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上班的第四天下午,正在卫生室打瞌睡,谁的正香,就听见外面在大喊,“小清妹子, 小清妹子, 快救命啊?”
    是一男的声音, 很响亮。
    踉跄的跑进来一个男人, 三十岁左右,是生产队的人。
    “咋了,黄二哥,谁出事了?”杨清马上取下自己的医务箱,跟着黄二跑出去。
    一路上啥也不知道,路上急切的问道。
    黄二急的脸上都是汗水,不,是,汗珠,豆大的汗珠。边跑边说,断断续续的,“是我家那口子,她摔了一跤接生婆说是难产。”
    “难产,那送医院啊,我也没有办法啊?”杨清也没有想到会是难产,悄悄的把一套金针放入药箱中,这个古代现代都可以用。
    倒是没有什么限制。
    黄二一个大男人,急的眼泪都在眼眶中打转。声音哽咽,“没法子,已经来不及了。”
    “快跑。”杨清使出吃奶的力气发狂的奔跑。
    人命关天,她没法子不急。
    黄二的家,杨清是知道的,离村口不远。两人发狂的奔跑,身后尘土飞扬,带起一阵阵的烟尘。
    到的时候,能看到一盆血水端出来,但孩子还没有生下来。
    进院门,杨清就喊,“给我一盆热水,还有用开水烫几个干净到大碗,再装满热水给我送进来。”
    “是,马上。”黄二家的两个大些的孩子,害怕的全身发抖。
    浑身都在颤抖。他们害怕没有妈妈,失去她。
    院子里跟打仗似的,兵荒马乱。
    杨清的声音洪亮带着命令,所有的人不自觉的都听她的。
    杨清进到黄二嫂子的房间时,下面的薄褥子已经湿透。还有丝丝血迹。
    一把撞开久经沙场的产婆,滚烫的热水沾湿双手,还用酒精消毒,手肘下的部分全部消毒。
    金针消毒也没有落下,几道繁复的消毒程序,一一摆放好。
    解开产妇的衣襟,双手摸着她的肚子,用手揉揉,然后手起针落,已经没有时间了。黄二嫂子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她进气少出来的气也变得微弱。
    她也无法耽搁时间,专门用来喊人。手起针落,一针针的插下去。针扎完,人出了一身冷汗,她耗费的心力太多。只是现在刚稳住黄二嫂子的生命体征,现在要做的是,拨稳胎位,里面的孩子也不能再憋下去,再憋下去,生下来以后会变成问题孩子的。
    她在古代做过医女,会些偏门方法。
    “黄二嫂子,能听见我说话吧?能听见就动动嘴巴。”
    手上的动作没有停,但面朝黄二嫂子喊道。
    黄二家的,嘴皮子动了好几下,表示能听到。
    “好,听到以后,跟着我说的做,现在……”杨清手上的动作不停,嘴巴不停的教,吸气,呼气……
    黄二家的也一直跟着做,她有很强的求生欲望。她之前是有心无力了,后面有了金针刺激,养了会儿,身体有了点点力气。
    两人相互配合,二十分钟后,一个小婴儿降生。屋内的接生婆啧啧称奇,“黄二家的,你命好,难产到这地步,还能母子均安,等你出了月子好好谢谢杨医生。”
    “呜哇……”小小的婴儿清洗干净,被人轻轻拍打了下小屁屁,下意识的哭喊出来,声音虽然不够洪亮,但声音也不小。
    黄二家的一脸的汗珠,杨清帮忙擦拭干净,“黄二嫂子,你这次伤身子伤的比较厉害,身子骨得好好补补,坐满双月子才行,记得泼辣点,不管别人说什么怪话,你都咬牙挺住。
    不做满双月子,觉得不要下地。身体是自己的,除了自己心疼,别人都不会替你心疼。你要是因为没有养好,短寿。到时候遭殃的绝对是你的孩子。
    黄二哥与你感情再好,也不会为了守着,迟早会再早。不管后娘怎么贤惠都不如亲娘好,也许还会遇到一个厉害的后娘,睡你的男人,打你的娃,享受你们夫妻之前攒下的家底,她生的孩子是宝,你生的孩子到时候比枯草还惨。”
    杨清说的话,惊住了接生婆与屋内帮忙的黄二亲娘,这杨清丫头真能忽悠。
    黄二亲娘忙搭腔,“杨医生,你可比吓她。哪有那么夸张。”
    可惜的是,黄二家的显然听了进去,虽然还懵懵的,但机械的点头表示,“杨医生,我一定坐满双月子,我吃好喝好养好,以后不让别的女人打我的孩子。”
    “对对对,就得这样。等等,我会给你拔金针,拔完你可能力竭睡过去,别担心,好好睡一觉。”
    “嗯。”
    杨清交代着 ,这边黄二家的老实的点点头。她的头发已经全部湿透。
    片刻以后,杨清收针,给金针消毒,然后收好走出去,对着黄二说,“黄二哥,嫂子这次吃了大亏,伤了身子骨,得坐满双月子,得好好补补,还有不能受气,你是男人,这点事可以做主吧?”
    黄二见杨清出来,知道里面母子均安,没事了。憨笑着说,“能,我一定让她坐满双月子。也不让她受气,我做主了。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有?”
    “有,嫂子力竭可能要睡久点,孩子可不能等那么久,你想办法让孩子有吃的,要是喝米汤的话,一定要浓米汤,不要太稀。”
    “好呢,我晓得了。等下钱,我给你送过去。”
    “嗯,我先走了。”
    杨清交代完就走了。
    可接生婆廖婆子还没有走,坐在黄家的堂屋,喝着糖水,说着刚才的惊险过程,“差点,就大人孩子都保不住了。我还打算问问,你们要最好保一个丢一个,或者都丢的准备。
    没想到,杨家那丫头还真有大本事,这在学校学过的就是不一样,本事大。不急不忙的就把事情办好了。啧啧啧,以后我是可以休息喽!”
    廖婆子已经六十几岁,要不是没有接班人,她早就不愿意做了,这活也需要力气,还有她做不动了,是能赚些零花钱,可有些时候,她真把握不住。不比以前那个年月,她年轻能跑的动,做的了,现在精力越来越差,身体也不怎么好。
    黄二抹一把脸上的汗水,憨憨的附和着,“是,杨医生是个有大本事的。”
    黄家的几位儿媳妇心中很是不满,谁家儿媳生个孩子坐满月子的,更别说坐双月子。
    只是此时不能说出来,她们敢说出来,眼前喝糖水的廖婆子就能说她们刻薄。之前确实难产,还有家里因为老二家的生孩子一时之间兵荒马乱,乱成了一团也是真真的。
    隔壁人家都知道,她们敢说吗?不敢。
    先让老二家的休息几天,过几天再说,先忍着吧。
    离开的杨清,也是一身疲惫。
    回到卫生室,瘫在炕上,躺了许久才起身。
    只是从下午开始,黄家做工的那块地方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杨医生医术高明。廖婆子都搞不定的难产,她居然能搞定,还母子均安,不用担心大人孩子。
    下工的时候,杨父杨母被人恭维的满脸都是笑。
    说起闺女 ,杨母一脸的骄傲,“我家小清,打小就聪明,学什么就会什么。学习又认真,从不让我们担心……”
    几位与杨母年纪差不多的妇女使劲拍马屁,她们家可都是有儿媳有闺女的,当然要拍拍杨母”的马屁,日后也是要求人家闺女的。
    杨父也被一群男人围着,心里那个美啊,眉眼带笑,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骄傲的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朝卫生室而去,原本是要回家的,可听到了大爆炸般的消息得去夸夸闺女。
    锄头交给儿子们,二老路过家门而不入,直接朝屋后的道而去,闺女的卫生室在那边。
    杨清已经在厨房开始做饭,蒸的三合面馒头,磨的细细的,哪怕是粗粮也不喇嗓子。
    跟细面一样,宽阔的屋檐下,有一个小磨盘,可以自己加工粗粮磨成细面。
    另外一边的锅里,炒着菜,“建国,火小点。”
    “哦,姑,你炒的菜好香?”杨建国鼻子耸动,脸上堆满笑容。
    “那是,你妈你婶她们可舍不得放油,没有油的菜能香到哪儿?”
    听听,滋啦一声就知道,油滋滋的,她炒一次菜,锅里的油能让杨家吃一个月的。
    青椒炒蛋,锅底都是油。
    “那是,我妈做菜就是用沾了油的棉纱擦擦锅,能有油吗?”杨建国不是一次见家里的亲妈婶婶们做饭做菜,棉纱擦擦锅就炒菜。
    两人议论着家里炒菜不香的原因,这边杨父杨母已经走了进来。
    “爹,妈。”站在厨房也远远的看到了外面的夫妻俩。
    杨父杨母走进闺女家的宽敞厨房,左瞧瞧右看看,真好,真干净。
    “闺女,我听人说你今儿救了黄二家的,那可是难产,你胆子咋那么大?”虽然为闺女有本事感到骄傲,可夫妻俩也觉得后怕。万一没有救回来,那黄家不讲理的会找麻烦的。
    他们可不愿意闺女遇到危险。
    “嗯,没大事,爹,妈一起吃饭,不许走,我蒸了馒头,两层,好多,我与建国吃不完。”
    说着话,杨清手还不停,锅铲在锅里翻来翻去。
    杨母要赶走孙子,她烧火。可杨清不愿意,“妈,让建国干,你和我爹去堂屋坐会儿。累了一天,多休息。对了,爹,妈,你们还是住过来吧,以后咱们一起住,多好。省的做点什么吃的,还得送来送去。”
    杨母站在厨房门口,摇着头说道,“那不行,我不在家住,你几个嫂子能翻天,我得看着。不成不成。”
    她不放心,千万不能搬出来。他们二老一搬,家里就散了。
    “不搬不搬,您去休息。”杨清心累。老人家不撒手手中掌管家里财政大权的权利。
    炒了一个青椒炒蛋,一个丝瓜,一个拍黄瓜。
    三个菜,加上十二个大馒头,可能是油水够,小建国没有之前那么能吃,只是就这样也吃了两个大馒头。杨清就吃了一个馒头,还撑的不行。
    送走二老,各组搞个人卫生。姑侄两各自回房睡觉。
    意识入空间,又是一阵翻找,找出来在虐恋情深组时穿越五十年代时得到了旧时□□以及弓箭找了出来。
    都是特意找人修补过,还加固过的 ,她现在一身的神力,肯定要进山采药 ,这个可以防身。
    射箭,原身就会,只是准头一般。村里的许多比她年长还有年龄相仿的孩子都会。他们这里是太阳山的一部分,村里的人,多少会打猎,只是不是专业的猎户。
    会的也就是一点点。这是基本生存能力。
    找出来弓箭,放进大衣柜中,新家她的房间和给父母准备到房间中都有一个大衣柜,还是按照后世的衣柜式样做的,里面可以挂衣服。
    明早她要进山采点药。
    反正她这里也没有人管,公社医院的院长也说了,没事的时候进山采药也是可以的。
    山里嘛,村里嘛,肯定没有多少事,还有人家每个星期本来也有一天的时间休息。
    医院让她自己安排休息时间。
    本来嘛,大病肯定直接送城里医院,也不会上她这里看。时间上还是蛮自由的。
    回到老宅的二老,洗漱完,躺在炕上嘀咕,“老头子,你说闺女咋就那么胆大,居然敢跟着坏分子学习中医。这,这,咱得帮忙遮掩住啊,千万不能说漏嘴。”
    杨母一脸的焦虑,刚才问到闺女那金针刺穴的技术跟谁学的,闺女赶走建国。跟着他们俩一顿嘀咕。
    说是在学校学习时,跟一个家里成份不好的老太太学习的。两人说过不能对外说,只是今天因为事出有因,才使出来。
    使出来就后悔了,这来历不明,以后有人追究起来,怎么交代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