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8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黎婷也是很少见到余唐,只是后来在一次发小的聚会上与“鱼汤”多聊了几句。觉得鱼汤(余唐)一点也不像一般的学数学的男生,还蛮风趣的,就多联系了几次。
    联系几次,觉得人真不错,就把杨清介绍给鱼汤。
    杨清与余唐接触了几次,两人意外合拍,相处的不错,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双方父母也见了面,婚期也定下时间,双方父母都挺满意。
    结婚以后,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姓余,一个姓杨,乐的杨爸爸高兴的给老家的所有亲朋都打电话告知。
    二老,现在上半年住老家香城,下半年住魔都照看孙子,也让余家夫妻也休息休息,两家老人半年半年的换着来。
    一家八口人生活幸福美满快乐,在杨清悄咪咪的作弊下,四位老人都长寿,活到了一百岁左右。他们也都看到最大了重孙子长到十几岁,小的重孙子也有六七岁。
    四世同堂,一生平安幸福。至于杨宇一家,大一些的明明,大学毕业以后也留在了魔都,与姑姑一家常来常往,到也相处融洽,只是那小的,连爷爷奶奶都没有见过,彼此也没有多少感情。
    基本没有见过面。
    至于那杨宇夫妻,可能是太作了吧,寿数不长,还没有等到杨宇结婚,就先后意外生病去世。
    送走四位老人,杨清也活过了百岁才闭眼等待下一次的轮回穿越。
    …………
    *****
    孤女
    平行世界,架空
    “清儿,节哀顺变!不要过于悲伤,有什么难处就来找叔父我。”一位在后世不算中年人的男子,一身黑衫,眼睛红红的,安慰着侄女。
    “嗯,叔父近些时日也跟着受累不少,先回去歇息。。”
    年约十岁的小姑娘悲伤的不能自已。但依然礼数周全的与男子说着话。
    “好,你,唉,好好休息吧?”黑衫男子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有说,迈腿离开了屋子。
    侄女已经已经十岁,不再是七岁以下的小小姑娘,大了,他也得稍稍注意一些。
    只是难为了那孩子,一个人小小年纪,还要照顾一个两岁不到的小侄子(亲的)。
    这可真是。
    “嗯,侄女就不送小叔了。”杨清全身都乏的不想动。
    “不用送,送什么,你也好好歇息。”
    目送小叔离开,杨清斜靠在罗汉床上,身边的来往的丫鬟,仆妇井然有序的坐着自己的事,扭头望向东西暖阁上,正呼呼大睡的小侄子 ,幽幽叹息:唉!
    可真是,自己还是宝宝,就要帮着照顾另外一个宝宝。
    捏捏自己的小胳膊小腿,酸疼的很。
    原汁杨清,可真是个命苦的,早几年父母相继过世。没过两年,兄长战死沙场过世,那时候嫂子已经快生小侄子。
    这下更彻底,嫂子生侄子时候,难产,虽然艰难生下孩子,可因为难产的缘故,嫂子身体一直不好,缠绵病榻两年不到,也跟着去了。
    原主自幼随父母兄长居住边塞,远离京城。
    可现在必须回去,京城还有祖父母伯父叔父,本来兄长过世以后就要回去,只是当时嫂子怀孕,肚子已经很大,不方便上路。原本想着等到嫂子生完孩子,小侄子半岁以后再去,可那时嫂子身体不好,又不能上路,想着将养好身体再走。
    没想到最后,嫂子也把命丢在了边关。
    虽然她不是战死沙场,可也是因为夫君战死伤心过度,以至于伤了身体 ,生孩子时才会出现问题。
    边关的宅子已经处置,三日后,就要跟随小叔一起回京,小侄子可是名义上的扶灵运送母亲的棺椁回京。
    府中已经收拾的差不多,行李这次随着大部队一起走。
    行李中可有原主一小家多年的积蓄,在走之前,还得再收拾收拾。
    “小姐,该收拾的大致全部收拾,只留下了最近三日需要用到的一些物件。”原主的奶嬷嬷苏嬷嬷前来禀报。
    “噢,嬷嬷,你安排就是。出发前一日,多做一些方便携带的干粮。近两日,嬷嬷多去寻一些皮子,上等的,普通的,多寻一些。
    本地的一些特产,也多购置一些,我们也好几年没有回京。即便是如今的这种情况回去,也要多准备一些礼物,来往密切的亲戚府中,都要备上一份礼物。不需要太重,但也能是薄礼。”
    “是,明白了。小姐可还有什么要吩咐的?”苏嬷嬷站在杨清的身后,伸手帮忙捏捏肩膀,力道恰到好处。
    “没有别的什么好吩咐的,就是麻烦嬷嬷派人再去一趟十里村。那边道长的坟茔托里正帮忙照看,每年修修坟茔,拔拔草,清明时去一下。”
    “是,狄嬷嬷已经亲自去了十里村。”
    “那就好,杜嬷嬷回京已经有段时日,不知道安置的怎么样?”
    “小姐放心吧,杨府咱们二房的宅院,以及夫人与三太太的陪嫁宅子以及咱们老爷在京中置办的宅院,庄子,铺子,杜嬷嬷都会安置好。”
    “嬷嬷今日也早点休息,最近也跟着劳累,累坏了吧?”脑海中再转了几圈,大致没有什么疏漏。
    “是。”
    下午,杨清亲自给小侄子杨致远喂粥,提前在粥里放了一颗凡俗之人能吃的小培元丹,固本培元,强身健体。
    小家伙才一岁半,还不知道人死是怎么回事,从亲母亡故一直折腾着他,但小家伙真是不懂死的意义。
    此时,坐在罗汉床上,腿上盖着小被子,吃着小姑姑喂的粥,“咕咕,好次。”
    小嘴还嘚吧嘚吧。
    “好吃那要吃完好不好?”抬高端着小碗,轻轻晃动给小家伙瞧。
    眨巴着圆溜溜大眼的小家伙,点头,“次完。”
    姑侄俩用完晚膳,洗了一个热腾腾的热水澡,在暖炕上玩耍,等头发干以后,才睡下。
    睡在炕上,才没有人打断她的思绪,继续回忆。
    原主的祖父母全都健在,祖父杨勇是昌南侯。那是他平定昌南有功,故而得此封赏。
    未来的侯爷是原主的大伯,祖父的嫡长子。原主的父亲是祖父的庶子,也是因为这样,才常年驻守边关。
    原主的父亲年轻时相貌俊俏,一杆银.枪,耍的虎虎生风。
    因此,哪怕是庶子,也迷倒了京中大片妙龄姑娘。并娶到了一位先帝亲弟弟的献王的庶女楚倩。
    即便是庶女,那也是皇族,被皇帝封为县主。
    原主的母亲嫁过来的时候,带来的陪嫁丫鬟都是精明能干,懂宫规礼仪。
    陪嫁也比一般人家的庶女多很多,虽没有十里红妆,可也不差。
    原主的父亲是个有上进心的,十五岁就开始上战场,给自己挣前程,原主的母亲楚倩因为不舍的夫君,特意请旨跟随夫君驻扎边关。
    皇帝再疑心也不会怀疑到这对小夫妻身上,一位是自己的亲侄女,一位是一门心思挣前程的侯府庶子。
    大笔一挥,许了。
    大楚朝开国还只有短短二十几年,今年是大楚第二任皇帝登基的头一年。
    原主的亲外祖虽然卸甲归田,过起了富贵日子。但亲王之尊 ,还是现任皇帝的亲叔父,只要不.造.反,在朝堂是没有人敢得罪。
    只是原主的嫡祖母不怎么待见二房,庶子找了个皇族县主,她憋屈,比她亲自找的嫡长子媳身份还高,心中会舒服才怪。
    还在两人成婚以后不到三年,生完长子一年多,全家就去了边关,不住在京城。
    老夫人才心里舒坦些,后面,过了些年,那二房夫妻一人战死一人太伤心也跟着去了,老夫人的心里更加的舒坦。
    只是这种暗爽不能表现出来,一个人暗自窃喜高兴。
    现在是,二房死的只剩下两个孩子,真是让老夫人暗爽到极致。
    没有前世,只有今生,有很多无法预知的事情。
    杨清也不知道回京以后,自己会面临什么。
    不过她不怕,原主连心愿都没有留下,但杨清大致能猜到,无非是好好抚养侄子长大,教养好他。
    第102章 孤女(01)
    尘土飞扬, 哒哒的马蹄声,吱嘎吱嘎的马车声一行,由几十名军士护卫的队伍 , 正朝京城驶去。
    坐在马车上, 围在火炉的姑侄俩,昏昏沉沉。被子铺了好几层,才舒服些。
    一路上已经走了好些天,离京城越来越近,如没有突然状况,再有三天就能抵达京城。
    临近黄昏, 一行队伍浩浩荡荡来到通平馆驿。
    提前已经有人打点过, 此时馆驿里面已经安排妥当。
    “小姐, 小公子,到了馆驿, 下车休息。”
    “嗯, 嬷嬷,等下你让厨房把米粥熬的浓稠些。”
    “是。”
    一行人进到馆驿,还没有进屋, 就听到后面有人吵闹。
    牵着侄子,回过头,只见馆驿大门外,又来了一群人, 看样子也有二十来人, 有马车有马, 也是要投宿在馆驿中。
    其中一位彪型大汉, 与驿丞大声嚷嚷着, 嚷什么, 因为隔的实在是有些远,听不真切。
    杨清站着看了一会儿,牵着小远儿进了房间,屋内的暖炕已经烧的暖乎乎。
    次日早起赶路,接连三天都是早早的赶路,到了京城外,没有进城,直奔郊外。
    二房已经有三位埋葬在小灵山,依照原主嫂子的遗愿,等回京以后,直接入葬,与原主的亲兄长合葬。
    那边嫂子顾氏的父母兄嫂侄子侄女已经等待在那边。
    第四日,在挑选的吉时前抵达。
    杨清一行刚到,远处的顾氏一族,急忙迎了上来。小灵山属于原主的母亲所有,现在属于姑侄俩,在山下有座温泉庄子,几进的大庄子。
    顾氏的父母,不宜去到山上,已经等候在庄子里。
    忙碌了半天,杨清抱着侄子下山。
    “小叔,您先回府吧。先给祖父祖母他们报个信,还有麻烦您帮侄女找祖父说一声,就说侄女想带着小远住上几日再回去。让小远陪陪哥哥与嫂嫂。”
    哀泣中带着恳求,杨五叔即便是个铁石心肠也不忍心。“住吧,住几日也行。我与父亲说一声就是。还有你给献王府送了信去没有?”
    “送了,杜嬷嬷直接进京先去外祖府上送信,再回府整理我们带回来的行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