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六十二章 油灯下红袖添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苏青宁眉目远眺,投向窗外的高大柿子树轻声道:“我用它们来做柿饼。”
    苏大海还没明白过来柿饼是什么,就听苏青宁请他帮忙在院子里寻一个通风的地方搭一个大架子。
    而她跟于秀姑则留下来把柿子筛选了一通,挑选了一筐颜色发黄发红但果实还硬朗的,挨个儿把皮削掉,这是为了能让果肉中的水分充分蒸发,加快脱水过程。
    然后用绳子把削好皮的柿子串起来晾到苏大海搭好的架子上。
    完事后苏青宁拍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满意地点点头,叫来李耶告诉他有太阳的时候就把架子搬出来晾晒,没太阳就让它放在里面,保持干燥通风即可。
    李耶满口答应,不过眼神里的疑惑充分说明他看不懂苏青宁在干什么。
    苏青宁也不再一一解释,只是告诉他:“过几天就知道了!”
    反正如果接下来的几天太阳都能有今天这样好的话,大概一周左右就可见成效了。
    离开葡萄庄的时候苏青宁带走了一筐石榴,石榴好吃,但是吐籽太麻烦了,榨成汁忽略掉籽碎后的那股生味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李耶站在庄子门口目送苏青宁父女俩远去,心里百感交集。
    以往过什么重阳节压根与他们没有关系,而今年他们却吃上了主家送的重阳糕,还能赶在年前住上新房子,也不知道是修了什么福分竟然遇上了比陶家还要好的主家。
    晚上吃过最丰盛最隆重的一顿饭,苏青宁的生辰就算过完了。
    她回到房间在她的《异想杂谈》上写下了榨石榴汁和做柿饼的方子,并在上面标上了自己吃到两样东西的感受。
    想了想接着裁了纸照着沈昀编写的《草药录》的模样简单地画了一个封面,写上《杂谈之食谱篇》,原本看着还觉得不错,但是在看了一眼沈昀送的《草药录》之后,便左看右看都觉得不满意了。
    “哎,看来只有找他帮忙了。”苏青宁收拾了东西敲开了沈昀的房间。
    他正坐在窗前就着一盏如豆的油灯伏案看书,旁边是一沓写出来的文章,字迹一如继往地飘逸好看。
    看他忙着苏青宁突然有些开不了口,便逮着他的字写得好看不停地夸。
    沈昀默默地听她夸他,虽然知道她是说场面上的话,但是听着也觉十分舒服。
    等苏青宁搜肠刮肚地把好听话都说完了之后站在原地捏了捏手里的宣纸,啧,遭了,她还没有想好该怎么说。
    “你想让我画什么?”沈昀主动开口,看她那模样他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
    苏青宁眼睛一亮,右手大拇指和中食相接打了个响指高兴地道:“上次说到要编书,我打算从今天开始。”今天是她生日,算是她人生当中很特别的一个日子,理当做些什么让人铭记的事情。
    “你想做什么样的书封,哦,明白了,照着你做的这个做一样的是吧?”沈昀翻看着苏青宁递给他做好的书封,一眼便明了了。
    封面上画了一些简单的边框,右上角的位置画上了几块糕点,正中的位置竖着写了《杂谈之食谱篇》,只是她的字还有待练习,而画技也多有不足,故而看是能看却够不上好看。
    沈昀猜测他应该只需要照着她的设想将其美化一番即可,这是他们俩经常做的事,他已经熟门熟路了。
    苏青宁点头,觉得沈昀刚刚的表情太过明显嫌弃她的画技和书法了,她有些不服气小声地辩解了一句。
    “其实,其实不是我画的难看,着实是你画的太好看了,非一般人所不能及。”
    沈昀挑了挑好看的眉毛,对于她的认真有些忍俊不禁,他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为自己分辩的。
    苏青宁自觉这句话给她找回了面子,便主动为沈昀磨墨。
    沈昀埋首书封之中,正构思着要画几块花瓣形的糕点图,便闻到苏青宁身上熟悉的幽闭馨香。
    她就在他的身侧,不仅闻得到她身上的香味,就连风过吹起她的发丝都能打到他的脸颊上,乌黑发亮的发丝撩得他酥酥痒痒的。
    他只觉心神荡漾,高高举起的右手一下子发软,无法架得住手中笔的重量,迟迟落不下去。
    苏青宁看他犹豫不决,不似以往那般下笔如有神助,不由俯身好奇地道:“怎么呢,你是不是有新的想法,如果更好的话你就自由发挥好了。”
    女子的呼吸打在他的鼻梁上,惹得沈昀心跳加速,心头浮出四个字:红袖添香,他迟疑了一下稳住心神沉声道:“夜深了你回房吧,我自己琢磨即可。”
    啊,苏青宁一愣,他这是在担心她睡觉的事吗?
    她摇头坚定地说她不困,不如就在这里陪着他作画。
    “不必,你的墨磨得不好,我自己来就行。”神马?搞了半天人家这是在嫌她要赶她走,亏她还自作多情地以为沈昀关心她怕耽搁她睡眠才请她回去。
    “好吧。”苏青宁扯了扯嘴角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人家不喜她,她又何必留在这里嫌人烦,反正他答应了替她画书封以他的为人总不会食言而肥。
    人一走,沈昀的笔倒是落了下去,可心却空落落的。
    第二天苏青宁便从沈昀的手上拿到了新的书封,糕点的形状从苏青宁给的方形变成了她之前做的重阳糕的花瓣形,边框用了粗重的颜色描边。
    书名写得很是正规,整个画面显得立体而又精致,苏青宁一眼就喜欢上了,顿时忘记了昨夜她跟沈昀发生的小矛盾。
    看到她毫无芥蒂的笑颜,沈昀松了一口气,她喜欢就好,昨晚的夜没有白熬。
    接下来的日子苏青宁又恢复了跟前几天一般的小姐妹课堂。
    原本她还为难苏红宁要是来了她该怎么让她回去,索性她根本没来,或许是小钱氏发现在她这里根本弄不到葡萄酒的酿造方子,再加上葡萄酒已经全都被陶家运走了,觉得没有必要再来了。
    这样也好,免了她伤脑筋,只是令她不快的是苏绿宁却是一节课不落地往她这里跑。
    她来上课说到厨艺食谱类的倒是听得认真,一到了认字课就溜边儿找借口去寻沈昀说话拉关系。
    弄得她心里很是不舒服,可人家沈昀也没说什么,她便也不好多提,只当没看见罢了,横竖他们两人的缘分在小说里就一直不浅,她又何苦冒着开罪沈昀的风险阻拦他们。
    几次过后,苏青宁的免费小学堂名声传扬了出去,来学的村里同龄姑娘渐渐多了起来,从一开始的几个到后来的十几个。
    家里院子眼看着坐不下了,苏青宁只好停止招生,先来的庆幸不已,后来没排上的遗憾而归。
    看到门外那些失落地身影苏青宁越发觉得要加快手里食谱的编写了,这样她们不用来上课也可以学到她的做菜方子,自己在家练习即可。
    重阳节过后连着晴了十天,终于在第十一天的时候下起了雨。
    苏青宁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晾晒的柿饼,叫上于秀姑打了伞便奔葡萄庄而去。
    好在李耶为人靠谱,一直坚持照着苏青宁嘱咐的话在做。
    等到苏青宁一到,就忙不迭地汇报起来:“三天捏形七天晾晒再捏……”
    “你做得很好!”苏青宁看着已经被捏得扁扁的颇有柿饼形状的东西心中十分欣慰。
    于秀姑好奇地捏了捏问是不是可以吃了。
    苏青宁好笑地摇头,她早发现了,她家这个小表妹还真是一个不折不扣地小吃货,平日里跟着她上课就是不停地吃吃吃,如今出来了,还是一心想着吃。
    她解释道:“现在该是密封藏霜了,等到上面结出一层白白的糖霜就能吃了。”
    几人说着话,冷不防李耿在后面道:“小姐,陶家,陶家少爷来了。”
    苏青宁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陶家少爷指的不就是陶华宁吗。
    这可有趣了前头主家跑到自己家曾经的庄子里来了,苏青宁第一反应难道是陶家后悔把庄子置换给他们呢?
    可这屋契地契各种契书都已经过户过完了,想后悔也没处后悔了吧。
    但接下来李耿的话很快就把她炸回了现实。
    “陶少爷是来找小姐的,他去了小姐家中没见人才找到这里来的。”
    苏青宁松了一口气,管他来做什么的,只要不是来要回庄子啥都好说。
    将人请进来,陶华宁一眼就看到了串成线挂在架子上的红柿子,清俊的眉眼里半是疑惑半是兴奋,他想这肯定又是青宁在试做新鲜的吃食,他有口福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