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5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对夫妻倒是没有说什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原主房屋出租的事,杨家人不知道,富商的好友对外说的是,那对居住的夫妻是他的友人,帮小姑娘(原主)看着房子没有租金的。
    为此,原主才有安宁的生活。
    面对堂哥们与大伯,二伯他们,杨清点头,“好。我今天就搬走。”
    二伯似乎有些不落忍,伸手拉着小侄女问,“不急,一日两日,慢慢整理就是。”
    五七之后,就赶人,似乎不好听。在场的其余人虽然急切,但也不好反驳老二(二叔,爸爸)的话。
    杨清神色淡淡的,“不用了,我东西不多,等下喊几个拖板车的一次性就能拉过去。”
    二伯发现小侄女眼神冷淡,没有了往日的濡沫。手也下意识的缩了回来。
    没有再劝,不只是他,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杨清已经与他们离了心。
    杨清房间里的物品,除了睡的床上的棉被,床单被罩之类的,其余的早已打包整理好。
    洗的干净的白色布袋子,装的满满的,满房间都市白色的布袋子。
    还有两口木质的箱子,是原主母亲的陪嫁。
    她的公寓是位于二楼,一楼也有两家住户,还有偌大的公共空间。
    二楼三户人家。
    一共三户人家。其余两户,一户是独身女人居住,一户与杨清家的原来租户是友人。
    没有找来拉板车的脚夫,杨清喊来了几辆载人的三轮车。
    走的时候默默的给几位长辈鞠一躬,然后说道,“以后有时间再回来看望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
    杨大伯捏了捏手心,浑身很疲累的挥挥手,“去吧,自己好好的过日子。你那房子收回来,一个人住不了,可以租出去三间,你还能挣些,你是继续读书还是找份工作,都随你。我们也帮不了你什么,也就不做什么教育,只是切记,不要走入歧途。”
    “大伯的话我记住了。”
    杨清对眼前的一群人谈不上喜欢也不怨恨。
    普通家庭,在老传统老思想加自私为小家庭的各种复杂情绪中,能做到如此已经可以了。
    以后就做个亲戚,偶尔往来就行。
    她也不指望,不是亲生父母的大伯二伯能待她多好。
    心态好,想的明白,就不会心态爆炸,认为别人都欠自己的。
    大伯二伯不坏,但也不是什么多善良的人。待原主还算正常,那是因为血缘牵扯。
    家里的牛鬼蛇神是两位伯母,各自的小心思多的很,只是有个贵人在身后帮着原主,她们才无法搞事。
    要不然早化身周扒皮他妹,吸血。
    长康公寓楼前,几人停好三轮车,把行李搬上楼。看到豪华的公寓,几人悄悄说咽口水。
    真有钱啊?
    杨清一行人惊动了隔壁两室的那套文人夫妻,女的穿着一身素色格子旗袍走了出来,温柔的与杨清打招呼,“小清搬过来了。”
    “哎,是,苏阿姨没有出门啊?”杨清开门,示意几人把行李放在客餐厅,偌大的客餐厅,足足有七八十平。
    苏英回道,“今日没有课,没有出去。不打扰你了,你先忙,我就是出来瞧瞧。”
    苏英长相清秀,气质佳,笑起来让人很舒服。
    礼貌的与杨清打过招呼就回到家里。
    她的先生也在家里,听见她进屋的脚步声,问,“小姑娘搬了进来?”
    “嗯,小姑娘也是不容易。”
    “是啊,咱们多照看下。小姑娘年龄不大吧?”
    “听老沈说,五年前小姑娘十岁,现在算算也不超过十六岁。”
    “那是挺可怜的,小小年纪失去父母,与祖父,伯父们一起生活,即便不苛待,但也不会有多少温暖。”
    第144章 民国孤女(01)
    “肯定的, 杨家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都是普通人家,长辈们整日为生活奔波, 回到家里自己的孩子都管不过来, 怎么会管侄女。”
    苏英的丈夫说道。
    “还好,小姑娘的父母虽然去世,却用两条命给她们唯一的女儿留下了一套公寓。现在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不用去睡桥洞。”苏英虽然家里条件不错, 但她自幼生长的乡间。
    见惯了, 各种事情。
    也知道人心并不全是美好的。在许多时候, 利益面前,人心险恶着。
    “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夫妻两人感慨道。
    隔壁的杨清,给几位搬家的人,结清账以后, 关门, 开始清理行李。
    好在原主的物品不多,除了几套轮换着穿的季节性衣服, 鞋子,就是一套床上用品还有原主的书, 以及原主父母的遗物。
    遗物, 放进空间。书也放进了空间, 等以后再整理。
    棉被也放进空间, 她不喜欢原主以前睡的那硬成一坨一坨的棉被。
    不知道睡了多少年。
    收拾完毕, 在厨房摆放好米面粮油盐酱醋。厨房里有两个火油炉, 还有靠窗户边有藕煤炉子。
    厨房连在客餐厅,中间有道门,但厨房里面的后窗没有阳台,边上是水池与灶台, 灶台上放着两个火油炉下面还有一个藕煤路子。在一侧砌的有池子,里面是放煤球,木炭之类的地方。
    一侧是切菜上案板,还有碗柜。
    家里被租客里里外外的用心收拾过,全部都干干净净。
    倒省的她再收拾,只是擦擦灰尘,扫扫地,拖拖地就差不多。客餐厅后面的阳台,有晾衣架。
    用几根粗铁丝绞成一根,特别的结实。
    在阳台的两侧,钉的钉子铁丝绑在钉子上,牢牢的 。
    倒是蛮好用的。
    客厅里面的沙发,家具,都是用心维护过的,没有破损之类的。客厅还有一台老式的电风扇。这个给了杨清一个惊喜。
    出了客餐厅,杨清关好客餐厅的门,进到隔壁的房间,一边有两间房。
    她选了客餐厅左侧的第一间房做自己的卧室。
    在床上铺了两床棉被垫在下面,上面则是用的蚕丝被(子母被),方便春秋用,夏天则是用薄毯。
    胡桃木的实木家具,床也是那种简约的高低床。
    住几年以后刷刷墙壁,其余的都不用动。
    在卧室的衣柜中,挂上了自己能穿的一些旧衣服,全是别的世界的旧衣服,但适合如今的时代穿的那种,至于原主的衣服鞋子,全被杨清收进了空间。
    挂好衣服,找了一个拎了出来,放在客餐厅内的门口。
    家里空荡荡,只有她一个人。这些年,她存下了所有的房租。
    基本没有花过一块大洋。
    杨清早已在银行把大半的大洋都换成了小黄鱼。
    只留下了一少半。
    十六岁的原主读书早,已经马上就高中毕业。原主读书,都是以那位富商赞助的。
    此时没有统一的高考,想读什么大学,先去报名,然后去参加那大学的升学考试。
    有些原本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用考试,直接录取。
    翌日早起,杨清拎着圆形菜篮,去到不远处的菜场买菜。下楼,在院子里碰到二楼的另外一位住户,那位单身女子。
    穿的倒素雅,可一身的烟味,远远就能闻到。呛人的很,杨清下意识的皱眉。
    女子拎着小包包,看穿着打扮,应该是正派人。眼神也不猥琐,可一身的烟味,却是很可疑,无论怎么可疑,杨清也不会去问去说。
    加快脚步,朝外面走。她作住的公寓,朝菜市场而去。
    街上热热闹闹,天色还早,却早已有各种叫卖声。
    也有不少形色匆匆的行人。
    转个弯就是大街,进到菜市场,杨清买了一些蔬菜,十来斤猪肉,十斤排骨,还有不少牛肉。
    吃肯定是吃不完,她大半都是用来收进空间的。
    在附近走走,熟悉附近的街道。还有每个街口。
    几天的时间,杨清摸清楚了周边的一切。
    她还是学生,回到学校继续上课。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
    高中毕业,她也去心仪的大学报了名。考试则是要等通知。
    原主读书的成绩一般,性子怯懦自卑,即便她在最后两个月好好表现,作用也不大。
    能不能收到大学的入学考试通知,她还真没有把握。
    已经做好了出去找工作的准备。
    原主的骨子里自卑,怯懦,平时的人际关系也简单,与同学们,以前居住的地方的老街坊发小关系好的不多。
    她搬来法租界以后,除了上学,更是深居简出。
    很少与人来往。
    倒是知道那单身女子叫什么名字:胡一萍。
    在报社工作,不是记者,是会计。
    她遇到过几次,都带着一股子烟味,那烟味很呛人,闻着难受。最难受的是,还夹杂着香水味,更是难闻。
    但那胡一萍待人接物没的说,见面三分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