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98章 李云帆胸有成竹马清斋坦白交代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18章李云帆胸有成竹马清斋坦白交代1
    当剥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毕老道:“郑队长,你看,里面湿度比较小。”
    “再慢一点,看来有希望。”郑峰道。
    大家都围了过来,包括赵大炮和甘得君两位师傅。
    “大炮——大炮!”人群中有人在喊。
    赵大泡走了过去,显然是去传递信息的。
    纸虽然不成张,但已经能看见一些模糊的字迹了,字迹无法辨认。字的位置在接近装订的地方。
    “毕老,您再看看下面。”李卫国道。
    毕老轻轻地翻动书页,不是一张一张地翻,而是几张几张地掀。
    卞一鸣突然大叫一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有字了——毕老,有字了!”卞一鸣重复了两遍。
    “看看是什么字?”郑峰道。
    卞一鸣干脆趴在地上,歪着头,仔细端详起来。
    “看清楚了吗?”
    “卞一鸣,你读出来,读慢一点,我记下来。”王萍道,同时掏出了笔和笔记本。
    “你准备好了吗?我读了!”
    “读吧!”王萍蹲在地上,把笔记本放在膝盖上。
    “风而呼,逗号,声非加疾也,逗号,而闻者彰,句号,假——陈老师,这是一个什么字?”
    陈老师单膝着地,把头凑上去,道:“这个字是“舆’,舆论的“舆’,这是荀子的《劝学》,高中语文教材。”
    “卞一鸣,接着读啊!”
    “假舆马者,非利——”
    “怎么不读啦!”
    “没有了。就这么多。”
    “毕老,再看看下面的作业本,如果上面有姓名就好了。”
    毕老又翻了几张,作业本和书相比,大了一公分左右。
    “毕老,有字!”卞一鸣道。
    “卞一鸣,快看看是什么字?”李云帆道。
    “班级,姓名——”
    “高几,叫什么名字?”
    “都没有,班级和姓名是印刷体。”
    “郑队长,包俊才就是高三。”金所长道。
    “请问二位师傅,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摸到的?”
    “在那儿,就在那棵柳树下面。”赵大炮道。
    郑峰和李云帆跟着赵大炮走到柳树的跟前。柳树的位置在尸体掩埋处的西面,距离大概有十几米。是第五棵柳树。
    十二月四号下午,李云帆他们勘察现场的时候,芦苇还没有被割掉,所以没有看清、也无法确定案发现场的具体位置,现在附近的芦苇都被割掉了,现场的环境便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案发现场的东面是水深流急的七里湾河道,河道确实弯弯曲曲,埋尸的地点是连着河道的一条支流上,这条支流呈喇叭形状——是一个深口喇叭,喇叭口有一点向里收缩。埋尸地点就在喇叭的腰部,第五棵柳树就在喇叭的底部。
    因为是岔道,所以这里的水流相对要温和一些,河岸上有一排垂柳,如果再加上茂密丛生的芦苇,这里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这说明凶手在选择作案地点的时候还是有考虑的。时值盛夏,谁会跑到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来呢。
    “这个地方叫喇叭塘。”金所长道。
    “同志们,现在可以确定,“12.4”案的受害人就是包俊才,为慎重起见,老李,您和陈皓到马集中学去一下,把这只怀表也带上。金所长,从这里到马集中学需要多长时间?”
    “从这里走到北渡口,得五六分钟,船在水上得十来分钟,从桃源渡口到马集中学的要五六分钟,不知道船在不在渡口?”
    “船在渡口,谢大爹就在这里。”人群中有一个人喊道。
    金所长走了过去:“谢大爹,您也在这里啊!辛苦您,送他们过河。”
    “那就别耽误了,走!”谢大爹道。
    “金所长,你等一下!”甘师傅大声道。
    “甘师傅,什么事?”
    “等一下,张老师有话要说,张老师,您过来。”
    张老师从人群里走了过来:“郑队长,您能不能告诉我,刚才那只怀表的表壳是不是银子的?”
    “是啊!”
    “表盖上有没有图案?”
    同志们都围了上来。
    “陈老师,把怀表拿过来。”
    陈皓将怀表递到郑峰的手上。
    郑峰看了看怀表,道:“张老师,表盖上有一个图案。”
    “是什么图案?”
    “是一个龙的图案,您看——。”郑峰把手表递给了张老师。
    “这个怀表是——”
    “是谁的?”
    “是——是马清斋的。”张老师看了看围观的人,轻声道。
    郑峰和李云帆点头示意。
    陈皓的拳头在卞一鸣的肩膀上用力地捶了一下。
    “马清斋的怀表怎么会跑到这里来的呢?”李子荣道。
    “难道是马清斋遗失在现场的吗?”王萍道。
    “这不可能,如果马明斋是犯罪嫌疑人的话,他怎么会把自己的怀表放在包裹里面呢?”卞一鸣道。
    郑峰转向李云帆和史可染:“老李,马集中学用不着去了。史可染,你把这些文字资料拍摄下来,多拍两张,把这些提取物全带上。我们现在就回去找那个老冤家。”
    郑峰等人回到派出所的时候,时间是十一点四十五分。
    吃过中饭之后,郑峰他们和马清斋面对面地坐在了会议室里面。
    李云帆负责询问,王萍负责记录。
    李云帆开门见山:“马清斋,我们请你看一样东西。”
    马清斋睁大了眼睛先望望李云帆,后看看王萍,因为王萍从桌子上的皮包里面拿出一个纸包。
    王萍站起身走到马清斋的面前,把纸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大家都知道了,它就是那只怀表。
    “马清斋,请你看一看,你认识这只怀表吗?”
    马清斋没有去接那只怀表。他的神情凝滞了一会——时间很短,然后道:“没有见过。”
    很显然,马清斋神情凝滞的时间,就是他大脑快速远转的时间。
    “经过我们的深入调查,有人向我们反映,这只怀表就是你马请斋的,你怎么能说没见过呢?”
    “谁?”马清斋的眼珠就像要从眼眶里面跳出来似的,“是谁——这简直是捕风捉影。”
    “马家集小学的老师,你还有什么话说?”
    马清斋的神情又处于一种凝滞状态,这一次较前一次时间要长一点。
    “请你回答我们的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无需回答的问题,可是,马清斋似乎不愿意做出一个正面而肯定的回答,好像一旦承认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是承认了所有的事实。
    “不仅仅是马家集小学的老师,在马家集,也有人在你的腰上见到过这只怀表。”
    “你们是在哪里找到这只怀表的呢?”
    李云帆不知道马清斋何意:“你必须先回答我,这只怀表到底是不是你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