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8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到底是半年多没见了,老蔡顾不得其他,打心眼里高兴:“阿罗啊,这么长时间,去哪了啊?手机也打不通,消费记录为零,还以为你出事了……”
    聂九罗头也不抬:“别吵!”
    又说:“控温控湿是不是没做好?连喻水保鲜都做不到吗,这道干裂纹都差不过有一个半指节了!”
    老蔡一怔,还没反应过来,就听旁边有人答:“是,我没安排好,负责保养的人已经被我辞了,还扣了两个月的奖金。”
    循向看去,正是炎拓,他抱着胳膊倚在墙边,答得不慌不忙,见老蔡看他,回以礼貌的一笑。
    老蔡有点尴尬,毕竟这半年,他给炎拓找的麻烦不少,但同时也如堕云里雾里,觉得这对答特别魔幻。
    炎拓看出了他的疑惑,但又不好解释什么,只丢了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
    这当儿,聂九罗也看见老蔡了:“我正要找你。”
    又指阅读区的沙发:“来,坐下聊。”
    感觉有些诡异,老蔡心头纳闷:聂九罗那架势,仿佛他是给她跑腿打工的。
    他满腹狐疑,才刚迈开脚步,炎拓三步并作两步,在他耳边吩咐了句:“不管她说什么,都顺着捧着,原因晚点跟你解释。”
    ***
    聂九罗的要求让老蔡大吃一惊。
    她要开个展。
    聂九罗想开个展,老蔡一直是知道的,不过,两人也曾达成过共识:目前还是以揣摩学习为主,首展并不着急。
    惊愕之下,他也忘了炎拓的吩咐,实事求是:“阿罗,我觉得你各方面都还欠火候,当一个人天赋不足的时候,真的就要靠资历去熬火候……”
    聂九罗微掀了眼皮看他:“你说谁天赋不足?”
    说这话时,眸光微沉,幽深得让人有点害怕。
    炎拓用力咳嗽了几声,不易察觉地靠近两人,这样,万一老蔡有危险,他好第一时间施救。
    老蔡是个生意人,惯会察言观色,当下没敢在“天赋”这个问题上多作纠结:“不是,你上次不还说,要系统研究一下葛姆雷啊、麦克唐纳等人的风格,西为中用……”
    他列的这两个,都是世界级的雕塑大师。
    聂九罗哦了一声,说:“这都什么垃圾。”
    然后通知他:“你帮我安排,半年内,我希望就把国内的个展给走起来,至于作品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会如期提供的。”
    说着向外挥了挥手,那意思是:我说完了,你可以走了。
    老蔡一头雾水,起身往外走,走了两步又回头看聂九罗。
    她看起来可真不像是开玩笑。
    又去看炎拓,炎拓朝楼下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下去谈。
    ***
    这个季节是小院的花期,月季开得正好,桂花树也一树蓬勃、蓄势待发。
    没等老蔡发问,炎拓先发制人:“阿罗这人,好胜心很强,她其实很在意你说她天赋不够这事。”
    老蔡想解释一下:“天才毕竟是少数,能当人才就很好了,我也是帮她认清自己……”
    炎拓表示理解:“这几个月,她其实是去……反正就是各种把自己和外界隔绝、揣摩学习各类古雕塑造像,有点太投入了,所以性情突然就变得很偏激,行为也相对古怪。”
    老蔡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古往今来,为了艺术疯魔的人不少,不过他一直以为,聂九罗比较接地气、不是这一挂的。
    他说:“那办展的事,她是随口说说吧?”
    炎拓摇头:“你就一切顺着她来吧,该准备的全准备起来。我想过了,全国巡展,也就在各地租几个场地,观众可以雇,媒体采访可以找人演,费用我解决,渠道上你帮个忙……总之,让阿罗尽量顺心如意、千万别发脾气,兴许这样,能慢慢好起来。”
    让聂九罗事事如意当然是其中一个考虑,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个展的筹备很繁杂,他希望聂九罗有事做,这样的话,她就无暇分心,也就不会再生出别的千奇百怪的事来。
    老蔡心有戚戚,抬头看向二楼:“怎么就搞成这样了?要不要找个心理医生看看啊?”
    炎拓叹了口气,也朝二楼看去:“不知道,可能对艺术……太执着了吧。”
    第152章 11
    炎拓的猜想没错,聂九罗一旦有事可忙,生事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别说走出小院了,简直是长在了工作台边,连下楼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炎拓在一楼的客房里住下来,其实需要他忙的事已经很少,但他不敢离开,毕竟聂九罗的情况并不稳定——看似不闹事,但一闹起来就是大事。
    老蔡隔三差五过来一次,到底是在“筹备个展”,得有个繁忙的样子、让聂九罗看到进度,这样才显得真实——费用已经不需要他操心,在做戏上还不积极点,心里过意不去。
    第二次过来的时候,正赶上聂九罗出了第一批图稿,老蔡随手拈起一张看,心里突地一跳,又把剩下的几张都拿过来,走到窗前对着日光细看。
    看完之后,下楼找炎拓。
    炎拓正在灶房里剥毛豆,这是卢姐看他闲得实在发慌,丢给他打发时间的活。
    老蔡问炎拓:“阿罗都是去哪儿闭关揣摩的啊?”
    炎拓对雕塑造像的所知也有限,于是含糊以对:“也就敦煌、龙门,麦积山一类的。”
    老蔡哦了一声,若有所思,又问:“有拜个师父什么的吗?”
    所谓的“拜师”,不用行礼入门那么复杂,指的是有人从旁点拨。
    炎拓看看老蔡,又看他手里的几张画稿:“怎么了?”
    老蔡把画稿递给他,又从手机里翻出一张画稿图片:“这是阿罗去年画的,你看有什么区别吗?”
    炎拓看了又看:“都挺好看的啊。”
    真是外行看热闹,老蔡把画稿拿回来,懒得多做解释:“总觉得,比之前更流畅了似的。”
    其实这说法太过笼统了。
    老蔡的真实感觉是:聂九罗以前的画稿,是一笔一划“画”出来的,再工整精致,也只是画稿而已。但这次这几张,线条一气呵成,半点滞塞都看不到,像是直接从笔头生长出来的,即便已经画完了,还意韵不尽,仿佛仍在生长中。
    看来这几个月的闭关,乃至走火入魔,还是有点成效的嘛。
    ***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老蔡往小院跑得明显频繁,不是做戏式的那种,是真勤。
    聂九罗脾气大,做事时不喜欢有人在边上打扰,即便是屏息静气进出都会遭呵斥,于是老蔡在工作台边架设了摄像机远程观察。
    看她起稿的运笔——有几次,他感觉完全是无章法的胡画,但呈现出的,真的就是上手可用的稿子。
    看她对龙骨的掌握——不是从前那种一板一眼地搭骨架了,有时候,他甚至觉得骨架搭得不行,可是一堆上泥,形体即刻间呼之欲出。
    看她塑形的手法——其实手法已经不太重要,关键是出来的效果。
    有一次,镜头正对着塑像的人脸,卢姐打扫卫生时从老蔡身侧经过,吓得啊呀一声,然后笑着给自己解嘲说,看到一张脸往屏幕上挤,还以为是个活人呢。
    老蔡坐不住了,又特意去找了一回炎拓,旧话重提。
    ——这几个月,是不是有人系统性地在给聂九罗做培训啊?
    炎拓不蠢:“你是不是觉得,阿罗的水平上去了,进步得还不少?”
    老蔡没正面回答,但话里话外,还是流露了些真实想法:“我是觉得,这个展要是来真的,也不是不可行。”
    这话听得炎拓心中一动。
    一般认为,人在出生的时候,会从胎里带出些天赋,比如有人擅作画,有人擅写曲,有人对数字极其敏感,有人对代码一点就透——因为解释不出原因,所以笼统以“天赋”称之。
    聂九罗原本的业务水准,在老蔡眼里显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现在,得到老蔡这么高的评价,甚至都具备了“个展”的资格,是因为她的“二次出生”,带出了一些新的天赋吗?
    还有,聂九罗是做雕塑的,而公认雕塑的租师爷是女娲,硬要攀扯关系的话,她这一次算是女娲的“直出”呢。
    老蔡越说越兴奋:“我再观察观察,她要是发挥稳定,这次真能给好好运作运作,毕竟业内对她没期待,很容易一鸣惊人、打出名姓……”
    炎拓没想到歪打正着,这全盘造假的“个展”,还真偏上正轨了。
    可是,这么一来,他就更寂寞了。
    卢姐在早晚和三餐时段可以上二楼,因为她负责打扫和收送餐。
    老蔡在约定好的时段也能上二楼,因为他要跟聂九罗讨论未来个展的主题、展馆、布展。
    唯有炎拓,跟聂九罗的生活和事业都挂不上钩,见她师出无名,成了院子里唯一多余的人。
    公司的事有专人打理,需要报备到炎拓这里的不多,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反而是给卢姐打下手,剥剥毛豆,剪剪虾须,理理青菜,削削土豆。
    真是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家政。
    ***
    约莫半个月后的一天,余蓉给炎拓打电话,问他这头的进展。
    炎拓正在给蛤蜊浸水,伺候这玩意儿吐沙,意兴阑珊回答:“没进展。”
    然后把情况给余蓉说了。
    余蓉大感意外:“这样不利于聂二的恢复吧?你得多跟她聊天,帮着她……”
    余蓉也不知道该怎么措辞,聂九罗毕竟不是失忆。
    帮着她……重铸之前的情感体系和对世界的正常认知?这就需要推着她走进世俗世界,不断和外界各色人等沟通,而不是把自己沉进雕塑的世界里去,那可就太不接地气了。
    炎拓无奈:“她不想跟你聊天。”
    他试过见缝插针、在聂九罗的闲暇时间和她说话,但聂九罗好不容易闲下来,只想休息,并不想听人聒噪,所以不是凶巴巴地呛他就是翻他白眼。
    人要脸树要皮,谁还没个自尊什么的?几次三番之后,炎拓就不大凑上去自讨没趣了,甚至看到她时,会主动避让一下,省得讨人嫌。
    余蓉说:“这样不行啊,从带孩子的角度来说……”
    两人同时沉默了一下。
    顿了顿,余蓉接着往下说:“我就是类比一下,你不要多心。你想想,小孩子是不是谁带她多就跟谁亲?你一边想让她记起你来,一边又躲得她远远的,那这得哪辈子才恢复啊?真的,这个不能纵容,得今早介入。”
    炎拓头疼:“她跟别人不一样,她一个不高兴就会动手……”
    余蓉说得斩钉截铁:“打,让她打呗,只要打不死你,你就得兴风作浪。”
    这还没完,听筒里又挤进雀茶的声音:“打就打呗,男子汉大丈夫,还怕打一顿两顿吗?”
    真是……聊不下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