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说的似乎有点道理,可杨三水却不这么认为,“那也不能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嫁是吧?肯定要好好挑,反正你家与你家的亲戚都别打主意就是。”
    眼睛一直盯着老伙计,眼中还带着怒火。
    那人被杨三水盯的心里发毛,拍拍屁股闪人。
    山谷底比上面更大,田地也多。
    做活的人,没事直起腰来休息的时候,都习惯性的望望上面。
    今天都看到了一辆马车在上面慢慢转悠。
    下午,送走卢嬷嬷一行人。杨清亲自处理太太让人送来礼物,有上好的粳米,有上好的白面,还有一些登州府的特产,也有一些干海货。
    登州府离海边远,但有人去海边运干海货到登州府还有宁州府这边来卖。
    干海货价格都不便宜。
    还有不少零嘴,点心上好的饴糖  ,干山货等。
    库房的架子上,已经放了不少物品,杨清亲自整理好,还写好贴在架子上。
    翌日早饭以后,杨清准备去府城一趟,转转。
    直播,也不能天天在一个地方,到了白天,直播自动开启。当然她换衣裳,上洗手间,洗澡之类的一些私密之事时,直播间会自动切换,切换到山水画面或者杨清家院落的画面。
    进府城逛逛,她之前说是养伤,身体不好,虽然住在府城,却无法在街上逛荡。
    楼府她熟悉的主子们要么在京城,要么在登州府。宁州府是祖籍老宅,老宅没有主子,只有守宅子的下人。
    周围住的也只是楼府其余的族亲。
    她都不好意思出来闲逛,怕被人遇见。
    好在她能宅的住。
    要不,真能憋死她。
    刘小刀在前面驾车,后面是杨清与小刀媳妇钱氏。
    “姑娘,您先歇会儿,等到了,我再唤您。”刘家一家人在杨清面前不用自称奴才,奴婢什么的,但有外人在或者在外人面前,还是守规矩的。
    “不用。哪里需要时时刻刻歇息,我看看马车外面的风景,你如果累可以靠着歇息,不用管我。”
    杨清掀开马车窗帘的一角,望着外面。
    外面的风景不错,但更多的是,以她的视角直播。
    二十里的路,一个时辰多点就到了府城宁州府。
    进城以后,马车拉着杨清与钱氏去到州府最繁华的商业大街。
    街道上,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杨清下车,“你先回。等到了时辰来接我们。”
    刘小刀应声,“是。”
    是回挨着楼府的小宅子。
    热闹的大街两旁各种各样的店铺,店铺上方全是写着店名的旌旗,迎风招展。
    来来回回的行人们,有喜形于色的,有表情平淡的,也有愁眉苦脸的,有欢欢喜喜到处东张西望,蹦蹦跳跳的孩子。
    和平盛世才有的繁荣景象。
    真真的古香古色,直播间的粉丝看的真真的,只差舔屏。
    只是,小老百姓倒还好,好些富贵人家的女眷,有戴玮帽的,也有没有戴的,只是那些妆容,真是没眼看。
    那些难看的妆容,遮盖了其本身的容貌。
    杨清看的新鲜,也稀奇,有记忆与现场感受还是不同的。
    这里的妆容,与唐朝有些差异,算是改良过的,没有唐朝的妆容那么吓人。
    但也不好看。
    杨清素面朝天,白白净净,走了一会儿,皮肤泛起一丝红晕,在阳光的映射下,还有些粉粉的。
    一身素色薄细棉布的襦裙,袖口,裙边都绣着粉色的小花。
    迎着热风,身上的栀子花香味,散发的越发的快。
    在街上购购物,喝喝茶,听听书,买了一些小吃,点心。
    顺带的,还买了一些肉,一些排骨,几只活鸡暂时养着,想吃的时候杀一只。
    家里养的鸡还没有长大,还是半大的鸡,每只平均也就一斤多点。
    在城门口外,杨清的马车缓慢的行驶着。城门口人多,只能慢慢的走。
    刚穿过人群,马车前突然蹿出来一人,拦在马车前,高声的喊到,“小六,小六,我是你五姐。”
    一位身着一身旧棉布绿色襦裙的姑娘,伸开双臂拦住马车。
    她的左右也走来了几人,都是杨柳村的人,她们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在富人眼中不起眼的青蓬马车。
    在一侧有一辆牛车,晃悠的停在一边,是杨柳村的一位老头,平时农闲的时候,用家里的牛车载客进城,赚取一些铜钱补贴家里。
    杨清掀开马车窗帘,望了一眼外面,“别理她,从边上窜过去,别挡在路中间。”
    刘小刀应声答道,“是,姑娘。”
    马鞭挥舞,鞭在马身上,“吁,转弯 。 ”
    嘴里喊着转弯,朝着没有牛车的那边转过去。
    那边,赶牛车的柳老头也喊道,“春花丫头,快让开,别挡在路中间,万一堵着前后的贵人,你吃不了兜着走。”
    老头子移动牛车,朝更边缘的位置移动。
    站在路中央的杨春华想伸手拉住前面的马,可身边的一位同村的嫂子拉住她,“春花,别动手。万一马踢过来,你可就惨咯。你拦人家马车,也选个地方。
    城门口,进进出出的,还是路中央,真会出事的,说不得那些兵爷要过来用鞭子抽你。”
    几人生拉硬拽的把人拉开,刘小刀趁这个机会驾着马车离开。杨清至始至终都没有露过面。也没有与杨春华对话的意思。
    马车比村里的牛车快一些,先行抵达家里。杨清下车就说,“忙完,关好院门,不要让刚才那没脑子的人进来闹。”
    “是。”钱氏也不喜欢杨春华。
    她与嫂子可是悄悄调查探访过杨五水家里的情况,那一家人也不是没有好的,但不多,就一个独苗,人还不错,可惜在大家庭与小家都不是能做主的人,说什么做什么也不算数。
    家里也没有人把他太当回事。
    其余的都是缺点大于优点,一身的毛病。
    她们虽然是下人,是奴仆,可那样的人她们也是瞧不来的。不愿意与之有什么往来。
    好在姑娘是个明白人,从回来以后,就一直不与杨五水家里有任何的往来。
    她们也松了口气,就怕姑娘脑阔轻,被人一哄就去沾染那家人,那以后可算是粘上了一坑屎,无论怎么甩也甩不掉。
    杨清进到自己居住的厅堂,换上拖鞋,换上便服,躺在宽大的罗汉床上。
    “唉,还是家里舒服,凉快。”这里靠近山,被群山包围,凉风习习,确实比外面府城的温度低上蛮多。
    家里的有用阵盘布置的小聚灵阵,不用群山,也能四季如春。
    等杨春华从大槐树前路过时,发现杨宅大门紧闭。她的脸色一下黑成锅底,漆黑,忍不住对周围的人说,“真是越有钱越六亲不认,还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一点良心也没有。”
    不只是故意说杨清,败坏她的名声,还阴狠的盯着杨宅,眼睛里闪烁的全是怒火。
    在城门口的时候,她只是想着让路走到一侧去,没想到杨清的马车直接跑走,她也不好意思在后面追。
    那死丫头还真是绝情,连面都不露。
    一点面子也不给她。
    坐在车上的一位妇人是杨三水家的三儿媳孙氏,她也不搭话。
    低着脑袋不说话。
    杨春花不知道为什么,却故意用手戳她,拉着她说,“三堂嫂,你说小六是不是很过分,是不是不近人情?”
    她的主意打的很好,谅孙氏一个侄儿媳妇也不好意思说叔父婶母的不是。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可惜的是,孙氏不上当,抬起头声音闷闷的,“春花,什么都别问我,我也不了解小六。能说什么?”
    说完,再也不肯说话。
    不搭理杨春华,只是静静的听着杨春华嘚吧嘚吧的一个人胡说八道。
    全说的是小六怎么不近人情,怎么不孝顺。
    车上也有长舌妇,有好事者,但人家只是嗯嗯哦哦,却什么也不说。
    都不是傻子,不会轻易得罪一个有钱人。
    即便要说什么,也不会故意当着杨家人的面说。
    进村以后,一路上都有人下车 ,直到最后一个客人下车,柳老头才驾着牛车回家。
    孙氏背着背篓进家门,进门就直奔堂屋,见到婆婆在家,把卖的鸡蛋钱还有一些货物的铜钱递给婆婆,“娘,我买了……”
    除了卖东西,还有买了一些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剩余的银钱递给婆婆,但账算的明明白白。
    林氏接过银钱,数了数,不错,没有差。颔首说道,“我听说小六也去了府城,你们有遇到不?”
    孙氏点下脑袋,“嗯,回家出城的时候在城门外有遇到小六。杨春华还冲出去伸手拦住小六家的马车,那可是路中间,来往的贵人又多,杨春华真是不怕事。
    小六一直没有露面,只是吩咐赶车的走。娘,你说,那杨春花想干啥,真的惹怒小六,我看没有她的什么好果子吃。”
    说话的时候,也帮助婆婆一起择菜。
    “呵,春花那丫头想干什么 ,都不用脑子想都能明白。她前年就订了亲,如今不管怎么样都反悔不了,她现在想的是,怎么让自己的嫁妆多一些。指望她爹娘也增加不了什么嫁妆,现在唯一有希望的就是找小六帮忙。
    她的好日子是定下年底,可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急了呗?”
    林氏精明,稍稍想想就明白。杨春花想搞什么鬼。
    “呵,她可真是敢想,我可听说他打小就不喜欢小六,还老欺负小六,现在居然敢让妹妹给姐姐置办嫁妆,怎么想的呀?”孙氏是杨清被卖以后,嫁给杨三水的小儿子杨木的。
    也没有见过以前的杨小六六丫。
    “是,那时候,因为是双胎,小六在娘胎里抢食就没有抢过春花,生下来身子骨一直很弱。加上后面吃奶又抢不过春花,身子骨一直弱的很,三岁多快四岁的时候,看起来还只有一岁多的孩子那么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