说,不拘白家的二姑娘,还是方家的大小姐,还有那刘家的三姑娘,我这儿都门清,你们家要是有读书人,我保准给你保个好媒。”
    周媒婆笑得脸上的妆容都要花了,眯着眼睛那上面的粉扑簌簌地往下掉,嘴角边的法令纹深得都能夹死一只苍蝇。
    “那些千金小姐你都能说得到,那太好了,你给我家说说,老姐姐少不了你的好处。”钱氏从怀里摸出两枚铜钱出来直往周媒婆手里放。
    周媒婆瞄了一眼,嘴角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就这两个小铜板,能做什么?
    要不是还求着钱氏帮忙说动苏大海夫妇,她能啐她一脸口水。
    孰不知,只给出了两枚铜钱,钱氏就已经心疼到不行了,毕竟周媒婆还啥事儿都没为她做了。
    “你们定要记得帮我走一趟葡萄庄,好好劝劝你们那牛脾气大儿子,至于你们家大孙子的事,包在我身上,保你满意。”
    周媒婆再三叮嘱,办成这事儿,赵家二公子承诺的可是一百两礼金,她奔波了大半辈子攒的钱都没有那么多。
    周媒婆给钱氏和苏老三许诺了一大堆好处,喜得老俩口笑得连嘴巴都合不拢,一个劲儿保证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事儿给她办妥了。
    周媒婆也高兴大发了,想着这回有他们两老出马,事儿估计就是板上钉钉了。
    毕竟据她在村里打听的情况来看,苏大海可是挺孝顺一人,周媒婆心满意足地走了,留下苏老三、钱氏两老口和老二一家子在原地合计。
    “爹娘,咱们这样不太好吧,大哥那边万一不理解咱们,这不是要落脸皮吗?”苏大江觉得这事儿有些没谱,他们应得太草率了。
    钱氏瞪了他一眼:“你懂啥子哦,你也不想想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哪个,你看看你家明富这都多大了,还没说到亲事,这以后下切哪门得了哦。”
    苏大江被钱氏一顿批低下头不敢说话了。
    吴氏看自家男人没二话了,当着公爹和婆母的面她更加不敢说了,但出来后,她就悄悄与苏大江咬耳朵。
    “说得好听,咱们家明富迟迟说不上亲事,还不是婆母那里把着的,张家看不上,丁家不喜欢。
    看得上的又看不上咱们家,这高不成低不就的可咋个办哦。”吴氏一阵烦闷。
    要是他们家还像从前一样,她想她婆母可能就不会那么挑剔了。
    现在攒了点小钱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要求未来的孙儿媳妇必定出自有钱人家,再不济也必定是跟他们一般有几十亩田地的庄户人家。
    娶妻娶低,嫁女嫁高,这年头家里条件但凡好点的又咋个会把闺女嫁到他们家。
    这样挑三拣四的,明富的亲事可不就耽搁了。
    “你莫打胡乱说,爹娘也是为了明富好。咱们家儿子多,到时候分起家来,明富能拿到手的又有几块田,可不得找个嫁妆丰厚的姑娘嘛。”
    苏大江嘴里虽这么说,但其实他心里也是认定吴氏的话。
    不过是孝顺惯了,不敢跟自己的爹娘硬顶而已。
    “当家的,你今天骂我训我我也要说两句,前头就由得他们折腾了,但是现在他们把主意都打到大房那儿切了。
    我跟说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就算大哥憨厚孝顺听爹的话,可青丫头那性子可不是个软疙瘩,任由别人拿捏。
    咱们要像三房那样跟他们家搞好关系才是对的,这样跟他们拧着来,恐怕吃不了兜着走。”
    吴氏客观地分析了一下家中的现状,然后悄悄在心里决定为了自家儿子好,这回她说什么都得为他们争取一把。
    与苏大江说了一下,夫妻俩结果还是没能达成一致,反而被苏大江训斥了一顿,说她眼里只有银钱,不敬公婆。
    吴氏哭着躲在屋里很生了一会子闷气,但事后想想到底还是觉得算计大房不妥。
    要是成功了自然好,可怕就怕她公婆两个人都不是苏青宁一个人的对手。以往太多次的事情足够证明这一点了。
    她遂趁着去县城的机会去了一趟松柏村,找到自己的闺女苏紫宁,把周媒婆和钱氏密谋算计苏大海一家的事儿说了。
    苏紫宁抚着大肚子,一下子急了:“娘,这事儿你赶紧告诉青宁妹妹切。耽误不得。”
    吴氏听得一怔:“咋个,不着急吧,你奶还没有动静了。”吴氏以为苏紫宁是担心钱氏已经开始着手算计苏青宁了。
    “不是,娘,我一点儿也不担心青宁妹妹会被奶算计到,我只是担心你不切跟她通个气,到时候出了事,青宁妹妹恐怕要把她算到你们头上,毕竟这最后受益的人是我大哥。”
    吴氏惊住了,苏紫宁完全不担心苏青宁会有损害,而是担心对方惦记上他们家。
    她突突地打了个寒颤,急忙要回去,却被苏紫宁扯住了衣袖,她正色道:
    “娘,爷和奶虽然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要尊敬他们莫的差,但是他们也要爱护我们这些晚辈才是。
    可是你看我嫁到李家来,前头吃了多少苦头,他们连头都莫的帮我出,还把你管到不准帮我,害得我婆母以为我莫的娘家替我出头,拿捏了我那么久。
    最后还是青宁妹妹帮的我,就连我这胎当时刚刚怀上没坐稳,也是她把我接到他们屋头好吃好喝的养胎,还是她教的我做女子不能太过软弱,一昧的顺从换不来好日子,有时候该强硬就要强硬……”
    苏紫宁说起出嫁以来的经历,想想她婆母之前和现在对她的态度,她还觉得有些玄幻。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切都得益于苏青宁的正确引导。
    吴氏听过之后不住地点头,直说她当时也觉得周媒婆不怀好意,她婆母行事糊涂,现在她马上就去一趟葡萄庄,把这事儿切给苏青宁漏个底儿。
    苏紫宁一万个支持,再三告诉她,他们家跟大房的关系搞好绝对没坏处。
    吴氏深以为然,趁着去接小儿子明荣下学堂的时机悄悄地找到苏青宁把周媒婆来过的事儿跟她说了。
    苏青宁一听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什么,她还敢上门来寻摸这事儿。”
    苏青宁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周媒婆好了。
    她不知道是该说她蠢,还是说她拧,或者是她背后的赵仲林太顽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