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2章 寻踪觅影费思量井中一定有名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86章寻踪觅影费思量井中一定有名堂
    常言说得好,不见棺材不掉泪。但按照明空的性格,只见到棺材是不行的,即使把棺材抬到他的跟前也不行,就是把棺材盖打开,他都不会认为棺材是上帝给他最后的恩赐,如果不宣布他寿终待寝,他是不会掉眼泪的。
    李云帆不打算在明空的身上耗多少时间了,他甚至想好,今天就了结龙华寺凶杀案的侦破工作,晚上就赶到马家集和郑队会师。李云帆从史可染的口中得知:马家集的案子仍然停留在寻找线索的阶段。李云帆准备派李子荣到龙华堡派出所去打电话,让刘局长派车来接他们,但转念一想,未免有些唐突和匆忙,视今天的审讯进程而定吧。务必将龙华寺的工作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绝不留下任何尾巴。再说,也不在乎这一时。
    明空还是坐在那条长板凳上,虽然眼神里面还残存着那么一点坚持的意思,但从整个形象来看,已经没有了高僧身上所特有的那种平静的祥和的神情,连普通人身上的那种坦然和淡定都看不到,他的形象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猥琐。
    “明空,龙华寺的凶杀案和你究竟有没有关系?”
    “贫僧许身佛门,一心向……”明空大概是念经念油了舌头,说起话来就想唱歌一样,陈浩早就听腻了。所以没有让他由着性子唱下去。
    “田工头田宝山,你还记得吗?”
    明空的那两颗小眼珠在三角形的眼眶里面转了几个圈:“什么?田——田工头——这个姓田的是谁啊?”
    “一九六七年,龙华寺进行过一次大修,这你总该记得吧!”
    “这我记得。”
    “当时负责大修的工头,你还记得吗?”
    “是有一个工头,但姓甚名谁,贫僧已经记不得了。”
    “你怎么会记不得呢?当时,悟觉方丈把负责大修的事情交给你打理,田宝山离开龙华寺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和悟觉方丈辞行,还是你代为转达的呢?”
    “经你这一提醒,贫僧到是想起来了,他是姓田,我想起来了,他叫田宝山。”
    陈浩怎么也不会想到明空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把“田宝山”这三个字说出来。只要你能说出来,那就有门。
    “我问你,田宝山现在何处?”
    明空那两颗小眼珠又开始转圈了:“他走了,下山去了。”
    “他走了,他走的如此匆忙,既没有和悟觉方丈打招呼,还留下了偌大的一个脚手架没有来得及拆,他为什么走的这么急呢?”
    “这谁知道呢?”
    “你应该知道他在哪里!”
    这一次,明空的那两颗小眼珠不再做圆周运动,而是做起了上下运动,像两个小皮球一样上下弹跳:“贫僧听不懂你的话。”
    陈浩看了一眼李卫国,李卫国从一个包里面捧出一个纸包放在地上,打开来,里面是一个人的头颅。
    “明空,你看看这是什么?”
    明空的小眼珠又跳了一下。
    “这就是田工头——田宝山的头盖骨。”
    “这即使是田工头的头盖骨,不知和贫僧有什么关系?”
    “请你仔细看一看。”
    明空很听话地看了一眼。
    “明空,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头盖骨和一般的头盖骨有什么不一样?”
    “恕贫僧眼拙。”
    “这个头盖骨的天灵盖像切瓜一样被削去了一块。”
    “这又能说明什么?”
    “明空,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说明,”陈浩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那个头盖骨的跟前,一边用手指着那一块被削去的地方,一边看着明空,“这说明,这一块是被一种很特别的暗器所削,而这个削去了田工头天灵盖的暗器就是,”陈浩接过李卫国从包里面拿出来的血滴子,然后扔在明空的脚跟前,“就是你这个血滴子,现在铁证如山,你还有什么话说!你是不是还想要人证啊!”
    明空那两颗小眼珠终于停止了所有的远动,呆在眼角上不动了,接着,他那颗始终高昂着的头终于低下来了。
    终于打倒蛇的七寸了,下面要做的事情就是抓住蛇的尾巴将它的骨头抖散了架,然后再剥皮抽筋。
    “啪!”陈浩用力地在书案上面拍了一下,“快说!你是怎么杀害蒲姓两兄弟和工头田宝山的?”
    “蒲家那两个兄弟不是我杀的。他们兄弟俩确实不是贫——确实不是我杀的。”明空终于肯将“贫僧”这两个字咽到肚子里面去了。
    陈浩和李云帆互相对视了一下。
    “那么,你现在肯承认工头田宝山就是你杀的了?”
    “姓田的确实是我杀的,我承认,但蒲家兄弟确实不是我杀的。”
    如果明空所说不虚的话,那么,这是李云帆和陈浩他们所没有想到的,难道杀害蒲家两兄弟的另有其人?
    “那么,我问你,谁杀害了蒲家两兄弟?”
    “杀害蒲家兄弟俩的是工头田宝山。”
    李云帆和陈浩面面相觑;在场的人个个是瞠目结舌,龙华寺凶杀案里面竟然有两个凶手,这确实是李云帆他们没有想到的。陈浩坐到了椅子上,李云帆也搬了一张椅子坐了过去。
    “那么,我问你,工头田宝山为什么要杀害蒲姓两兄弟,你为什么要杀害田宝山?”
    “这……”
    “快说!”
    经过一分钟的沉默之后,明空终于说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天大的秘密既在李云帆意料之中,又在李云帆意料之外。
    工头田宝山为什么要杀害蒲姓两兄弟呢?明空为什么要杀害工头田宝山呢?这和传说中的龙华寺的地下宝藏有关,蒲家两兄弟和工头田宝山的结局,就是对悟觉方丈所谓的“不知为福,知之为祸”这句箴言的最好注释,明空禅师也没能置身其外。
    在大量的、铁的证据面前,明空不得不交代自己杀害工头田宝山的犯罪事实,这样,他也就不得不把一个更诡异的凶杀案和盘托出,他也就不得不把和龙华寺有关的、一个被埋藏了一千多年的秘密公之众,悟觉方丈参悟了一辈子的、玄武塔顶上的无题诗,在这时候才找到了答案。
    其实,在一九六七年的夏天,明空禅师就读懂了这首诗。
    “上有菩提在,下有明镜台,佛光照四方,紫气从东来。”
    我们的叙述还得回到一九六七年的那个夏天。
    在龙华寺苦苦寻觅了十几年的明空禅师,终于得到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因为这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龙华寺的千年秘密,毒蛇闻到了味道,看到了目标,他就开始一步一步地靠近目标,所不同的是螳螂先发现了目标,而黄雀躲在了螳螂的后面。螳螂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蝉;而这只黄雀却有两个目标:蝉和螳螂。
    明空禅师的望眼镜不仅仅是在窥视刑警队的行踪上面发挥了作用,它在窥视工头田宝山的行踪上面同样发挥了作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